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矽光子收發器前途為何如此光明?臺灣IC設計業去年產值續創新高;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將暴增

2021-02-14 集微網

1.矽光子收發器前途為何如此光明?

(集微網報導 艾檬)除AI晶片成為眾多廠商追逐的新航道之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新秀矽光子器件其實亦大有可為。

隨著數據中心的數據交互持續增長,現有的光通信技術無論是性能還是成本已經越來越難以應對如此龐大的數流量增長。相較之下,矽光子組件在低成本、高集成度、更高的互聯密度、更低的功耗以及更高的可靠性方面已然成為光通信技術的「剋星」。

數字為證,據LC預計,到2022年,矽光子收發器銷售將超過23億美元,磷化銦收發器銷售將超過68億美元,砷化鎵收發器銷售將接近24億美元,全球光收發器銷售將接近115億美元。

而矽光子器件在速率上亦在不斷進階。繼發布旗下首款100G 10萬兆器件之後,英特爾(Intel)近日又衝到了400G,也就是40萬兆,證明了採用矽光子技術實現超高速網絡的可行性,在傳統技術之外開闢了新路。

特別是此次展示的矽光子收發器採用的製造工藝是非傳統的24nm,同時基於300mm標準晶圓和標準CMOS技術,而且是單晶片方案,只包含4個不同組件,可自動完成組裝測試,相比傳統40多個不同組件的方案大大降低了複雜度和成本。網絡協議則全面支持Ethernet、InfiniBand、OmniPath等。

據悉,Intel計劃今年第四季度量產400G矽光子收發器,而在過去兩年,Intel已經賣出了100多萬個100G收發器。

Intel研究矽光子技術已將近20年,發明了多項關鍵的製造和測試技術,正逐步接近大規模量產。可以看到,目前Intel已成功搶灘矽光子應用,與Luxtera、Acacia等搶奪市場份額,而且還有許多新的初創公司帶著新產品不斷進入該市場。而開發矽光子技術需要應對在雷射源、封裝、設計、供應鏈等方面的挑戰,未來老將新兵的同臺競技也將使市場風雲再起。

2.臺灣IC設計業去年產值續創新高;

根據研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最新報告統計,2018年臺灣IC設計業產值逾6,200億元,改寫歷史新高,前十大業者聯發科、聯詠、瑞昱、奇景(Himax)、創意、瑞鼎等營收皆有不錯表現。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柴煥欣表示,2019年臺灣IC設計產值可望續揚,然其中最大應用智能型手機市場出貨量恐不易回升,反觀面板驅動IC及AI、5G等新應用將相對具成長性。

DIGITIMES Research指出,IC設計龍頭聯發科致力於改善產品結構及穩定和大陸客戶合作關係,2018年營收止跌回穩;另聯詠、奇景、瑞鼎等面板驅動IC設計公司受惠電視用面板朝UHD(4K)解析度發展, 營收均較2017年成長;其他如網通IC設計公司瑞昱、IC後端設計代工服務公司創意電子,營收成長率都在1成上下。

隨聯發科營收於2016年達相對高點,臺灣前十大IC設計公司合計營收佔整體產值比重亦自2016年74%相對高點續降至2018年69.6%,雖2016∼2018年聯詠與瑞昱營收皆成長,仍難填補聯發科減幅。

柴煥欣指出,在排名變動方面,創意、天鈺與原相依序有臺積電、鴻海、聯電集團支持,自2014年以來營收排名上揚相對顯著。 創意受惠於AI晶片設計成長趨勢,加上臺積電產能支持,自2014年第16持續上揚至2018年第6位。

另外,天鈺透過鴻海集團資源,整合上下遊優勢,營收排名自2014年第20揚升至2018年第12位。 原相在客戶任天堂遊戲機出貨帶動下,營收排名自2014年20名以外持續上揚至2018年第16位。工商時報

3.臺積電第二季度營收將暴增:收到華為和AMD大額訂單;

  【TechWeb】由於受到今年晶圓汙染事件的影響,臺積電第一季度收益明顯減少,但是第二季度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期,主要推動力是華為和AMD的大額訂單。

  根據臺積電發布的財務數據,2019年第一季綜合銷售額達2187億新臺幣(約合71億美元),同比下降11.8%,比去年四季度下跌24.5%,但符合公司的預期。目前,臺積電7nm工藝的訂單正在大幅增加,生產線利用率也越來越高,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度會達到100%。

  在今年發布的新一代CPU、GPU、AI、伺服器晶片基本都採用臺積電7nm,尤其突出的是AMD和華為海思,華為新發布P30系列手機所用的麒麟980處理器以及AMD第二季度將發布的第三代Ryzen處理器都是使用臺積電的7nm製程晶片。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非存儲半導體市場的需求會在2019年第二季度復甦,由於新性AI和5G應用帶來大量市場需求,前景看好。

4.日月光高雄廠 徵才千人;

日月光集團高雄廠為因應工業4.0潮流、5G科技新世代來臨,和今年下半年擴廠計劃,昨(13)日宣布今年擴大徵才千人,招募包括製程工程師、IT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 希望廣納高階技術人才、儲備製造升級競爭動能。

日月光昨天參與經濟部「走向未來世界從5+2開始—產業徵才博覽會」第二場,於楠梓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舉行的「循環經濟與國防產業」主題徵才,並配合畢業季同步於高雄科技大學招募,現場開出逾200名職缺。

日月光強調,已在高雄設廠並深耕半導體產業超過35年,目前是高雄投資金額最大的科技廠 ,並以打造高雄科技之都、南部半導體封裝重鎮為職志,創造科技產業新地標。

為配合集團在高雄持續增產及提升自動化生產效能,這次徵才活動,特別在現場以擴增實境(AR)以現實世界中迭加虛擬圖像方式,呈現日月光的綠建築、工廠、天車、搬運系統等畫面, 讓面試者更清楚日月光的工作內容與工廠環境。

日月光集團資深副總周光春表示,優秀的人才是促進科技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礎,日月光除大規模延攬高階技術人才,也非常重視人才的培育和養成。 他強調,未來工業4.0浪潮下,是自動化的世界,很多的智能製造、軟體開發、數據分析等,都需要高階技術人才建構。經濟日報

5.微軟認真了:Surface首度棄用Intel處理器

  即便是如今最入門的Surface產品(Surface Go),微軟依然堅持為其配備x86處理器,確保在運行Win10時最經典無縫的體驗。

  可是,ARM Win10也是自己孕育的「愛子」,甚至還和高通合力實現了通過中介編譯的方法運行exe,雖說效率有所損失,但好得也能跑起來PS、《坦克世界》、Office三件套這樣的大型程序了。

  可能是感覺到了ARM Win10生態已經滿足了自己設定的質量標準,微軟的Surface也做好入局準備了。

  Thurrott的情報顯示,微軟實驗室開發了多款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的Surface Pro,有機會最終量產上市。具體的處理器型號尚不詳,但目前來看無非驍龍850、驍龍8cx兩種選擇,其中前者可理解為2.96GHz的雞血版驍龍845,後者則是高通專門發布的筆記本處理器,號稱性能不輸8代低電壓i5。快科技

更多重磅文章:

1.手機基帶晶片有多難做?英偉達、博通都黃了,怪不得蘋果這麼著急 

2.水晶光電2018年純利增31.57%至4.68億元 擬10股 ;

3.興天機Axon 10 Pro 5G版或5月上市 又一款真香機 ;

4.一加7曝光信息 驍龍855/4800萬三攝/或售569美元 ;

5.支付寶將發布新一代刷臉支付產品 ;

6.或本月發布!魅族16S線下配置清單曝光 將配獨立HiFi耳放 ;

7. iPhone中國銷量好轉:蘋果能放心了? ;

8.OPPO沈義人談996:優秀的人身上 勤奮和努力是共同標籤 ;

9.華為6款機型升級EMUI9.0:有你的手機嗎? ;

10.小米9新增兩城公交卡 可在全國160+城刷卡出行 ;

11.紫米C-L數據線開賣:支持蘋果18W PD快充 ;

12.22個外資項目落戶成都 寶馬法鐵都來了 ;

13.搶佔東南亞市場?三星拿出「國產製造」必殺技 ;

14. 印度市場成「香餑餑」?vivo投近390億元在印度設研發中心 ;

15.豐田表示會繼續向競爭對手開放其混動技術 ;

16.歷史上首次!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出18份懲戒決定書 ;

17.5G iPhone迎轉機?蘋果稱仍願意與高通合作 ;

18.知情人士稱:富士康退出為推動小鵬汽車在美國上市 ;

19.Phone中國銷量止跌回升:頻繁降價背後,重獲用戶追捧 ;

20.三家中國圖片公司遭遇「生死劫」;版權黑洞燒到中國字; 

請下載」愛集微「APP

相關焦點

  • 【深度】從張忠謀「投資重於創新」理論看臺灣IC設計業是否敗象已現?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 首破400億美元創新高
    1.從張忠謀「投資重於創新」理論看臺灣IC設計業是否敗象已現?;以臺灣IC設計業的投資現況來看,往後看十年,實在沒有樂觀的理由,若大家還是一直沈緬於過去,卻忽視擺在眼前的問題,恐怕未來十年臺灣IC設計業將是兇多吉少、挑戰重重,大好江山等著拱手讓人了。
  • 臺灣前十大晶片設計公司產值驚人!
    根據研調機構DIGITIMESResearch最新報告統計,2018年,中國臺灣IC設計業產值逾6,200億元,改寫歷史新高,前十大業者聯發科、聯詠、瑞昱、奇景(Himax)、創意、瑞鼎等營收皆有不錯表現。
  • 產值佔全球第二的臺灣半導體輝煌源自總統蔣經國或止於蔡英文
    臺灣半導體已是全球第二2016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將持續衰退2.4%,金額來到3,270億美元,在此情況下,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仍將持續成長7.2%、金額達到新臺幣2.43萬億元,佔全球產值的23%,也佔中國臺灣GDP的約13%,繼續蟬聯全世界第二大半導體產業地區,排行僅次於美國。
  • 【產業信息速遞】中國臺灣半導體產值創新高
    今年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可創新高,達到新臺幣3.21兆元規模,較去年成長20.7%,優於全球平均成長水平,且預估明(2021)年規模可站上3.33兆元,年增3.5%,續創新高可期。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表示,觀察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彭茂榮預估,今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可到新臺幣3.21兆元,較去年2.66兆元成長20.7%。
  • 臺積電Q3營收創新高,聯電也不甘人後
    10月8日,臺積電公布9月營收1275.8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02.44億元),環比上升3.8%,同比增長24.9%。臺積電第三季度總營收為3564.26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44.88億元),季增14.7%,年增21.65%,打破去年第四季度創下的單季新高紀錄。
  • 臺積電要去美國建廠 為什麼把臺灣急壞了
    從政界到民間,之所以對臺積電出走到美國投資1100億資金建設工廠如此敏感,是因為在臺灣如今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臺積電已然成為「臺灣之光」。加上第3、4季度臺灣經濟都出現衰退,因此經濟增長率較原先預測數減少0.77個百分點,全年經濟增長率連帶下修至0.85%,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最差,也是近6年來最低。在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臺灣經濟持續低迷,以至於臺灣當局「主計處」在2016年2月和5月兩次下調經濟增長率力求「保1」,而民間機構則更為悲觀,普遍將經濟增長量下調至1%以下。
  • 臺積電今年營收要靠比特幣;估今年DRAM成長率將逾3成,2017年整體產值年增76%;宏達電重整資源
    臺積電在董事會上決議,員工分紅總額新臺幣460億3816萬元,以臺積電員工數約43000人計算,每位員工平均可分得107.06萬元新臺幣,與去年的106.75萬元新臺幣相近。臺積電是蘋果iPhone的重要零件供應商,不過,未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對臺積電的影響力已越來越大。美系外資預估,比特幣挖礦熱潮需穩健發展,臺積電今年美元營收年增10%~15%目標才有望達陣。
  • 一周芯聞 | IC Insights:臺灣晶圓廠產能全球第一,大陸地區增長最快;矽晶圓第一季度淡季不淡,全年價格續漲
    IC Insights:臺灣晶圓廠產能全球第一,大陸地區增長最快2月14日,市場調查機構IC Insights發布了各個地區或國家晶圓廠月產能排名,其中臺灣地區排名第一,韓國排名第二,日本排名第三,美國排名第四,大陸地區排名第五。
  • 臺積電4月營收跌破千億!
    臺積電近日公布 4 月營收 960.02 億元(新臺幣,下同),環比減少15.4%,同比增加 28.5%,再跌破千億元大關,為今年次低,但仍為歷年同期新高;前 4 個月累計營收 4065.99 億元,年增 38.6%。
  • 臺灣主流面板廠第三季度營收 友達群創9月雙雙創新高
    群創同樣如此,甚至比友達還要嚴重,在過去的一年中,群創單月營收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不少,尤其是3月份,其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9.31%,儘管群創8月份營收達到250.61億元新臺幣創造了今年最高紀錄,但是整體來看並不樂觀,受益於面板市場缺貨以及價格上漲,群創和友達在8月份受益都不小,但是二者今年整體營收能否達到去年水準則還難說!
  • 【動態】業內人士預估海思提前鎖定臺積電6nm;三星開發出12層3D-TSV封裝技術;蘋果新機助力!臺積電Q3營收同比增12.6%
    至於臺積電的市值為何如此喜人,有業內人士揭曉了其中的奧秘。業內人士@冷希Dev 發微博稱:「先進位程的信息跟之前預期的相差不大,臺積電依舊是龍頭地位。目前臺積電的 7nm強效版 (N7+) 已經量產,再加上客戶看好明年的 N5/N6 製程,預計明年至少還是有 10% 以上的營收成長空間。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叫我IC設計之父更恰當
    臺積電在晶圓代工的市佔率已連續8年成長,去年市佔率達56%水平,穩居全之冠,去年營收達321.6億美元新高,年成長9%,營收規模是第2名格芯的5倍以上,格芯市佔率目前僅9.4%,三星雖在先進位程上追趕臺積電, 但全球市佔率僅7.7%,和臺積電還有一大段的差距。
  • 臺灣半導體公司薪資比大陸半導體公司高嗎?
    根據臺灣證交所最新資料顯示,IC設計公司聯發科去(2018)年平均員工薪資為新臺幣272.1 萬元(約合59.78萬人民幣),成為臺灣半導體行業平均薪資最高的企業
  • 【支持】傳高通擬尋求提高中國臺灣地區產能支持;德州停電後又缺水!三星奧斯汀半導體工廠短期內難復工;臺灣半導體產值首破3萬億新臺幣
    消息人士透露,高通將任命一名副總裁,專門負責鞏固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產業合作夥伴的支持。digitimes報導指出,消息人士稱在矽半導體代工領域,特別是5G手機AP和數據機晶片領域,高通的主要戰略是與臺積電、聯電、三星、Global Foundries和中芯國際等多家代工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 臺積電目標五年後營收翻倍!回應赴日建廠傳聞
    而對於2021年全年的營收,臺積電也認為將再創新高,同比將增長約15%。同時,臺積電2021年的資本支出也將創下新高,相比去年增加45%。對於此前傳聞的赴日本建廠的傳聞,臺積電也在會上進行了回應。  2020年四季度營收126.8億美元,同比增長22%  根據臺積電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臺積電合併營收季增1.4%達3615.33億元新臺幣,與2019年第四季同期相較增長14.0%,平均毛利率季增0.6個百分點達54.0%,與2019年同期相較提升3.8個百分點,均高於此前的預期。
  • 臺積電:半導體揮別谷底!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8日召開法說會,總裁魏哲家表示,第二季之後雖然經濟因素和行動裝置產品的季節性效應持續存在,然而隨著客戶對臺積電的業務需求趨於穩定,相信臺積電已渡過業務周期的底部,半導體景氣谷底已經過去。魏哲家看好臺積電今年智能型手機、高效能運算(HPC)的營收表現優於去年,全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持平或小幅成長,等於預告下半年業績強勁成長。
  • 臺積電目標五年後營收翻倍!首度回應赴日建廠傳聞
    而對於2021年全年的營收,臺積電也認為將再創新高,同比將增長約15%。同時,臺積電2021年的資本支出也將創下新高,相比去年增加45%。對於此前傳聞的赴日本建廠的傳聞,臺積電也在會上進行了回應。  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將再創新高由於目前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缺,再加上AMD及聯發科等大客戶對於先進位程產能的旺盛需求,臺積電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合併營收預計介於127億美元到130億美元之間,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26.8億美元有望實現約0.2%至2.5%的增長,
  • 【分析】臺灣IC設計業淪為「抬轎」人?蘋果帶起晶片設計風潮;被動器件大廠國巨9月營業額罕見下滑
    威剛說明,在傳統旺季備貨需求下,第三季合併營收較上一季成長逾1成,較去年同期成長7.18%,其中DRAM產品營收表現亮眼,單季營收達58.82億元,較上一季成長17.38%,佔整體營收比重也明顯提升至67.25%;非DRAM產品營收比重為32.75%,包括SSD及外接式硬碟需求均穩步回溫。
  • 臺積聯電損失數十億元,臺積南科廠停工 全球供應鏈產值損百億;祈福臺灣 祈福半導體界
    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指出,在地震發生第一時間人員緊急疏散,員工未出現傷亡,南科晶圓6廠及14廠建築物及廠務均未受影響,機臺設備也未受地震影響移位,建築結構體興建時以高規格興建,已考量耐震係數,故建築主體未出現損壞,詳細損失金額還需評估。
  • 【高工新材料•頭條】臺積電宣布3nm重磅決定,臺灣終於鬆了一口氣
    」而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引子,要理解上面上面這段話,先從臺積電在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的地位和對臺灣經濟的影響說起。如果從這個角度看,臺灣是真離不開臺積電。作為晶圓代工產業的開拓者和絕對龍頭,臺積電的營收和利潤和市場佔有率是絕對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