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繼承編中直系卑血親的繼承順位問題探討

2021-12-27 雖然虛度人生但是沒關係

我國民法典一千一百二十七條規定的繼承順位為:「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該條文沿用了1985年《繼承法》的內容。而1985年《繼承法》的規定又照抄自1964年《蘇俄民法典》第532條的規定,「第一順序——子女(包括養子女)、配偶和父母(養父母),以及死亡人死亡後出生的子女。」這種將配偶、子女、父母並列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制度安排,混淆了子女基於血緣和配偶基於婚姻的不同權利來源、而尊親屬和卑親屬共同繼承的規定更是違背了財富代際向下傳承的社會習慣,也迥異於其他主流大陸法系國家。但當時蘇聯實行計劃經濟,城市是國有工廠、農村是集體農莊,《蘇俄民法典》的這種規定是基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財富集中在國有部門,家庭和個人幾乎不擁有財富或僅保有少許生活資料的社會形態作出的制度設計,適應其時人民普遍貧窮,家無餘財的社會狀況。

我國《繼承法》在1985年初問世時,也才剛改革開放不久,大多數人的個人財富積累十分有限,同時,廣大農村居民及城市中大量非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還沒有建立。如果一個壯年勞動力去世,配偶、子女、父母均分其遺產,兼顧了各方的利益平衡,也實現了一定的養老保障功能,在當時條件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時至今日,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趨成熟,社會財富普遍增加、社會保障網基本完善,原來繼承法制度安排的好處不復存在,而弊端卻日益顯現。

舉幾個例子:

事例一:張三自幼父母離異、隨父生活,父親去世時留有一套單位分配的二居室房改房,父親去世時奶奶還健在,後來奶奶也去世了。等到房屋可以辦理產權證時,張三卻被告知根據繼承法奶奶按照應繼承房屋產權的二分之一份額,現奶奶去世,奶奶的份額應由張三和其叔叔各佔二分之一,也就是說,張三父親這套房產,張三的叔叔佔有四分之一的產權份額。這個結果雖然完全合法,但大概率不符合張三父親的願望。

事例二:某企業主李四現年五十多歲,父母均已去世、無子女,有親弟弟一人,離異後再婚,中風猝死,無遺囑;根據法律規定,剛結婚的第二任妻子是唯一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了李四的全部財產,而李四的同胞弟弟卻分文未得。這個結果合法卻顯得很不公平。

諸如以上所列種種不合理的事例比比皆是,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皆在於現行民法典規定的繼承順位不合理。這種將配偶、子女、父母同時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制度主要導致兩大弊端:

其一,被繼承人的子女與父母同時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導致部分財產逆向傳承,往往通過這一管道被分配給被繼承人子女的叔叔舅舅等,客觀上損害了被繼承人親子女的利益。既違背被繼承人的意願、也未必符合被繼承人父母的意願。

其二,由於將配偶和被繼承人的子女與父母同時列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導致在被繼承人父母已亡故且無子女的情況下,配偶得以完全排斥第二順位的被繼承人血親,獨自佔有被繼承人全部財產,這無論從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公序良俗的角度均有不妥之處。

考察主流大陸法系國家(如德、法、日)的民法典,無一例外均將被繼承人的直系卑血親(子女或孫子女等)列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只有無直系卑血親時,財產才由尊血親(父母或者祖父母等)乃至兄弟姐妹及其卑血親繼承;同時配偶雖恆為繼承人,但,配偶的繼承份額視其他同為繼承人的血親血緣遠近而有所不同。如:

臺灣民法典規定:遺產繼承人順序為: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姐妹;四、祖父母。

配偶與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份與其他繼承人平均;與第二順序或第三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份為遺產的二分之一;與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份為遺產的三分之二;無第一順序至第四順序之繼承人時,其應繼份為遺產全部。(注1)

德國民法典規定: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是被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第二順位法定繼承人是被繼承人的父母和父母的晚輩直系血親(父母的晚輩直系血親只有在父母其時已死亡的情況下才代位繼承);第三順位法定繼承人是被繼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晚輩直系血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晚輩直系血親只有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其時已死亡的情況下才代位繼承)。

配偶是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在與第一順位直系血親一起繼承時,繼承遺產的四分之一;在與第二順位直系血親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繼承時,繼承遺產的二分之一;無第一順位和第二順位直系血親、亦無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配偶獲得全部遺產。(注2)

日本民法典規定:被繼承人之子女為繼承人,子女死亡或者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代位成為繼承人;無前述人員者,下列之人按下列之順位成為繼承人。

一、被繼承人之直系尊親屬。但親等相異者,其近者為先;

二、被繼承人之兄弟姐妹。

被繼承人之配偶恆為繼承人,於此情形,有依前條為繼承人時,與其人同順位。(注3)

那麼被繼承人的父母會不會因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而老無可依呢?我國現在社會保障已全面覆蓋,正常情況下老年人的退休金和自己的積蓄足以維持老年生活。況且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條也規定了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被繼承人的父母的生活保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同時,我國民法典也應建立特留份制度,在繼承開始時為需被繼承人供養者預留必要份額。

綜上,遺產流轉規律主要是向下流轉,這符合社會財富向下傳承的客觀規律、也符合父母愛子女、願意為後代積攢資源的天性,這是寫在基因裡的本能。我國的社會發展階段已經到了必須對繼承法做系統性修訂的時點,考慮文化同源性,臺灣和日本民法典關於繼承的相關規定似乎更值得借鑑。無論如何,應儘快啟動修法,將直系卑血親調整為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同時將配偶規定為恆定的法定繼承人,並對配偶與其他各順位繼承人之間的分配比例作出相應的安排。

註:

1、根據臺灣《民法典》(2015年修訂版)第五編繼承相關條款總結。

2、根據陳衛左譯註的《德國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649-652頁內容總結。

3、根據王融擎編譯的《日本民法與判例》(法制出版社2018版)第812-813頁內容總結。

相關焦點

  • 對我國繼承法特留份制度的再思考 法學中國
    「如財產處分人死亡時僅留有子女1人,其可以通過生前贈與或遺囑無償處分的財產部分不超過其全部財產的1/2;如處分人留有子女2人,其有權以此種方式無償處分的財產部分不得超過其全部財產的1/3;如其留有子女3人或3人以上,可以無償處分的財產不得超過本人所有的財產的1/4。」被繼承人不得用遺囑處分的部分便為特留份。
  • 【法現生活】繼承特留份制度知多少?
    澳門《民法典》規定「特留份繼承」,「特留份繼承」和其功能是什麼?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副監事長、律師劉志宇表示,「特留份」是指依法須留給特定繼承人,以致被繼承人不能夠自由處分的財產部分,同時亦是法律確保「特留份繼承人」有權取得可繼承遺產的最低限度。而特留份繼承人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例如子女)及直系血親尊親屬(例如父母),需根據法定繼承所定之順位及規則。
  • 【科普】民法典:什麼是代位繼承?
    大李和小美去世後,三李認為,自己是大李唯一的弟弟,應該繼承大李和小美的所有遺產。這時候,小鄭也回來要求分割遺產,三李立刻拒絕了小鄭的要求,他告訴小鄭,他不姓李就不能繼承遺產。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去世兄弟的子女是適用代位繼承,因此小鄭是可以在二李的繼承權範圍內代位繼承的,不管小鄭姓李還是姓鄭,都是二李的兒子,大李和三李的親侄兒。最終小鄭和三李和睦地分割了大李的遺產。
  • 手機號碼辦理繼承過戶需要提供公證書嗎?
    本案引發媒體輿論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移動公司業務規則有問題,而是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溝通能力導致的,營業員回答的表面看沒有問題,因為運營商根據國家要求實名制的規則,過戶業務應當需要雙方機主本人到場,但這種回答的前提是雙方機主本人都在世的情況。而在本案中,手機號碼的原機主已經去世,機主已經死亡,不論從哪個角度講原機主都不可能到場。所以營業員沒有區分過戶是可以分為協議過戶、繼承過戶還有強制過戶等區別。
  • 在臺灣聲明放棄繼承在上海又申請繼承股權,放棄繼承權行為有效嗎?
    2011年1月31日,施某1、施某2、施某3向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出具《繼承人聲明書》,確認施某1、施某2、施某3為施某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要求繼承施某所有的XX公司10.6%的股權。同年8月10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作出滬商外資批[2011]2539號批覆,同意施某1、施某2、施某3繼承前述公司股權。
  • 最高法院就涉民法典司法解釋清理與首批司法解釋制定情況召開發布會(全文推送)
    民法典對擔保制度進行了重大完善,我們在清理廢止以往與擔保有關的9件司法解釋的基礎上,為切實規範擔保交易秩序,減輕融資成本,促進資金融通,擴大增信手段,保障債權實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制定了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繼承案例索引 | 人民法院公報 | 繼承案例
    2)專題資料:家事訴訟程序立法及完善相關資料、繼承法修改專家建議稿及爭鳴專題資料、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實施一周年專題資料、2008全年合集精編版、2009年全年合集、2011年全年合集、《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7條的理解與適用爭議專題、全國首例冷凍胚胎權屬案專題特別版、夫妻婚內確認財產所有權訴訟問題之探討資料專題、家事法實務沙龍夫妻財產約定、贈與辨析專輯等,下載網址:http://www.famlaw.cn
  • Java 8 默認方法和多繼承
    以前經常談論的Java對比c++的一個優勢是Java中沒有多繼承的問題。
  • 繼承Python的內置類型會出問題?!
    然而,當 Python 在實現繼承時,似乎不完全會按照上述的規則運作。那麼,這又召喚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非要繼承內置類型,最佳的實踐方式是什麼呢?首先,如果在繼承內置類型後,並不重寫(overwrite)它的特殊方法的話,子類化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 中國民法典繼承編之遺產清單制度系統化構建研究 | 陳葦 劉宇嬌 | 學者視點 | 《現代法學》
    而如何規定我國遺產清單制度內容的構成要件,是我國編纂《民法典繼承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我們認為,遺產清單制度是遺產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系統的制度,只有構建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遺產清單制度,才能引導遺產管理人依法履行製作職責,實現平等保護繼承人利益與遺產債權人利益的功能{5}。
  • C++基礎(2)——封裝(補充)與繼承
    繼承是關於一個類繼承一個類,也就是說繼承的父類的子類可以具有父類的一些成員函數或者變量。我們可以使用visual studio下面的開發者工具,打開Developer Command Prompt首先將目錄切換到該文件的目錄,我這裡是E盤,直接輸入E:切入到E盤之後,將目錄切入到該文件夾下 cdE:\studyofcpp\studioteaching\繼承\繼承輸入dir,回車,可以看到該文件下面的目錄在輸入 c1
  • JavaScript繼承方式詳解
    原型鏈繼承(對象間的繼承)類式繼承(構造函數間的繼承)由於js不像java那樣是真正面向對象的語言,js是基於對象的,它沒有類的概念。使用原型繼承主要由兩個問題:一是字面量重寫原型會中斷關係,使用引用類型的原型,並且子類型還無法給超類型傳遞參數。
  • JavaScript——繼承(prototype)
    ▍通過原型鏈來看繼承再舉一個例子,還是這幢樓,開發商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蓋一層,那麼,這一層就天生自帶下面幾層樓幢,因為不存在空中樓閣,而這些樓幢可以理解為被繼承的對象,而最新的一層樓,可以理解為實例對象,實例對象一旦創建,將自動引用prototype原型鏈上的對象、屬性和方法。不需要共享的屬性和方法,就放在構造函數裡面。
  • CSS簡單的繼承
    css 的繼承很簡單,分為默認繼承的和默認不繼承的,但所有屬性都可以通過設置 inherit 實現繼承。當沒有指定值時,默認繼承的屬性取父元素的同屬性的計算值(相當於設置了 inherit ),默認不繼承的屬性取屬性的初始值(時相當於設置了 initial )。
  • 放棄繼承需要徵得配偶同意嗎——對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法院一份判決書的思考|劉疆|公證員視點|「放棄繼承」專題
    一、建群宗旨  繼承無小事,真誠歡迎對婚姻家事繼承法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律師、法官、檢察官、學者、公證員、房管、民政、學生、媒體、婦聯等政府公務人員、法務工作者及其他法律從業者加入,即時分享最新中國繼承法制信息動態,繼承審判動態、典型繼承案例、立法動態、理論研究動態,共建陽光下專業領域內法律職業共同體業務探討、正當、正常交流的和諧平臺
  • 法定繼承公證中繼承人法律地位保障探討|王紋彤、黃珍妮|海南省海口市椰城公證處|「《中國公證》2017年」專題
    一、建群宗旨  繼承無小事,真誠歡迎對婚姻家事繼承法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律師、法官、檢察官、學者、公證員、房管、民政、學生、媒體、婦聯等政府公務人員、法務工作者及其他法律從業者加入,即時分享最新中國繼承法制信息動態,繼承審判動態、典型繼承案例、立法動態、理論研究動態,共建陽光下專業領域內法律職業共同體業務探討、正當、正常交流的和諧平臺
  • 如何繼承 Date 對象?由一道題徹底弄懂 JS 繼承
    (就以 10分鐘為限吧)分析問題的關鍵藉助stackoverflow上的回答。經典的繼承法有何問題先看看本文最開始時提到的經典繼承法實現,如下:/** * 經典的js組合寄生繼承 */function MyDate() {    Date.apply(this, arguments);    this.abc = 1;}function inherits
  • Python中的繼承
    Python繼承繼承允許我們定義一個類,該類繼承另一個類的所有方法和屬性。父類是從其繼承的類,也稱為基類。
  • 遺囑繼承什麼情況下會失效?遺產繼承訴訟時效有多久?遺產繼承糾紛處理方式有哪些?
    夫妻一方欠債另一方需要還錢嗎2019房地產項目盡職調查指引最高院指導案例:「以房抵債」適用精解從案例看基於不動產的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金融不良資產案件「 執行難 」 問題研究精粹司法拍賣流拍後,「以房抵債」稅費由誰承擔?
  • 瘟疫危機-繼承
    前者於2007年首發,相繼還出版了多個擴展包和續集,並且開啟了非孩之寶遊戲的先河。而後者將有數十年歷史的危機戰爭遊戲轉變為了一種準角色扮演類遊戲的體驗。2014年3月,我首次披露了一些關於瘟疫危機-繼承的信息,整個遊戲的概念從一開始就比較清晰:採取大家熟悉的瘟疫危機玩法,將一次遊戲的結局繼承到下一局中去。我尚不清楚遊戲的細節,但僅僅這個概念就充滿了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