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這是央視《正大綜藝》節目裡面最常用的臺詞。職場作為社會的主要部分,作為我們打工人主要的活動場所,職場每天都會發生一些奇妙的故事。
近期,一家地處廣州的網路遊戲公司便發生了一件打破常規的事情。通常,如果一家企業的經營效益良好的時候,便會大力獎勵團隊。但是,這家遊戲公司,卻採取了比較獨特的做法:公司效益良好,利潤有較大增長。所以公司決定,允許員工自願申請每月降低待遇10%……,只有入職滿24個月以上人員才可以參加。
該要求被曝光到網絡後,一時譁然,在沒有得到對該事件的更多信息情況下,僅憑這些信息,批評聲不斷。是不是在看著業績還比較好的情況下未雨綢繆之舉,提前做一些更大調整動作的安排?
鑑於事態發展被認為是斷章取義和少數媒體誤導攻擊,涉事公司廣州多益網絡在11月7日中午緊急發布了一個說明公告:自願降薪是員工合理合法的權力。發圖的員工楊某存在個人不合理訴求。公司老員工和高管申請參加自願降薪活動,內心普遍真實高興滿意。所有符合參與該活動的員工中93%參加了本次活動。員工自願降薪是非常好的共度疫情的模式,不應該攻擊這種自願。是降低月薪,但提高年終獎,提高實際總年薪……
第二天(11月8號),該公司董事長也發表了聲明:相信員工是真心真誠善意的申請自願降薪10%,而不是被迫的。凡是符合申請條件只要3天內有任何人站出來聲明是非自願的,徐波的一個特別玩法,通過讓員工「自願降薪」,以測試他們的忠誠度。而且,這種玩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基本滿足條件的員工,主動報名參與降薪者,會因為其忠誠度而受到紅包獎勵……
另外,從聲明最後部分內容看,由於是遊戲同行的原因,這個事件的「炒作」主力直指網易。
不論是多益網絡官宣,還是多益網絡董事長徐波個人,兩個聲明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員工自願,而且是內心真實高興滿意。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對於這種具有高度自覺性和格局的團隊,那是非常值得羨慕的。
不過,另外有消息表明,不只是這樣。因為自願降薪背後還有一些操作,實際上在多益網絡的聲明中也有提及,年終獎增加。不過,這個年終獎增加的一個關鍵維度是員工忠誠度。評價員工忠誠度往往是困難的,因此,自願降薪成為老闆眼裡體現忠誠度的關鍵行動。用這種方式來考驗忠誠度,還不是一次。是不是會覺得這個操作有點「任性」?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自願降薪是一種忠誠度考驗,而且還不是第一次。也就是說,從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博弈角度看,這不是一次博弈,博一票就走人。而是一個多次博弈過程,從過往的玩法來看,可能多數人都是在這個自願降薪遊戲中總體得益的。但是,當這個事件被曝光後,以後呢?如果老闆再玩這個遊戲,員工是不是還這麼高比例高興地配合著表演?
我們不妨從雙方的選擇不同組合角度來進一步看看。
1.員工選擇自願降薪並被老闆認為忠誠度是足夠的,年終獎金給予高於降薪帶來的收入下降,總體收益增長。典型的雙贏效果,正向反饋,下一次安排降薪,還會積極參加。
2.員工選擇自願降薪,但被老闆認為忠誠度不夠,年終獎金沒有或者低於降薪帶來的收入下降,總體收益下降。負向反饋,隱忍並繼續努力表現爭取獲得情形一的正向反饋。要麼覺得受到不公正對待,憤而離開並進一步證明老闆對其不夠忠誠的判斷是正確的。此種情形下,不管員工採取什麼行動,老闆都暫時贏一陣。
3.員工選擇不自願降薪,被老闆認為忠誠度不夠,年終獎沒有或者較少,此時先保障基本薪酬,是否能夠留在公司不被淘汰,可能還要參考其他因素,比如能力、工作績效、個人可替代性等。如果沒有被淘汰,下次還得優先選擇自願降薪。
4.員工選擇不自願降薪,被老闆認為忠誠度還可以,年終獎基本沒有受到影響。此種情況,個別人員可能還優於情形一所獲得的總薪酬。這類員工一般具備個人獨特的能力或者價值。下次是不是自願降薪,看情況再說。
從自願降薪與忠誠度考驗的基本關係來看,一個非常關鍵的判斷依據是忠誠度與否,當忠誠度在老闆眼裡基本成立的時候,則不管是選擇自願降薪還是不降薪,總體上都會獲得不錯的待遇。而當被認為忠誠度不夠的是否,不管自願降薪還是不降薪,都可能會出現員工認為的待遇不公的問題。特別是那些自願降薪被認為忠誠度不夠的,還可能會被納入需要主動淘汰的情形中,從而遭受連連打擊。
因此,總體上選擇自願降薪以展示個人的忠誠度是首選,這也是聲明中高達93%的滿足自願降薪要求的員工選擇的根本原因。此外,設定2年以上的員工才享受這種「自願降薪」的待遇,對於不足2年的員工的示範效果也會出現,也是在引導工齡不長的員工。從這個角度來看,多益網絡公司董事長徐波這個玩法還不僅僅「皮」一下那麼簡單,而是有自己一定獨特性的用人經驗之舉。
當然,也有不少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對於徐波此舉是不認可的,核心是在忠誠度的判斷上可能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判斷色彩,也就是所說的,在用人上,可能有些「任性」。
不管怎麼樣,多益網絡這起「自願降薪的鬧劇」,站在不同的價值評價角度,其實還是有很多看點的,不僅僅是一個職場「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