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ROG的滑鼠產品線越來越不像手辦,除了命名還保持著刀、劍之類的武器外,賣相上已經越來越少加入絕對的裝飾性元素,模具也是更適合抓在手裡激烈的運動,而不是擺在桌上或展櫃裡照明.除了活兒好之外,各種體貼的附加小項目,比如易拔插微動,樞軸按鍵,情趣上蓋,可換背光圖案之類的都很有心機.繼魔刃和夜刃2兩個非常有特點的更新後,敗家手辦廠又拿出了一個看似沒有延續性的新品,就是和RX鍵盤一起到崗的Keris月刃,這個型號有無線和有線兩個版本,沒有樞軸按鍵,沒有霧面情趣外殼,主打輕量化但表面沒有開洞,體型中等,右手設計,本期外設板塊,就品品這枚月刃無線版滑鼠.
規格參數
官網搬運,先看要點——保持三模連接,最高16000 dpi的3335引擎,輕量化,拔插式微動,全新ROG開關,PBT分體按鍵,軟線,脫離驅動調節性能,Armoury支持,還有兩點沒提到的:Smart hop低延遲抗擾方案,續航110小時(官商,藍牙關燈方式),總之幾乎是避免了一切無線滑鼠可能出現的硬傷,就優秀.
參數表如下,鑑於ROG官網迷一般的訪問流暢性,這個表格不代表最新的數據,起碼對於續航,它和官方商城標註的就不太一樣.
外觀解析
月刃這個型號,跟命名一樣,是個比較輕量級的滑鼠,盒子也小巧,同樣的ROG紅黑配色.
開箱的儀式感遠沒有旗艦型號那麼強烈,簡單的紙板支撐,吸塑定位保護.內容物除了滑鼠外還有手冊,印刷品,連接線,替換側鍵,猛男粉、霧霾灰兩套微動開關,替換膠貼,料還是很豐富的.
全黑的外殼,低調敗家,沒有了前面兩款的情趣半透明,改成純黑,質感仍然優秀,但沒那麼獵奇了.
不過這裡還是能感覺到它的不同,尾部的黑和左右鍵的黑,它不是同一個黑……
月刃是個右手型的設計,非對稱,尺寸是中等的,雖然輕量,但算不上是小型滑鼠.
正前方底部出線,滾輪用了半透明的塑膠
經典拇指位兩側鍵
logo用傳統直透方式,敗家之眼回到了銳利的背光效果.
底部,腳貼造型獨特.
細節解析
月刃最大的細節特點就是背部兩種不同的黑,這是由於分體式按鍵使用了PBT材料——就是鍵帽上手感相對滑硬,質地偏粗的那種材料——好處是打油的周期長些,所以可以看出兩種材質的質地差異.表面細微磨砂,滾輪包膠斜紋,灰色顯得比較出跳,不同之處在於核心部分也是半透明的,所以當燈光亮起時整個滾輪就都是亮的
月刃這個型號沒有太多花頭,主打體重輕盈,所以沒有了太多內部結構件,樞軸按鍵沒有了,而側鍵的磁吸更換還是有的,並且附送的替換色更是滿足不同的喜好
不過兩套模具是一樣的,除了更換配色不知道還有什麼其它用處.
可以隨意組合顏色,使用起來沒啥區別.
右側唯一的裝飾,rog 文字logo.
尾部的背光logo部分直接刻出,亮度和銳度都不再是問題
這次的線使用了」傘繩線」,跟razer類似的超軟編織線,軟到蓬鬆的那種.
底部四塊腳貼的面積不小,但儘可能的考慮滑鼠移動的主要方向,以降低摩擦.dpi切換鍵以獨立按鍵的形式在底部,還可以看到兩個膠塞和接收器的收納.
摳出兩個膠塞就可以拆掉上蓋,更換微動.
螺絲位置有金屬套筒加固,防止反覆拆裝對套絲帶來的損傷.
為了減輕重量,ROG的方式是在內構上挖洞,六邊形的蜂窩狀孔洞對上蓋的強度無不良影響,跟直接挖洞相比,它相當於把背光的透明層放到了外面,挖掉裡面,而外殼挖的通常也還是要在背光部分再加個半透明內層,所以這種做法顯然讓觀感更佳,清理難度更低.
這次的微動亮眼,紅色半透明外殼,ROG定製,首次是月刃是的獨佔配置.
手感及應用感受
影響握持感受的主要有三個因素,一個是重量,一個是身材,一個是材料本身質感.重量方面,月刃是ROG第一個輕量化的型號(不是微型),79g.輕量化這個話題是最近幾年遊戲滑鼠的一個趨勢,以前有沒有呢?其實也有,只是未成風氣,ROG在這點上又是後知後覺的,話說回來,滑鼠不是越輕越好,而是握持和重心分布的合理性.舉個例子,**姐的身材最重要的是比例合理,而不是單純的瘦,稍胖點只要比例優化的好,體驗感肯定要比單純減重的好——所以這是個雙重因素.
第二點是造型,結合重量來看,月刃體積不算很小那種,跟魔刃(大),靈刃(小)相比,它是居中的,且是右手設計,這個尺度的右手滑鼠是最能做到爬、捏、抓三合一的,適應性最廣泛.
日常慢節奏的場合,它完全可以以手腕為支點,讓你放鬆三指,愜意的使用;而遊戲時,它的腰線和高度,配合重心居中,也可以讓捏、抓達到理想的平衡,還有分體按鍵和輕體重,靈活度和穩定性都是上佳的.
當然,反過來也最不適合極端用戶,我就喜歡主戰坦克,或者就偏好蘿莉,它也就顯得中庸.至於第三點材質觸感,月刃的砂感無疑是良性的.
PBT分體按鍵,很少有廠家這麼玩,原本糾結鍵帽材質的通常並不一定是遊戲玩家,而是鍵盤愛好者,是執著於鍵盤各種細節的」鍵客」或」鍵人」.遊戲玩家對PBT也不見得那麼執著.近些年隨著機械鍵盤的普及,這兩個群體界限也沒那麼清晰,PBT的認知度大大提升,ROG把這個材料引入滑鼠按鍵上還是挺新鮮的做法.總之,耐磨度增加了,但在使用感受上,畢竟它不像鍵盤要照顧那麼多手指,而且是長鍵程的往復運動,滑鼠點按的細微操作,對手感影響並不會很大,無非是手指接觸面覺得硬點,粗糙點,打起遊戲來進入狀態也就無感了.
另一個手感特點來自ROG的微動,除了半透明紅色的顏值(看不到啊,親),它的手感也是非常不錯的,以日產原本配置的D2F-01F為參照的話,它反饋更清晰更乾淨,是個兼具力度和清脆的過程,無意外接下去會成為標配,至於壽命標稱7000w次,微動換起來這麼容易,強調這個也沒啥太大意思.
最後,續航的情況,全天開啟燈光,默認呼吸燈,單色循環,滿電大概XXXX
驅動及燈光解析
月刃無線版由Armoury crate管理和詳細設置,界面已熟悉.
選擇你要設置的設備,進入相應的頁面.
所見即所得,拉選項卡,置頂功能即可,沒什麼難度.
支持四組dpi預置.
支持燈光全家桶.
響應高度兩檔選擇.
電量提示,及警告功能預設,其它就不展開了.
燈光效果回歸了經典方式,特點在於滾輪.
由於整體都是透明材料,所以燈亮後整個滾輪都是RGB狀態,外圈塑膠有霧感,算是比較特別.
總結
ROG Keris月刃是個新的代號,沒有採用夜刃2和魔刃那種極具特點的外殼和按鍵方式,似乎又與戰刃(大G)搶右手專屬的頭牌.但既然不叫戰刃無線版,也有他的道理,雖然不算小但比戰刃還是有那麼一點瘦身,外加輕量化、新微動、PBT按鍵的加持,與戰刃還是走了不同的道路,手感更具廣普性,應用場景也更多.無線版的性能和尺寸在中端上非常有競爭力,目前各家將無線遊戲滑鼠的價格區間逐漸由旗艦向下放的過程中,ROG這步走的還挺激進的,4-500的價格顯得不那麼敗家了,咋不再激進點,配個無線充電呢.
ASUS ROG Keris Wireless 官方網站:
https://rog.asus.com.cn/mice-mouse-pads/mice/wireless/rog-keris-wireless-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