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布威斯康辛州作為擴大投資美國的第一站,引起全球高度矚目。這件大事從經濟和政治角度該怎麼看?透過七大問答整理,一次看懂。
一、鴻海投資美國的計劃大要為何?
鴻海集團此次首選美國威斯康辛州,規劃先進 8K 液晶顯示(LCD)面板廠,預計 2020 年完工,未來 4 年投資美國規模估達 100 億美元(約新臺幣 3,000 億元)。
二、鴻海為什麼這時候要投資美國?
· 經濟面:A、鴻海攜手合作夥伴日本夏普(Sharp),鎖定美國為主的 8K 顯示整合 5G 通訊市場,瞄準北美市場,建立先進電視一條龍產業鏈。B、鴻海就地提供面板給夏普,助夏普擴大北美市場電視市佔率。
· 客戶面:鴻海主要客戶蘋果(Apple)規劃在美新設三大工廠,蘋果佔鴻海業績比重 54%,雙方合作密切。
· 政治面:在中國和美國同時投資布局,找尋最佳平衡點。
三、鴻海這次投資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 是威斯康辛州史上最大經濟發展計劃。也是有史以來,外國企業在美國最大規模的綠地投資。
· 開啟鴻海未來數年內在美國製造領域投資。
四、這次投資對威斯康辛州有什麼影響?
· 就業機會:鴻海集團此次投資,估計可創造當地 3,000 個工作機會,未來就業機會上看 1 萬 3,000 人。
· 牽動州長競選連任:現任威斯康辛州州長華克(Scott Walker)是共和黨籍,對準備競選連任的他來說,將有助益。
五、郭臺銘為什麼選擇威斯康辛州?
· 經濟面:A、威斯康辛州提供 30 億美元稅務優惠,幾乎完全免除營業稅。B、若鴻海達到招聘目標,州可提供 20 年稅務優惠。
· 產業面:A、面板廠需要大量的水供應,威斯康辛州臨近密西根湖,水源供應充沛。B、節省電視面板 4.5% 關稅,廠址位於美國中部,銷售北美市場,可降低物流成本。
· 政治面:美國總統川普建議這是個好地方,加上現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的選區也在威斯康辛州,州長華克共和黨籍,威斯康辛州現在是共和黨的大本營。
六、鴻海投資美國,對臺灣有何影響?
外界擔心引發企業或供應鏈出走的「羊群效應」,學者和經濟部們官員指出,鴻海集團赴美投資是合理戰略方向,但不是臺灣產業主流,「羊群效應」應該不會發生。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臺灣平面顯示器產業鏈完整、產品線靈活,鴻海赴美投資,短期內不致影響臺灣面板產業發展。
「財政部」表示,鴻海是否會將整個供應鏈帶過去,將是未來觀察重點,仍希望鴻海能「根留臺灣」。
七、鴻海投資美國,對中國大陸和全球有何影響?
· 中國:A、郭臺銘個人投資的日本大阪堺顯示器株式會社 SDP,正在廣州增城投資人民幣 610 億元,興建 10.5 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B、中國國臺辦發言人表示,富士康集團今年在中國擴大投資,中方將續為臺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營造有利環境。
· 全球需觀察以下層面:A、全球面板產業和供應鏈版圖重心是否挪移到美國;B、中國面板產能布局是否受到影響;C、鴻海集團在美國下一步投資布局;D、夏普電視面板和品牌在美國與中國海信集團的訴訟進展。
鴻海 10.5 代與 LGD OLED 電視分搶美中頭香,插旗關鍵消費市場顯示器產業近期出現兩件具高度指標性的投資事件,除了鴻海集團 26 日正式宣布美國飛鷹計劃將在北美威斯康辛州設立 10.5 代線面板廠,LGD 近日也宣布將獨佔鰲頭的大尺寸 OLED 技術往中國移動,預計於廣州建立第一座 8.5 代線 OLED 面板的合資工廠。
根據 Trendforce 光電研究(WitsView)分析,鴻海集團新投資案所強調的 8K 產品雖然並非是產業新技術,但卻是業界首次跨足北美市場的新創舉,顯示不論是技術新穎的 OLED 或是技術成熟的液晶面板產品,未來都仍是需要往關鍵消費市場靠攏。
鴻海面板產能投資規劃仍不明朗,Sharp 與群創面板存有合作空間
以系統整合起家的鴻海,首次將發展近 20 年擁有純熟技術的液晶產業帶入美國市場,不僅成為業界的先驅,瞄準北美當地龐大的消費性電子市場意圖十分明顯。雖然整體的投資金額高達 100 億美元,但在 10.5 代的產能規劃上卻尚未透露任何蛛絲馬跡。
WitsView 分析,若 10.5 代產能規劃相對龐大,代表鴻海將引以為傲的垂直整合產品優勢移植到美國市場,但包含廣州 10.5 代投資案懸而未決的關鍵設備問題,以及供應鏈布局完整性等不確定因素,恐推遲飛鷹計劃展翅高飛的時間點。反之,若規劃的產能相對有限,鴻海除了能將更多心力配置放在下遊系統整合端,針對上遊面板資源也可能透過生產分工的方式,與來自於群創和 Sharp 的產能進行彈性調配,這不啻為業務模式提供另一個想像空間。
LGD OLED 電視面板不能再閉門造車,來自中國市場共鳴將是關鍵
觀察 LGD 動態,LGD 一直以來是顯示器產業的翹楚,近年來所面臨的壓力來自於小尺寸面板往 OLED 技術轉換的情況下卻沒有跟上腳步;LGD 在 OLED 電視的技術上雖然領先業界,但因為市場規模過小、佔整體電視出貨比重不到 1%,遲遲無法有所突破。
隨著中國積極擴增大世代線液晶面板廠的投資,無疑加速大尺寸 OLED 產品陷於被邊緣化的可能性。LGD 為了拉升 OLED 電視營業額的佔比並維持產業競爭優勢,因此選擇不再閉門造車,轉而跨出韓國進入全球最大電視需求的中國市場新建 OLED 面板廠。此舉不僅能增加產品的能見度外,OLED 產品仍是當前中國所聚焦的議題之一,藉由在中國設廠得到當地政府資金的支援,同時能彌補 LGD 目前龐大資本支出所面臨多頭馬車分散的窘境。
長期來看,LGD 在中國設立 OLED 面板廠後將有機會激發其他潛在面板廠對於生產 OLED 產品的信心度,加速對 OLED 的投資並提高產品競爭力外,亦能拉抬整體市場規模且將需求極大化。
WitsView 表示,液晶面板產業發展至今,新產能如雨後春筍般的進入市場,要如何從中脫穎而出勢必透過產能擴張以外的方式進行突圍。鴻海集團試圖將擅長的垂直整合上中下遊供應鏈的模式帶入北美市場,必定影響未來發展的規模,以及引發產地直銷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此外,政治因素也將牽絆著鴻海集團是否能長期在北美區域持續拓展事業版圖。
而 LGD 挾 OLED 電視技術上的領先地位的優勢進入中國市場,期望能開闢另一片新的疆土。然而,未來液晶面板的新產能皆坐落於中國區域,LGD 中國 OLED 新產能預計於 2019 年上半年進入市場,恰巧介於中國 BOE 和 CSOT 兩大 10.5 代液晶面板量產時間點中間。長期間液晶和 OLED 電視產品一直都處於競爭關係,LGD 是否能成功拉攏其他面板廠加入 OLED 電視陣營仍有待商榷。
(來源:科技新報)
富士康宣布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液晶面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