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鴻海美國工廠讓川普如此操心

2021-02-15 老冀說科技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大為光火,因為他所稱讚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可能有變,逼得他不得不與他所稱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商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電話交涉一番。

川普所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指的是2017年7月川普與郭臺銘共同在白宮東廳出席記者會,鴻海將在美國中西部的威斯康星州快樂山(Mount Pleasant)圈地2000萬平方英尺(約為1.858平方公裡),投資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5億元),建設8K LCD面板廠。

這也是第一家臺資企業受美國總統邀請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據估計,工廠開工初期能夠為當地創造3000個製造業工作崗位,長期則有望帶動13000個就業機會。

 

一年之後的2018年6月28日,川普親自飛往威斯康辛州快樂山的鴻海工廠預定地,與郭臺銘一起參加了工廠的破土動工儀式。為了美國人民的就業,川普也是蠻拼的。

可是隨後鴻海集團就打了退堂鼓並放出口風,打算改變建設面板廠的計劃,變更為建設一個多用途的「科技中心」。由此,一來投資額會大大減少,二來僱傭的大多數美國員工將是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員工數量也會大大減少。

 

正是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川普不幹了,專門給郭臺銘打電話進行「嚴正交涉」,逼得鴻海不得不表示繼續「推進我們計劃建造的第六代顯示器設備工廠」。

 

為什麼鴻海希望變更項目計劃?一來當然還是美國勞動人民的工資實在太高,至少是中國工人的5倍以上——如果需要僱傭10000名美國勞動人民,這個成本高得鴻海將難以承受。而如果是僱傭工程師的話,一來中美之間的工資差距沒有那麼大,二來不需要僱傭那麼多的美國本土員工。

另一個令鴻海難以忽視的,其實還是產業鏈聚集的問題。要知道,鴻海更多的還是一家產品組裝企業,它必須獲得足夠多的配套元器件廠商,才能達到足夠的產能的同時,還能夠將製造成本降到最低。

 

其實,即使是在中國大陸,產業鏈的聚集同樣也是個問題。鴻海旗下的富士康當初之所以在深圳建立大規模的製造基地,就是因為珠三角地區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電子產業鏈集聚效應,而當富士康離開深圳去鄭州、成都、太原等地建廠的時候,同樣也需要配套產業鏈也一起過去才行。

 

產業鏈的聚集在美國已經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由於很早就已經將大部分的低端的電子製造業外包給了中國,致使如今的美國根本不可能為鴻海提供配套的產業鏈資源。

 

美國媒體前不久報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早在2012年,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就宣布,蘋果將會在美國本土製造Mac計算機,這也將是最近這些年首次由美國工人生產的蘋果產品,這款頂級Mac Pro上面也將刻上「美國組裝」這幾個不同尋常的英文。

 

可是,當蘋果開始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生產這款售價高達3000美元的電腦的時候,卻被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零部件難倒了,那就是——螺絲釘。

 

在號稱「什麼都大」的德克薩斯州,蘋果竟然找不到生產規模足夠大的螺絲釘供應商——那家專門為蘋果製造螺絲釘的供應商只有20名員工,其機加工車間每天最多只能生產1000顆螺絲釘,這也使得這款Mac Pro的銷售推遲了好幾個月,最後蘋果只好從中國採購螺絲釘,才解決了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

無論是蘋果還是鴻海,其實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當然也包括美國)能夠在規模、技藝、基礎設施和成本這個組合上與中國製造匹敵。

 

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裡,中國在經濟上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打造了非常完善的製造業產業集群。如今,隨著上海、深圳等「製造之都」將低端製造業遷移到更低成本的地區,而自身專注於研發和創新,中國正在形成更有層次、更全面的製造業競爭力。

一方面,我們的中西部地區仍然擁有極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低成本優勢;另一方面,我們在製造業的研發、設計、培訓等方面的能力正在全面趕上;第三,我們還擁有讓全世界都羨慕的消費能力。正因為如此,我們對於中國製造業的前景,應該保持謹慎的樂觀。

 

讓川普去操心美國的製造業吧,我們只需要繼續做好製造業的升級,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希望與老冀有更多交流,請加老冀個人微信:rouqinghufa,或者直接掃描以下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鴻海為何大舉投資美國?
    一、鴻海投資美國的計劃大要為何?鴻海集團此次首選美國威斯康辛州,規劃先進 8K 液晶顯示(LCD)面板廠,預計 2020 年完工,未來 4 年投資美國規模估達 100 億美元(約新臺幣 3,000 億元)。二、鴻海為什麼這時候要投資美國?
  • 富士康搬到美國、越南、印度的工廠,怎樣?
    在2017年7月,鴻海前董事長郭臺銘響應川普「重振美國製造業」的政見,宣稱2020年之前在威斯康星州斥資100億美元打造「威谷科技園」。富士康在美國拿到創紀錄補貼、2017年就開始籌備的液晶顯示工廠,是郭臺銘一手促成的,川普還親自參加了破土動工儀式,他稱讚這個美國歷史上外國公司最大規模的綠地投資,證明了他復興美國製造業的能力,是「第八大世界奇蹟」。
  • 鴻海將逾150個工作崗位移出美國……
    外媒稱,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消息,臺灣鴻海已將逾150個美國工作崗位轉移至墨西哥。
  • 郭臺銘後,鴻海CEO也放狠話: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神話」結束了
    郭臺銘後,鴻海CEO也放狠話: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神話」結束了眾所周知,郭臺銘作為富士康和鴻海集團的創辦人,我們對郭臺銘還會非常理解的
  • 鴻海回應「富士康出售廣州面板工廠」:公司並未擁有面板廠
    鴻海回應「富士康出售廣州面板工廠」:公司並未擁有面板廠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2019-08-02 17:25 來源:澎湃新聞
  • 鴻海的面板工廠再陷虧損,夏普電視難與中國電視競爭?
    作者 | 柏穎來源 | OFweek公眾平臺歡迎下載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聞多年前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投資夏普的先進液晶面板工廠堺顯示器產品
  • 接掌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為什麼是他?
    這不僅讓外界感到突然,也出乎很多鴻海內部人士的意料。誰能接郭臺銘的班,這個問題外界關注已久,郭臺銘自己也一定是操心已久,但直到今年四月,郭臺銘突然「媽祖」託夢,這才真正變成了當務之急。而眼下,外部環境的不明朗,對於鴻海來說,也是時間難熬。5月2日,郭臺銘前往白宮,當時川普說貿易爭端一個月就會結束,結果卻是一星期後爭端更加激烈。或許這也是郭臺銘為什麼把負責半導體業務布局的劉揚偉推上大位的一個原因。
  • IPhone製造商鴻海-富士康表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時代已經結束
    ,宣布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時代已經結束,因為這場貿易戰。營收為1.13萬億新臺幣,但鴻海警告稱,由於蘋果推遲今年推出iPhone,預計第三季度銷售將較2019年下降兩位數。鴻海正從第一季度創紀錄的利潤下滑中反彈,原因是其工廠的生產恢復,而住房訂單刺激了對家用電腦設備的需求。
  • 鴻海威斯康辛州液晶面板工廠主體建築最大廠房已完成封頂工程
    鴻海宣布,美國威斯康辛州打造高科技產業園計劃邁入新的裡程碑,威谷科學園區(Wisconn Valley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中,趕在當地冬季前,主體建築最大廠房已完成封頂工程。
  • 郭臺銘:鴻海將在全球建工廠銷售夏普家電
    郭臺銘:鴻海將在全球建工廠銷售夏普家電上周,中國反壟斷部門已經批准了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對日本夏普集團的收購
  • 鴻海美國部份生產移至墨西哥?外媒:155名員工已轉移
    【維文信TP世界】路透社5日報導,臺灣鴻海雖承諾將在美國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但卻已將155名員工從美國轉移至墨西哥。根據鴻海公布的報告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為止,鴻海集團全球員工人數達98.8萬人、155人僅是其集團員工數的極小一部份,但在鴻海所訂下的美國威斯康辛州工廠的僱用目標仍未達成的現況下、其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據報導,鴻海於2018年11月向美國印第安納州提出的資料中指出,因「事業/生產目標變更」,因此位於該州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郊外的計算機工廠將裁撤155名員工。
  • 被美國逼急了的德國,被微軟逼急的鴻海,誰才是「狗急跳牆」的那個人?
    富士康老總的怒吼,微軟的專利霸權,華為的躺槍2019年3月10日,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微軟一紙訴狀,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告上了美國加州法院。這件事的起因源於2013年微軟與鴻海精密集團達成了有關安卓和ChromeOS設備的專利協議,而根據微軟方向法院提交的文件顯示,鴻海並未就此項協議中規定的部分產品向微軟提交專利授權費。
  • 鴻海美國投資現隱憂,反對聲音越來越大;鴻海投資夏普一年,將連4季獲利
    美政府給予 30 億美元租稅優惠要 25 年才能回收7 月底,臺灣鴻海集團與美國白宮風風光光的攜手宣布,鴻海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 100 億美元來興建 10.5 代大型液晶面板工廠與相關設備,預計將能創造 1.3 萬個就業機會。而為了反饋鴻海的大手筆投資,美國包括聯邦、州,以及設廠當地的地方政府,聯合提出超過 30 億美元的租稅優惠措施給予鴻海。
  • 為什麼日本懼怕鴻海收購夏普?
    日本率先商用液晶但逐漸衰落1961年美國RCA公司發現了液晶,1968年RCA才將這項成果對外公布。1971年瑞士發明了扭曲向列型(TN)液晶顯示器,不過卻是日本企業率先將這項技術逐步成熟並降低成本導入工業應用。
  • 鴻海印度建全球最大代工廠 產量拼增1.5倍
    外電指出,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鴻海在印度安德拉邦的工廠,每月代工的智能型手機達百萬支,產線高達25條、產線員工上看6,000名;但今年鴻海的客戶數量將「翻倍增長」。據指出,鴻海在印度的擴張計劃持續加大,將投資數百萬美元,並有3棟約50萬平方尺的新廠將在未來五至六個月內完工,並將再設置高達10條的智慧型手機組裝產線。
  • 13000中國工人飯碗被搶,鴻海、蘋果產能正在回歸美國可行嗎
    現在鴻海跑去美國再開一個類似的工廠,顯然是減少了這些產能原本可以給中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從而讓這13000個工作崗位也隨著這些面板產能去了美國。 儘管美國的能源與土地成本,甚至稅收成本,目前都跟鴻海產能部署最集中的中國相差不太,甚至其中多數的顯性成本,都已經遠遠的低於中國。
  •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的特助胡國輝:鴻海宣布的威斯康星州計劃可能縮減規模甚至擱置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的特助胡國輝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現在這些計劃可能縮減或甚至擱置,他表示,鴻海仍在評估威斯康星州的選項,但也提到在美國製造先進電視屏幕的成本很高,當地的勞工費用相對較高。他表示,就電視面板而言,我們在美國無法競爭,在提到製造先進的電視屏幕,他表示,如果某個尺寸的顯示器供應增加,無論是來自中國、日本還是臺灣,我們也必須改變。胡國輝表示,與其專注於LCD面板製造,鴻海想要在威州創設一個多用途的「技術中心」,主要將包括研究設施,以及包裝和組裝業務,該廠還將生產專門用於工業、醫療保健和專業應用的產品。
  • 美國威斯康辛州不想被忽悠,鴻海LCD面板廠規劃只剩後段低科技
    美威州擬重談投資 鴻海續承諾持開放態度鴻海 (2317) 布局美國威州廠,威州州長想重談投資,對此鴻海今天聲明表示,持續承諾威州投資案
  • 鴻海欲收購夏普,日本為什麼「不高興」?
    文 | 柏銘007 來源:鈦媒體目前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場主要是在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競爭,在產量方面日本落後前三個經濟體,在技術上日本則和韓國居於領先地位,因此如果鴻海收購夏普的話就可能導致日本剩下的技術優勢部分喪失,甚至徹底敗落。
  • 鴻海「單戀」夏普為哪般?
    據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將於近期向夏普和主要交易銀行說明對夏普的新的注資計劃。鴻海曾在2012年3月與夏普就向夏普總公司出資達成共識,但之後由於夏普股價大跌,圍繞收購價格雙方出現分歧,談判陷入中斷。鴻海希望面向美國蘋果供應智慧型手機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而郭臺銘似乎認為,要實現這一夙願,夏普的品牌和技術實力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