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陰流轉,又是臨近春節時
除了肥肉厚酒的盛宴外,
還有一股稻米香的年味也愈發濃厚
甜而不膩,悠然而綿長
說的便是這年味十足的「年糕」
相傳遠古時代深山中有一怪獸名為「年」,嚴冬之際食物匱乏,便會下山吃人充飢。為了應對年獸的威脅,聰明的「高氏族」部落在年獸下山前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按成一塊塊的放在門外,人們則躲在家裡。
年獸找不到人,便把門外的糧食條都吃光了,而後重返深山。人們由此平安地躲過了「年」的一劫,又可以開始安心春耕了。後來這種避獸方法就流傳下來。而糧食條塊是由高氏所制,所以把「年」與「高」聯結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和北方人過年吃餃子一樣是討彩頭的食物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廣東年糕由紅糖與糯米粉製成,是過年送禮C位之選。外觀上是偏深沉的紅調,質地偏硬,但只要稍稍加熱就會變得軟糯可口。
而小編最愛的做法則是煎年糕。讓每一片年糕都均勻粘上蛋液,再放到不粘鍋中慢火煎。此處考驗的正是耐心,一著急用猛火,煎出的年糕便無法達到外層金黃,脆香,內裡軟糯香甜的效果。
寧波水磨年糕聞名遐邇,其中古城慈城的手工年糕,有數百年歷史,是國家地理標誌。做法將優質的晚粳米水磨成糊狀,再瀝乾、蒸熟,用模具製成小年糕條,不同於廣東年糕寧波年糕顏色雪白無暇,口感軟滑有嚼勁。
寧波人最愛做法是直接切片,加入薺菜和肉絲炒,口味是鹹香型。
說起湖南的年糕也就不得不提炸年糕了,買上現成的桂花年糕,裹好一層糖漿,進鍋油炸。
炸至表皮金黃便可起鍋,從中間輕輕掰開拉絲的年糕條,香甜綿密,即使熱量炸彈也要嘗嘗。
北京的年糕為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滿族拜神用的祭品。北京小吃中的年糕,用黃米或江米麵加各種輔料蒸製而成。年糕品種多,有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
精細的年糕有白果、什錦、水晶、如意等,烹製方法多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點。
年糕一向不是南方人的專屬食物,延邊的朝鮮族打糕你也一定有所耳聞。將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裡用木槌捶打而成,捶打至不見米粒即可。
食用時在年糕內包上豆沙、花生芝麻餡等切成塊配上黃豆粉,吃起來更糯香、筋道。
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這裡的年糕傳承了山東人的粗獷豪邁,完全區別於寧波那邊的年糕做法。
炒年糕在韓餐料理中是標配,韓國辣醬的香甜將每一條年糕都包裹滿滿,還帶些許香辣,讓人會上癮。但對於韓國人來說,年糕在農曆新年期間,是必吃的年味菜餚。喝上年糕湯,湯中的年糕切片,形似初升太陽,是新舊交替的象徵。
日本也有吃年糕迎新年的習慣,寓意著堅韌與希望。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年糕是用純糯米做成,黏性較大。做法是碳烤配以特調的醬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時都是大魚大肉的多,唯有在節日裡品嘗更多屬於年味的美食,回憶兒時記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