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首次明確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

2021-02-15 環境觀察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於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首次明確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同時要求定期評估、調整並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違法售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將追究刑事責任。

野生動物保護法自1989年3月1日實施以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得到發展。到2014年底,我國已經建立2729個自然保護區,保護了85%左右的野生動物種群。但是野生動物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濫食濫用野生動物的陋習仍然盛行,野生動物棲息地侵佔破壞情況嚴重。白暨豚已經功能性滅絕,江豚、中華鱘等重點保護物種極度瀕危。此時,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實需要,亟待修改。

2013年9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列入立法規劃,由全國人大環資委前頭起草和提請審議。此次修法,以生態文明建設和依法治國為指導,按照保護優先、突出重點、分類管理的原則進行全面修改,並增加18項條款。

首次明確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

針對野生動物保護和棲息地保護缺乏銜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長期得不到調整等問題,《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增加了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和保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野生動物、發布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防止規劃和建設項目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規定,明確對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定期評估、調整和公布。

修訂草案規定,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違法獵捕、利用或者破壞。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級保護和二級保護)、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

定期調整並公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對於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國家實行重點保護,對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每5年評估一次,並根據評估調整名錄,報國務院批准公布。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還要確定並發布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修訂草案還規定,建設機場、鐵路、公路、水利、水電等項目,可能影響野生動物遷徙洄遊的,應修建通道或過魚措施,消除或減少對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

違法售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要追究刑責

修訂草案對禁止違法經營利用及食用野生動物也有明確規定。草案指出,利用、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要遵守法律法規,符合公序良俗。違法出售、收購、利用、運輸、寄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不需判處刑罰的,沒收其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根據野生動物保護級別和數量,並處野生動物價值五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未經批准禁止引進放歸外來物種 違者最高罰款20萬

修訂草案對於引進外來物種也有明確規定。從境外引進外來野生動物物種的,應經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防止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引進外來野生動物物種的,應防止其進入野外環境。確需將其放歸野外的,應按照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執行。

修訂草案還禁止或限制在自然保護區等保護區域內引入外來物種等人為幹擾、威脅野生動物的行為

修訂草案對違法引進、放歸外來野生動物物種也有相關處罰規定。未經批准引進外來野生動物物種的,沒收其引進的野生動物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將外來野生動物違規放歸野外的,由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捕回,逾期不捕回的,由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代為捕回,所需費用由違規放歸者承擔,並罰款1萬元至5萬元。

來源: 中國網 記者:張豔玲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修訂,有你,有我,有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正在徵求意見中,具體方法是登錄全國人大網(www.npc.gov.cn
  • 保護優先 規範利用 嚴格監管 將新《野生動物保護法》落到實處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傳統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的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是我國生態、資源保護方面的一部重要法律。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實施,對於維護生物多樣性、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發揮重要作用。
  • 野生動物棲息地每5年普查一次 京版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開始實施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告訴記者,以野豬為例,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和家畜差別不大,而且受生長環境影響,還可能帶有致病的寄生蟲、細菌和病毒,隨意食用會極大地危害人類的健康,「可以說,《條例》的實施,將從源頭上防範和控制因濫食野生動物帶來的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將「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
  • 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
    調整後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上述物種中,686種為陸生野生動物,294種和8類為水生野生動物。一是在原《名錄》所有物種均予以保留的基礎上,將豺、長江江豚等65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熊猴、北山羊、蟒蛇3種野生動物因種群穩定、分布較廣,由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二級。二是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其中,大斑靈貓等43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狼等474種(類)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
    調整後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在管理體制上,上述物種中,686種按陸生野生動物由林草部門管理,294種和8類按水生野生動物由漁業部門管理,在《名錄》中加「*」標註。
  • 294種和8類按水生野生動物由漁業部門管理,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來了
    2月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獲悉,經國務院批准,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正式向公眾發布。調整後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
  • 釐清野生動物的概念是野生動物管理的關鍵
    多年摸索出來的人工繁育技術,本以為會為豐富市場產品、替代對野生產品的需求作貢獻,但卻因為一系列的模糊概念及管理中的缺位和不健全因素而擱淺,造成經營者極大的損失。法律與法規、政策、文件之間相互扯皮,導致了群眾的不滿。從法律層面固定對野生動物的態度與行為規範勢在必行,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也迫在眉睫。
  • 開腔:動保法26年首修,動物保護與「放生黨」徹底劃清界線
    2016年1月4日,中國人大網全文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中提出了禁止放生,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等規定。
  • 《野生動物保護法》是怎樣出臺的?
    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異常珍貴,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總有一些人,對這些可憐的動物痛下殺手。
  • 我國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現狀
    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為寶貴的可持續資源,實施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建設,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確保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一)我國野生動物資源面臨的威脅     我國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口眾多是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
  • 「建議在立法上,對人工馴養的動物與野生動物區別對待.」這句話終於出自官方之口了.
    (全國人大)2.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統籌管理與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應充分考慮生態平衡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多重因素,統籌協調管理與保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第三,考慮到山區野生動物養殖還起到繁育種群、保持生態平衡作用,今後,可由政府主導,聯合行業協會等,引導一定規模以上種質資源持有者定期向特定地域放歸一定數量的個體,使之在原生環境中野化繁育,形成具有繁衍能力的野生種群。統籌野生動物管理保護,保護自然,保障綠色發展。
  • 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
    附件2《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廣東省林業局組織編制形成了《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現就有關情況作如下說明。
  • 哪些野生動物禁食?家畜、家禽、魚、海鮮如何適用?權威回應
    二、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對違反前兩款規定的行為,參照適用現行法律有關規定處罰。
  • 【思享】楚道文:環境健康的權利進階與立法展開——兼論《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完善
    這一認識對1972年首次聯合國環境會議所達成的《人類環境宣言》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其中就明確宣示「環境問題已經影響到人類基本生存的權利」。在國際環境法制領域有四個直接與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規範性文件,除了後面將要提到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外,《國際溼地公約》《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野生動物遷徙物種保護公約》都是上世紀70年代國際環境法制的成果。
  • 【依法治國】我國沒有《動物保護法》,但有動物保護法
    我國沒有《動物保護法》《反虐待動物法》,但有動物保護法、反虐待動物法。有關動物保護和反虐待的法律規範散見於各類動物立法中。摘自農村農業部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5247號建議的答覆》以上答覆基本概括了我國動物保護立法的全貌一、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2018年修正)第一條為了保護野生動物
  • 安康市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與原林業部、農業部1989年1月首次發布的原《名錄》相比,新《名錄》一是將原《名錄》所有物種均予以保留,且有65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升為國家一級,二是新增了517種(類)野生動物。原《名錄》發布至今32年,一直沒有進行系統更新,這次科學調整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將有效推動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新名錄(2021)鳥類篇
    調整後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在管理體制上,上述物種中,686種按陸生野生動物由林草部門管理,294種和8類按水生野生動物由漁業部門管理,在《名錄》中加「*」標註。 關注公眾號:花鳥蟲魚雅趣社區,了解更多野保動態,保護野生動物,守護美麗家園。
  • 記者調查:野生動物保護應從何做起?
    河南省輝縣市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小閆和同學王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明知是國家保護動物,而非法獵捕、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小閆有期徒刑10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同學王某也領到了相應的刑罰。
  • 迷路、傷殘野生動物可送到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
    近日,景洪市森林公安局將依法收繳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獼猴移交給西雙版納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救護,等其恢復野外生存能力後將放歸大自然。 近年來,西雙版納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進程中,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在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工作,並於2010年成立了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對迷路、傷殘野生保護動物進行收容救護,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走向良性軌道。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難在哪?大數據揭秘超5000億大產業
    作者 | 第一財經 章軻全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之際,野生動物保護相關修法已經啟動。將於下周一(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第一項議程就是「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草案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