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座城市,總是逃離不了「美食」二字。本土小吃最能代表城市美食,體現城市的文化細節,廈門也不例外。
廈門小吃,品種豐富全國罕見,可以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能做成小吃宴席款待貴賓。200多個品種的廈門小吃中,以沙茶麵、燒肉粽、蝦麵、土筍凍、白灼章魚、薄餅、芋包、韭菜盒、油蔥稞最負盛名。小吃風味,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古早」二字。古早,是一種美食的感覺,一個人吃沙茶麵的濃鬱,兩個人享受白灼章魚的清脆,三五好友在蝦麵的鮮美中陶醉。古早的廈門小吃,在傳統中傳承著文化的積澱,在發展中創新著美食的未來。
一、沙茶麵
如果要找出一種最能代表廈門的小吃,一定非沙茶麵莫屬。廈門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賣沙茶麵的小店。無論清晨或黃昏,小吃店中一定也有品嘗沙茶麵的食客,沙茶麵儼然成為廈門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沙茶源於東南亞一帶,用花生、椰肉、丁香、蝦米、陳皮、辣椒等三十多種原料經研末,後加入油鹽等再次熬煮而成的東南亞獨有調味料,多用於菜餚料理。廈門人卻很獨創的發明了用沙茶醬來煮麵,日積月累成為一道名揚四海的廈門小吃。作為一個舶來品,一種極具異域風情的調料,卻在中國東南小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中西文化的交融,在廈門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發揚,廈門人的溫和氣質廣泛包容也得到完美體現。鮮美醇香的沙茶麵甜辣可口,獨特風味將異域風情和本土人文奇妙的融合在一碗麵中。
沙茶麵做法也很簡單,將沙茶醬放入大骨湯中熬煮,大火燒開加入其他調料品做成沙茶麵湯底。沙茶麵所用的面是廈門獨有的水面,金黃油亮的水面口感才會順滑Q彈。吃的時候先將水面和蔬菜在開水裡燙熟後撈出入碗備用。然後加料,食客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自由選擇不同食材,或海鮮或豬雜或素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大廚,民主自由之風躍然於面中。再把所選食材放入沙茶湯中燙熟入碗,最後加入美味的沙茶湯,一碗的沙茶麵基本大功告成。
沙茶麵的極致,花生醬香和沙茶辣的無間融合,辣中帶香香中顯鮮。喜歡沙茶麵,年輕時在外讀書,最思念的家鄉味道就是鮮香濃鬱的沙茶麵,每次回廈門的第一件事都是吃碗沙茶麵大飽口福。在色澤金黃、味香鮮辣的沙茶麵中大快朵頤的享受鷺島美食,痛快淋漓的品味廈門生活。
1、【烏糖沙茶麵】
地址:思明區民族路58號
全廈門最貴的沙茶麵,賣完關門,下午基本不營業。
2、【四裡沙茶麵】
地址:思明區金榜路湖濱四裡菜市場
說著RAP的服務員,記性超群的小妹。
3、【八市沙茶麵】
地址:思明區古營路2號
三十年苦心經營,廈門四絕,魔湯湯底。
4、【月華沙茶麵】
地址:思明區鎮邦路,民立小學對面小巷
八十多歲的月華阿婆,親手調製的美味沙茶湯頭。
5、【大中沙茶麵】
地址:思明區中山路49號(和鳳街口)
便宜實惠是大中的一大特色,身處鬧市的美食好選擇。
二、面線糊
在廈門,面線糊也算是老少皆宜、男女通殺的熱門美食,高端酒樓有,路邊小吃店也有。一碗熱騰騰的面線糊,鮮香順滑清甜爽口,滿足了對美味最簡單的需求。
面線糊,顧名思義就是用面線煮成的糊。好吃的面線糊,湯底清鮮而味美,面線爛而不糊。首先要有好的面線,選用手工面線才會鹹香韌彈、久煮不爛但入口即化,其次是美味湯底,用豬大骨和蠔幹、蟶乾等小火熬製出清爽不油膩、清鮮不濁亂的好湯底,再加入折成細段的的面線慢煮成面線糊。吃的時候再依各自口味,加入各色海鮮、豬雜等等,特別推薦滑嫩的豬血、嚼勁的大腸,與面線糊完美搭配出層次豐富的飽滿口感。最後撒上蔥油花、芹菜末,口味重的食客還可以來點胡椒粉,出身熱汗後的面線糊也是治療感冒的偏方哦。
吃麵線糊時,一定要搭配份油條。無論邊吃油條邊吃麵線糊,同時享受著油條的香酥清脆和面線糊的軟糯細滑,雙重美味百般風情;更或者把油條浸泡在面線糊裡,油條吸收了湯汁後微軟的口感中略帶著一點韌性一點軟糯,別具一番風味。
鷺島清晨,迎著晨曦的陽光,三三兩兩的食客慢踱著來到小吃店。一碗麵線糊,一根油條,慢條斯理的細細品味,廈門人新一天的悠閒開始,靜享慢生活。
6、【雙宏小吃】
地址:思明區豆仔尾路湖濱南路路口
多年經營,傳統味道的好口碑。
7、【阿玲面線糊】
地址:思明區溪岸路63號之一
只有上午營業,女老闆親自下廚,媽媽口味的溫暖體驗。
8、【浮嶼面線糊】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202號
老市區,老字號,老味道。
三、土筍凍
整個閩南地區都有土筍凍這個小吃,廈門海滄、龍海石碼、泉州安海都標榜自家的土筍凍是最好吃最正宗的本地小吃。無論各自的說法如何,但只要你到廈門,你就不能錯過獨特美味的土筍凍。
土筍,又名海龍,學名「星蟲」。生長於江河入海口、鹹水與淡水交匯處的灘涂上,一種環節無脊椎軟體動物。土筍形似蚯吲,外形黑褐色,粗細如筷子,長約五至八釐米。土筍凍就是用土筍加工而成的凍品。做好的土筍凍,色澤如琥珀,晶瑩剔透。土筍凍富含膠原蛋白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土筍凍營養豐富還有清涼解毒,滋陰補腎等作用。食用土筍凍時,一定要加點芥末醬,芥末的辣味會在瞬間讓你淚流滿面而又味覺極度興奮。土筍的吃法很多,除了常見的土筍凍和土筍湯外,還可以清炒、做湯等等也十分美味。
土筍凍的做法:先把土筍浸泡在水中,讓它吐出肚裡的泥沙,再鋪在石板上碾壓破肚,洗去肚中殘餘的肚腸泥沙,加水在鍋裡熬煮,熟後連富含膠質的湯汁一起裝入小碗中,冷卻後凝成類似果凍的膠體狀圓塊。食用時可根據自己口味淋上花生醬、甜辣醬、芥末醬、香醋、醬油等調料,再搭配芫荽、蘿蔔酸,看著色香俱佳,吃著味道鮮美,嫩滑爽口。
9、【老二市口亞成土筍凍】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386號(幸福路口)
老二市開了很多家的連鎖店,但幸福路口這家是最早的總店,口味和感覺也最正宗。土筍凍個人更喜歡這家,口感更爽脆,味美甘鮮,清香軟嫩。
10、【西門土筍凍】
地址:思明區鬥西路33號
廈門最出名的土筍凍店,經營了多年的老字號。直接坐在路邊的小桌椅,環境簡陋,但也很廈門。
四、鴨肉粥
廈門人好粥,早餐粥,晚飯也粥,宵夜亦是。白米粥清淡,海鮮粥鮮甜,喜歡濃鬱口味的最佳選擇非鴨肉粥莫屬。顧名思義,鴨肉粥就是有鴨肉的粥,但絕非鴨肉和粥的簡單搭配。一碗好吃的鴨肉粥:粥底清香撲鼻,香味濃鬱;米粒粘稠適中,入口軟糯滑口;搭配的滷鴨肉嫩味鮮,沒有一絲的鴨羶味。香濃順滑的鴨肉粥有些微燙,慢慢的入口品味,鴨肉獨有的鮮香混合著米粒的清香,唇齒間的甘甜讓人回味無窮。
一碗熱騰騰的鴨肉粥,搭配上最愛的油條!鴨肉粥和油條的完美組合,就像牛郎織女的天作之合。鬆脆的油條和綿軟的粥底,兩種截然不同的口感相得益彰,加了油條的鴨肉粥也更加美味。油條浸在粥裡不僅吸收了鴨肉的鮮美,同時兼備了酥脆和綿軟兩種奇特的口感。不過油條不宜在粥裡浸泡太久,軟而不爛的油條最是美味。
鴨肉粥的粥底和配料是分開賣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自選搭配組合。配料很多,既有鴨肉、鴨腿、鴨脖、鴨胗等滷好的鴨部件,還有海蠣、魷魚等海鮮可供自由選擇。
鴨肉粥的製作方法:將新鮮土番鴨加入多種香料用慢火滷製成美味滷鴨備用,滷汁可以做為鴨肉粥的粥底調味,加入大米一起熬製米粥。吃的時候,可根據食客不同口味加入滷好的鴨子及各種配料,調配成美味的鴨肉粥。
11、【浮嶼大同鴨肉粥】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174號(大同小學對面)
僅此一間、別無分店的老廈門口味。
12、【百成大同鴨肉粥】
地址: 思明區大同路128-130號
百間連鎖的總店,深藏於陋巷的老店美食。
五、燒肉粽
粽子,以竹葉包裹糯米或黃米及其他輔料如紅棗,豆沙,火腿等等,並以水煮或蒸熟的食品。粽子的起源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粽子有鹹粽、豆粽、甜粽、鹼棕、肉粽等不同品種。
全國到處都有肉粽,但廈門的肉粽獨具風味。廈門燒肉粽以用料多樣做工精細而著稱。糯米為主料,配料包含五花豬肉、香菇、蝦仁、板慄、乾貝、滷蛋等等。經過油拌,用竹葉包成菱形,包好後的粽子在高湯中煮熟。做出來的肉粽味道香甜,油而不膩,美味可口。
廈門燒肉粽另一個特點就是「燒」,閩南語中的「燒」就是熱的意思。廈門肉粽要趁熱吃才更能品出醇香滋味,故名燒肉粽。冷的肉粽不僅味道大減,脾胃不好的人也不易消化。夾一塊熱騰騰的燒肉粽,蘸點廈門本土的甜辣醬,再撒上些許芫荽或加點蒜蓉末,美味可口的溫暖從口腔一直抵達胃裡。
13、【1980燒肉粽】
地址:思明區中山路353號
1980燒肉粽是廈門最出名的肉粽店,店名大概來自該店是1980年開的吧,開在廈門最繁華熱鬧的中山路,最具本土特色的廈門老字號之一。1980肉粽店裡永遠都是座無虛席,經常還有在門口排隊等候的長龍。這家的肉粽講究的是實在,大顆料足,醇香熱潤。來1980,最經典的吃法就是來一個加料燒肉粽,加點一碗美味的熱湯,幸福的美味也不過如此。
六、蝦麵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廈門當然是吃海鮮。吃碗麵自然吃的也是海鮮面,海鮮面中尤以蝦麵最為出名。
蝦麵好吃與否,湯底最重要。蝦麵的湯底是用蝦頭、蝦殼和豬大骨一起慢火熬製而成,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熬製才能熬出鮮美的蝦湯。上好的蝦湯上面漂著一層色澤紅潤的蝦油,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蝦湯喝起來鮮味濃鬱,帶著鮮蝦原汁原味的清甜,鮮美無比令人流連忘返。面也很關鍵,一定要本地的水面,煮熟後的面才夠爽脆。配料每家店基本一致但又各不相同,主料是蝦仁,鮮蝦去殼去蝦線後的蝦仁,一般還有一葷(瘦肉片或叉燒肉片),一素(生菜、銀芽、韭菜等)。蝦麵最後用蒜蓉調味,絕對是整碗蝦麵的點睛之筆。不僅去能去除腥味,微微的香辣還能吊出蝦湯的鮮甜,讓蝦麵的鮮度更有層次也有深度。鮮香醇厚的蝦湯、清新鮮嫩的蝦仁、勁道爽滑的麵條一起完美的搭配出美味的蝦麵。
蝦麵的製作方法:先將鮮蝦去殼,煮熟後撈起蝦仁備用。蝦湯的熬製需要經過多道程序,先用煮過蝦仁的湯底來熬煮蝦頭蝦殼,熬完第一遍後,把蝦頭和蝦殼過濾出;加上冰糖二次熬煮;再加入豬大骨湯一起熬製;最後加入其他調味品,蝦麵的湯底才大功告成。吃時,先用清水先將面煮熟撈至碗中,加入蝦仁和其他配料,放上些許蔥頭油和蒜蓉,最後加入熬好的蝦湯湯底,撒上胡椒粉和芫荽,一碗可口的蝦麵就做成了。
14、【檳榔蝦麵弟】
地址:思明區檳榔西裡15號
湯頭清甜鮮美,蝦麵爽口滑嫩,滷蹄膀也很有特點
15、【明月蝦麵】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180號(大同小學對面)
很特別的叉燒搭配,還有蝦仁炒飯值得一試
16、【新廈蝦麵】
地址:思明區人和路51號之10
歷史悠久的老牌蝦麵店,配料中有很特別的鴨腱頭和荷包蛋
七、扁食
扁食,全國大江南北到處都有的美食小吃,貌似一樣但各中千差萬別。一般來說,扁食都是用方形麵皮做外皮,豬肉及各種輔料調製成做內餡,一起包製成形後在高湯中煮熟。不同地域的扁食有著不同的稱謂,江浙叫餛飩、四川叫抄手、廣東叫雲吞。在福建,大多數地方叫扁肉,扁食的叫法,也只在閩南一帶流傳。扁食的差別不僅僅在名稱上,扁食的麵皮、餡料、湯底的製作等等在不同地方更是差異極大。不說其他地方,單福建的沙縣、莆田、漳州、廈門的扁食就完全不同。
一碗好吃的扁食是很有講究的。好的麵皮必須用精製麵粉手工擀制,不僅要厚度纖薄,煮後才能幾近透明;還要薄厚均勻並有較強韌性,才不會有煮後皮破的悲劇。扁食的餡料必須要用鮮豬腿肉手工搗爛,輔料可根據不同情況自行變化。一般來說,扁食都是用湯煮熟。湯頭就很關鍵,豬大骨熬製湯底,也可以適量加入大地魚等提鮮輔料來增強湯的鮮度,湯熬至奶白色後就可用來做扁食的底湯。湯中除了扁食外的其他配料也是繽紛多彩:芫荽、芹菜、冬菜等等皆可。扁食煮熟後入碗前,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蔥花和胡椒粉乃至芝麻香油。一碗熱騰騰的扁食端上桌,皮薄餡鮮,嫩滑爽口,味道鮮香,甚是誘人,讓人忍不住還想再吃一碗。
廈門的扁食店很多,滿街隨處可見的妙香扁食、扁食妹等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廈門扁食。和大多數美食一樣,真正好吃的扁食店通常都是蝸居在深巷中,雖環境簡陋卻有真正的美味。
愛吃扁食的廈門人一代代年華老去,但廈門的扁食卻依舊鮮美可口。
17、【勞松扁食店】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202號
老字號,真美食
18、【賴厝埕扁食店】
地址:思明區大元路8號
花樣繁多的扁食,愛話仙的老闆
19、【原泰山口扁食店】
地址:湖裡區松柏路30-31號店面(松柏公園正門斜對面)
地址雖變,美味依然
八、油蔥粿
油蔥粿,閩南話也叫碗仔粿。農曆七月半,廈門都有以鹹米粿拜祭先祖的民俗。相傳一戶人家,在蒸製米粿時,家中頑皮小孩,揭開蒸籠偷吃半生半熟的鹹米粿,嫌其平淡無味,順手把一碗肉絲倒入米粿中。被大人發現後,生米已蒸成熟粿。吃的時候,大人發現這樣的做法,吃起來更加多樣味道也很不錯。於是,人們競相效仿,最終演變為油蔥粿。
油蔥粿的做法是:將大米磨成米漿;再將肉絲、孛薺丁、炸過碾碎的扁魚或蝦皮、蔥白、五香粉、鹽調製成餡料;和碗中的米漿一起旺火蒸煮而成。吃時要切開,拌上甜辣醬,上面再撒上蘿蔔酸、芫荽、蒜蓉等等配料,吃起來柔韌清香,美味可口。
20、【金寶油蔥粿】
地址:思明區廈禾路鬥西路公交站點旁
金寶油蔥粿老闆的名字叫洪金寶,和香港功夫明星洪金寶同名,不過是女的。名字一樣,一樣也有手好功夫。好手藝做出好美食,這家的油蔥粿軟糯清甜、香嫩淡爽。還有好吃的麻餈和蒜蓉枝,價格也很實在。
九、拌麵
拌麵也算是全國性的小吃,全國各地都有,最出名應該是西北拉麵中的乾拌麵和東北的炸醬麵。不要以為麵食是北方人才有的美食專利,南方很多地方也有拌麵,廣東有,福建自不例外。遠不說全國知名的沙縣小吃店必有的拌麵,廈門的拌麵也是鼎鼎大名。在廈門,每家扁食店一定都有拌麵,一碗拌麵加扁食是許多廈門人的早餐習慣。
一碗拌麵,看似簡單,其實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考驗製作者的功力。面是好面,醬是好醬,才能做出好吃的拌麵。首先麵條不僅要薄細更要筋鬥,其次拌麵所用的醬料更是學問多多,要做到醬香濃鬱而不油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廈門拌麵的醬一般是用花生醬、甜辣醬、芝麻醬、醬油、料酒等等綜合調製而成的。每家的店都有不同的配方,因而在口味上就有了細微的差異。煮好的麵條,拌上調好的醬汁,撒上蔥花,一碗香飄四溢美味可口的拌麵就做好了。
21、【局口拌麵】
地址:思明區局口街局口橫巷
有扁食的地方就有拌麵,一如鴛鴦相隨、狼狽為奸。但就這麼一個地方,有拌麵卻沒有扁食,那就是局口拌麵。局口拌麵開了快20年,早年開在新南軒旁的小巷子,老城改造後搬遷到對面的局口橫巷。只有一個不大的攤子,沒有店面,支個棚子,幾張桌椅板凳就直接擺在巷道中,環境一般甚至簡陋,最典型的廈門路邊攤,做著最地道的廈門本土小吃。每天傍晚開張,凌晨歇業,天天都是人滿為患。局口拌麵最出名還有他家的現煮湯,精心熬製的湯底,現燙的各種新鮮食材,料足實在湯鮮味美,價格也很公道。
十、白灼章魚
章魚的吃法很多,但白灼章魚的做法卻是廈門獨有的。白灼章魚講究是品嘗原味,只有白灼的做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章魚的原味甜鮮,也才是正宗的廈門海鮮做法之一。白灼章魚口感鮮嫩爽脆,搭配清脆的黃瓜、酸甜的醃蘿蔔、香甜的芫荽,一起品嘗爽滑清甜鮮脆無比。
製作白灼章魚不僅需要多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的細節都十分考究。首先白灼章魚的選料非常重要,新鮮的章魚最關鍵。只有鮮活章魚是才能用來白灼。白灼吃的是原味,材料必須要新鮮,冷凍章魚無法是白灼的,即使勉強制作也是口感爛糊難以下咽。其次磨章魚是製作白灼章魚中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一方面可以去除章魚身上的黏液,另一方面可以使章魚口感更加爽脆。許多黑心店家偷工減料的採用機器翻、洗衣機攪拌、甚至用腳踩來使章魚變脆。但好吃章魚一定要用手工揉搓。一項普通的手藝,繁瑣卻考驗商家的耐心和良心。最後煮章魚的火候也很關鍵,大火沸水煮章魚,一分多鐘左右撈起,然後放入礦泉水的冷凍,用保鮮膜隔開後速凍,最後放入冰箱冷藏。美味的白灼章魚清爽於口鮮醇於心,冰脆鮮爽的彈牙口感讓人回味無窮。
來章魚店有三點是務必要注意的:
1.夏天來冬天不要來。章魚店經營的都是一些海鮮涼菜:白灼章魚、土筍凍、生醃血蚶、凍鱟、加錐螺等等,在夏天吃是消暑好食品,冬天卻是恰恰相反,所以一般情況下,冬天的章魚店都是沒有營業的。
2.下午來上午晚上不要來。一般下午三點多章魚店才開門營業,七八點賣完收攤,太早或太晚來都只會是空跑一趟。建議在下午四點多來,點兩三個菜,喝點小酒,話仙一下午,品味屬於老廈門的悠閒生活。
3.吃白灼章魚,注意有白章和紅章之分。白章(下圖右)個頭較大,肚大須粗短,是真正的章魚。紅章(下圖左)學名長蛸,閩南話俗稱嘎椎,是假章魚,肚小而須細長。一般來說,白章的口感更清脆更好吃,因而白章的價格也稍貴於紅章。
白灼章魚的蘸料也是頗有講究的,用醬油、陳醋、芥末醬、廈門甜辣醬、蒜蓉、糖等調料一起調製而成。所用的調料雖然每家是一樣的,但在調料間的配比就大不相同,也就形成了每家店自己的獨家秘制蘸料。不要小看這些秘制蘸料,看似普通,其實正因為每家店蘸料的細微差別的存在,最終影響了整體口感,進而決定了每家的不同口味,才有老店美食的存在。醬油蒜蓉醋主要是用來蘸章魚和鱟,芥末甜辣醬主要是用來蘸土筍凍。
章魚店一般都很簡陋,一個不大的販售小臺,幾張小桌小椅一擺開張了。章魚店的美食都是按兩齣售,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購買數量。販售主要以海鮮涼食為主。
22、【阿牛章魚】
地址:思明區百家村(深田公廁旁)
廈門最著名的白灼章魚店,生意無敵好。
23、【亞國章魚】
地址:溪岸路216號(公園小學對面)
知名章魚店,生意也很火爆。
十、小籠湯包
常說南方人不喜好麵食,但在沙茶麵遍地開花的廈門,自然也不會拒絕包子。說到小籠湯包,食客們的第一直覺就是上海南翔、杭州知味觀等全國知名老店,廈門本土的小籠湯包的名氣雖比不上全國老字號,但也是名聲在外的老牌鷺島美食小吃之一。
小籠湯包,做得再好吃也自然還是湯包,而不可能是燕鮑魚翅,但好吃的小籠湯包也不是那麼簡單。好吃的小籠湯包,八個字可以總結:皮薄餡多,湯鮮味美。說著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何其難也。皮薄而不破、餡多而不雜、湯甜而不膩,就是小籠湯包的最高境界。
品湯食包,雙重美味體驗。但吃小籠湯包最忌諱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不小心燙傷舌頭就不好玩了。優雅的輕輕提起湯包,慢慢的移到唇邊,微微咬開小口,幸福的抿上一口湯汁,鮮美的湯汁順著舌頭在口腔中輪迴,一種很幸福的感覺。最後再從容的吃下湯包,徹底與美食來個零距離的擁抱。吃小籠湯包時,最好還來點蘸料,或陳醋或甜辣醬,既不會太膩而且簡單的口感立刻豐富許多。
淡定的品嘗著小籠湯包,無處不盡顯著廈門的溫婉從容平靜閒適。生活太急躁,美味很簡單。
24、【盛意小籠湯包】
地址:思明區蜂巢山路18號
老牌破店,美食當前。
25、【橫竹路小籠包】
地址:思明區橫竹路中段
還有現燉湯罐,新鮮製作,湯頭甜美。
十二、芋包
芋包,一個偏門卻很有地方特色的廈門小吃,不顯山不露水間一樣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一個總被遺忘的角落美食,每次品嘗時總著非常滿足的幸福感。
芋包,顧名思義芋泥為皮的包子,或許是不喜歡麵食的廈門人的獨特改良發明吧。先把檳榔芋蒸熟後和上少量澱粉、精鹽一起均勻攪拌成芋泥,上好五花肉、鮮蝦、香菇、冬筍、荸薺等做成芋包餡料,製作時碗底上放少許蔥油花,碗的內壁塗上一層油,將芋泥薄攤滿碗壁,填進餡料後再蓋上一層芋泥封口,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而成。看似簡單實則極為繁瑣,也難怪只有一些老牌的小吃店才肯做芋包。麻煩或許是原因之一,複雜的手藝活才是其中根本。
芋包好吃與否,首先關鍵在於芋頭,一定要使用福建本地產的檳榔芋。檳榔芋的口感鬆軟粉嫩,品味時清香留齒,製作成芋泥後鮮嫩香甜。如果喜歡吃檳榔芋,芋泥芋棗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走另一種甜品路線。芋包的餡料也是頗有講究,單說所用的筍要選用當季冬筍,冬筍的清脆新嫩和芋包皮的鬆軟可口互為搭配。芋包的餡料之複雜選料之優選,在小吃製作中堪稱獨一無二,美食總是在精心細心後才妙手而得。
芋包清淡不油膩,加之芋頭本身「益脾胃、調中氣」的食療功效,實為習慣了魚肉生活的現代都市人的健康美食選擇。剛出籠的芋包,透著熱氣清香撲鼻,佐以甜辣醬、芥末、花生醬等味道更佳,品後讓人垂涎難忘。
26、【佳味再添小吃店】
地址:思明區大同路49號
榮獲中華名小吃的傳統老字號,經典傳承美食。
27、【吳再添小吃店】
地址:思明區美湖路25號之7號
小吃大師的拿手絕活,老手藝的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