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 詳解湖北廣電集團與新興媒體的融合路徑

2022-01-31 中廣互聯

來源: 人民網

 新媒體時代下,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不僅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更是媒體當前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基於這種共識,湖北廣電集團堅持一體化融合發展理念,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從五個方面積極探索媒體融合發展之路。

(本文作者系 湖北長江廣電傳媒集團總經理張海明)

強化融合頂層設計,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在組織架構上,湖北廣電集團成立了以臺長為主任,班子成員為副主任的臺(集團)媒體融合發展委員會,作為媒體融合的領導機構。成立了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新媒體技術專家組,負責新媒體技術規劃及支撐。還廣泛吸納臺內外內容和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成立了媒體融合專家顧問組。這樣從組織架構上保證了媒體融合的領導、規劃、管理的一體化,增強了融合發展的前瞻性、指導性、針對性。

在運營上,成立了湖北長江新媒體集團,將原有的新媒體以及與新媒體相關的所有單位都裝入其中,授權長江新媒體集團負責節目新媒體版權運營,統籌對外新媒體合作事宜,運營新媒體業務。臺(集團)廣告中心也成立了全媒體品牌運營中心,整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廣告資源,推出品牌、活動策劃等增值服務,為廣告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主動融合新興技術,搶佔全媒體傳播制高點

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今年春晚的微信「搖紅包」,早在2014年4月,湖北廣電就爭取到了「微信搖電視」全國首發試點的先機,並成立了從事這一業務的市場化企業——微搖科技公司。公司4月份成立,6月29日就通過湖北衛視《如果愛》節目實現了全國電視「第一搖」。隨後,我們又與多個頻道的多檔節目達成了微信搖電視業務合作,包括: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浙江衛視《星星的密室》、江西都市頻道《空中黃金周》等等。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為13家衛視頻道、83家地面頻道的節目和電視劇提供了微信搖電視業務服務。前不久,微搖科技公司增資擴股,在華中文交所圓滿成交,吸引了多家投資方參與競標,其中一個標的被輪番競價167次,國有股權增值幅度達到46.1%。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市場整體估值達到了1.09億元,是原註冊資金1000萬元的10.9倍。

通過「微信搖電視」,可以搖紅包、可以競猜、可以投票、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這樣就將手機屏和電視屏關聯起來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微搖公司在考慮商業價值的同時,尤其注重社會價值的實現,在輿論引導上做出了《跟著總書記的足跡看湖北》這樣有思想高度、有傳播力度、有高社會價值的跨屏互動產品,傳播效果非常好。

積極融合用戶需求,提升權威內容傳播優勢

廣電媒體作為主流媒體,享有得天獨厚的音視頻生產優勢、內容生產能力及專業品質,遠非一般網際網路企業所能比擬,其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優勢。同時,廣電從業者在傳統媒體時代所堅持的根深蒂固的「受眾」觀,正在向新媒體時代的「用戶」觀積極轉變,只有針對用戶做內容,才能強化固有的優勢。

湖北廣電媒體融合的基礎性和功能性產品「長江雲」APP和微信公眾號,除匯聚了湖北廣電已有受眾外,還通過湖北行動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匯聚用戶,並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對用戶數據進行挖掘,在內容上實現新聞、娛樂及其他信息產品生產的變革,在經營上實現傳統廣告向精確商業信息傳播的轉型。

此外,湖北廣電充分尊重新媒體用戶的消費需求、使用習慣和欣賞偏好,在選題、視角、表達、呈現等一系列流程上進行實質性的轉變,嘗試使用可視化的圖說、數據新聞形態,讓新媒體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取信息,讓廣大用戶願意看、喜歡看。2015年2月1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關於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決定》獲得高票通過,「長江雲」全媒體內容團隊當即推出創意新聞報導:《一根秸稈的自白:我不是廢物》,以擬人化和日記體對該新聞事件進行漫畫呈現,不僅在網絡上引起評論、轉發高潮,而且轉化成視頻新聞在湖北衛視《湖北新聞》等節目中播出,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

創新融合發展機制,用市場化手段破解難題

傳統媒體事業體制與新媒體企業體制如何貫通、如何融合?投融資方式如何和市場接軌、同步,以解決廣電事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投入問題?如何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激勵政策,引進和留下需要的人才?為解決這些問題,湖北廣電更新觀念、創新機制,營造創業氛圍,激發活力。

湖北廣電確立了調動長江新媒體集團和頻道頻率兩個積極性的媒體融合發展思路,出臺了《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實施意見》《促進微博微信各類新媒體終端發展的辦法》,設立了「長江新媒體年度傳播指數排行榜」,對排名靠前的個人和單位都進行了獎勵。新媒體集團從服務部門轉為市場主體後,大膽探索用市場機制處理好其公益性任務與營利性產業的關係,通過協議採購公益性服務和產品,激勵他們不斷改進服務質量,降低運維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此外,長江新媒體內部也在探索創業型網際網路企業管理機制,推行扁平化管理,通過「賽馬制」鼓勵創新探索,將產品經理作為核算單位充分授權,責權利清晰,按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動態管理,優勝劣汰。長江新媒體集團成立至今,已啟動了兩輪產品經理競標選拔,激發了大家的創業激情。

優化融合外部資源,合作共贏中謀求發展

媒體融合發展要增加借力發展的意識。面對領先發展的網際網路業、電信業,不唱衰自己、不喪失自信,通過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別人成熟的技術、平臺、渠道和手段借力推進,合作共贏。同時,湖北廣電也在爭取和利用各種資源,在政策範圍內爭取各種稀缺性的資源和資本進入,以改善廣電業的生存空間,爭取寶貴的發展機遇。

湖北廣電積極牽手「BAT」等網際網路巨頭,挖掘廣電市場新價值。2014年4月17日,百度視頻與湖北廣播電視臺(集團)合作創建的百度視頻湖北頻道正式上線。對這次合作,多家媒體給予了很高評價:百度視頻憑藉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提供產品、設計和技術支持,並通過百度視頻的定向技術為湖北頻道帶來大量本地觀眾流量;湖北廣電則充分發揮內容優勢,提供自有節目版權以及網站的日常運營。雙方合作共贏,讓用戶得到更好的視頻體驗。此次合作開創了地方傳統電視媒體與視頻網站合作的新模式。

同時湖北廣電還利用湖北高校的資源優勢,藉助東湖高新區的優惠政策,與團省委共建了大約10000平方米的長江新媒體青年孵化基地,面向全臺全社會舉辦媒體融合創新大賽,通過這種方式尋找資金、尋找產品、尋找人才,為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平臺和資金支持,以小博大,做大做強自身品牌。

湖北廣電和湖北電信合作開展「幸福新農村」IPTV項目,探索了一條農村信息化惠民服務的新路子,「幸福新農村」滿足了農村在政務、生產、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有效解決了農村信息傳達「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成為建設和諧農村、平安農村、現代化農村的重要舉措。

此外,長江新媒體集團和湖北衛視聯合組建項目團隊,引進了具有豐富遊戲開發經驗的團隊,針對湖北衛視《如果愛·全明星派對》《一起出發》等大型節目,打造基於節目的遊戲產品群。湖北衛視去年推出的《如果愛》第一季平均收視0.8,周日同時段收視第三,大學以上學歷觀眾收視同時段第二,在25-34歲最具購買能力觀眾中,同時段平均收視第二,網絡視頻訪問量突破了10億大關。今年是《如果愛》第二季,期待節目和手遊能相互促進,帶來超預期的表現。


  【溫馨提示】點擊「閱讀原文」則進入手機版首頁,還有更多行業要聞,可點擊閱讀

 喜歡我,就贊贊我

相關焦點

  • 重磅獨家 | 媒體融合堅持內容為王品質為本 湖北衛視品牌推廣主管鄭軒看媒體融合
    會議通過的《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各級黨報、電視臺都吹響了向新興媒體進軍的號角。在習總書記談媒體融合一周年之際,澤傳媒聯合人民網傳媒頻道推出特別策劃「電視臺新媒體部負責人談媒體融合」系列訪談。
  • 範圍經濟視角下的媒體融合與重塑
    媒體融合時代,傳媒運營戰略正從以規模經濟為主導轉向以範圍經濟為主導。信息產品、分發平臺的多樣化發展和聯合化生產為實現範圍經濟提供了條件。本文從媒體運營戰略、路徑歸納和現存問題三個方面著手,研究和探討範圍經濟視角下的媒體融合與重塑。
  • 媒體融合的八大認識誤區
    文化產業評論:媒體融合的相關文章有很多,有乾貨內容和思想的文章我們也推薦了不少。這篇文章從逆向思維的角度來考察媒體融合的認識誤區值得一讀。作者暨南大學新與傳播學院教授、新媒體研究所所長,廣播影視研究中心主任譚天,本文是他主持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研究項目《轉型的進路:電視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GDT131411)。
  • 數字變局之下,新華三以雲數智融合PaaS引領媒體融合走向標準化
    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了媒體融合的意義和價值,要求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另一方面,5G、4K/8K超高清等技術的普及,更為媒體融合打下了技術的創新基礎。對於處在變革時代的媒體而言,推進融合,不止要有全面的體制機制改革,更需要搭建一套同內容生產和運營流程相配套的底層數位化平臺。
  • 媒體融合語境下的短視頻|傳統媒體|快手|央視頻|短視頻|媒體融合
    拓寬新聞報導渠道,創新新聞傳播載體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擁抱短視頻是應對去中心化、碎片化傳播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開闢融媒體報導新路徑的機會。入駐短視頻平臺已成為傳統媒體創新傳播形式、搶佔話語高地的首要選擇。以快手平臺為例,截至2019年底,快手上媒體相關機構與個人累計開設帳號超過3000個。
  • 新興媒體產業融合,天府成都勇立潮頭
    這是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連續第二年在成都舉辦。在本屆大會上,作為致力建設全國一流新型媒體集團的成都傳媒集團斬獲三項大獎,集團旗下新成立的成傳數字科技公司首次在全國媒體目光中亮相,攜手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及17家大數據公司共同發布「大數據協作平臺」。大會聚焦「人工智慧與媒體變革」,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媒體深度交流融合。
  • 新興媒體產業融合 天府成都勇立潮頭
    這是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連續第二年在成都舉辦。在本屆大會上,作為致力建設全國一流新型媒體集團的成都傳媒集團斬獲三項大獎,集團旗下新成立的成傳數字科技公司首次在全國媒體目光中亮相,攜手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及17家大數據公司共同發布「大數據協作平臺」。
  • 如何新舊融合?新興媒體也在考慮「未來」
    中國新興媒體正在加速向移動化、融合化、社會化發展,國家戰略強力推進中國邁向新興媒體強國,為新興媒體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  新舊媒體融合早已得到從業者們的認同,但在實踐過程中大家仍在困惑,在一日千裡的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究竟應該抓住哪些機遇,開拓哪些市場,服務哪些用戶,直面哪些挑戰。在日前由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主辦的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來自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網際網路、金融的從業者以及各大高校的專業研究人員聚集一堂,就此表達看法。  新興媒體價值何在?
  • 搜狗人工智慧合成主播亮相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
    2020年9月8日上午,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的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正式啟動
  • 黃楚新:當前我國媒體融合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及趨勢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2月25日,媒體融合會議提出要順應全媒體的發展趨勢。因此,深度融合不僅是我國現實所需,是媒體行業生存的路徑,更是新聞輿論工作未來發展方向。  在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全媒體格局勢在必行,將重塑整個媒體行業生態系統並推動媒體融合進程。
  • 報告丨媒體正從戰術性創新向戰略性融合邁進
    歡迎訂閱2021年度的《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郵發代號1-50。
  • 央地聯動推動媒體深度融合,新華網又出「新玩法」
    媒體融合自2014年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從「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到「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再到如今的「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融合進程不斷加快發展。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重點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的關係。
  • 「新聞短視頻」正決定著媒體融合的成敗!
    新聞短視頻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的關鍵突破口,也正決定著媒體融合的成敗。可以看出,廣電媒體本身蘊含著視頻基因,在進行短視頻轉型時具備先天優勢,在短視頻成為媒體融合的主戰場的當下,如何盤「活」固有資源,將大屏端的傳統優勢有效轉化成小屏端的嶄新動能,也成為能否釋放出巨大的視頻生產力的關鍵。但電視媒體也要注意顛覆大屏生產思維,轉變自己的話語體系,這就需要電視媒體從用戶需求頂層設計出發,顛覆大屏生產的慣性適應小屏的表達。
  • 渠道與平臺:媒體融合語境下的概念辨析
    媒體融合進程中,渠道融合與平臺融合是一種遞進關係,即平臺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級階段。渠道與平臺:媒體融合語境下的概念辨析 榮  翌 渠道和平臺都涉及媒介形態、傳播關係等問題,極易發生概念的混淆和泛化,多年來存在隨意混用的情況。實際上,媒體融合語境下,渠道和平臺有著不同的概念所指,內涵上也存在較大差異。
  • 2021年新聞傳播學八大刊研究熱點|媒體融合&主流媒體
    [15] 郭全中.主流媒體打造自主可控平臺的難點與對策——以「芒果TV」的成功實踐為例[J].新聞與寫作,2021(11):89-96.[16] 李鵬.以智媒體為抓手  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探索媒體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J].新聞與寫作,2020(12):89-95.
  • 蘇州日報總編輯李勇——打造媒體融合命運共同體
    蘇報集團以盤活集團資產為戰略依託,實現新聞事業和經營業績雙豐收。打造媒體融合命運共同體李  勇 早在2014年9月,蘇州日報報業集團就積極貫徹中央關於「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精神,以蘇州新聞網為基礎,成立了全媒體中心,探索建立中央信息廚房。新時代呼喚新作為,面對紙媒面臨的嚴峻形勢,蘇報集團以時不我待之精神、啃硬骨頭之勇氣,積極謀劃新一輪改革發展。蘇報集團各黨委委員率隊分赴北京、上海等地學習取經,研究深化融媒改革方案。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縣市媒體融合的路徑解析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縣市媒體融合的路徑解析張  忠 「紙媒已死」「紙媒將死」是一個偽命題。這裡需要釐清兩個基本事實:第一,紙媒不等於黨報,黨報活得很精彩,衰落的是都市報。第二,紙會變但報不會變,新聞永遠不死,原創內容價值無限。
  • 京津冀「三朵雲」正式攜手,推進媒體深度融合
    冀雲北京雲津雲「三朵雲」正式攜手,推進京津冀媒體深度融合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現場。長城網記者 李相伯 攝今天,以「共融·共生·共美好」為主題的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廣電系統局臺網機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媒體,專家學者和機構、企業代表等近500人參加大會。本次大會將在推動京津冀媒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 2018中國媒體融合傳播指數報告發布
    3、傳統媒體在新興平臺的拓展值得關注2018年,短視頻平臺快速興起,一些傳統媒體入駐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並取得積極成效。據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學會發布的《媒體抖音元年:2018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抖音上經過認證的媒體帳號超過1340個,累計發布短視頻超過15萬條,累計播放次數超過775.6億。
  • 專訪南京臺臺長高順青:拓展「廣電+」模式,主流媒體集團框架初步形成
    南京廣電集團堅持實行「大屏與大屏互動」「大小屏聯動」的「雙屏」策略,以「大屏+小屏」的「融屏」轉型為目標,以新為主,新舊融合的媒體發展模式,從生產傳統電視產品向全媒體內容產品轉型,改變原有線性內容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