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和飼料原料中粗蛋白含量測定的影響因素分析

2021-02-13 Wendy劉
為了準確、快速的得到測試結果,必須嚴格遵守標準中的每一個步驟。每個環節都有一些需要注意並且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下面我們對GBT 6432-1994《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制樣原理:使試樣從不規則的固體顆粒狀成為較小的均勻統一的粉末,有利於反應的充分進行,增加結果的準確性。

     1、粉碎


   ☞事例1:以豆粕為例:豆粕因為其生物結構特性:表皮較脆軟易粉碎,但蛋白含量低;豆粕芯質地較硬難粉碎,蛋白含量高。故實際操作中會出現粉碎不均勻的現象。

圖一是本實驗用於粉碎樣品的刀片型粉碎機,對豆粕表皮具有很好的粉碎性,對豆粕芯會出現不易完全粉碎的情況。

圖二所示:上圖是未過篩的試樣;左下圖試樣40目篩上物;右下圖試樣40目篩下物。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上圖粉碎之後的豆粕試樣仍然很不均勻,粗細不一;左下圖篩上物量多,大多為豆粕芯未通過篩;右下圖過篩後的豆粕均勻細膩。
 

在實際情況中用粉碎機粉碎後,我們選擇不過篩,而是把試樣裝入樣品袋中,搖勻,平放,用小號糧食取樣器以對角線直插入樣品袋取出樣品,儘可能保證取樣的均勻性。因為我們之前對過篩和不過篩的樣品進行實驗(見表1),結果顯示過篩的試樣蛋白含量是偏小的,因為通過篩的大多是蛋白含量較低的豆粕表皮,留在篩上的是蛋白含量較高的豆粕芯,因而影響結果。

1 粉碎程度對粗蛋白含量測定結果的影響(%

樣品粗蛋白實際含量不過篩均勻取樣含量完全粉碎後過篩均勻取樣含量豆粕45.0645.0444.36

因飼料對粗蛋白含量的精確度要求較高,從上表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粉碎程度對蛋白含量測定結果的影響之大。

     ☞事例2:以魚粉為例:先將粉狀試樣充分搖勻,再用四分法分樣至200g。進粉碎機充分粉碎,裝入試樣袋。下圖中左圖為未粉碎的魚粉試樣;右圖為粉碎後的魚粉試樣。可看出粉碎後的魚粉顆粒均勻規整

一般試樣:原則上是採用四分法採樣,四分法採樣是針對量多的樣品。但是實際檢測中,我們接到委託單的樣品約在200g,所以採取全粉碎不過篩均勻取樣的方式


       2、樣品稱量

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0.2-0.5g(精確到0.0001g),以保證式樣的含氮量在30-40mg。使滴定時鹽酸滴定液的消耗體積保持在10-20ml之間,會較大程度上避免滴定液體積過小帶來的誤差,提高結果準確性。根據實驗總結:濃縮飼料(粗蛋白含量≥40%),稱量範圍可在0.2-0.3g之間;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20%),稱量範圍可在0.4-0.5g之間。

消化原理:試樣同催化劑(硫酸銅+無水硫酸鈉)(催化劑的作用:加速、完全有機物質的分解,縮短消化時間,)和濃硫酸反應,使蛋白質遭到破壞,使試樣中的蛋白質氮及其他有機氮轉化為氨態氮,然後與硫酸結合生產成硫酸銨。便於氮含量的測定。

試樣+ H2SO4SO2+H2O+CO2

2NH3 + H2SO4(NH4)2SO4

  1、消化裝置

消化器(圖四)因其孔槽受熱程度存在差異,所以會和預設溫度存在偏差,影響消化結果。故定期對消化裝置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裝置的加熱均勻。

圖四

☞事例3:對消化器不同孔的溫度進行考察,結果如表2

2 消化器各孔間的溫度對比(

孔12345溫度420405419419419蛋白含量(%)42.1340.0542.0742.0442.09

可以看出,不同的消化孔存在明顯溫度差異,如孔2:測試蛋白含量偏差嚴重,消化溫度偏低,使消化不完全影響含量測定的結果。分析孔2溫度差異的原因:消化器長期使用,使得空內有汙垢、結塊,影響傳熱所致。故須定期維護。

2、消化時間及溫度

根據標準規定:消化時間要達到4h,時間不充分會造成消化不完全,消化時間過長會造成蛋白的損失已及浪費能源。

要使消化溫度達到420℃,使消化完全,溫度低會造成消化不完全,溫度過高會使氮氣逸出影響結果。

3 不同消化時間對魚粉、豆粕、DDGS的檢測結果的影響

消化時間/h魚粉(%)豆粕(%)DDGS(%)350℃420℃350℃420℃350℃420℃240.1853.3230.8240.4715.4620.14357.8860.0238.6641.5822.1824.50462.8664.2441.4443.1224.3027.39標準值64.2543.1427.33

從表3可知,最佳消化時間為4h,最佳消化溫度為420℃。消化的時間和溫度都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很大。進行實驗時要嚴格把控。


       3、催化劑

添加催化劑是為了提高硫酸沸點、加快有機物分解。但是催化劑添加量也需謹慎:用量過少使有機物分解速度緩慢,延長消化時間;催化劑用量過多,易造成氮的損失。國標規定:6.4g催化劑對12ml硫酸可滿足大部分樣品需要。如若增加酸的量,可適當對催化劑的量進行調整,以及蒸餾時鹼的用量也需調整。

       4、硫酸含量

方法中使用硫酸來破壞蛋白質,所以硫酸的質量嚴重影響後續實驗的結果。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含氮的硫酸,對硫酸成分要事先驗收。

☞事例4:本實驗室有一次換用其他品牌的硫酸,驗收時發現其中含有氮,所以不能用於蛋白的檢測。將其與不含氮的硫酸同條件進行實驗,看其對結果的影響多大。含氮硫酸測出的蛋白含量為45%,與客戶提供的參考值40%相差5%;使用驗收不含氮的硫酸測量後的結果為40.06%,與顧客提供值無差。由此可見,硫酸質量對結果的影響,實驗前務必做好驗收工作

圖五為消化完全後的試樣,呈澄清的藍綠色。

蒸餾原理:在硫酸銨中加入過量強鹼(氫氧化鈉溶液)進行蒸餾,加熱,使NH4+轉變成NH3逸出,同時用硼酸吸收,硼酸接受氨後,形成四硼酸銨。

2NH4+ + OH-NH3 + H2O 
NH3 +H3BO3
NH4+ + H2BO3-

每次蒸餾前都要先對凱氏定氮儀進行檢查、清洗,方可使用。

      1、蒸餾檢驗:儀器含氮量測定能力

精確稱取0.2g硫酸銨代替試樣,對其進行蒸餾、滴定、計算。得到的含氮量應為21.19±0.2%。若結果低於該值,可能是由於(1)蒸餾不完全;(2)定氮儀漏氣;(3)加入的鹼未過量等情況造成,會導致檢測結果偏低。若結果高於該值,則可能是(1)凱氏定氮儀受到了汙染;(2)消化、滴定等步驟出現錯誤,檢測結果會偏高。以上兩種情況都不能繼續實驗,要查明原因。

       2、蒸餾時間

把握好蒸餾時間,適宜的時間是5min。低於5min,結果蛋白質含量偏低;高於5min對結果沒有明顯改善,還會造成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4 蒸餾時間對粗蛋白含量測定結果的影響(%

蒸餾時間/min34567粗蛋白含量44.8545.0845.1045.1045.12

嚴格把控蒸餾時間,保證結果準確性。

       3、加入鹼的濃度

選用40%的NaOH水溶液 50ml,分5次加入,使其充分與試樣溶液反應,從藍綠色變成黑色。只有與NaOH溶液充分反應,才能使氨氣充分逸出。

圖六左圖為蒸餾中的凱氏定氮儀;右圖為蒸餾後準備滴定的試樣。

滴定原理:用標準鹽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復原來的氫離子濃度。滴定消耗的標準鹽酸摩爾數即為NH3的摩爾數,通過計算即可得出總氮量。在滴定過程中,滴定終點採用甲基紅-溴甲酚綠混合指示劑顏色變化來判斷。測定出的含氮量是樣品的總氮量,包括有機氮和無機氮。

H2BO3- + H+ H3BO3

       1、滴定時的溫度

滴定溫度是易忽視的因素,室內是否處於恆溫狀態,會造成滴定液的體積變化(易熱脹冷縮),溫度驟升,使鹽酸滴定液膨脹,導致結果偏大;反之,溫度驟降,結果偏小。所以在實驗開始前要確保實驗室的溫度狀況,保證25℃恆溫。否則嚴重影響計算結果。

       2、指示劑

是否使用有效的指示劑:甲基紅-溴甲酚綠混合指示劑應保存在陰涼處,保質期是2個月,指示劑的加入量為1-2滴。

            3、滴定液的影響

鹽酸滴定液直接影響計算結果,要確保鹽酸標準溶液是否準確(標準中為0.02M或0.1M)。我們嚴格按照GB/T 601-2002 化學試劑 標準滴定溶液的指標中的相應規定,採取兩人四平行對滴定液進行標定。

5 不同樣品、不同濃度鹽酸滴定的平均消耗量(ml

樣品鹽酸平均消耗量(M)0.100.05進口魚粉6.7513.65豆粕4.859.75玉米秸稈飼料0.851.55

不同濃度的鹽酸對同一個樣品的影響巨大,較好的鹽酸滴定液消耗量在10-20ml之間。

       4、酸式滴定管

定期對滴定管進行校準,控制偏差。

        5、空白樣、質控樣

是否有空白樣和質控樣,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度和可信度。空白樣品消耗鹽酸的量以0.05-0.15ml為宜,檢測時如果發現空白值過高,應及時解決。一般是由試劑級別不夠,實驗用水不純或玻璃器皿不淨等所致。質控樣是已做出並得到肯定的結果,質控樣能夠對整個實驗過程起到監控作用。

       6、終點判斷

對於終點的判斷(圖八左上),要與空白樣(圖八左下)的顏色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一致性、準確性。可以在滴定架的下方和垂直面均放置白色比色板方便觀察。讀數時一定要水平直視刻度線(圖八右上),不能偏高或偏低誤讀。

以上,是凱氏定氮法檢測飼料中粗蛋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對應的解決方案,做到以上這些,能提高實驗的準確度,減小誤差。

本文作者 :技術部 吉楊萱    

相關焦點

  • 黑水虻,一種天然功能性飼料原料
    其幼蟲蛋白質含量高,富含月桂酸、棕櫚酸,必需胺基酸,微量元素及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是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功能性原料。胺基酸組成均衡,與鯡魚粉相似,優於普通的豆粉和骨粉。韓星星等用黑水虻幼蟲粉(脫脂,蛋白質量分數37.78%,脂肪質量分數11.37%)替代魚粉(飼料蛋白質量分數45%,對照組魚粉佔比42%)投餵大黃魚,40%替代組(蟲粉質量分數14%)的增重率、飼料效率和蛋白質效率最高,且顯著高於對照組,100%替代組顯著降低,消化酶活性整體呈先升後降趨勢;替代水平≥40%時,魚體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顯著升高,粗蛋白、亞油酸酸及亞麻酸含量顯著降低等不良影響。
  • CVB豬飼料評估體系(淨能體系)
    通常,建議對每批飼料原料進行分析,以便更準確地估計每批原料的淨能值。2.2.1  生長豬飼料消化率的測定粗蛋白、粗脂肪和NSP的全腸消化率來源於生長豬試驗。在該版飼料原料數據表中,對大量飼料原料的消化率參數根據近期的試驗數據進行了更新,這些原料中的絕大部分是豬飼料中常用的原料。
  • 調質溫度、冷卻時間對飼料硬度的影響
    但是決定飼料品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飼料營養配方的選用、原料特性的不同、飼料加工工藝及設備差異等。因此,如何提高顆粒品質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在高質量、高產量、低成本三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是飼料生產企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許多研究已表明,飼料顆粒生產過程中,調質溫度的高低,制粒後的冷卻時間對顆粒飼料硬度質量有一定影響。
  • 【發酵飼料】飼糧中添加發酵蘋果渣 降低養殖企業的飼料成本
    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差異顯著(P<0.05),添加15%發酵蘋果渣組肉羊日增重最顯著;在日糧中添加發酵蘋果渣能夠顯著的提高肉羊血清中胰島素、生長素、T3和IL-6的含量;在日糧中添加15%發酵蘋果渣可降低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試驗結果表明,在肉羊精料中加入15%發酵蘋果渣飼料可明顯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促進肉羊生長。
  • 王桂芹教授:烏鱧營養研究與飼料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飼料的營養和非營養方面也影響代謝。飼料能量水平顯著影響肝臟中谷丙轉氨酶活性、乳酸脫氫酶活性及肌肉中乳酸脫氫酶和谷丙轉氨酶活性。蛋能比顯著影響肝臟中谷丙轉氨酶活性,飼料蛋白質水平顯著影響烏鱧肌肉RNA/DNA比率及RNA含量和血液中IGF-I的含量[19]。
  • 明起推廣低蛋白飼料,最高可減少千萬噸大豆進口量
    業內認為,這背後既有畜禽養殖行業迫切需要綠色轉型的考慮,也有飼料技術進步能夠顯著降低飼料中粗蛋白和磷的水平,而中美貿易摩擦導致大豆進口出現缺口亦是較為直接的觸發原因。儘管中國工業飼料以及肉、蛋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飼料資源長期短缺,特別是蛋白飼料原料的進口依存度接近80%,這成為制約我國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發展的瓶頸。
  • 蛋雞飼料內石粉使用誤區分析
    蛋雞飼料內石粉使用誤區分析一、使用劣質石粉 某小型飼料廠反映使用其生產的蛋雞料的蛋雞,產蛋率下降了1/3,檢測發現飼料鈣含量比標準少了1/3,進一步發現使用的石粉鈣含量只有 目前,生產上使用的石粉原料主要有方解石和石灰石,通常方解石和石灰石含鈣量都在33%以上,優質的可達到35%-38%。通常方解石為白色或五色,石灰石為淡灰色或淡黃色,因此習慣將方解石粉稱為白石粉,石灰石粉稱為青石粉,是蛋雞常用的鈣源飼料。
  • 兩種飼料滅菌方法比較
    研究以大/小鼠配合飼料為研究對象,分析60Co-γ 射線輻照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 2種常用滅菌方法對大/小鼠配合飼料的滅菌效果及對飼料中胺基酸和維生素等成分含量的影響,分析探究更為理想的滅菌方法和營養成分保持方式。1 材料與方法1 .1飼料來源及分組大/小鼠配合飼料(維持料) 由濟南康大飼料有限公司提供。
  • 【聚焦】Tim O'keffe:重視飼料中大豆NFE限量及卵磷脂添加
    對於如何判斷豆粕的質量,Tim給出了兩大指標:化學標準和生物指示因子。化學標準含有抗胰蛋白酶活性的範圍在1-3mg/g、尿素酶pH值的範圍在0.0-0.23以及蛋白溶解指數大於80%,其中抗胰蛋白酶活性可由酶解測定;尿素酶的pH值是檢驗加熱是否足夠;蛋白溶解指數則測定烘培全脂大豆過程中是否過熟。
  • 飼料混合機在飼料加工過程中非常重要
    預混飼料要求均勻度高,原因是其中有效成分大部分是微量成份——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些成分在飼料中佔的比例僅為十萬分之一。因此要求預混飼料的均勻度變異係數 CV≤7%,以避免畜禽過多或過少攝入應有的微量成分。
  • 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
    今天與大家聊一聊蛋白質的分類、優質蛋白質的評價標準、飼料常用原料蛋白質的組成特點以及老年犬貓的蛋白質需求。Rogers的《Assessment of the nutritional adequacy of pet foods through the life cycle》研究中提出了14種蛋白質的生物價比較,可以參考一下:飼料中提供蛋白的第一類原料是蛋白質原料,包括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微生物蛋白。
  • 珍珠龍膽石斑魚實用飼料的配製和應用進展
    ,其中最主要的品種是由雌性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雄性龍膽石斑(Epinephelus lanceolatus)雜交獲得的珍珠龍膽石斑魚。目前,珍珠龍膽石斑魚養殖仍大量使用野外捕獲的餌料魚,而不是商業配合飼料,這限制了這一品種的可持續養殖。由於我們尚不清楚珍珠龍膽石斑魚對於各種營養素的精準需求,特別是對於飼料消耗量較大的成魚,這導致了使用配合飼料無法使珍珠龍膽石斑魚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以及得到較高的飼料轉化率。
  • 海藻--未來豬飼料中會大量使用的一種原料
    海藻是一種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飼料原料,因此有很多科研項目都在研究這種有巨大前途的飼料原料,希望在今後能夠將這一原料投入生產實踐中。 褐藻是今後將廣泛用作動物飼料的最有前途的飼料原料之一。 將海藻大量繁殖用作豬飼料的公司以極快速度增加,時刻準備著將這一極有潛力的原料投入市場。
  • 蝦飼料當中蛋白質難題,如何解決?就這幾招?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水生動物飼料中使用的蛋白質來源必須滿足一些重要的要求,例如蛋白質含量高,胺基酸平衡,消化率高,適口性好,還要求價格合理,不含抗營養因子...一般來說,蝦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要求在240-330g/kg之間變化,其中魚粉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魚粉的含量取決於所用的蛋白質,據研究表明,大豆粉替代魚粉率達到37.42%,而發酵大豆替代魚粉率提高到61.67%。
  • 奶牛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與TMR配製疑難雜症解析
    與國內外的奶牛營養專家、生產和服務專家具有廣泛的交流和聯繫,專職服務於全國各大奶牛場和飼料企業十幾年,擁有豐厚的實踐經驗及科學研究背景。 本次主要與大家交流一下最近十幾年來在營養配方上的一些心得,談論的重點是營養,包括一些粗飼料和精飼料未來配置的方向,解析奶牛飼料、原料營養和營養價值。奶牛每天都在做什麼?
  • 蛋白桑:飼料用桑的營養特性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桑樹枝葉開發製作動物飼料十分關注,我國也於2012年將桑白皮、桑椹、桑葉、桑枝列入飼料原料目錄中,2013年頒布實施《飼料用桑葉粉》,旨在積極開發桑樹資源,拓展其利用途徑。 桑葉粉的添加還有利於改善肉雞的風味和胺基酸沉積。吳 東等在淮南麻黃雞日糧中添加3%~7%桑葉粉,結果表明,在不影響生產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改善胺基酸沉積和肉色。桑葉還可降低雞糞中NH3的含量,從而減少空氣汙染。   3.2 生豬   Carlos等研究表明,在生豬日糧中桑葉添加量可以達到20%,且對生豬生產性能無顯著影響。
  • 一定要小心,飼料中的「黴菌毒素」
    假如人吃了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會影響健康,最明顯的是引起肝臟方面的疾病,嚴重者甚至於死亡。我們都曉得所有用於養鴿的飼料幾乎全是農作物,其種類也繁多,諸如穀物、豆類、油籽類、雜糧類等,來源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也有分季節性的農作物。有時候儲存條件及至運輸過程所產生變化等諸多因素,也都會促使這些農作物容易受到黴菌叢生,而招致黴菌毒素的殘留。
  • 【燈魚飼料小測評】幾款燈魚飼料的使用感受
    - 價格算下來應該是這幾款飼料中最便宜的,薄片直徑3mm-2cm不等。    - 成分方面個人認為是相對最接近野外環境的,除了磷蝦(31%)外,昆蟲和昆蟲幼蟲佔據的比例非常高(約25%),剩餘的部分包含藻類和其他植物成分,同時有添加蝦青素和乳酸菌。粗蛋白含量55.5%。
  • @全國飼料配方師!有了這個產品,再不必要和老闆鬧翻
    2)飼料中添加植物甾醇有使血清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下降的趨勢,其中20、30、40和80mg/kg組血清膽固醇含量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各添加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3)與對照組相比,20、30和40mg/kg組血清溶菌酶活性顯著上升(P<0.05);40和80mg/kg組血清C4補體含量顯著降低(P<0.05)。
  • 木薯在飼料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使用木薯主要用於提取澱粉,供食用或用作糊料,可以磨成粉狀、做麵包、做成木薯澱粉等,還可以製成酒精飲料、燃料等,另有一小部分用於飼料中,隨著木薯的廣泛使用,其逐漸獲得「澱粉之王」和「能源生物」的美譽。文章對木薯在飼料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做了分析與探討。1 木薯生物學特性木薯是灌木狀多年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