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冠以來,不同國家正在經歷或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社交隔離。但幸好,我們仍有網絡時代這個了不起的人類社會變革。而新冠,讓我們的數字生活不再那麼內生和自我,發生了深刻的改變。
停課伊始,每天為在家隔離的小朋友發布鍛鍊視頻的健身教練Joe Wicks風靡全網 (他隨後把9.1萬鎊相關收入全部捐給了NHS);因為音樂劇《漢密爾頓》聲名大噪的「林聚聚」(Lin-Manuel Miranda)在線指導那些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年度音樂劇表演的高中生社團;成功創業者們捐出時間聽取後來者的商業計劃;瑜伽大師免費發布在線課程。。。這個世界找到了一種新的方式表達對彼此的善意,讓我們在非常時期仍然能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正如MIT社科研究教授Sherry Turkle 所說,很多優秀而傑出的領導者們在這場危機中捫心自問,「What can I authentically offer? I have a life, a history. What do people need?」 (我能真切的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我擁有我的人生,我的過往。現在大家最需要什麼?)
所以,在此誠摯致謝俞敏洪老師於非常時期這份充滿同理心的慷慨饋贈,娓娓道來的盛意拳拳,看看活動後的好評如潮,我想我們每個參會的成員,都有接收到。
在此也很榮幸的跟大家分享上交所倫辦首代楊智穎總寫下的活動隨想。智穎總是我的前輩,百忙之中仍不忘記錄,文字讓人如沐春風身臨其境,實在令人感佩。
————
楊智穎/Christina Yang
今天參加了倫敦望星社組織的活動,聽遠在北京的俞敏洪聊聊事業與人生。
12:00我準時加入視頻會議。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的老俞老師,坐在中關村辦公室裡,身著素色襯衫,戴著標誌性的黑邊框眼鏡。鏡頭下,他的辦公室似乎也非常普通,可圈可點的也就他背後靠窗那盆1米多高、茂盛的發財樹。
除了他之外,其他參會者都在倫敦,多是在金融領域工作的華人女性。在他開口說話前,我曾好奇地想,面對一群事業和人生都正在走向成熟的70-80後為主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女性,他會不會覺得有點不自在?沒想到,主持人簡短介紹後,俞老師便不緊不慢地聊了起來。他的言談甚是謙遜、低調、實在,沒有一點「名人」的氣場和大老闆的架子,偶爾還自嘲、打趣一下。完全是一個鄰家大哥的樣子。唯有他的前額在辦公室燈光的反射下,耀眼地發著白光。我自然地想到了enlightening 這個詞。
雖然「俞敏洪」三個字如雷貫耳——特別是在國外的華人圈,因為大部分出國留學和工作的人都讀過他的「紅寶書」,很多人都在新東方培訓過——他的創業歷程和成就也因為電影《合伙人》幾乎家喻戶曉,但是以在線爐邊談話的形式、在相對私密的範圍內、請他自己講講事業和個人成長,聽眾的感受還是完全不一樣的。聽完他的交流互動,我再次加深了這樣的印象:俞敏洪首先是俞老師、俞校長,一個傳道、授業、解惑者,一個很好的story-teller。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個書生、是個喜歡做學問的人。在他雲淡風輕的自述裡,他很好地詮釋了那句曾在網上非常流行的說法: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從任何標準來看,俞敏洪的事業是成功的。他是個了不起的企業家、管理者。新東方從一個小作坊到跨國上市的大教育集團,中間肯定有很多驚心動魄、值得大書特書的故事。但他卻輕描淡寫、點到即止。
在談到事業成功的心得時,他表示:
首先,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很重要。教育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業,但並非一開始就精心設計的結果。人生是被推動著,從這一站到了下一站;
其次,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他做事是看能否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效益,是否讓自己感受到人生的意義。作為專注教育領域30多年的企業家,他在自己手頭有錢、房地產最賺錢的時候,並沒有進入房地產行業;
三是做事必須守住底線。「誠信」是新東方一直堅守的、他認為企業家必須具備的底線之一;
四是做企業必須堅持在業務上守正出奇。他坦陳自己並非擅長管理和戰略,曾錯失過若干機會。但是,他和很多企業家一樣,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新東方用自己的價值觀團結了8.5萬全職員工的團隊,他是發揮並依靠了團隊的力量,才實現了新東方的不斷成長和發展。
大家讓他分享下個人喜好。他說自己喜歡進步。不管是公司也好、個人也好,他認為每天有點進步、就是挺開心的事情。他披露了自己每年認真閱讀的圖書大概50多本,加上隨便翻翻的達100多本,會選擇20多本寫讀書筆記,並坦言自己將調整讀書方式,準備就專題做深入研究而不再泛泛而讀。他笑言自己在擇友方面,也在不斷進步,從年輕時多酒肉朋友、多多益善,到現在更關注朋友的質量(真正有智慧,有價值,有情懷的朋友),更希望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東西。
他稱自己喜歡自在,不與人攀比,不自以為是,不糾結。堅決不被世俗社會中的任何不應該幹擾你情緒的東西所幹擾,享受那種不被世俗情緒、虛榮、超越心等左右的自由自在。他說自己家用車就是馬自達6、出門最多公務艙,捐款3000多萬元給貧困地區辦教育時,完全沒有一絲炫耀或者不自在。如果還有點攀比心的話,我覺得他更關注誰的學問大,領導力強。在他看來,儘量避免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儘可能對他人好些,不與人爭鋒,不說人壞話,人生幸福指數就會高些,人就活得自在些。
俞敏洪喜歡戶外活動和鍛鍊。他認為健康的身心是一切的基礎。他說自己喜歡滑雪、徒步等運動,每天堅持1萬步。即使在辦公室裡,還經常站起來原地跑500-600步。
俞敏洪還喜歡旅行。我理解這是他踐行知行合一的方式。他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和愛好就是走出去看世界,記錄生活,記錄思想。他希望自己能做好文化交流工作,把中國介紹給世界,把世界介紹給中國,「因為我有這個條件和能力」。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是這麼簡單的話語裡,我看到了一個中國文化人最樸素的使命感和生存意義。
俞敏洪還回答了與會者提出的關於中美關係、中英合作前景、新東方在線教育發展等相關問題。1個小時的交流很快就到該結束的時候。中間由於辦公室網絡問題,他還短暫掉線了兩次。但是他很快又上線、繼續與我們交流,依舊雲淡風輕的樣子。作為人父人夫,他在交流中也提到了自己一雙兒女的教育和工作選擇,還笑言自己「結婚太早。但是有助於成熟」。
聽這樣的人聊聊事業和人生,我喜歡。
———————
視頻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