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第六年:一家「賣榔頭」的公司碰了內容的奶酪

2021-02-07 36氪



「大家都在問,一家『賣了六年榔頭』的公司要怎麼做內容。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恐懼,心裡沒底。」接受媒體採訪時傅盛坦言。不過他認為,公司的轉型沒有外界看來那麼激進。




文|二水水



獵豹主辦了臺灣第一屆直播產業大會,從場館天台的草坪上可以遠遠望見雪豹科技辦公室所在的101大樓。


雪豹是獵豹全球業務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去年此時,36氪作者在這裡和雪豹董事長 David Wu 聊的還是工具、網絡安全和全球化策略。今天的獵豹依舊在談出海,但扎著粉色領結出現在會上的傅盛,掏出小米 MIX 卻是想演示他們最新推出的直播產品Live.me。


「大家都在問,一家『賣了六年榔頭』的公司要怎麼做內容。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恐懼,心裡沒底。」接受媒體採訪時傅盛坦言。不過他認為,公司的轉型沒有外界看來那麼激進。


內容戰略在獵豹內部被提起,是去年的事。大方向是明確的:在通過工具積攢了 30.99 億次下載、6億月活用戶後,獵豹需要通過內容來把用戶持續留在產品矩陣內,從而擴大廣告收益。但傅盛並沒有立即 all in 其中。


就像野獸捕食,面對內容這塊肥肉獵豹一開始選擇觀望。「我們先投了幾支團隊,包括法國的新聞內容推薦應用News Republic,還有短視頻社區 Musical.ly。」獵豹副總裁、Live.me產品負責人何雁丹表示。


最終撬動獵豹高層下注的是 Musical.ly 的驚人表現。這個蝸居在魔都只有十幾人的小團隊裡沒有一個外國人,卻把產品推上了全美 iOS 總榜第一的位置。


「Musical.ly讓我們看到華人產品在美國市場中也能成功。」隨即,何雁單放棄了手頭管理的所有業務線,包括團隊規模破百的Clean Master,帶了 10 個人投入到 Live.me 的開發中。

「也只有你們敢碰美國市場。」李學凌對傅盛說。YY的 BIGO 選擇從東南亞起步。


當時擺在獵豹面前的路有兩條:直接出海,或者先在國內積累經驗再向外輻射。


進入國內市場勢必要和風頭正勁的映客、鬥魚形成正面碰撞,再加上花椒、虎牙等玩家紛紛湧入,百播大戰一觸即發。為了避免過度損耗,獵豹決定直接在海外上線。


不過海外的局面也不輕鬆。Live.me上線前一個月左右,移動直播鼻祖 Meerkat 在 Facebook Live 和 Twitter Periscope 的圍剿下被迫宣布放棄直播業務。而離得近的東南亞市場,也被 YY 的 BIGO 搶了先機。


其實對獵豹,或者大多數中國公司來說,從文化差異沒那麼大、開發程度沒那麼高的東南亞地區入手會是那個相對簡單的選項。很多公司也確實是這麼操作的,類今日產品是最典型的例子,僅就印度與東南亞而言,APUS 加入了新聞推送,友盟聯合創始人陳彧堃創建News Dog,還有36氪曾報導過的365 News、Dunia……包括獵豹自己,首款內容出海產品 InstaNews 打的也是印度市場。


但這次傅盛決定先啃最難啃的部分。今年四月,Live.me率先在美國市場上線,八月進入臺灣,目前實現了全球 50 個國家的覆蓋。


「復盤過去六年,我認為我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就是在公司最小的時候先做了美國市場。現在獵豹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美國。」傅盛說,「直播也是,我們先做基礎設施好的地方,在發達地區積累出文化勢能後再降維打擊。」


海外直播裡的一股清流


上線半年,下載量超過千萬。獵豹對 Live.me 的表現是滿意的。


漂亮數字背後有兩個核心原因,一是獵豹產品矩陣的流量支持,讓 Live.me 可以穩步冷啟動;另一面則是「中國特色模式」在美帝開始發酵。


美國不存在打賞文化,當中國土豪已經在直播間裡刷了無數輛遊艇,Facebook 和 Youtube 也沒有上線禮品功能。不少人都將這種現象歸因為美國市場沒經歷過 YY 時代的培育,但何雁單認為這本質上是西方巨頭與秀場產品的落點差異所致。

巨頭關注的是內容,秀場關注的是人。


要留住人,設置激勵機制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這無關文化差異,放到哪裡都適用。Live.me 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一點將其它平臺上的網紅、主播吸引過來。現在 Youtube 上的真人秀明星Roman Atwood、遊戲主播 Markiplier 都在 Live.me 上擁有自己的直播間。


獵豹把用工具洗進來的流量分發給紅人,而紅人自帶的流量讓 Live.me 進入正循環。有一次 Roman Atwood 在 Live.me 上直播跳傘,觀看人數有十幾萬。


至於這層利益紅利能持續多久,傅盛與何雁單的觀點頗為一致 —— 短期內 Facebook 與 Youtube 並不會開通打賞。「拿 Youtube 來說,直播功能是淹沒在內容裡的,想要它顛覆整套做內容的理念很難。」


與此同時傅盛認為,直播行業與遊戲、或者電視臺產業分布類似。就像有了湖南衛視還能有浙江衛視、東方衛視一樣,一個直播平臺沒法抓住所有流量,「我們也不是奔著做最大的、唯一的目標去做直播的,內容領域不太有壟斷性產品。」


用技術衝破文化壁壘


傅盛講過一個關於招人的故事。


在人才招聘上,他作為一家做工具軟體的公司 CEO 去邀請人才,別人不願意加入。但獵豹說做機器人做人工智慧,就會打動一些人,「因為這是他們的夢想,他們甚至可以損失一些薪水加入」。


今天獵豹高調進軍內容領域,並不意味著他們調轉槍頭放棄AI。相反,作為內容領域裡的新手,技術是他們最善於築造的那道城牆。


InstaNews就是在這種思路下誕生的產品,想要向用戶精準推送他們喜歡的信息,背後主要依靠的是機器的行為讀取能力。而看似簡單的直播,技術底層也有幾道固定流程:從主播方的聲音、圖像採集開始,然後進行美顏、降噪等預處理,接下來到編碼,再經過 CDN 等形式的傳輸到達伺服器端,完成處理解碼之後內容才在前端顯示。


提供直播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36氪介紹過不少,包括「ZEGO即構科技」、「星雲視頻雲」等等。正因為產業趨於成熟,獵豹並沒有包辦 Live.me 的全部技術工作,可以外包的都交給第三方負責。而獵豹的技術能力主要投入到了「那些合作夥伴沒法解決的地方」。


傅盛舉例,為了規避踩線內容,防止劣幣驅逐良幣,Live.me 開發了內容自動審查技術。而他們正在嘗試用技術解決更根源性的問題 —— 


現在 Live.me 上不同地區間的直播內容還是割裂的,美國用戶沒法聽懂日本主播在說什麼,也就談不上有實質意義上的交互,因此即便產品已經在全球範圍鋪開,卻很難產生聚合效應。


「大膽設想下,或許未來我們能開發出一種技術,把直播內容實時翻譯成用戶看得懂的語言。」傅盛把賈伯斯搬出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吃烤肉的土耳其青年也喜歡用 iPhone。我們相信好產品所產生的穿透力,能極大程度戰勝所謂的文化壁壘。」





推薦閱讀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李明遠百度十二載:兩度來而風光,去而黯然


相關焦點

  • 這是一家「被廣告事業耽誤的遊戲公司」——獵豹移動
    這家被「廣告事業耽誤的遊戲公司」,因為輕遊戲的突出表現而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獵豹移動是國內登陸全球iOS&Google Play月度手遊下載榜Top10最頻繁的廠商,此前進榜產品是《鋼琴塊2》及《滾動的天空(Rolling Sky)》;而之後推出的《弓箭手大作戰》和《跳舞的線》在全球各大市場緩慢攀爬的成績也符合長線遊戲的規律。一、獵豹移動的輕遊戲業務到底有多牛?
  • 獵豹移動其實是一家真正的數據公司
    財報顯示,Q3獵豹移動總收入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110.7%;移動收入為7.03億元,同比增長522.0%,環比增長25.6%,佔總收入的比重達69.7%。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獵豹移動海外收入為5.38億元,同比增長891.6%;移動月活用戶數新增7300萬至5.67億,各方面數據都可謂超出預期。無需贅言,獵豹財報亮麗的背後,受益於其順應趨勢的戰略性轉型。
  • 達美樂其實是一家順便賣pizza的IT公司?!
    你用語音點過pizza嗎?達美樂的IT發現:可以通過Office 365管理員界面的服務運行狀況報告實時監控:從門店到內部業務人員、再到管理層的帳號及伺服器的運行狀況,Office 365能主動發現問題並及時提供解決方案;除此之外,下班時間還可以通過手機端Office365 admin 的APP來進行實時監控,設置消息提醒
  • 懸崖邊的傅盛,看獵豹墜落
    賣廣告的科技公司獵豹放棄海外內容業務換來了約3億美元現金,也換來了當日飆漲26.39%的股價。獵豹的內容戰略時期正式結束,這也是傅盛最後的高光時刻。至於廣告收入方面,以這樣的體量尚不能形成規模效益,也尋找不到大客戶、賣不出去高客單價。有前員工曾對媒體提到,獵豹做機器人依然有工具思維的影子,就像一個線下的「工具」——也就是說,賣廣告依舊會是機器人的重要收入來源。獵豹的本質都更像是一個廣告公司,所有的工具和產品,最終是為了賣廣告。
  • 探訪北京獵豹移動公司(全球總部)
    提到獵豹移動公司,很多小夥伴可能還是處在一臉懵的狀態:什麼豹?獵什麼豹?獵豹什麼?好尷尬呀😂       不過沒關係,當羚羊店主為大家列出它們的產品時,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了,甚至一些「資深玩家」們會clap hands,大呼過癮。
  • 原創 這是一家「廣告公司」,但它卻做出了兩款全球下載量TOP10的手遊
    獵豹移動是中國唯一一家連續有兩款產品登上全球月度手遊下載榜TOP10的公司,第一款是《鋼琴塊2》,另一款是《滾動的天空(Rolling Sky)》。如果說第一款遊戲包含了太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交出《滾動的天空》的獵豹移動似乎掌握了打造全球爆款的奧秘。「大數據」的威力也隨著獵豹移動的連續成功,有了事實見證。
  • 「三好學生」APUS美國驚魂記:與獵豹移動的爭執到底是什麼?
    從5月28日起,獵豹移動在美起訴APUS事件不斷發酵,先是獵豹移動宣布在美起訴APUS並稱APUS旗下產品將被Google Play下架,隨後APUS稱尚未收到任何官方正式的通知或法律文件,這意味著訴訟案尚未生效。
  • 獵豹VS APUS大逆轉:獵豹安全大師被下榜了
    這不最近,兩家由中國人創辦的公司,在美國那邊幹了起來。其實也可以歸結為,前360產品經理傅盛創辦的獵豹在美國起訴了前360副總裁李濤創辦的APUS。同時獵豹移動掀起了媒體公關戰,並向中國媒體預告APUS將被Google Play下架。
  • 獵豹AI僵局
    作為一家曾經的明星公司,獵豹移動(CMCM.US)曾被寄予厚望。2014年,獵豹在美國紐交所IPO後,市值一路飆升,有預測稱獵豹移動將會成為下一個百億美元市值的獨角獸。 然而,在成立九年之際,獵豹遭遇挑戰。 上周公布財報後,獵豹的股價一路走低,下跌至3.69美元,本周市值也迎來新的低點。轉型人工智慧為獵豹移動這家公司增加了不確定因素,而近期的股價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該不確定因素的預期不高。
  • 獵豹「定義」獵豹
    一年前,我就想過要做一家機器人公司。」這是在2016年的獵豹CONNECT大會上,他發表演講時說過的幾句話。 彼時,獵豹正憑藉內容和遊戲在全球化的戰場上攻城略地,2016全年度公司總收入同比增長21%,旗下產品一度在歐美等市場表現搶眼,僅在當時,獵豹渠道就已然覆蓋了全球6億用戶。
  • 美國素食奶酪公司Grounded Foods完成250萬美元融資
    美國素食奶酪公司Grounded Foods本周宣布完成250萬美元融資。
  • 十種直銷公司不要碰
    我們不宜加入的十種公司:1.不合理高獲利的公司2.老闆業外頭銜太多的3.老闆與總經理是外行人4.主要產品是代理的5.太高科技的產品6.沒有實驗室,沒有研發能力,產品到處都有的公司7.有研發能力,有工廠,但是除了直銷通路之外,傳統通路也來賣8.要屯貨或高責任額的制度
  • 不要碰這10種直銷公司
    我們不宜加入的十種公司:  1.不合理高獲利的公司  2.老闆業外頭銜太多的  3.老闆與總經理是外行人  4.主要產品是代理的  5.太高科技的產品  6.沒有實驗室,沒有研發能力,產品到處都有的公司  7.有研發能力,有工廠,但是除了直銷通路之外,傳統通路也來賣  8.要屯貨或高責任額的制度  9.沒有國際市場的公司
  • 不要碰這十種直銷公司
    那就是腦漿白化,智能不足,會去加入那些公司的人。我從不認為那些人是受害者,因為沒有人會拿著槍抵著他領錢去加入吧?況且初期在經營時那些人還很熱衷地一直瘋狂推薦。為了遏止歪風,用其它角度來讓您檢驗您想加入或已加入的公司,是不是對的?因為每一家公司都會告訴您,我們的公司最好!產品也最好!制度最賺錢!
  • 被低估的獵豹:從夾縫求生、側翼突圍到追求理想 | 礪石
    而熟悉獵豹移動的人士都了解,獵豹移動並不像BAT等巨頭企業,是一個一開始就踩在金礦上的幸運兒,相反其在創業初始就面臨著極其糟糕的內外部環境,經歷了很多人都無法想像的艱辛。當我們設身處地的站到獵豹所處的具體背景去了解獵豹,會發現獵豹其實是一家被大大低估,並且值得很多創業者學習借鑑的公司。
  • 遊戲公司熱衷賣廣告
    單國內以遊戲公司身份,操辦起廣告平臺的業內企業就有獵豹移動、遊道易、掌遊天下多家。再加上最近火爆的依靠廣告變現的微信小遊戲,做廣告的賣遊戲、做遊戲的賣廣告,遊戲業正出現兩頭夾擊進軍廣告小遊戲的浪潮。並正衝擊著小遊戲視為靈魂的原創創意。
  • 獵豹遭遇滑鐵盧,揭開出海網際網路企業「內傷」
    獵豹的Q1財報,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出海的代表,獵豹始終站在聚光燈下。曾經被寄予厚望,成為中國新一個進入百億美元俱樂部的網際網路公司,但終跌落神壇,獵豹需要重審未來、重迎挑戰。財報顯示,獵豹Q1營收和淨利雙雙縮水,栽了一個大跟頭。2018年底的「廣告欺詐門」,似乎才是引發這個大跟頭的直接「內傷」。
  • 獵豹移動春招開啟,東半球的矽谷範兒公司,簡歷優先篩選|官方合作
    ,7個工作日反饋創意無限的社團和節日活動給員工開ktv和電影院東半球最具矽谷範兒公司獵豹移動春招開啟啦獵豹移動(NYSE:CMCM)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公司於 2010 年 11 月成立,2014 年 5 月 8 日於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 千萬不能碰的十家直銷公司
    如何去選擇一家適合自己直銷公司呢?每一家公司都會告訴您,我們的公司最好!產品也最好!制度最賺錢! 而當我們都很清楚能分辨時,那些騙子或無能老闆,就無法再吸引無知的大眾加入,直銷業的未來,只有合法、正規經營的大公司才能生存,那時才是全中國直銷界總營業額爆發的時候!
  • 獵豹六周年傅盛內部演講:忘掉過去,重新創業
    甚至,當年帶領美國女排時,被所有人罵為賣國賊,她還在堅持著自己的排球夢想。我當時就是熱淚盈眶。我經常講同理心,因為你以前經歷過,才會知道這份奮鬥的不易。不管今天獵豹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能在六年的時間,走到今天這樣的規模,這個底層的精神從來沒有丟失過。儘管今天有各種各樣的PPT公司、各種各樣的成功學,但我相信,沒有奮鬥就沒有有意義的人生,也沒有與眾不同的人生。這一點,從來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