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信息速遞】中國臺灣半導體產值創新高

2021-02-25 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今天,臺灣地區工研院舉辦了「眺望2021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今年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可創新高,達到新臺幣3.21兆元規模,較去年成長20.7%,優於全球平均成長水平,且預估明(2021)年規模可站上3.33兆元,年增3.5%,續創新高可期。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表示,觀察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彭茂榮預估,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可到新臺幣3.21兆元,較去年2.66兆元成長20.7%。

 

彭茂榮指出,儘管今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不過臺灣防疫成效優異,臺灣半導體產業高達九成生產布局在臺灣地區,僅一成布局在中國大陸和其它地區,受惠臺灣地區防疫成效,加上晶圓設備高度自動化,全年維持運轉不停工。

 

此外美國禁令催生半導體轉單及拉貨效應,臺灣地區 IC 產業受惠轉單與急單需求,帶動今年前三季大幅成長;另外,5G 應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速運算晶片需求強勁,帶動包括臺積電、聯電、日月光投控、聯發科、聯詠、瑞昱等今年前三季較去年同期增長10%到30%不等。

 

展望明年,彭茂榮預估,臺灣地區 IC 產業產值可到新臺幣3.33兆元,較今年小幅成長3.5%;預估到2030年,臺灣地區IC產業產值可突破新臺幣5兆元。

 

觀察臺灣地區今年半導體產業總產值表現,彭茂榮指出,臺灣地區半導體產總值約1,073億美元,全球排名第2,市佔率達19.7%,僅次於美國的42.9%,IC 設計產值約284億美元全球第2,市佔率約21.7%,僅次於美國的59.7%;晶圓代工產值約544億美元全球第一,IC 封測產值約184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市佔率達 58.8%。

相關焦點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今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的報告指出,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年成長3.3%,中國臺灣增幅將達16.7 %,總產值將高達1027.3億美元以上,超越南韓,位居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說到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當下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離不開以下三個特徵:1. 代工模式。
  • 產值佔全球第二的臺灣半導體輝煌源自總統蔣經國或止於蔡英文
    臺灣半導體已是全球第二2016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將持續衰退2.4%,金額來到3,270億美元,在此情況下,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仍將持續成長7.2%、金額達到新臺幣2.43萬億元,佔全球產值的23%,也佔中國臺灣GDP的約13%,繼續蟬聯全世界第二大半導體產業地區,排行僅次於美國。
  • 【支持】傳高通擬尋求提高中國臺灣地區產能支持;德州停電後又缺水!三星奧斯汀半導體工廠短期內難復工;臺灣半導體產值首破3萬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產值2020年首破3萬億元新臺幣4、臺媒:大陸、韓國一線電視品牌年後加碼採購面板5、LG Innotek擬斥資32億元增產iPhone相機模塊6、揭秘「2020年度AI生產力創新獎」:清微智能3D人臉識別模組1、傳高通擬尋求提高中國臺灣地區產能支持
  • 全球對臺灣地區科技製造業深刻依賴,臺積電和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如何做到的?
    前者激發出電子用品需求,導致晶片供不應求;後者則讓高度互相仰賴的全球供應鏈,不再僅以技術、價格為合作基礎,地緣政治牽動供應鏈關係,讓擁有最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的臺灣成為討論焦點。兩股勢力的催化結果,也表現在了財務數字上。2020年臺灣半導體(IC設計+晶圓製造+IC封測)產值一躍達到3.22兆元新臺幣,擺脫五年低原期,創造出20.9%高成長率。
  • 【趨勢】國內獨立IC測試行業迎來變局;工研院: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年增縮至5.8%
    在CIS、GPU、5G基站晶片、5G手機晶片等產品驅動下,包括京元電、矽格等臺灣IC測試廠商業績均大幅上揚,屢創新高。確安科技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4 年 7 月,並於2011年7月28日正式掛牌新三板,屬於第一批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測試企業之一,為國內外六十多家集成電路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測試服務,是我國二代居民身份證晶片、社保卡晶片和中石化加油卡晶片的指定測試單位。
  • 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何去何從?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與美國有著深厚的聯繫。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開始興起,當時臺北正尋求擺脫1973年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衰退的出路。結合行業政策以及與美國廣播公司領導人之間的私人聯繫,那一代臺灣地區工程師在美國接受了培訓。如今,幾乎所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中國臺灣設有分公司。美國從臺積電採購其最先進的軍事晶片,而這是美國國內無法生產的。
  • 全球創新機構,中國臺灣位居第四,代工重鎮脫胎換骨?
    根據國際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的全球《2020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中國臺灣有4家機構獲獎,分別是鴻海集團,工研院,廣達,宏達電(HTC)。在這份報告中,上榜創新機構數量最多的國家分別是美國(39家),日本(32家),法國(5家),德國和臺灣分別是4家機構。相比之下,中國大陸僅有華為,小米和騰訊三家企業上榜。
  • 【預告】集微開講:美大選後世界及中國半導體挑戰與機會;臺灣地區明年IC封測產值有望增至200億美元;臺積電在美新廠或由張宗生統籌
    【集微開講·預告】美大選後世界及中國半導體挑戰與機會2.臺灣地區明年IC封測產值有望增至200億美元3.臺積電在美興建5納米廠,傳將由副總張宗生統籌4.IBM同意支付2425萬美元和FCC達成和解5.工信部:5G手機出貨量1.44億部,終端連接數超2億6.全球首款量產5G車下線 , 面臨「缺芯」壓力
  • 18年前,臺灣地區確定重點發展半導體,如今成為世界半導體第二,僅次於美國
    ,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鏈,在全球地位越來越重要,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年成長3.3%,臺灣地區增幅更大、達16.7 %,總產值將高達3萬億新臺幣以上(折合1000億美元),創新高,超越韓國,居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今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的報告指出,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年成長3.3%,中國臺灣增幅將達16.7 %,總產值將高達1027.3億美元以上,超越南韓,位居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說到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當下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離不開以下三個特徵:1. 代工模式。
  • 動態 | 我們可以從臺灣半導體產業學到什麼?
    為標題,點出了臺灣半導體產業在世界的份量。臺灣半導體如何成功?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教授張耀文指出:「產官學三位一體合作是成功原因。」 產管學合作無間,打下半導體半邊天張耀文認為,臺灣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的矽盾,是鎮島之寶」,各方面都很強。
  • 臺灣與大陸半導體產業詳細對比!
    這裡是中國大陸最成熟、產值最高的半導體聚落,包括中芯、當年(2000年)臺塑二代王文洋投資成立的宏力半導體,聯發科的中國大陸對手展訊,都將總部設於此。2016年,上海半導體產值破人民幣千億元,約佔全中國大陸半導體產值23%,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半導體基地。物理距離上,上海離臺北僅有約一個半小時航程。
  • 半導體產業前景分析
    前三名分別是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其中英特爾以389.5億美元的營收排在首位,同比增長22%,來自中國臺灣的臺積電雖然位列第三,但卻實現了40%的同比增長。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5G時代的主要材料,與傳統的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矽(Si)和砷化鎵(GaAs)相比,第三代半導體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高、熱導率大等獨特性能,使其在光電器件、電力電子、射頻微波器件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2016-2019年我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產業值持續提高。
  • 「臺灣半導體指數」上線,臺積電、聯發科領銜
    半導體產業2020年發展火熱,中國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重鎮,表現尤其出色。
  • 【深度】從張忠謀「投資重於創新」理論看臺灣IC設計業是否敗象已現?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 首破400億美元創新高
    九月初,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IC 60 大師論壇」發表開場演講,他回顧過去60年半導體產業的十大創新技術,指出過去發明重要技術的公司,不一定是最後獲利最大的企業;此外,他也指出目前仍在演化的六個創新方向, 並勉勵臺灣在晶圓代工的創新後,可以在下一個六十年續領風騷。
  • 臺灣IC設計業去年產值續創新高;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將暴增
    2.臺灣IC設計業去年產值續創新高;根據研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最新報告統計,2018年臺灣IC設計業產值逾6,200億元,改寫歷史新高,前十大業者聯發科、聯詠、瑞昱、奇景(Himax)、創意、瑞鼎等營收皆有不錯表現。
  • 【產業信息速遞】Chiplet成為半導體的下一個競爭高地
    (信息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綜合) 半導體是知識與資本密集產業,產業很早就走向專業分工,中國臺灣雖在製造、封裝等領域已居全球領先群
  • 半導體,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中國的晶片設計產業 | 寧南山
    因此,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世界份額達到全球70%之前,我們都是要進口集成電路的。我國進口集成電路多,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一方面固然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比起美國,歐洲,韓國,日本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下遊的製造業和自主品牌發展太迅猛,世界市場份額不斷向中國品牌集中所致。
  • 臺灣半導體產業鏡鑑
    曾連續25年霸佔「全球第一半導體廠商」王座的英特爾目前市值約為2436.2億美元,公司估值約2446億美元。兩者相距並不遙遠。  全球角色  在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秘書長王豔輝看來,目前臺灣半導體產業已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了重要的一環。「在晶圓代工上,臺積電處在第一陣營;在第三方封測上,臺灣企業也處於第一陣營,有著像日月光這樣很強的企業。」
  • 晶片世界地圖 竹科,創造臺灣10%產值的神奇土地
    地震發生之後,眾多半導體工廠遭受不同程度影響的消息便頻頻傳出並引起熱議,由此也可窺見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經濟中的地位有多高。  祈求寶島同胞平安的同時,我們最新的原創欄目《晶片世界地圖》也正式推出了。園區廠商主要產業包括有半導體業、電腦業、通訊業、光電業、精密機械產業與生物技術產業,更是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共創造了68000多個就業機會,年產值高達4000億臺幣,故有「臺灣矽谷」的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