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知識】破解朋友圈老謠言之蘑菇有毒

2021-02-13 二軍香菇資訊動態

謠言1

蘑菇與茄子同吃會中毒

關於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的消息,基本上都是一種套路:「這是當醫生的同學轉發的,請注意:最近醫院急診的患者比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了吃,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

真相

這是一種低級謠言,明眼人一看就可識破:其中除了嚇唬人的話外,一點沒說清蘑菇為什麼會有毒。況且也有許多人吃過蘑菇和茄子、小米等一起燒的食物,哪裡會中毒!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有些食物放在一起會有毒的說法並不存在。在食品安全中講到,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做食物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疾病。

謠言粉碎機:蘑菇+茄子有毒?小編以身試「毒」,結果.

謠言2

大蒜焯水鑑定蘑菇是否有毒

有項實驗把一種名為「白毒傘」的毒蘑菇與大蒜同煮,「白毒傘」有劇毒,可致命,與大蒜同煮後湯色清亮,大蒜顆顆雪白。

真相

「大家一定要清楚一點,毒蘑菇跟什麼吃都會中毒,與共同食用的食物無關,如果信了用大蒜可以辨別毒蘑菇的謠言,吃了真會中毒了。建議大家一定不要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專家王玉梅還表示,鑑定蘑菇是否有毒只有通過科學手段來辨識,通過大蒜焯水這樣的土方法是不靠譜的。

謠言3

蘑菇富集重金屬

謠言稱,一位自稱曾遊學蘇黎世大學醫院病理所的醫生遇到一個研究真菌的博士。該博士透露,蘑菇不能多吃,每月最多吃200克,因為蘑菇富集重金屬的能力特別強,幾乎所有重金屬,如鉛、汞、鎳都會富集在蘑菇中,但人體沒有排出重金屬的機制,時間長了,這些重金屬就會在腎小管內聚集,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腎小管的壞死。消息還引用了有關報導,說在烏克蘭、德國等被車諾比核事故汙染的地區,專家們開出的處方就是大力種蘑菇,以富集這些地區的重金屬和有害金屬,儘快使那裡恢復到汙染前的水平,進一步說明蘑菇富集重金屬的強大作用。

真相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馬志英曾發文表示:

「蘑菇能富集重金屬」這句話是真的,但還不夠科學確切。我們平時菜場裡買的一種白色蘑菇是食用菌的一種,學名「雙孢蘑菇」。我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常見的有雙孢蘑菇、香菇、草菇、金針菇、雞腿菇、木耳、銀耳、牛肝菌等。

食用菌對重金屬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的確遠高於普通作物,這是食用菌本身的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這就導致環境重金屬汙染往往會在食用菌中凸顯出來。國內外的不少研究文獻報導過有些地區的特定種類的蘑菇中重金屬含量超標。有的蘑菇品種富集重金屬能力較強,比如有研究者在平菇的實驗中發現,在含有汞的人工堆料上栽培平菇,它對汞的富集係數可達65~140,最高濃度可達23.2毫克/千克,但當培養料中汞濃度高於0.2毫克/千克時,會對平菇的菌絲造成毒害,不利於它生長發育。而在沒有受汞汙染的培養料上,平菇中汞含量極低,不存在富集現象。其他實驗也證明,在無汙染的土壤中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幾乎沒有富集到重金屬。

「幾乎所有重金屬都會富集在蘑菇中」這句話講過頭了,目前我們監測的有害金屬汙染主要是砷、鉛、汞、鎘。富集程度除了與食用菌的品種有關外,還與所富集的重金屬種類有關。例如,有一項實驗顯示,香菇、鳳尾菇、金針菇、木耳等食用菌對鉛的富集作用並不明顯。

菌菇類富集有害金屬的程度主要取決於種植環境的汙染程度。有的野生蘑菇生長在汙染程度較高的環境中,重金屬含量往往要比人工栽培的要高,因此不能隨便吃野生蘑菇。在人工種植的蘑菇中,一般規範的生產情況下,用棉籽殼、秸稈、木段等製作人工培養基,重金屬含量不高,重金屬超標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但有些菌菇類,如雙孢蘑菇、雞腿菇、姬菇等,需要用覆土栽培,若土壤中重金屬汙染嚴重,也就容易造成菌菇中重金屬超標。

總之,蘑菇中的重金屬含量不能一概而論,到底可吃多少蘑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所謂的「每月最多吃200克」,也缺乏實際地區和人群的危害評估依據。從目前國內各地檢測結果來看,發現有些地區有些品種的食用菌是有個別重金屬超標問題,但根據目前監測的食用菌平均重金屬含量水平,對照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人體對幾種有害金屬耐受攝入量計算,一般成年人(60千克)每月吃3千克的食用菌鮮品肯定在安全範圍內,所以正常飲食並不用太擔心。不過,從膳食均衡的角度出發,建議健康人平均每天吃食用菌鮮品不超過50克,即每月控制在1.5千克以內。

 「人體沒有排出重金屬機制」所以「最終導致腎小管壞死」這一說法很嚇人,但缺乏科學的人體醫學根據。科學研究證實人體本身具備一定的代謝能力,比如人體內有可與重金屬結合的金屬硫蛋白,如果體內重金屬含量增加,會誘導人體產生更多的金屬硫蛋白,從而提高解毒能力。此外,肝臟中的穀胱甘肽也能與重金屬離子結合,形成一定結構的配位化合物,從而達到解毒效果。而且對於一些特定重金屬,機體還有特殊的辦法針對性解毒。對於人體而言,除非一次大量或者長期持續超出劑量地攝入有毒重金屬,否則人體自身代謝重金屬的能力足夠使我們免於它們的毒性危害。何況人工種植的食用菌中重金屬含量甚微,所以在正常食用的情況下,人體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食用茵中的重金屬。

謠言4

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

網絡上有不少識別毒蘑菇的方法,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得到普遍認可的是「鮮豔的蘑菇都是有毒的,無毒蘑菇顏色單純」。

真相

單憑顏色無法辨別蘑菇是否有毒。舉例來說,廣東地區有一種蘑菇外形光滑挺拔、顏色單純潔白,還有微微的清香,很像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可食用白蘑菇,但它卻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蘑菇之一,名為「致命白毒傘」,又名「致命鵝膏菌」。它的毒素會嚴重損害人體肝、腎、血管內壁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可使人體內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達95%左右。還有許多野生蘑菇如肉褐鱗小傘、秋盔孢傘等,顏色並不鮮豔,但都有毒。

與此相反,有些顏色很漂亮的蘑菇完全沒毒,比如「橙蓋鵝膏菌」,它的茵蓋和菌柄呈美麗的鮮橙黃色,特別是在未張開時包裹在白色的菌託裡,萌萌的像雞蛋一樣,故有「雞蛋菌」的別稱,是夏天到川藏地區旅遊不可不嘗的美味。此外,雞油菌、雙色牛肝菌和正紅菇等都是顏色鮮豔的食用菌。某些品種的蘑菇雖然為同一個屬,顏色差不多,但有些有毒,有些卻無毒。可見,蘑菇是否有毒與顏色無關。

謠言5

長在陰暗、潮溼、骯髒地帶的蘑菇有毒

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毒蘑菇破損後會流出乳汁。

真相

蘑菇的毒性與其生長環境是否陰暗、潮溼無關。蘑菇的生物特性是自身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自養,只能寄生、腐生或與高等植物共生,同時對環境溼度要求比較高,因此,可食用的無毒蘑菇、有毒蘑菇大都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

至於蘑菇生長環境的「清潔」和「骯髒」,並沒有劃分標準,也與蘑菇的毒性無關。雞腿菇常在糞便上野生,栽培時也常用牛馬糞便作為培養基;反之,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中地上。

蘑菇生長環境中的高等植物,尤其是與很多種蘑菇共生的松樹和櫟樹,也不能作為蘑菇無毒的判斷依據。致命白毒傘就是與櫟樹、松林共生的。

至於「毒蘑菇破損後會流出乳汁」的說法也不靠譜,例如松乳菇、紅汁乳菇破損後都會流出乳汁,而且會變成令人較難接受的藍綠色,但這兩種菌都是十分鮮美的可食用菌。

相關焦點

  •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快看看九月的朋友圈幾大謠言你中招了沒?
  • 蘑菇居然長這兒?毛頭鬼傘?綿陽美女在朋友圈曬了張圖片……
    民間有一些「教你辨別毒蘑菇」的方法,然而並沒有科學依據。它們不但不能幫你大飽口福,反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數中毒者就是在採食蘑菇時受到了這些辨別方法的誤導。謠言1:不生蛆、蟲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毒蘑菇通常有毒,反之無毒。
  • 17個人吃蘑菇被毒死了?蘑菇和茄子、小米一起吃會中毒?快別瞎轉謠言啦!!!
    友情提醒:最近醫院急診的患者比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望大家相互轉告!不要點讚,擴散出去,功德無量!」小編看完就「呵呵」了,蘑菇和茄子不能一起吃?
  • 謠言止於智者,朋友圈的這些謠言,別信!
    隨意轉發連結「會被盜取密碼」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請大家不要輕易去點擊任何形式的圖片、連結、二維碼、小程序等,因為這些連結會盜取手機裡使用的銀行卡帳號、密碼,這些盜號軟體會輕易破解密碼近年來,這條謠言不斷地出現在山東、湖北、河南、北京、河北、東北、浙江等地,謠言內容也基本相同,各地媒體和園林部門也都對此進行過闢謠,但每到三四月份,這條謠言總是死灰復燃。為什麼朋友圈或者飯桌上常常有這樣那樣、生生不息的謠言?
  • 迷幻蘑菇會怎樣折騰你的大腦?
    謠言1:鮮豔的蘑菇都是有毒的,無毒蘑菇顏色樸素。真相: 這是有關蘑菇的謠言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為了逐條粉碎這條謠言,我們讓大名鼎鼎的「毀滅天使」白毒傘現身說法。
  • 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謠言老梗了,千萬別信!
    近日,有關「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對人體有害」的傳言再次在網絡上和微信朋友圈流傳開來。
  • 【注意】朋友圈瘋傳: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專家這樣說...
    最近,一條關於蘑菇和其他食物不能一起食用的「緊急通知」在朋友圈被瘋傳。
  • 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謠言老梗了丨闢謠
    這次的傳言源於網絡上一篇《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的文章,稱一位老教授食用了這種添加了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的食鹽後,對他的腎臟造成嚴重危害。文章中這樣描述:「體檢發現我轉氨酶升——總膽紅素升高——肌酐升高。最嚴重時感覺腎臟明顯不對勁了,並且尿尿呈現醬油色。我親屬中有位協和畢業的博士,他認為我這些症狀是某種化學物質導致的,讓我細查。
  • 顏色樸素的蘑菇沒有毒?不可信!這十幾種蘑菇都有毒,要認清!
    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今天,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和浙江華丹農業微生物資源應用研究院開展了現場科普,帶大家一起認清野生毒蘑菇! 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
  • 謠言:蘑菇和小米不能一起吃
    「朋友圈」最近傳說:蘑菇不可和茄子、小米、大黃米同吃,否則會產生毒素。
  • 科普 | 這十幾種蘑菇都有毒!預防中毒的關鍵是…
    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近日,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和浙江華丹農業微生物資源應用研究院開展了現場科普,帶大家一起認清野生毒蘑菇!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
  • 還記得嚇哭女業主的蘑菇嗎?這十幾種蘑菇都有毒,要認清!
    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今天,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和浙江華丹農業微生物資源應用研究院開展了現場科普,帶大家一起認清野生毒蘑菇! 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
  • 常見的幾類有毒蘑菇
    許多人不僅喜愛常見的木耳、金針菇等食用菌,更熱衷於去野外採野生菌菇,認為這種野生蘑菇比規模化生產的常見食用菌更美味。然而野生蘑菇美麗的外表、鮮美的口感下掩藏的是非同一般的危險陷阱:由於工業發展,野外的蘑菇也有可能受到重金屬等汙染;更嚴重的是,野外許多蘑菇帶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而且,許多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菌長得非常相似,非專業人士難以辨別。
  • 這次不是謠言:你的液晶屏設備,可能有毒
    這不僅是因為報導的媒體多半都並不權威,更重要的是,考慮到液晶屏幕目前在手機及電視等行業多半被用在薄利多銷的大眾產品上的事實,指稱其有毒實在是一件非常容易吸引眼球的事情。因此我們起初也認為,這很可能又是一起「WiFi致癌」式的偽科學炒作事件。然而,它居然是真的!
  • 這次不是謠言:你的液晶屏設備,可能有毒!
    就在近日,一些關於智慧型手機液晶屏幕有毒,會影響健康的報導突然開始出現。講真,我們三易生活最早關注到類似的信息時,對此是相當嗤之以鼻的。這不僅是因為報導的媒體多半都並不權威,更重要的是,考慮到液晶屏幕目前在手機及電視等行業多半被用在薄利多銷的大眾產品上的事實,指稱其有毒實在是一件非常容易吸引眼球的事情。因此我們起初也認為,這很可能又是一起「WiFi致癌」式的偽科學炒作事件。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你信過哪個?
    這是年後的第一篇十大謠言,大家是不是已經期待已久了?事不宜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哪些是你見過的。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千萬別信!尤其第二條
    這是年後的第一篇十大謠言,大家是不是已經期待已久了?事不宜遲,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哪些是你見過的。
  • 天氣潮溼,東莞路邊這些常見的植物千萬不要採,當心有毒!
    對於野生蘑菇,不要隨便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也不要食用。      毒蘑菇又稱毒蕈,蘑菇中毒一年四季都有,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其死亡率居各類毒物中毒事件之首。毒蘑菇所含的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或曬乾均不能消除。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 【健康「菇」事】市農微所手把手教您十一招識別毒蘑菇 採摘好蘑菇就到鮮禾菌菇基地去……
    全世界約有14000種大型真菌,形態和成分都具有很高的多樣性,辨別它們是否有毒需要專業知識,並非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所能勝任。因此對於不認識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辦法是絕對不要採食。這是有關蘑菇的謠言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為了帶領大家走出這個誤區,我們讓大名鼎鼎的「毀滅天使」白毒傘(Amanita verna)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