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不久前CHH評測室為大家帶來過STRIX LC II飛龍2代的評測,伴隨著產品線的日常更新, RYUJIN II龍神2代也終於來到了我們的面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產品規格
規格方面本次收到的RYUJIN II為360mm規格,詳細規格請參考下圖.除此之外還有240規格可供選擇.
產品解析
外包裝方面依舊是正統ROG那紅黑的配色,敗家之眼LOGO處採用了炫彩的處理.
背面印有產品的基本信息以及亮點介紹.
附件包括,1本說明書,1張信仰貼紙,3把風扇,2根線材,1個控制盒以及1包3M膠,扣具為全平臺通用(TR4平臺由CPU提供).
兩根線材分別為風扇1分3線以及RGB線.
附件包括一枚控制盒,在兩角印有黑色的ROG LOGO.
每邊各有1組ARGB連接口以及3組風扇4pin接口.
底部則是1個3pin ARGB輸入接口,SATA供電接口以及MicroUSB通訊接口.
背面則自帶了2.5寸硬碟安裝位,方便固定.
風扇方面提供了3把貓頭鷹的NF-F12工業版風扇,可以說配置直接拉滿了.
工業版F12整體顏色為全黑色.
前後四角的防震膠墊依舊沒有少.
最高轉速為2000rpm,最大風壓3.94mmH2O,最大風量71.6 CFM.
360mm規模的鋁製冷排,採用全黑化設計.
做工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表面非常整齊.
水道數量與鰭片密度均屬於主流水準.
冷排的側面刻有ROG字樣.
水管採用了包網設計,連接處包覆有橡膠.
冷排實測厚度約為27mm.
冷頭的設計非常方正,整體顏色黑灰搭配為主.
頂部一塊3.5寸的LCD屏幕是其最大的亮點.
屏幕開機效果一覽.
可以在軟體中對於屏幕的顯示內容進行自由調節.
屏幕的四周邊框也做了些類似於金屬拉絲的小裝飾.
側面設計有出風口以及銀色的LOGO裝飾.
另一邊也是如此.
冷頭的外框可以拆下,內部集成了一枚6cm的小風扇來給主板的供電元件進行輔助散熱,最大轉速4800rpm.
外罩通過磁吸固定在冷頭上,經過觸點對冷頭進行供電.
兩根線材也集成在了外罩上,分別為連接主板的USB2.0跳線以及連接控制和的MicroUSB插口.
冷頭的水管可以自由旋轉.
接觸面的材質則為銅底,預塗矽脂.
安裝解析
Intel LGA1200安裝所需附件一覽.
選好相應的孔距後,把背板扣在主板上.
再將四顆雙頭螺絲安裝在背板上.
把冷頭放置在雙頭螺絲上,擰緊四顆固定螺帽即可完成固定.
Intel LGA1200平臺整體一覽.
AMD AM4平臺安裝所需附件.
首先需要把冷頭上預裝的Intel的安裝環進行拆除,更換上AMD平臺的扣具.
拆除主板原廠自帶扣具,保留背板.並在背板上再擰上四顆底座螺絲.
將冷頭放置在底座螺絲上擰緊螺帽即可完成固定.
AMD AM4平臺整體一覽.
測試平臺
散熱器
ASUS ROG RYUJIN II 360
Jonsbo HX6250
be quiet! Silent Loop 2 360mm
EVGA CLC 240 Liquid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MasterLiquid ML360 illusion
Noctua NH-D15S chromax.black
測試環境
室溫20℃(±1℃)
矽脂
Phanteks PH-NDC
風扇
Noctua NF-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
Jonsbo Original 14CM PWM Fan
be quiet! SILENT WINGS 3 PWM 120mm high-speed
EVGA FX12 PWM
CoolerMaster MF120 Halo PWM
Noctua NF-A15 PWM
平臺
處理器: Intel Core i9-11900K @5.0GHz
主板: MSI MEG Z590I UNIFY
內存: G.Skill F4-3600C16-8GTZR (8Gx2)
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10 20H2
軟體: AIDA64 ExtremeEdition V6.33.5700
性能測試
CHH評測室散熱器測試策略如下(應用於水冷以及中高端風冷):
為了提供類比,故額外提供了使用NF-A12x25/NF-A14的數據;
主板BIOS設置i9-11900K全核心5.0GHz,TDP控制在約200-210W,其餘均為默認設置;
風扇轉速全部手動恆定在固定轉速12cm-1300rpm/14cm-1000rpm及所用風扇的最高轉速;
滿載烤機軟體為AIDA64自帶"系統穩定性測試",僅勾選"Stress FPU",採用Non AVX512設置;
CPU溫度採集自AIDA64自帶"感應器"中的"CPU IA Cores"數據.
從結果和體驗上看,飛龍2代對於溫度壓制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完美的.自帶的貓頭鷹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風扇無論在任何轉速下都可以對冷排進行有效的散熱,噪音方面也得益於貓頭鷹的傳統技能,雖然加了工業扇的名號,但即使在2000rpm下,噪音依然是相對來說可以接受.在更換了NF-A12風扇後,溫度有些微的下降,噪音同樣也是略微安靜,總的來說差別只有一點點,因此自帶的風扇已經非常足夠了.水泵在常規情況下2800rpm的滿轉噪音也是相當安靜的,只是冷頭上這顆6cm的小風扇的噪音,會讓人感到些許煩躁.因此建議在日常使用中,將水冷風扇控制在1700rpm以下,6cm小風扇控制在2200rpm以下即可.
總結
相比之前的飛龍1代,這次的RYUJIN II飛龍2代在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上均是屬於頂級的水準,其配備的貓頭鷹工業風扇更是為玩家們省下了後期升級風扇的不小開支,可以說是非常到位了.頂部更大的屏幕以及輔助散熱小風扇也是對於喜愛超頻用戶們來說非常實用的一種輔助工具.要說缺點的話,除了略顯昂貴以外基本挑不出.可能少了一些RGB元素,有點不像以往ROG光汙染的做派在B格上稍顯不夠.
ASUS ROG RYUJIN II 360 官網連結:
https://rog.asus.com/cooling/cpu-liquid-coolers/rog-ryujin/rog-ryujin-ii-360-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