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滑鼠消失,人機互動方式能否走進時代舞臺?

2021-02-13 鈦靈創新

人機互動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其中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及提示請示等。人機互動技術是計算機用戶界面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觸摸式交互:觸控技術我們並不陌生,隨著觸控螢幕手機、觸控螢幕相機、觸控螢幕電腦、觸控螢幕取款機等多種觸控螢幕產品的問世,觸摸式交互成了目前最為經典廣泛的一種人機互動方式。

用戶可通過雙手進行單點觸摸,也可以以單擊、雙擊、平移、按壓、滾動以及旋轉等不同手勢觸控螢幕幕,實現隨心所欲地操控,從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對象的相關特徵(文字、錄像、圖片、衛片、三維模擬等信息)。

語音交互:語音識別是一門交叉學科。隨著多年的技術突破,語音識別技術取得顯著進步,開始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應用於工業、家電、通信、汽車電子、醫療、家庭服務、消費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

語音交互的優勢很大,簡單、直接、零學習成本。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無法騰出手的局面,這種時候用說話控制你的電腦或手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手勢交互:手勢識別技術無需鍵盤、觸控螢幕或者滑鼠,你只需在空中擺出手勢,機器便自動識別用戶十指的動作路徑、手勢動作、識別十指目標、手勢動作、運動軌跡等,並將識別信息實時轉化為指令信息。

這項交互方式最先運用在體感遊戲機方面,玩家只需在遊戲機前做出動作,屏幕裡的角色也會做出相應動作,後來又被華為、三星等企業用作手機隔空作業系統,準確識別用戶的手勢信息。

眼球交互:三星等手機廠家也出品過用眼球來操作手機的產品,這是一門新興技術,主要依靠計算機視覺、紅外檢測或者無線傳感等實現用眼睛控制手機,用眼睛來畫畫、拍攝、移物等。

從技術上來說,這項技術具有未來科技感,但缺陷在於眼球識別率實在有點低,需要死盯著手機才能進行操作,這樣無疑非常費眼,技術也就沒有真正流行起來。

人機互動目前仍面臨著多重挑戰。首先,在人機互動中,人的自然交互行為和物理空間的狀態變化是多通道的、非精確的,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模態。其次,計算機作為認知的主體要理解人的自然交互行為、意圖和問題,並進行精確的反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目前關於自然感知技術的準確性、實時性等還有很大提高空間。最後,人的生理變化、心理變化都會隨時影響交互的狀態。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為了彌補黑科技的局限性,體驗設計從未像現在這麼重要,人機互動設計的核心正在逐漸向智能化、人性化和場景化的方向發展。作為在AI領域深耕多年的科技型創新公司,引力互聯國際有限公司(Gravitylink)也開始探索人與機器在不同領域的更多互動場景,讓人機共融的創新場景更好的為人們美好的生活服務。在PC行業,Gravitylink攜手Google Coral部門提出了「AI ON PC」計劃,由Google來號召全球PC軟體開發商支持Google Coral,用AI提升PC軟體的應用體驗,賦予PC更加智能的未來。

近期,安徽省正式發布全國首個《新型基礎建設領域技術產品服務目錄(第一批)》,Gravitylink旗下負責產品技術研發的子公司——合肥鈦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申報的「鈦靈AI算法市場」、「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手勢控制算法」、「Tiorb AIX」三項人工智慧服務/技術/產品入選首批「新基建」領域技術產品服務目錄!其中,「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手勢控制算法」這項技術改變了傳統人機互動方式,開啟了人工智慧PC的新時代!

相關焦點

  • 滑鼠終將消失,未來我們有哪些人機互動方式?
    20世紀60年代,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發明了滑鼠,但直到80年代才被蘋果公司商業化,而恩格爾巴特被稱為「滑鼠之父」。在滑鼠這一發明的背後,恩格爾巴特致力於用技術來提高人類的智力,認為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各種複雜的問題。他帶領的研究小組是人機互動的先鋒,是開發超文本系統、網絡計算機以及圖形用戶界面的先驅。
  • 觸控時代來臨,滑鼠會消失嗎?
    人機互動永遠是人們使用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過程中所要必須面對的一個基本主題。
  • Bixby的AI語音,能否推進人機互動進程?
    文丨朱翊在輸入法正式應用於人機互動方式之後,語音輸入技術也逐漸成為整個業界關注的焦點。
  • 虛擬滑鼠、鍵盤跟「紙片」一樣薄!這堂科學課,獵德實驗學校同學們認識了人機互動!
    「家裡可以裝虛擬滑鼠嗎?」「虛擬鍵盤貴不貴啊?」看似深奧的「人機互動」,其實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一直從事有關控制理論與應用於智能製造,以及基於機器視覺的人機互動方面研究。本次科學講座以「基於機器視覺的人機互動技術」為主題。課堂上,謝教授以虛擬滑鼠與鍵盤、虛擬人機射箭系統和虛擬人機互動遊戲等為例,介紹其原理及實際應用,通過列舉實例、播放視頻等方式,深入淺出、多方面給大家展示基於視覺的人機互動技術的情況。
  • 摺疊屏時代的人機互動:華為MateXs的破題之作
    但是要理解這件事情,我們得先從人機互動的最開始講起。只有把當下和放在歷史進化的維度去審視,才能更好的理解未來:在人與計算機交互的早期或者說原始時代,跟計算機打交道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兒,每次計算之前,需要五名操作員插線,然後用電動打字機,在卡片上打一堆密密麻麻的孔,扔進計算機裡,過一會兒計算機再輸出一張都是孔的卡片出來,通過那些孔來判斷計算結果。
  • Synaptics引領人機互動的四大浪潮
    2015年4月29日,北京,全球人機互動解決方案的領先開發商Synaptics公司 (NASDAQ:SYNA) 今天宣布,面向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率先發起一場用戶體驗完美化的革命,加速變革人與智能設備之間的交互體驗,全面引領人機互動領域的四次浪潮。
  • 輸入設備不止鍵盤和滑鼠,腦機接口輸入或是VR最佳人機互動方式
    每一個通用計算機平臺都有固有的一種或兩種人機互動方式,如最合適PC的人機互動方式是滑鼠和鍵盤;像手機、iPad這一類行動裝置則常用觸屏與語音
  • 從語音到人工智慧 Bixby如何改寫人機互動方式
    可以說,通過場景賦能、情境理解,Bixby打破了傳統語音助手的同質化藩籬,以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充分釋放了人機互動的潛力,讓業內和用戶看到了人機互動的更多可能性。而之所以Bixby能做到這種深度交互的水平,與三星在自然語音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上的發力不無關係。
  • 微軟Torque人機互動:揮揮手臂,說說話
    微信公眾帳號:「TimelineMag」作者:李北辰無需贅言,如今智慧型手機與觸控的交互方式,已成為每一個手機用戶的固定標配。但若仔細細想,從功能機時代的拇指族到觸屏時代的低頭族,人們把玩手機時都需要雙眼和雙手的全情投入,而在搜索信息前,還需經過解鎖、離開當前界面、尋找並開啟搜索應用等複雜環節——你很難想像,在傳說中即將來臨的可穿戴時代,這樣的人機互動體驗有什麼優勢可言,畢竟誰都希望,移動搜索可以像舉手提問一樣簡捷自然。嗯,微軟也這麼認為。
  • Surface Pro 4/iPad Pro開啟觸控時代,滑鼠會消失嗎?
    之所以再次拿它們來說事兒,是因為筆者在電腦面前瘋狂剁手時突然想到:既然人們已經不可避免進入到觸控時代,那麼對於以Surface系列為代表的Windows電腦(蘋果還沒有打算用iPad Pro取代MAC)而言,Surface Pen觸控筆對於滑鼠顯然有著很大的功能替代性。那麼問題來了,觸控時代來了,滑鼠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嗎?
  • 【眼動觀察】緯目科技創始人慄明大話眼動的顛覆:有關於人機互動的探索及思考
    因為它需要我通過學習才能夠熟悉跟它交流的方式,也就是打鍵盤,但是這個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這就是第三代的人機互動,它採用的是第二代的圖形交互方式,我們使用的是鍵盤和滑鼠,如果你不用打字只能一指禪方式,但這一代所有人都變成一指禪, 這一代產品特徵是什麼,所有交互方式變得更加簡潔和明了,跟上一代相比,大多數軟體需要連網功能,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加簡便和實時和網際網路交流溝通。
  • 科技資訊 人機互動新方式 APP被聊天機器人取代
    6月23日,微軟收購消息和聊天機器人初創公司Wand Labs,從而進一步深入聊天機器人業務,加速人機的智能交互。據悉,這家名為Wand Labs的初創公司專注於研發關於應用程式的消息傳遞技術。Wand所研發的聊天應用可以將一些手機用戶所安裝的應用功能與其他用戶進行共享,即便其他用戶並未在自己的手機上安裝這些應用程式。
  • 【報告】2019年AI人機互動趨勢研究報告(附全文下載)
    其中,普羅大眾對人工智慧感知最為深切的當屬人機互動。語音交互、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化為應用產品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近日,百度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發布了一份聚焦於未來3年內的AI人機互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是百度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基於過去一年多對AI領域前沿技術、產品和設計的深入研究和洞察,結合產業界和學術界的經驗探析而來。
  • CMU第一位HCI中國人博士、美女faculty朱海一帶你走進人機互動的世界
    但是人機互動到底是做什麼,我們周圍有什麼樣的HCI應用?也許小夥伴們了解的並沒有那麼清楚。這次線上分享,15213創客空間請到了明尼蘇達大學計算機系的朱海一朱教授,第一位畢業於CMU(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互動專業的中國人博士,來給大家分享她眼中的HCI是什麼,在CMU讀人機互動博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以及在北美做美女發考題(Faculty)的感受。
  • 【交互】談談我所理解的汽車人機互動設計
    載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機器),人與人可交互,人與機器可交互(即人機互動),機器與機器也可以交互(V2V)。人與人的交互是最高級也最複雜的交互,因此也是人機互動的發展方向,即把機器做的更像人(人工智慧),讓人機互動更接近人與人的自然交互。
  • 觸控時代來了,我們還需要滑鼠嗎?
    之所以再次拿它們來說事兒,是因為筆者在電腦面前瘋狂剁手時突然想到:既然人們已經不可避免進入到觸控時代,那麼對於以Surface系列為代表的Windows電腦(蘋果還沒有打算用iPad Pro取代MAC)而言,Surface Pen觸控筆對於滑鼠顯然有著很大的功能替代性。那麼問題來了,觸控時代來了,滑鼠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嗎?
  • 百度輸入法4.0是人機互動平臺開端
    所謂的智慧,就是依託百度在大數據、分詞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優勢,進一步簡化用戶的輸入步驟,提升輸入的精準程度,不斷將輸入成本降下來,效率提升上去。在早期的智能拼音中是支持一鍵一字的,但用於同音詞的大量存在而效果不彰。到了智能化時代,一鍵一字其實是有可能的,在人工智慧技術迅猛發展的狀況下,甚至一鍵一句都有可能,真正實現速記的速度。
  • 區別人機互動 (HCI) 和互動設計 (IXD)
    ),這就要從人機互動(HCI)和互動設計(IXD)的區別說起。一、從屬領域人機互動 (HCI)從屬於計算機領域,是計算機的一個分支學科,關注計算機和心理學的交叉。它研究人與機器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理論、技術和設備,既包括技術研究(包括算法、硬體技術等),也包括心理學研究。
  • 【設計分享】人機互動的未來:語音交互和觸控交互
    經過五年的發展,原本通過手動的人機互動模式已衍生出許多口令式應用場景,與此同時,在炙手可熱的智能家居市場中,以語音交互為基礎的人機互動模式也逐步成為標準性功能配置。雖然,語音交互領域儼然被吹捧為又一智能藍海、智能領域的入口之一,國內外科技大佬也因此沒少在其投錢。
  • HMI人機界面
    HMI人機界面常識1、人機界面產品的定義   連接可編程序控制器(PLC)、變頻器、直流調速器、儀表等工業控制設備,利用顯示屏顯示,通過輸入單元(如觸控螢幕、鍵盤、滑鼠等)寫入工作參數或輸入操作命令,實現人與機器信息交互的數字設備,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