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為何難以跳出困境?

2021-02-07 EETOP

最近美國之音撰文分析了中國晶片被卡脖子的現狀及面臨的困難,說的還是比較在理,可以參考一下。

原文如下:

由於沙子是用於生產矽、也就是絕大多數半導體的原材料,所以全球高科技的繁榮被形容為是建立在「沙子」之上的。

對中國來說,這一說法還更具一層象徵意義。從美國對中興禁令開始、再到華為遭全面封殺,中國越來越意識到,如果沒有自己的晶片,所謂的製造業大國在很大程度上不過為電子產品的組裝地。

為了不被美國「卡脖子」,中國近年來傾舉國之力,開展了一場類似大躍進式的造晶片運動,投入了上萬億的資金,成l立了成千上萬家的晶片公司,勵志獨立自主造晶片,並要一躍在2030 年使中國成為世界半導體行業的領導者。

產業鏈高度全球化

晶片製程涉及50 多個學科、數千道工序,於毫釐之間要構建幾十億個電晶體結構,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獨立「自力更生」造晶片的。

在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的產業鏈中, 將晶片版圖印製在晶圓矽片上的光刻機必不可少。目前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生產高端極紫外EUV光刻機的公司,然而,在其17 家核心供應商中,一半以上來自美國,其餘為德國、瑞典等公司。在股權結果方面,艾司摩爾官網資料顯示,其三大股東中,兩家來自美國,一家來自英國。美國的資本國際集團(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是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此外,中國臺灣的臺積電、韓國的三星等也持有艾司摩爾的股份,令這兩家製造商得以享有優先拿貨權。

在半導體業極為複雜的產業鏈中,從材料、製造、設計、設備、封裝、生產最後到市場,環環緊扣,艾司摩爾在光刻機市場上雖一家獨大,但也只是這一龐大產業鏈上的其中一環。艾司摩爾光刻機的鏡頭由德國的蔡司壟斷,雷射技術為美國Cymer 所有,而法國公司提供關鍵的閥門。在晶圓代工環節,晶片製造的重心已經逐漸從美國轉移到亞洲,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目前是全球兩個最先進的晶圓代工生產商,但他們所需的設備則要從歐洲和美國進口。

在開發軟體領域,美國仍處主導地位。一項上個月發布的最新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市場調查顯示,在世界三大晶片設計商中,美國佔2 家,分別為美國的新思科技(Synopsys)和楷登電子(Cadence Design Systems),另一家是德國的西門子旗下明導國際(Mentor)。

柏林智庫「新責任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科技與地緣政治項目主任克萊恩漢斯(Jan-Peter Kleinhans)說,雖然總體來說美國仍在晶片業佔主導地位,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立造晶片。他說,晶片產業的成功是各國最先進技術的結晶。以艾司摩爾為例說:「他們花了20 年的時間才開發出光刻機,他們自己也得依靠一個多達大約5000 個供應商的網絡,其中有多家公司在自身領域處於壟斷地位。」

克萊恩漢斯說,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家公司,整個全球半導體價值鏈就會斷裂。

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科比·戈德堡說說:「中國試圖建立一個完全是自己國家的半導體產業鏈,這對這個高度國際融合的產業來說更加困難。」

總部設在德國的智庫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資深研究員約翰·李說,晶片生產過程建築在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知識積累之上,短期內中國公司不可能在撇開現有產業鏈體系獨立生產晶片。

他說:「雖然有幾家中國公司已經有能力生產一些半導體,但是問題是,在設備產業鏈的上遊你會注意到必須用到美國公司實際壟斷的技術。」

多邊出口管制

以美國為首聯合實施的多邊出口管制最早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成立的巴黎統籌委員會。1949 年,在美國提議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17 個國家在巴黎成立了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旨在對共產國家實施包括軍備、尖端技術產品等之內的禁運政策。還在1952 年專門設立了一個針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執行機構「中國委員會」。

巴黎統籌委員會雖然早已在1994 年解散,但它所制定的禁運物品列表後來被1996 年籤署的有多達42 個歐美和亞洲國家加入的《瓦聖納協定》所繼承。該協定允許成員國對各自的技術出口實施控制,中國也再次被列入管制國家名單。

去年12 月,《瓦聖納協定》公布了新的協定修訂版,擴大了管制範圍,追加了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光刻機也在《瓦聖納協定》所涉及的範圍之內。

這一修訂版雖然沒有明說針對中國,但指出出口限制對象是非成員國,而中國、伊朗和朝鮮等都不是成員國。該協定的公布被認為是包括美國、荷蘭和日本等國聯合實施的對生產先進晶片所需要設備的嚴格多邊出口管制,是成員國的一次「集體行動」。

由於全球半導體業的主要設備供應商所在國都加入了該協定,所以中國基本上在該協定之下已無法獲得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中芯國際官網上的資料顯示,其2015 年買到的32 納米的光刻機是艾司摩爾2010年生產的,而5 年時間對半導體業來說已讓臺積電更新換代多次了。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在今年10 月還曾宣布,根據《瓦聖納協定》將六項新興技術納入《出口管理條例》,其中每一項技術都與晶片製造息息相關,是美國近年來的一系列管制措施中針對高端晶片產業鏈最直接的一次制裁。六大技術中的極紫外線光刻技術是光刻機必不可少的部分,而5 納米生產精加工晶片的技術已成為目前高端晶片時代的主流產品。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科技與國家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馬丁·拉塞爾(Martijn Rasser)說:「在半導體領域美國、韓國、日本之所以可以領先是因為擁有一眾高技術合作夥伴網絡,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也是中國大陸完全沒有的,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阻力。」

白皮書下載

相關焦點

  • 【困境】綠能、華映為何陷入如今的運營困境;DRAM今年再登頂增長最快產品榜
    1.臺媒:綠能、華映為何陷入如今的運營困境集微網消息,大同旗下綠能提出債務協商,華映申請公司重整,今(14)日造成大同集團旗下大同、華映、綠能、尚志、福華等,股價全部跌停。綠能日前指出,11月高端晶片價格平穩,持續調整組織,逐步艱澀下遊模組事業,並過濾接單,盼能在產業沉潛期間,減少營運衝擊,如今召開重訊說明決議聲請債權債務協商,靜待重訊結果。
  • 優化高跳出率著陸頁的正確姿勢——忘掉跳出率!
    但今天,這個慣性思維必須被顛覆掉,因為跳出率也有很多「力有不逮」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跳出率是什麼。通俗來講,這是用來衡量一個網站或者一個著陸頁對用戶第一印象好壞的一個指標。跳出率如果高,通常意味著哪裡出現了嚴重問題。
  • 三星產品在華連陷困境,皆因自身的傲慢和對中國用戶的輕視
    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這家高科技企業在中國的新聞為何總是這些,而不是產品?這從一個側面反襯出了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困境——三星產品正在從我們的身邊遠去。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三星消費電子產品的價格並不友善,競爭力一直不夠。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不是科技行業的"死忠粉",又有幾個人知道三星剛剛推出了2021年的旗艦產品Galaxy S21系列呢?
  • 日本味之素4個月研發出的ABF,卡住了整個晶片產業,中國為何做不出
    作者|吳徵    校對|叨叨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均可下載中村茂雄(ABF發明人之一,右二)一家日本味精企業,卡住了全球半導體晶片產業的脖子。產能緊張已經成為近來半導體行業的熱點問題。其中基板的缺貨非常嚴重,而基板核心材料的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味之素堆積膜),因為被日本味之素一家壟斷,交付周期甚至已經長達30周。據傳,臺積電早在去年秋季,ABF的存貨就不足了。而媒體Digitimes更是預測,到2021年,ABF的供應依然會不足,這可能會嚴重影響晶片產能。
  • 為何蘋果難以放棄高通晶片; 聯發科8核4G的MT6595將至;展訊發布28nm3G智慧型手機晶片
    目錄:1.為什麼蘋果難以放棄高通晶片2.支持4G的真八核 聯發科MT6595晶片將至
  • 英特爾揮別移動晶片,為何聯發科股價大跌?
    英特爾在平板電腦市場通過高額補貼政策搶走了聯發科不少訂單;在智慧型手機市場,英特爾憑藉強大的實力一直被認為是攪局者。如果選擇退出,應該可以減輕聯發科的競爭壓力。但是在消息傳出後,聯發科昨日股價也大跌超過8%。這是為何?摩根大通半導體分析師Gokul Hariharan認為,關鍵在於展訊。
  • 晶片功耗​​​性能驗證:從困境到超越
    傳統臺式示波器和數字萬用表(DMM)等價格過於昂貴,而且很難根據pin腳或產品線進行擴展,而低成本的數據採集解決方案往往精度不足,無法檢測到很多像晶片睡眠模式狀態下的微小電信號。面對這一進退兩難的困境,一些企業選擇僅僅對晶片部分功效進行分析,這將導致晶片高功耗、低品質等問題,最終引起市場機會的大量流失。
  • 解讀 談判課程中,我為什麼很少講「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是50年代美國蘭德公司Merrill Flood和Melvin Dresher擬定出相關困境的理論,後由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一種特殊博弈,任何一方都會基於自身利益最大的決策方式,哪怕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
  • 華為麒麟9000性能曝光:我理解了餘承東為何會心疼!
    即便市場上不乏有聯發科、三星等晶片巨頭林立,但卻都難以與高通的驍龍旗艦晶片進行匹敵。事實上,聯發科已經在旗艦晶片領域暫停了多年,現在依然難以在市場看到採用聯發科旗艦晶片的機型出現,而三星由於一直無法很好地控制發熱問題,也已經放棄了自研CPU架構,開始採用ARM公版架構。但三星開始轉移方向,選擇與AMD合作,加強自研獵戶座晶片的GPU性能。那麼高通呢?
  • 一文讀懂中國半導體發展八大困境
    而中國要想爬上這個巨人的肩膀,眼前要邁過的坎不只是錢和研發這麼簡單。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駱軍委和中科院院士李樹深曾花了10個月的時間進行調研,摸清了中國半導體科技發展的真實現狀,以詳實的數據和資料闡述了當下國內半導體科技面臨的八大困境。
  • 俄羅斯為何不擔心晶片「卡脖子」?出奇制勝的招式,值得我們借鑑
    可惜的是,這款手機一上市就要成為絕版,因為美國斷供晶片的原因,華為晶片等零部件備貨有限,在禁令之下,麒麟9000晶片不得已成為所謂的「絕 唱晶片」。就拿美國制裁華為來說,一塊小小的晶片就能將華為逼入困境。自從華為在5G技術上獨領風騷,美國對華為 地打壓制裁就從未停止,不久更是繼續擴大對華為 地制裁,妄圖將華為徹底打倒。
  • 你的網站跳出率為何如此高?Google對此給出了解決方法!
    有的時候,從自然搜索結果中你獲得正常或較低的跳出率,並從引薦流量中獲得較高的跳出率。那可能就是網站向你引導了不合格的訪問者,或者連結的錨文本和上下文可能會引起誤解。有時這是草率的文案寫作的結果。作者或發布者在副本的錯誤部分連結到您的網站,或者根本不意味著連結到您的網站。首先與文章的作者聯繫,如果作者沒有能力在發布後進行更新,請先與編輯或網站管理員聯繫。
  • 美晶片公司面臨兩大困境:損失或超千億
    但面對美國的舉全國之力,向華為發起最後一次歇斯底裡的封殺,試圖全面遏制華為的崛起,打擊華為5G技術,打擊華為5G晶片技術,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打擊華為搭建華為鯤鵬IT生態體系,阻止中國科技技術擺脫對美國基礎生態的依賴,但華為並沒有因為打壓而選擇繳械投降
  • 華為又一款晶片用完了!華為新機被迫改用聯發科晶片:陷入芯困境
    【8月2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5月15日,美國頒發了最新的「晶片禁售令以後」,華為在晶片領域就徹底的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因為不僅僅華為麒麟晶片無法繼續得到生產,甚至還限制了華為從第三方渠道採購處理器產品,這也意味著在美國「禁令新規」下,全球任何一家晶片企業都無法繼續向華為供應晶片產品,而目前這一消息也同時得到了臺積電、中芯國際、聯發科、華為餘承東等方面的確認,根據華為消費者業務
  • 困境主要有兩方面
    ,軟錢包基於行動支付App、軟體開發工具包(SDK)、應用程式接口(API)等為用戶提供服務,硬錢包基於安全晶片等技術實現數字人民幣相關功能,依託IC卡、手機終端、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等為用戶提供服務,軟硬錢包結合可以豐富錢包生態體系,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 美媒稱中國在美公司植入惡意晶片 結果被狠狠「打臉」了…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近日報導稱,中國將一種微型晶片植入約30家公司的產品,以獲取秘密。
  • 【研究分享】丨朱翠萍:「安全困境」與印度對華戰略邏輯
    安全困境無法被完全消除,只能被緩解或一定程度上化解。一方面,由於無政府狀態、個體理性有限性、利己動機、信息不對稱等因素造成難以準確判斷對方意圖,國家間很難形成一種善意認知或朋友身份,即便形成也始終處於動態變化之中而難以維持,這就使得安全困境只可能被緩解或一定程度化解而無法被完全消除或解構。
  • 「貓拼狗」大戰一觸即發,誰能跳出「套路局」?
    01從搜索到拼購,「直線」購物成剛需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0018億元,同比增長9.4%;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40810億元,同比增長30.1%,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2.7%。
  • "晶片之王"也面臨困境?
    該韓媒稱,美國要求相關企業在45天內,繳出公司相關數據,包括庫存、銷售及客戶等商業機密,這樣的要求將使公司陷入困境。業界人士表示,「向外界披露良率信息,意味著公開自己的半導體技術水準,這類的信息可能會導致代工廠在議價過程中處於不利位置。」臺積電9月30日稱,一定不會損及客戶及股東權益,「不會透露個別客戶的商業機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