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工微信二維碼,歡迎各位朋友加好友(請備註一下,方便我存儲)
可從頭胸甲與腹部的連接處進行觀察,根據卵巢的顏色判斷性腺成熟程度,把卵巢發育分為蒼白、黃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階段。其中蒼白色是未成熟幼蝦的性腺,細小,需數月方可達到成熟;橙色是基本成熟的卵巢,交配後需3個月左右可以排卵;茶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卵巢,是選育親蝦的理想類型。
龍蝦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產中難以見到抱卵蝦。卵巢在交配後需2-5個月方最後成熟,並進行排卵受精。受精卵為紫醬色,粘附於腹部遊泳肢的剛毛上,抱卵蝦經常將腹部貼近洞內積水,以保持卵處於溼潤狀態。
卵
小龍蝦的卵,猶如我們人類,女人的卵子,時刻在等待接受公蝦的精子結果,那就是小龍蝦的交配問題,小龍蝦母蝦交配,大多出現在體內卵轉變為紫色以後,也可以出現在卵處於任何顏色階段,都能進行交配。
也就是說,小龍蝦母蝦,即便是沒有性成熟,也能進行交配,但是大多小龍蝦交配出現在卵轉為黑色的時候,並且不論是哪個階段交配,小龍蝦母蝦都是先儲存公蝦的精子,保存在體內,等待體內的卵完全成熟的時候,這個時候,母蝦開始排卵形成抱卵蝦,排出瞬間,就是卵顆粒受精的瞬間,也就是說小龍蝦是體外受精的動物,形成的抱卵蝦的卵,就是受精卵。
小龍蝦幼體在發育期間,不需要任何外來營養供給,剛孵出的仔蝦需在親蝦腹部停留幾個月左右,方脫離母體。若條件不適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數周,當池塘灌水以後,仔蝦和親蝦陸續從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時親蝦會攜帶幼體進入水體之中,然後釋放幼體。小龍蝦蝦雖然抱卵量較少,但幼體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於小龍蝦分散的繁殖習性限制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給集約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抱卵蝦抱在尾巴上面的受精卵,進行自然孵化,孵化完全後,就是小龍蝦幼體,小龍蝦的孵化,也是受溫度影響,溫度越高孵化越快,高於30度以上,一周左右就能孵化,低於30度越低,孵化速度越慢,在低於15度的時候,卵孵化時間可能超過兩個月.
這就是小龍蝦繁殖後代的整個過程和時間,養殖戶根據各個階段需要的時間計算小龍蝦多久才會繁殖一次,總體來說,人工養殖,室外的情況下,最低半年才會繁殖,溫度低的情況下,一隻脫離母體的小龍蝦繁殖後代的經歷時間會接近一年!
我們來計算一下,按照每隻母蝦平均懷卵量150個計算,一畝地投放種蝦40斤,按照雌雄比例3:1進行投放,平均規格5錢,那麼30斤母蝦就是600隻,那麼懷卵量就是9萬隻,安裝50%的成活率計算,那就是4.5萬隻,平均規格100尾/斤,那就是450斤可以投放6畝地,所以在國慶節前安裝一畝投放40斤的標準,每畝地可以供應6畝左右的種苗。
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希望各位養殖朋友不要盲目投資
有需求可與何工聯繫
感謝各位點讚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