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是怎麼一步步衰退的?

2021-02-07 客戶管理

點上方{呼叫中心}關注本刊《客戶管理》,總編:4PS國際標準/CNCBA主席顏曉濱微信號 yanxiaobin1234

===========================

 不過三年,新浪微博的活躍率就已經一日一日地跌。現在已經非常不像樣子了。任何產品都有生命周期。用戶時間本身並不是碎片,而是被碎片化,碎片化的結果就是,任何參與其中的應用都不要指望自己可以長期佔據用戶時間,同理,任何參與其中的用戶都不要指望自己可以長時間的停留在某一個應用中。

  幾年間,新浪微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下面由網際網路的一些事 整理一些來自知乎網友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從中了解過中因由。

  加劉景長,中二病MAX

  社交效應-蒸髮式降溫 Evaporative Cooling

  一個社交圈子的群組人數愈多、時間愈長,就會出現【蒸髮式降溫】。新浪微博亦是如此。

  引用美國網絡一篇名文,它借用科技名詞「Evaporative Cooling」,此名詞是在講某種冷氣機技術,中文翻作水冷式冷氣,或直翻為「蒸髮式降溫」。這位作者將這個名詞用得活靈活現,拿它來形容人類的「社交圈」的有趣現象。同樣也可以拿來用在微博、「LINE群組」或「Facebook社團」上——每一個月,我們總會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有時幾個朋友相聚,有的是在夜店固定一起圍一桌,有的在奶茶店也是圍一桌打牌,有的則是更大群人固定有獅子會那類的聚會……。

  通常LINE群組、或臉書社團,也都是一群認識的人組成的。比方說,一群鄰居,或是一群校友,還是同一部門的同事,一起組成一個LINE群組。

  所謂「蒸髮式降溫」理論是說,這些群組、社團、聚會,無論在線,還是線下,最後都不免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有些人」總是熱心的發表一大堆激情言論,過了一陣子以後,其他人很希望他可以「閉嘴」,但卻不敢大聲說出來,於是,大部份的群組裡,這些人永遠不會閉嘴。

  「有些人」喜歡介紹一些他的新朋友進來這個群組,過了一陣子以後,其他人真的希望他不要再介紹新人了,但大部份的群組裡,沒人敢公然這麼說,於是他繼續的介紹新人進來、永遠不會停止。

  「有些人」很積極的想和你私下繼續保持聯絡,其他人當下難以拒絕,心中卻滿是不舒服卻又不敢告訴對方,於是,這些人繼續的來打擾你、讓你每天都不太舒服。

  作者說,由於以上的特性,你會發現,每一個社交的組織,從一開始大家加入「很熱鬧」,過一陣子,人數多了、時間久了、討論久了,就會發現,「熱度」突然「降溫」了。

  作者將此現象稱為「Evaporative Cooling」(蒸髮式降溫),大家會開始發現,咦,怎麼原本那些重要的人,都不發表任何東西了?於是「溫度」降下來了;次重要的人也慢慢覺得沒趣了,於是溫度再降下來了……最後,到現在還在積極討論的人、還在積極拉人進來的人,繼續在裡面po文。這些人,都是其他人不想再去多交流的人,於是這個地方,一點一點的,淪為那種「你不想參加的群組」,你先將通知設定關掉,你也不再點入看訊息,最後,你一看到有人退出群組,也就默默的跟著退出了。

  有趣的是,那些原本群組裡面很重要的人物,也是每個群組裡面讓人最想「在一起」的人物,離開群組以後,都跑到哪裡去社交了?

  這位作者說,他們往往另外開一個群組,自己去聊去了。

  而且,這些人經過幾次群組裡的「蒸髮式降溫」之後,都會嚴格限制人數,不讓群組增加「任何」新的人。

  這篇文章有價值之處在於此作者以罕見的切入點,簡單又沉重的點出了社會社交圈的奇特現象,這個現象不只在實體的社團裡面,在在線的LINE群組或Facebook臉書社團,也都是一樣的情形。

  最後,發生什麼事?

  最後的結果就是,有些人,你再也無法輕易的透過群組去找到他們,因為他們早已自己去開另一個更私密的群組了,一般人(包括你)不得其門而入。而你被允許加入的群組,往往都是「蒸髮式降溫」得很嚴重的群組,裡面只有那些倚老賣老的人,還有一堆還不知道狀況的新人(包括你)。

  一般人總覺得,加入好多群組,就可以學到好多東西,然而,「蒸髮式降溫」現象告訴我們,加入一個群組,不如加入一個「人」,跟著正確的人,你可以看到更多更多「隱藏的群組」,或許,你的社交圈也到了另一個層次了。

  參考文獻:

  [1]本文轉自mr.6,有修改動。

  [2]社交網絡中的「蒸發冷卻效應」

  [3]http://article.yeeyan.org/view/betty/293169/

  劉新徵,微博出生成長壯大親歷者

  先謝邀,稍後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估計會很長,所以等我有整塊兒的時間先……

  作為2009年7月20日加入新浪微博的人,主動來回答這個打臉的問題,是挺困難的,尤其是如何才能做到對外不裝逼,對內不得罪人:)

  想回答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必須先想清楚一個問題:新浪微博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後來都發生了什麼

  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新浪微博一開始是如何快速甩開對手形成今天的巨大優勢的?

  這個問題是個微觀問題,答案也是個微觀答案,大概意思是我們很勤奮很努力很有冒險精神,但是即勤奮又努力還有冒險精神的人或者公司,遍地都是,一點都不稀缺,這些只是必要條件,而遠非充分條件,事實上,勤奮努力加冒險,死的概率還更高些。

  豬會飛,是因為他站在了風口上,成功的飛起來以後他可以總結起飛技巧,但重要的,是風。

  新浪微博的風,是移動網際網路。

  我是入職了新浪微博後才買了自己的第一部智慧型手機:諾基亞E71,之前出現過和弦、彩屏、可拍照、能查股票信息、能收發彩信收發郵件的手機,但是我實在是找不到更換我那個黑白屏手機的理由。

  當時我對「應用」兩個字造的詞還很陌生,後來才弄明白了,原來就是手機上的軟體啊!為什麼PC上就叫軟體,手機上就叫應用呢?我還琢磨過這個問題……

  2009年,大屏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迅速增加,三家移動通信公司的3G有鋪天蓋地的宣傳

  但是,你打開手機,真正能玩的應用幾乎沒有,傳統網際網路公司逐漸分出一個小部門,把PC瀏覽器上的社交網站移植到手機上,網站上的交互轉移到手機上,複雜程度令人髮指。

  在這種背景下,新浪微博的產品形態實在是太適合在手機上使用了:流量小,速度快,交互簡單。

  它在短期內承擔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公開社交、私密社交的全部,佔領了手機用戶的絕大部分空餘時間,吃飯發微博、發牢騷發微博、政治討論發微博,約炮靠微博,快速聯繫熟人靠微博,曬幸福發微博,失戀了發微博,政治討論發微博……

  站在2014年初,我們再看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是人聲鼎沸,智慧型手機的鋪貨量增速遠遠大於人們想像,他甚至催生了一個全新的市值百億美元的本土手機品牌——小米,iOS和安卓市場的移動應用數目暴增,競爭已經白熱化,手機遊戲、手機視頻、資訊、通信、社交,那麼多人在搶用戶的那塊屏幕,爭奪用戶並沒有增長多少的使用時間,你花在遊戲上的時間越多,刷微博的事件就越少,你用微信聊天的時間越多,刷微博的時間就越少,你看一段視頻的時間,就耽誤了你刷很長時間的微博。

  就社交應用而言,熟人、陌生人、公開、私密這些本來就相互衝突的社交行為,終究無法承載在一個應用上,多少新浪微博上的事故,是因為這種功能衝突,一個女孩兒發照片,只是想給熟人看,結果被陌生網友拿出來曬,指責。當有更有符合使用場景的應用出來後,這種轉移是不可避免的,熟人聊天去微信,約X去陌陌,興趣社交去貼吧去知乎,而新浪微博的位置,變得極其尷尬,以至於讓人懷疑,它到底是用來做什麼?

  2009年,在新浪微博出現之間,中國不存在一個公共討論空間,博客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較之於傳統媒體,這是個巨大的飛躍,但是你的想法能讓多少人聽到,卻依然取決於門戶網站的編輯,而新浪微博的出現,使得所有人可以在一個統一的公共討論空間討論,更重要的是這個討論空間,不再依靠一個中心,而是靠著興趣、關係的鏈條自動生成、壯大,編輯的力量被前所未有的削弱了。

  作為一個前媒體從業人員,我面對的完全是一個被震撼到的前景,即使在前期加班到深夜兩三點才回家,我還是忍不住激動,何其幸運,能夠參與到這件何其偉大的事業,我覺得老羅所說,新浪微博對拓展中國言論空間的貢獻,超過建國以來所有反動人士的總和。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但是,我們所有人,因為這個國家獨特的傳統與歷史,都缺乏基本的公共討論經驗,我們不知道怎麼去體面地去討論一件事情,而我們的討論的很多事情,也讓人根本無法溫和地去面對,因此整個網絡充滿了暴戾之氣,那些生活中文質彬彬的人在網上惡語相向,那些本來我們尊敬的人,發出的言論卻經常讓人瞠目結舌,有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永遠沒有交集,但在網上,雙方卻可以肆意相互傷害,人從來沒有這麼容易被組織起來過,去傷害一個人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在這種討論中,最早離開的失敗方,往往是較溫和的,對侮辱性言論承受力較差的,而勝利的,往往並不是勝在公義,而是勝在人多勢眾,當辯駁對象消失的時候,勝利者也會感覺因為失去了對手而感到索然無味。

  這就是中國所有公共論壇的獨特現象:劣幣驅逐良幣。

  所有的公開論壇都一樣,首批用戶往往是那些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領,他們接受的教育背景相對統一,政治立場與文化立場相對一致,彼此尚有求同存異的雅量,如果僅限於此,那麼就成了小圈子的趣味,其影響力會被壓縮,如果更多不同背景的用戶進來,討論氛圍又會被破壞,後來的用戶趕走前面的用戶,當前面的用戶走了以後,後面的用戶也就走了,只留下一個鬼城。

  這種事情一再發生,無一例外,令人絕望。

  我曾經和黃繼新老師討論過此事,但黃繼新老師說他有辦法,我相信他,但他沒告訴我怎麼辦。

  於是很多用戶離開了公共論壇,轉身去了微信,在朋友圈發吃,再也不擔心陌生人騷擾,在朋友圈曬佛經發心靈雞湯轉發偽科學段子,好友也會因為情面而不忍駁斥。大家在這裡惺惺相惜,不同價值觀的人根本撞不到一起,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出去的媒體內容再也不怕被噴,因為受眾只能和發布者一個人溝通,讀者與讀者之間永不相見。

  為什麼總是假佛教、段子、推銷、偽科學、心靈雞湯?因為這些言論才是我們的平均智商,以前這些內容都發在Qzone裡,正如一位微博網友所說:微博是發現陌生人裡的傻逼,微信是發現熟人裡的傻逼。

  就新浪而言,移動網際網路搶跑成功,但領跑之後,卻陷入領先者陷阱,因為第一名眼前的每一步都是新的,再也沒有經驗可以用,現在回頭看看,有很多浪費、很多昏招,但如果時光可以重來,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前景,如果能給5年前的自己發個簡訊的話,據說很多人都想發四個字:趕緊買房!5年後如此板上釘釘的事實,5年前的你為什麼就是不知道呢?你如果突然接到一個簡訊,據說來自未來的你,只有5個字,買新浪股票。可你眼瞅著新浪微博現在的活躍度,你真買麼?

  我很多次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想像如果復盤,新浪微博該怎麼走,才能繼續一騎絕塵,但終究無解,有很多機會,但也會有更多意外。

  儘管出過很多昏招,但正如一個「專黑」新浪微博的人士所說,微博這種傳播機制是如此牛逼,以至於要想把它搞黃還挺不容易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微博仍有信心,微信群裡惺惺相惜是用戶的一種需求,公共討論空間卻仍有必要,交遊廣泛的人可以以朋友圈取代微博,但通訊錄裡只有幾十個人的人仍然需要通過公共空間了解身邊世界,從不相識但興趣相投的人仍然有認識彼此的欲望,當年震撼到我的那個顛覆性的媒體前景,仍然沒有出現顛覆者,微信公眾平臺把一些媒體內容搬到了手機上,讓人們更容易得到,但媒體形式又被變成了一對多單向傳播的傳統媒體,只有在微博,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他們參與創造,也參與篩選,也參與傳播。微信也許終將成為手機上的作業系統,但它不會吞噬一切,像所有的生物一樣,在體量個頭和靈活性方面,必須做出平衡。

  新浪微博今年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還好,絕大部分工作,已經在正路上了,大家在網上吐的那些個槽,我們也都看到了,在改。

  感謝競爭對手。

  sqf,產品愛好者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吧,首先說說新浪微博成功的主要原因:

  1.微博相對開放的輿論環境佔領了用戶宣洩訴求的市場空白。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網民的這部分需求是被壓抑住的,而微博打開了這個口子,形成了井噴。為什麼是新浪?因為良好的政府關係,以及多年沉澱下來的信息過濾和控制經驗,讓政府感到可控。

  2.借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東風。微博是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而興起的,這種隨時隨地瀏覽和分享的產品形態特別迎合移動網際網路的特性。

  3.先進的產品設計。相對於博客,微博不是進步,而是進化,領先太多。除了可以隨時隨地的瀏覽和分享外,更低門檻的UGC,關注/評論/轉發的眾包推薦和過濾的機制,粉絲模式給用戶帶來的虛榮和存在感,更普世的產品形態等等,都是一個巨大的革新。

  4.新浪原有的資源。舉公司所有的資源畢其功於一役,強大的媒體基因,以及侯小強創建的博客運營的那套牛逼打法。

  再來說說微博衰退的原因:

  1.新浪缺乏公司遠景,這是公司治理的問題。

  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公司,新浪很獨特,是一個沒有大股東(佔大額股份)的公司,曹國偉只是個小股東,整個管理層掌握著少量碎片的股份,如果說阿里巴巴屬於馬雲、百度屬於李彥宏、搜狐屬於張朝陽、網易屬於丁磊,那麼新浪屬於誰?誰來為公司的未來心急火燎?管理層的MBO、微博從新浪的剝離、高層的權力爭奪、阿里的收購、微博的商業化,都說明了,管理層把新浪當成了逐利的平臺,微博,不是他們撫養的娃,而是飼養的豬,等著合適的時機變現。大眾點評、豆瓣、知乎等這些慢公司,創業者對產品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能耐得住多年的寂寞,經受住商業化的誘惑,放棄短期利益。總得說來,微博這個產品的初心錯了,結果也就好不到哪兒去。

  2.戰略層面的失策以及執行不力

  產品矩陣沒有協同作戰。騰訊微博是防禦型產品,用來阻擊新浪微博的過快發展;對於微信,新浪其實也有對應的防禦型產品——微友,用來幹擾微信的過快發展。但在執行層面,騰訊微博火力全開,匹配了過硬的資源和能力,而微友,只是簡單外包給了一個創業團隊。騰訊微博的態度是「媽的,我跟你拼了」,而微友的態度是「不要了啦」,結果也可想而知。

  產品形態的方向搖擺不定。是要重媒體,還是重社交?如果結合微博這個產品形態以及新浪的資源和能力,加強媒體屬性是沒有錯的。但是,做成twitter的市值,要遠遠低於做成facebook,這對管理層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所以有一陣子,微博想往社交上轉,記的2012年的時候,微博客戶端的首頁有個入口,裡面是一些興趣組,什麼電視劇歌曲等等,目的是創造UGC的場景促進更多的UGC,但深層的原因,應該是想基於興趣圖譜建立社交圈。所以,這還是初心的問題,想把豬肉買更多的錢,豬肉就變成了注水豬肉。

  3.戰術層面的應對失誤

  過濾和淨化系統出現故障。微博這個生態系統的運轉需要兩塊最重要的模塊支持,一個是UGC,需要源源不斷得給生態注入信息資源供生態居民享用,這可以通過提升發微博的體驗、創建發微博的場景、讓其他粉絲儘可能多的反饋、官方運營大號自主灌入海量信息補充等方式促進UGC,這是生態發動機;另一個是傳遞能量的電氣系統,它讓信息資源在生態裡快速周轉,這取決於平均粉絲數、用戶活躍度等因素,所以只要想法讓生態的整張社交網絡更密集,這個生態就更有生命力。這個電氣系統就是「評論/轉發」,非常巧妙的是,它還是一個篩選和過濾系統,每個生態居民都自發的去篩選和過濾,所以,質量越好的微博曝光的概率越高,越差的微博越不容易被發現。同時,「關注/取消關注」也承擔了這樣的作用。但是,這個天才的系統竟然出現了故障,而微博的團隊沒有有效地維護,在各方逐利的心態下,生態裡到處是垃圾,微博沒有拿出像微信一樣的決心去解決信噪問題。孩子病了,家長會不顧一切:「醫生,再想想辦法吧,求求你了,多少錢都行」;豬病了,趕緊出手吧!初心的問題。

  成也蕭何敗蕭何的明星運營。在產品發展早期,這種通過明星效應拉動普通網民的運營戰術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立了競爭優勢,讓其他競爭對手無法追趕。但是到了產品的中後期,產品已經普及,微博沒有轉變思路,還是大量的大V掌握了話語權和影響力,沒有回歸草根,草根們在微博裡沒有存在感,活在大V的陰影下,逐漸失去了興趣。後來微博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幫助草根發展粉絲,但為時已晚。

  面對用戶需求的變化,沒有與時俱進地改進產品迎合變化的需求。先說獲取資訊的需求,如果永遠是心靈雞湯,時間長了也會膩,而且重複率越來越高,有的都在轉1年前的段子。當有更多體驗優秀的深度閱讀產品(搜狐新聞、新聞頭條等)出現時,這種快消式的資訊產品就顯露了不足。再說發微博的需求。用戶為什麼發微博?自拍的,去哪吃了,吃了什麼,去哪玩了,買了什麼,以及無病呻吟顯露文採和內涵的,從用戶心理的層面來解釋為什麼?產品經理會說,抓住了人虛榮愛顯擺的本性。那人為什麼要顯擺?從本質上說,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不自覺的去建立和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有的人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漂亮的,有的人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有錢的,有品位的,有地位的,或者有才華的,於是,就通過微博去建設自己的這個形象,比如發個美圖秀秀美化了N遍的自拍,然後焦急地等別人的評論,如果有人說「啊,你好漂亮啊」,她就暗自竊喜,這次建設目的達到效果了。人就是這麼不斷地去建設自己的形象。但是,問題是,這些「導演」的才華有限,他們無法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段,時間長了,也就停止了,吃飯不想再拍美食了。另外,這些「導演」的潛在觀眾在哪裡?現在看來,微信朋友圈更精準。至於其他非核心的需求,如陌生人交友的需求、大V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並沒有衍生的產品去更好的對接。

  沒有有效鞏固自己的城牆。其實微博的城牆足夠厚,用戶的使用習慣,在微博上沉澱了大量的網絡資產(好友關係,發的微博),以及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這些都建立了很厚重的退出成本,用戶遷移的成本很高,除非有另一個產品幫用戶把創建的好友關係遷移過去,並且該產品很好的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這也是易信和來往做不起來的主要原因,除非能把用戶微信裡的好友關係快速的重建起來。但微信做到了,當建立完畢用戶的好友關係,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形態(公共號和朋友圈),快速瓦解了微博的城牆。

  ~~~~~~~~~~~~~~~~~~~~~~~~~~~~~~~~~~~~~~~~

  另外,有人提到了其他的原因,我不敢苟同:

  1.有人說因為百花齊放的產品不斷出現搶奪了用戶時間。其實微博衰退的時候仍然在享受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而且移動的使用習慣在不斷加強中,這會緩衝用戶時間的爭奪。另外,我們說的產品成功,是指相對於行業競爭對手的成功,像這種外部環境的問題,對所有的產品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應該作為自身衰退的理由,看看自己的競品微信,用戶使用時長是不斷提升的,就不該抱怨這個了,只能說自己沒有像微信那樣把產品做好。

  2.有人說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用戶流失。我相信新浪的產品經理應該做過調查,清楚用戶流失的原因。可以肯定,因為受到攻擊而放棄微博的用戶只是極少部分,不應該當成主要原因來分析。而且微博不像論壇,它不需要人工去維護,它有自身的修復和過濾機能,通過「評論/轉發/關注「把發優質內容的良幣暴露在前面而把劣幣沉到底下。

  3.有人說微博越做越重功能太複雜。其實微博的核心功能還是非常簡單的,比如微博客戶端的首頁,絕大部分用戶只使用首頁就夠了,其他次級功能還是收斂起來的,並不幹擾用戶。另外,大量的第三方微博客戶端就是做得極簡,喜歡極簡的是有很多的選擇。微博和微信一樣,作為普及的產品,老用戶較多,較高的退出成本,沒有其他替代產品,是有條件豐富功能的,其他產品就不要學了。

來源:網易科技


-自我爆料----

各種內訓與公開課及認證諮詢:021-58307717 郭老師

1、許乃威《呼叫中心從59-101管理》公開課(8月22-23日.上海) 在線註冊:http://51callcenter.com/2014training1/

2、4PS國際標準認證協調員培訓課(5天)(11月3-7,北京),在線報名:http://51callcenter.com/4ps2014/ 費用:2萬/人;2人以上,18000/人;

3、5PD電銷經理資格認證課(3天,9月3-5日,上海;11月10-12於北京),在線報名: http://51callcenter.com/4ps10/ 費用:1.2萬/人;3人以上,9800/人;

4 "金音獎」2014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與CRM評選: http://51callcenter.com/2014award/

指導標準:4PS聯絡中心國際標準
戴爾、惠普全球、摩託羅拉、東風日產、攜程旅行網(1.2萬席)、歐萊雅、一汽大眾、蘇寧雲商等幾十家世界500強與優秀企業參加了4PS國際標準認證。

本刊總編:顏曉濱曾與陳天橋等一起榮獲「中國首屆新階層菁英人物獎」,"年度外包風雲人物獎『等政府獎項,長期接受央視國際頻道、英國路透社等海內外媒體專訪,是5PD電話營銷管理模型共同創立者,曾輔導過近千家企業,先後任職多家世界 500 強及企業大中華區總監、總裁、董事長等職,現擔任

51Callcenter總顧問

中國虛擬運營商研究中心副主任

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管理學院(CCMU)院長

國家工信部服務考試專委會副理事長

4PS國際標準組織聯合主席

中國呼叫中心與BPO產業聯盟(CNCBA)主席

「金音獎」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評選委員會主任

錦州、寧德等城市人民政府高級顧問

最新呼叫中心行業會議、內訓課、公開課、管理資料下載、更多文章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
    當我6月17日打開瀏覽器的新浪微博的時候,瞬間震驚了,以為自己點錯了網站,進入了一個電商大促頁面。新浪曾經的CTO李嵩波寫了一條轉發:「生活所迫」,是啊,新浪微博是怎樣一步步墮落到今天任由乾爹阿里一遍遍蹂躪的呢?
  • 新浪微博:從人人刷天天刷變成這樣,中間發生了什麼
    新浪微博是怎麼一步步衰退的?知友:劉新徵作為 2009 年 7 月 20 日加入新浪微博的人,主動來回答這個打臉的問題,是挺困難的,尤其是如何才能做到對外不裝逼,對內不得罪人:)想回答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必須先想清楚一個問題:新浪微博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後來都發生了什麼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新浪微博一開始是如何快速甩開對手形成今天的巨大優勢的
  • 觀點:新浪微博是怎樣「花式作死」的?
    在明星的主頁上表現更明顯,無節制地排布了諸如作品、百科、圖書、文章等等亂七八糟的內容,微博選項甚至被摺疊了起來。逼著用戶必須看五條點一次「查看更多微博」,或者在導航欄被摺疊的地方找到「微博」入口。對於微博控來說,每五條多點一次積少成多浪費生命,新浪的產品狗拉出去槍斃一個月都不過分。 當然,你在新浪的微博客戶端點一個人的頭像,甚至都不會直接呈現此人的微博內容給你。
  • 微博搜索優化?新浪微博頭條文章的引流?微博引流軟體?
    微博實時號實時號的價值:實時號的閱讀量高,你發布的內容會被展示出來獲得更多的推薦。判斷是否是實時號,就是你發布的微博是否被平臺收錄。如果長期收錄,說明你的收錄狀態穩定。如果這條收錄,那條不收錄,說明帳號或者內容有某些原因。如果養成微博實時號,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方法千奇百怪。但是有幾個核心的點請記住。
  • 新浪微博被約談
    北京市消協昨天披露,自7月16日起,北京市消協96315投訴、諮詢熱線陸續接到多起因新浪微博明星停榜引發的退款投訴,為此市消協聯合海澱區消協就「
  • 騰訊微博關閉,新浪微博怎麼樣了
    文/DoNews專欄作者 楊靜圖/IC Photo騰訊微博一紙關閉的公告讓大家發現,原來這個已經死了好久的產品,到今天才要準備消失。今天的00後或許都不理解登上熱搜榜的騰訊微博為何物,微博不是只有一個嗎?騰訊微博又與微博是什麼關係呢?
  • 新浪一官方微博被約談
    網信部門相關負責人強調,在轉載網際網路新聞信息可轉載稿源單位稿件過程中,要重視內容把關;新浪浙江要加強對熱點榜單的規範管理,制定話題設置和內容管理相關制度。新浪微博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信息獲取平臺。南都記者注意到,因信息違規問題,新浪微博熱搜曾被暫停一周,受到廣泛關注。微博也是重要的社交平臺,不少未成年人通過該平臺為明星造勢,引發關注。
  • 微博綜合搜索?微博搜索圖片?同城微博怎麼引流?
    微博熱搜榜引流微博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權威性的社交平臺,信息是透明化的,流量是到處湧動的。所以平臺才有了微博熱搜榜這個東西,目的就是把平臺的用戶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搶佔用戶的注意力。微博熱搜榜裡面匯集的都是微博用戶關注度最高的話題,平均每一分鐘更新一次,又基於微博平臺的社交屬性,所以這個榜單裡面的話題也是全網最新最熱的。
  • 新浪微博的註冊(電腦版)
    如果你已有新浪帳號,如新浪博客、新浪郵箱(xxx@sina.com、xxx@sina.cn),您直接登錄微博就可以使用,無需單獨開通。如果您還沒有新浪帳號,則請您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微博帳號的註冊:1.首先在瀏覽器上搜索【新浪微博】 點擊進入
  • 新浪微博十周年:你陪微博一起多久了?
    至此,微博已經誕生十周年了,這十年來你陪微博一起走了多久呢?   2009 年 8 月 14 日,新浪微博正式開啟內測。直到今天,2019 年,新浪微博整整走過了十個年頭,這十年來,新浪微博可以說是每一步都邁地恰恰那麼好。如今,新浪微博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社交的一個重要平臺。
  • 新浪微博被罰!這個功能不能用了
    細心的網友們肯定已經發現從昨天(10日)下午3點起微博熱搜榜和熱門話題就再沒有更新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R下載新浪微博的評論
    前幾天是下載B站up主的關注的人,今天是下載新浪微博的評論。都挺有趣。
  • 新浪微博為何會被嚴厲處罰?蔣某輿論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6月10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微博負責人
  • 【新浪微博】註冊及轉發流程
    可 點 擊 題 目 下 方 藍 字 關 注 平衡醫學案例交流新浪微博客戶端安裝新浪微博註冊 安裝成功後打開客戶端,如果你已有新浪帳號,如新浪博客、新浪郵箱(xxx@sina.com、xxx@sina.cn),可直接登錄微博,無需單獨開通;如從未開通過
  • 因新浪生 因微信亡 日活曾是新浪微博2倍的騰訊微博將停止服務和運營
    來源:官網截圖騰訊微博自誕生起就承擔了阻擊新浪微博對騰訊QQ社交帝國潛在威脅的任務。之後的2-3年,騰訊微博與新浪微博之間展開了網際網路圈的勢力爭奪戰。騰訊曾對騰訊微博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2011年11月,新浪微博宣布註冊用戶數達到2.5億。當時新浪執行長曹國偉表示,自從9月正式發布微博4.0版以來,超過半數的現有用戶已經升級。現在新浪微博的重點已轉向給微博添加更多的社交網絡功能,提高用戶黏性。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曹國偉在與投資者進行溝通時稱,新浪微博"每日登錄用戶所佔比例與Twitter相似,大概是10%",即約2500萬。
  • 新浪微博翻身術與曹的財技
    從2012年開始,唱衰新浪微博的聲音一直持續不斷。有人覺得它招人煩,其理由是:新浪微博上碎片化的信息反而讓生活更加碎片化;它作為社交討論平臺,卻在值得嚴肅探討的熱點話題裡,引來了大量的「鍵盤俠」和「噴子」。一些人難以忍受,發表微博表示要告別微博。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中心發布的數據似乎也在印證著使用者的感受。這份報告稱,2013年微博發展出現轉折,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出現大幅下降。
  • 我發的微博,新浪你管得著嗎?
    直到新浪微博單方修改用戶協議,向世界做了如下宣布:用戶發布在新浪微博上發布的內容,新浪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微博平臺事先書面許可,用戶不得自行或授權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者間接使用微博內容」!這還不算完!如果第三方使用了這些內容怎麼辦?微博表示:用戶無償授權微博去維權。
  • 新浪微博是怎樣一步步消滅自己的存在感的?
    同樣也可以拿來用在微博、「LINE群組」或「Facebook社團」上——每一個月,我們總會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有時幾個朋友相聚,有的是在夜店固定一起圍一桌,有的在奶茶店也是圍一桌打牌,有的則是更大群人固定有獅子會那類的聚會……通常LINE群組、或臉書社團,也都是一群認識的人組成的。比方說,一群鄰居,或是一群校友,還是同一部門的同事,一起組成一個LINE群組。
  • 新浪微博可獨活,但永遠不會獨大
    在2010年,張朝陽還曾提出,搜狐要不計成本地為微博投入,微博將是搜狐的戰略級產品。當時抱有這個想法的,還有騰訊、新浪。但也不過兩三年,微博戰事也就定下終局,格局初現。隨著騰訊微博宣布停運,國內微型博客的走向敘事或將由新浪微博一家來界定了。雖然它正離這個本體越來越遠。得益於曾經的媒體基因,新浪贏下這場大戰,也奠定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地位。
  • 沒有新浪微博熱搜的第一天,你還好嗎?
    昨晚晚上,微信群突然收到小夥伴們的一條新聞:新浪微博被約談,熱搜停更一周。許多消息落後的小夥伴還不明所以,一大早不斷地刷新微博,驚叫:woc,我手機是不是壞了,熱搜怎麼一點都沒更新,是我網速慢了嗎?,要求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依法從嚴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