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裡,我們介紹了 Jetson Nano 的接口以及需要用到的外設。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如何啟動 Jetson Nano 開發者套件。
在啟動 Jetson Nano 開發者套件之前,我們需要將系統包安裝到這張 TF 卡上。
首先準備一個 USB 讀卡器,將 TF 卡插入 USB 讀卡器後,與一臺電腦相連。
1. 從 NVIDIA 官網下載最新版鏡像文件。這裡有個很重要的提醒,雖然 Jetson Nano 4GB 與 Jetson Nano 2GB 採用了完全一樣的架構,但二者的鏡像文件並不兼容,因此必須選擇正確的下載連結,也就是說如果你錯誤地下載了 Jetson Nano 4GB 的鏡像包,在 Jetson Nano 2GB 上會出現錯誤。
記住位置如下:
Jetson Nano 2GB:
https://developer.nvidia.com/jetson-nano-2gb-sd-card-image
下載會消耗較多時間,需要一些耐性。
2.下載 Etcher 刷機軟體:下載位置在 https://www.balena.io/etcher/ 。這個軟體支持Windows (x86|x64)、macOS、Linux x64(64-bit)與 Linux x86(32-bit) 等版本,請選擇合適的版本下載。這裡提供的都是可執行文件,下載後直接點擊就可運行,無需任何安裝步驟,十分簡單。
執行 Etcher:
① Windows 版:執行 balenaEtcher-Portable-x.x.xxx.exe
② Linux 版:滑鼠右鍵點擊 balenaEtcher-x.x.xxx-x64.AppImage,選擇「打開」就可以執行
③ MacOS 版:標準啟動方式即可
啟動後的界面如下截屏:
3. 點選上圖「Flash from files」後,選擇要安裝的鏡像文件,這裡選擇 Jetson Nano 2GB 的鏡像文件「jetson-nano-jp441-2gb-sd-card-image.zip」,然後選項的圖標會產生變化(如下圖)。
其中「sd-blod.img」是 jetson-nano-jp441-2gb-sd-card-image.zip 解壓縮之後的文件。而下面的「14.4GB」則是壓縮之前所佔用的存儲容量,從這裡看來,如果只用 16GB 的 TF 卡進行安裝,裝好系統之後就沒有多少可用空間了。
4. 將 TF 卡插入讀卡器,然後插到您的 x86 或 Mac 的機器上,Etcher 會自動檢查到合適的安裝設備,並進行選擇。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點選「change」選項(如下截屏)進去確認所選設備是否正確,否則一旦執行最後一步「Flash」後,選擇目標存儲上的數據都會付之一炬。
上圖中 Etcher 自動選擇第一項(勾選 Generic Mass Storage Classes USB Device),並顯示這個設備的容量是 63.9GB,的確是我們設定的標準設備。
前面兩個選項都選擇好之後,最右邊的「Flash!」鍵就會變成如下圖的藍底白字,表示可以點擊。
點擊這個鍵之後就會開始進行刷機動作(如下圖),如果一切正常的話,接下去就是等待完成任務,至於需要耗費的時間長短,則與鏡像大小,以及 TF 卡本身的讀寫性能有關。
5. 寫入 TF 卡的數據以 Linux 的 ext4 格式存在,因此在 Windows 下面是無法識別的,請 Windows 使用者無需驚慌(有遇到不少用戶在 Windows 下看不到數據,還以為自己沒有安裝成功)。
這個 TF 卡內容在 Linux 或 Mac 下可以正常識別,NVIDIA 利用特殊技巧將這個 TF 卡做成 14 個分區(如下圖),不過不用擔心,只要 Jetson Nano 能夠識別就行。
刷完鏡像的 TF 卡,
在 Ubuntu 的 disks 工具裡呈現的分區圖
6. 接著就將安裝好系統的 TF 卡從讀卡器拔下來,然後裝到 Jetson Nano 2GB 背後的卡槽內就可以。
7.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為 Jetson Nano 2GB 接上電源。
啟動 Jetson Nano 之後,記得要接上滑鼠/鍵盤/顯示器,現在就跟 Windows 一開始的調試過程類似,不過 Nano 更加簡單,只要按照以下標準步驟進行就可以。
第一次啟動之後,會進入以下畫面,共有八個步驟要執行,每個步驟勾選完,點右下角的「Continue」或「繼續」就可以了。
Step 1:勾選「I accept the terms of these licenses」後就可以點選「Continue」。
Step 2:選擇語系,預選「English」,也可往下找到「中國(簡體)」選項,然後繼續。
Step 3:鍵盤布局,選擇預選的就可以,然後繼續
Step 4:如果您有接上 USB 的無線網卡,就會出現這個選項,不過建議在這個步驟先選擇「不連接」,等進入 Ubuntu 之後再進行 WIFI 無線連接。
Step 5:選擇區域,可直接用滑鼠點選地圖上的位置即可
Step 6:這個步驟是整個設定中最重要的環節,可以在這裡為您的 Jetson Nano 2GB 設定帳號、設備名以及密碼。
Step 7 與 Step 8:配置 TF 卡使用空間與 SWAP 虛擬內存設定,這兩個選項都建議不要更改,接受預設值就可以。
完成以上 8 個步驟的設定後,系統就會開始進行配置,然後顯示下面兩個進度狀況,前後大約 1 分鐘時間便可完成。
系統在執行完上述步驟後,就會自動重啟,至此整個 Jetson Nano 的初始設定就正式完成,重新啟動之後就會進入 Ubuntu 18.04 L4T 的桌面。
這些需要注意一下:如果您的設備是 Jetson Nano 2GB 版本,為了減少系統資源的佔用,會將桌面預設為 Ubuntu 的輕量級 LXDE 桌面。第一次啟動時在桌面中間會出現一個對話框,內容請自行閱讀,這裡不多做解釋,建議選擇「No」即可。
這個桌面的布局與使用習慣,有點類似 Windows 95 作業系統,例如下方的任務面板(menu bar)位置、還有左下角啟動鈕等等,只要開始使用就會感覺十分熟悉。
是不是看到很類似 Windows 的操作環境?至於中文化設定、中文輸入法、WPS Office 與 QQ 安裝,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帶領大家按部就班地執行。
這裡提供的 JetPack 開發環境與 Jetson Nano 4GB 版本完全一致,所以 4GB 版本能執行的應用,在 2GB 上也全部能夠實現,包括 AI 深度學習、OpenCV 電腦視覺、ROS/IOT 機器控制等等,大家不用擔心是否有什麼功能上的損失。
GTC 中國線上大會註冊正在火熱進行,NVIDIA 誠邀您線上參與這一年度重磅 AI 與圖形技術大會。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