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索尼推出了首款全畫幅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A7系列,成為了年度最受關注的數位相機。在小機身中融入全畫幅CMOS,已經是微單/單電相機的一大突破,但顯然,A7系列並不完美。
今年,索尼推出了後續機型A7 II,延續了全畫幅傳感器,並加入了更先進的自動對焦功能及五軸防抖特性,同時針對機身進行了小幅的優化改進。那麼,A7 II的新特性是否足以吸引用戶升級呢?一起來看看實際的試用體驗。
外觀變化不大 細節優化
首先,A7 II在機身設計方面擁有一些小改進,比如增加了手柄的深度,一個額外的自定義按鍵,整體操作感更好一些。
另外,A7 II的3英寸123萬像素屏幕在陽光下擁有更好的視覺效果,並延續了傾斜式設計,可以在一些場景下實現更方便的拍攝體驗。0.5英寸的OLED取景器看上去變化不大,不過眼杯部分的橡膠材質更舒適,拍攝時能夠減少對眼部的壓力。
對焦及防抖性能提升
喜歡A7R超高像素豐富細節的用戶對A7 II的傳感器部分可能會略感失望。基本上,A7 II的這塊CMOS變化不大,仍然是2470萬像素的全畫幅尺寸,改進主要體現在軟體算法上。通過實際拍攝的樣張我們很難看出它與A7的明顯差異,令人略感失望。
A7 II的最大提升在於自動對焦系統及五軸防抖功能。首先,117個相位對焦點加上25個對比度檢測焦點,讓A7 II可以更快地識別主題和背景,最明顯的提升在於連續對焦體驗,整體表現更好。另外,使用LA-EA4轉接環也可在少量鏡頭上使用相位檢測對焦。
A7 II的另一個賣點是五軸防抖功能。雖然奧林巴斯的APS-C微單也具有這項功能,但A7 II卻是第一款支持五軸防抖的全畫幅微單,機身防抖的加入顯然要比鏡頭防抖更實用。
小結
從目前的試用情況來看,索尼A7 II並不是一款真正全面進化的機型,而是針對某些部分小幅升級的小改款。傳感器解析度未升級、不支持4K視頻拍攝都是A7 II的不足,對焦和防抖性能提升則是針對前作的提升。對於已經擁有A7、A7R的用戶來說,A7 II的升級動力可能不大,不過在整個微單市場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