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曾經百度和知乎過,產品經理需要會什麼用什麼工具?
高贊答案列了一堆:Axure、Sketch、Xmind、Visio、墨刀,還有好多其他莫名其妙的,比如Office???
你,是不是接著又百度和知乎了一下,產品經理需要什麼證書?
答案包含DNPN、PMP、計算機二級,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推薦,比如普通話???
沒關係,小爆哥以前也被忽悠過。當年高價在B站上買了一套教程,標題很牛逼,叫什麼「史上最全Axure必知必會」之類的。認認真真跟著學了一段時間,筆記還分了不同的顏色記錄不同的作用,學會了一大把動效製作,覺得面試的時候可以露一個大手,秀一把操作。
實際上,是我多慮了,面試的時候都沒給我展示才藝的機會。
新人產品經理總是會有擔心:
-「我不會Axure、Sketch、Xmind、Visio、墨刀是不是就不行啊?」
-「會不會簡歷都過不了啊?」
-「會不會覺得我沒有當產品經理的資格?」
-「會不會覺得我的教育成本太高了?」
-「別人都會我不會,怎麼辦呀?」
以上這個擔心,我們可以統一歸納總結為:
如果我不會某種工具,公司會不會看不上我。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Office是辦公常用的軟體,具備全球化、通用性。
那是否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特別強調的問你:「請你給我show一show你的office軟體技能。」
基本上不會吧。(如果真的有,那基本可以告別這家公司了)
應該也沒有面試官說:「請打開你的電腦,現場給我搞一副動態效果豐富的PPT。」
也不太可能吧。(如果真的有,那再次告別)
寫到此處,突然想起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學校會有PPT比賽,當時那份參賽PPT,酷炫的連電腦都差點帶不動,播放不了了,當時引以為傲。
實際工作後,所有的PPT都是簡約明了,表達清晰即可。
俗話說,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就是會使用工具。
在這裡,我們把人的能力簡單分為硬能力和軟能力。
先說硬能力是什麼?
就是看得見摸得著,可以通過「教程」類的東西學會的。
比如,代碼開發、SQL、Office軟體,也比如,上面提到的所有看似產品經理需要會的Axure、Sketch、Xmind、Visio、墨刀。
軟能力是什麼?
就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可以通過自我努力、總結歸納、經驗沉澱進行一定的「提升」。
比如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演講能力等等。
對硬能力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你的軟能力的。
就拿產品經理這個崗位舉例,就拿Axure舉例。
在真正面試或者工作場景下,公司一般不會關心你對這個工具到底玩的有多溜,因為只要今天你具備學習能力,工具都會學會的。
(當然程式設計師可能需要做一個列外,但是這裡對軟能力的程度是一樣的,比如一個寫C語言的,不會寫Java,公司如果覺得這個人特別優秀,那麼後面讓他學習寫Java也是ok的)
一般Learn by Doing是針對性學習工具最好的方法。
畢竟,工具也有各種花裡胡哨的功能,你並不可能什麼都用得上。
總的來說,工具只是呈現內容的方式,使內容更具備可讀性、更具有表達力、更容易被記錄和在同事之間傳播。
假設今天沒有Axure這種工具,產品原型圖也可以手繪啊,你也可以畫在會議室的白板上,當然也可以用PPT繪製等等。
只是Axure更方便,更標準,更容易承載「信息」。
而產品經理在面試時重點是什麼?
其實大部分都是看你的軟能力如何。
看你的溝通表達、邏輯能力、反應能力、溝通協調等等。這些能力,需要一點點在日常積累,在每一次思考和實踐中沉澱提升。
至於工具使用能力,如果求職準備的時間有限,大可不必花大把時間在工具使用上。有針對性的了解個大概,嘗試著畫一兩張原型圖,習得基本功能,其實就足矣。
畢竟在實際工作裡,花上5個小時畫一個「絕對的高保真原型」,不如去開發大哥工位旁邊花上個15分鐘描述清楚,或者畫上200字描述清楚某個交互樣式,又或者你未來的公司有更專業的UX設計師來幫你完成這部分工作。
所以下次再遇到高價售賣這種軟體教程的,直接關閉窗口吧。
與其花上個幾大千,不如帶著產品經理的好奇心,下載軟體下來,自己摸索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