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臉書的聯合創始人挑戰不平等 | 書評

2021-02-25 經濟學人集團

科技巨頭和美國立法者還不準備開始一場徹底改革,Facebook的聯合創始人卻已成了這家「失控巨頭」的反對者。相比其規模與勢力,矽谷承擔的責任和受到的監管遠遠不夠。早年將目光投向社會公益事業的克裡斯·休斯此前反思自身經歷寫出的《公平機會》為「改變世界經濟根本上的不公平」這樣的難題提出了理想化的解決方案。

《經濟學人·商論》2018年三月刊

《新手有好運》

克裡斯·休斯(Chris Hughes)的人生是由一連串好得出奇的運氣成就的。他的父親是一名紙品推銷員,母親是數學老師。兩人勤勉節儉,為兒子提供了中產階級水平的童年和向上攀升的機會,從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小鎮進入哈佛大學。大二那年,休斯選了馬克·扎克伯格當室友,很快就參與到後者的業餘創業項目中,打造了未來的Facebook。很快,他們持有的股份就價值天文數字。

在離開Facebook後,休斯加入了歐巴馬的總統競選數字團隊,再次嘗到了勝利的滋味。2012年,滿懷信心的休斯收購了享有盛名但陷入虧損的雜誌《新共和》(New Republic)。他以為自己能扭虧為盈,甚至同時還會重塑新聞業,結果卻一敗塗地,最終雜誌社員工大規模辭職。2016年,他顏面無光地出售了該雜誌。這次失敗似乎提醒了休斯成功的偶然性,也使他深信理想主義也要保持限度。

這些經歷讓休斯意識到世界經濟從根本上是不公平的。他的新書《公平機會》(Fair Shot)既是一部宣言,也是一本回憶錄,作者追問自身境遇的反思態度令人敬佩。休斯指出,在美國如今只靠勤奮工作已經不能確保成功,而高收入贏家的成功也有大量運氣成分。許多矽谷IT人士認為「基本收入保障」可以用來對抗未來技術進步導致的失業問題,休斯的主張相比之下相對溫和:提高對頂層富人的徵稅,以此向大眾提供最低收入保障。這種想法是技術派樂觀人士的異想天開嗎?


【付費文章】歡迎訂閱《經濟學人·商論》2018年三月刊,繼續閱讀對本書的詳細評論。成為訂閱用戶更可同步解鎖商論發刊至今的1800餘篇往期文章,包括300多篇文章的英文原聲音頻。


《公平機會:反思不平等和我們賺錢的方式》

Fair Shot: Rethinking Inequality and How We Earn

By Chris Hughes | 克裡斯·休斯 著

【商論付費文章】歡迎下載《經濟學人·商論》App,訂閱後即可閱讀2018年三月刊文章《新手有好運》(Beiginner's luck)。

現在訂閱全年《經濟學人·商論》

即享新春超值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下載《經濟學人·商論》App:

相關焦點

  • 【名人書評】丁健:《不平等的代價》
    【名人書評】書院向「金錢、權利、歷史、藝術」圈的大佬名人發出邀約,為大家推薦好書,撰寫精彩短評。精彩書評:《不平等的代價》這本書中,作者分析了為什麼美國的財富會變成1%對99%,他用嚴密的邏輯來分析不平等對社會產生的代價。
  • 臉書風波中,看小扎的創業夥伴怎麼解決不平等問題? | 書評
    部分參議員似乎對Facebook以「用戶免費數據換取巨額廣告利潤」的商業模式還很陌生;小扎本人雖然為數據洩露道歉,表示願對平臺內容負責並接受進一步監管,但迅速回升的Facebook股價仍然說明了令人擔憂的現實:科技巨頭和美國立法者還不準備開始一場急需的徹底改革。相比科技巨頭的規模與勢力,它們承擔的責任和受到的監管還遠遠不夠。
  • 「是時候讓監管者解散臉書公司了」
    臉書公司聯合創始人克裡斯·休斯要求拆分公司,稱扎克伯格「為點擊量犧牲了對安全等方面的考慮」。
  • 原來臉書創始人小扎家的老二也是按豬養的啊!
    我們是否可以培養創業精神,使得你們能創建任何企業,解決任何挑戰,促進和平與繁榮呢?促進平等就是要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這些機會——不分種族、家庭或出生環境。我們的社會必須這麼做,這不僅為了公平與慈善,也是為了人類的偉大進步。今天,我們的潛能遠遠不及我們本應擁有的。徹底發掘潛力的唯一辦法就是集中世界上所有人的智慧、想法和貢獻。
  • 被神化的真實: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臉書網站
    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豪,全球最大社交網站創始人,曾就讀於哈佛大學計算機和心理學專業,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六,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
  • 創業家如何尋找偉大的聯合創始人?
    作者|Elad Gil來源|程式設計師雜誌導語:初創公司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不外乎資金枯竭和創始人之間起衝突,本文給出了一些挑選聯合創始人的建議。當你決定創辦一家公司時,挑選聯合創始人是一項最為重要的決定。你的聯合創始人如同你的配偶,每天的大部分時間你都會和他們在一起,在所有重大問題上你還需要和他們達成共識(打造什麼產品、如何發布、是否出售公司……)。此外,聯合創始人也將是建立公司文化和職業道德的基礎。連同你在內的一兩個人的團隊在剛開始將決定初創公司所作的一切工作,還有同樣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做這些工作。
  • 騰訊聯合創始人張志東:上司是來接受大家挑戰的 不是來剪彩宣講的
    騰訊聯合創始人、前CTO、騰訊學院榮譽院長張志東(Tony),在2017騰訊HR內部年會中分享到:保持獨立思考,嘗試更開放的思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創造具有內生力的智慧支撐平臺上。以下內容根據Tony的發言整理而成:感謝Xidan的邀請。
  • 他們建議:刪除臉書帳號
    上周,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的聯合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Brian Acton)在其母校史丹福大學,講述了將公司賣給Facebook的過程,他同時建議學生們刪除他們的Facebook帳戶。據Buzzfeed新聞報導,布萊恩·阿克頓在一堂課程中與另一位前Facebook員工,She ++的創始人埃洛拉·伊斯拉尼一起發表了這番講話。
  • 臉書宕機,員工吹哨,扎克伯格困局難解
    正在上升期的臉書公司裡沒有大企業中常見的豪華辦公室,無論是員工還是管理人員,都在一個開放的辦公空間裡交談。那時的臉書公司被許多商業人士看成一個平等透明的未來商業烏託邦。然而,11年間,這個烏託邦夢卻越來越模糊。
  • 廣告不投了!可口可樂等90多家企業抵制,臉書市值蒸發558億美元!扎克伯格終於扛不住了
    擔憂美國兩極對立氣氛,多家公司暫停投放社交媒體廣告聯合利華公司的聲明稱:「鑑於我們的責任以及美國國內兩極對立的氣氛,我們決定至少到今年年底前,我們將不在美國的社交媒體新聞平臺臉書、Instagram和推特上投放品牌廣告」,「當前繼續在這些平臺上做廣告不會為人們和社會增加價值」。
  • 窮人心理學:社會不平等如何影響你的人生
    中產階級以上人群之所以能夠進行長期投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抗風險能力遠遠高於窮人,可以立足長遠,靜候花開。貧困絕不只是帶來相對剝奪感。貧困還意味著被排斥感,一種無法參與其中的羞恥感,譬如因為沒有一雙球鞋,你可能無法參與足球比賽;因為缺乏必要的財力,你可能無法參與社群的禮物經濟,缺席各種紅白喜事,於是成為社群裡的邊緣人。貧困還意味著喪失對生活的支配感,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 梅琳達·蓋茨:比爾的平等「妻子」夥伴
    現在,讓我給大家講一個更長的故事,分享一些有關比爾和我如何建立平等夥伴關係的思考。當我第一次面對「職業女性」和「母親」這兩個身份的挑戰和抉擇時,我也經歷了一個成長的過程。當時決定的模式—— 「男主外,女主內」,其實我不認為是一個非常清醒的選擇。坦白地說,我覺得如果女人想要待在家裡自然是很棒的,但這應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個別無他法的無奈之舉。
  • 聯合創始人,你要狐尼克還是華生?
    那麼,合適的聯合創始人是個怎樣的存在呢?雖不至於文能口吐蓮花,武能上陣殺敵但他要能補足你的技能弱點,有時還能填補你的資源缺失,遇到困難時能與你一起出謀劃策、分擔風險。聯合創始人,什麼樣的好?華生醫生型的聯合創始人,恰恰就是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補足了對方的技能弱點。所以,CEO可以根據自身能力的範疇尋找匹配的「華生」。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個技術大牛,寫代碼不費吹灰之力,分分鐘搞定技術問題,但是缺乏運營經驗,你要找的聯合創始人就是運營方面的能力較強的人。
  • 獨家專訪馬修•傑克遜:疫情放大了社會網絡不平等 | 比較
    財富不平等、教育不平等、衛生不平等、氣候不平等、社交網絡不平等……種種不平等問題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暴露無遺並被無限放大。基礎教育、基礎設施如何發揮作用?健康不平等緩解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如何權衡?平等和效率能否兼顧?金融在不平等中起到怎樣的作用?本期推送為《北大金融評論》就不平等問題專訪馬修·傑克遜。
  • 書評
    7個月以後,谷歌現任的人力運營高級副總裁 Laslo Bock推出了本書,細緻地從人力資源各個方面來講述這些戰略構想如何被執行和實現的。谷歌是一個上市公司,但本書作者認為兩位谷歌創始人有意把它建成一個與大學校園相似的教育環境:自由,鼓勵「十萬個為什麼」,研究有趣而有挑戰並能帶來巨大影響的問題等等。如果說前一本書是建立一所大學的辦校方針,那麼本書的內容就像是招生政策和課堂紀律。
  • 1898 · 創始 一八九八聯合創始人劉巖:這個人真瘋了,馬雲都失敗了,他還要挑戰微信
    劉巖(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一八九八聯合創始人)劉巖,一八九八聯合創始人,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宋城演藝董事。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確實,稍有理性的人都不會在微信如日中天的時候去正面挑戰微信,因為結果不言自明——財大氣粗的中移動做過「飛信」,現在偃旗息鼓了;阿里巴巴在馬雲的帶頭下狂推過「來往」,沒了;網易跟中電信推過「易信」,打出通訊免費的口號,使用者依然寥寥……只有陌陌靠著「約炮」的錯位定位,存活下來並成功上市。在中國,還沒見過哪個大公司或創業團隊能挑戰微信成功。
  • | 書評
    儘管出海阻力不小,抖音國際版TikTok仍取得了巨大成功。
  • 我犯了個大錯」:扎克伯格與臉書的15年道歉之路
    他將自己打造為「造夢者」,主張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平等接入網際網路的機會。11日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的「道歉發言」中,他仍不忘強調公司代表著「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然而扎克伯格的「理想國」此次卻展示出了黑暗的一面。
  • 熱點 | 扎克伯格「臉書」曝醜聞
    美國網際網路「網紅」企業臉書(Facebook),多年來依託它所倡導的關乎人類未來的新理念,以及扎克伯格的淳樸親民形象,在全世界圈粉無數。但近些日子卻接連發生「人設崩塌」的尷尬事。去年,繼「臉書」信息洩露醜聞後,眾多人士置疑「臉書」總裁——時年33歲的扎克伯格的領導能力。
  • 特斯拉、臉書老闆們怎麼槓上了?孰是孰非?
    影射臉書埃隆·馬斯克分享的是一條將該暴力事件與臉書相關聯的照片,並留言「這就是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圖片中有多塊如多米諾骨牌一樣排列的石板,其中最小的一塊被上了「校園女性評級網站」的標籤,明眼人一看便知,這顯然是在影射臉書。針對國會山暴力事件,有評論認為,社交媒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火上澆油的消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