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各國紛紛成長加入到航天發展隊伍中,近地軌道上除了越來越多的衛星外,更多的航天垃圾也從而出現。這些太空垃圾一般都是火箭助推器外表的碎片,在進入近地軌道的時候因為要進行衛星投放,從而不得不進行解體,而這些解體的助推器碎片有的會和衛星一同漂浮著在太空中,要麼會被地球引力跌入大氣層,在夜空中化作一道道流星。
通常情況下,在經過大氣層的摩擦後,即使非常大的碎片也會被燃燒成小塊碎片,而這些在發射前也進行了規劃,並不會落入地球人口繁多的地方,更多會出現在沙漠、荒原和大海裡。但是近日日媒就表示在日本境內發現了中國發射火箭的殘骸,並且還派遣了航天相關專家組對此進行了調查。依照日本和美國向來對華施展的動作來看,他們很可能會將此事做文章,我國要小心了!
日本專家展開研究
根據國內媒體最新報導,日本衝繩縣海邊居民近日在海中發現了一片類似火箭碎片的物體,該物體起初被卡在了礁石上,後續隨著浪波被衝上了沙灘。當地居民將這塊碎片翻面後,發現上面印著「中國載人航天」在字樣,後續便報警將周圍控制了起來。
根據後續到達的專家測算,該碎片總長約4米左右,寬度也在2.2米,其中出現了缺損的情況。根據現場圍觀居民所說,該碎片並沒有產生其他的異味,也沒有對環境造成汙染,當時進行打撈的居民還是表示這塊碎片特別輕。後續被當地警方託運走並上交了日本航天部門進行研究。
日美等國經常以此做文章
直到目前為止,該事件還沒有在國際社交平臺上引起熱議,也可能是大家都在關注阿富汗軍事,暫未關注碎片後續的處理動向。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如果聯想著此前西方國家對中國航天方面的輿論攻擊,以及日本和美國的關係,興許這塊碎片日本就可能給美國「呈上去」,並以此作為證據大做文章。所以說,我們必須要在日本搞事情之前,做好準備!
說到美國,還記得在前段時間我國長徵五號殘骸落地的時候,被美國等西方政客拿來炒作,非污衊中國這些碎片產生了危險。在後續美國航天局局長尼爾森更是在會議上以此「指責」我國在航天火箭處理方面「沒有責任心」,相關美媒更是編造謊言,表示這些火箭碎片很可能在未來跌落到人員密集地區。
而日本雖然沒有在國際上和美國同時演戲,但是日本在現實方面更丟人。想必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事情大家都還記得吧,為了經濟考量日本最終決定在福島核電站附近1km遠的地方修建海底隧道,想要將汙水通過海底隧道排放到更遠的海域內。對於核汙水中產生的放射性元素和核汙染問題,日本總是閉口不談。因此日本能夠夥同美國將中國碎片大做文章的藉口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這方面美國十分擅長。
美國火箭曾出現意外
不過事實就是事實,長久以來中國運載火箭產生的碎片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意外,反倒是那些年在國際上,不斷宣揚中國航天殘骸「有害論」的美國出現過不少問題。比如當年 美國獵鷹火箭殘骸大片掉落在了美國農場附近,幾乎半個美國都看到了火球從天而降的場景,對此美媒竟然將其包裝成「人造流星」的畫面。因此也能看出美國媒體以及政壇的雙標理論,對於中國的輿論打壓純粹就是處於政治目的。
美國至今還對中國進行封鎖
中國航天的快速發展,所有國家都有目共睹,在高頻率發射的基礎上,肯定因此產生更多太空垃圾。不過相比較中國難道這些西方國家發射次數少嗎?並且在一些實際情況下,美國在每年的環境發展中都似乎沒有考慮國環境的問題,他們的想法似乎十分「單純」,只要能夠符合他們的利益,那麼無論給其他國家造成什麼影響也同樣會去做。所以本身不愛環保卻整天拿環保指責其他國家,那麼這些國家就肯定是有著他們的目的,想要通過這種輿論手段遏制中國航天發射,或者給中國發展增加阻力。
其實美國近幾年在對中國經濟和軍事發展進行限制的時候,也同時在對航天發展進行打壓。比如說在我國航天起步階段特別需要經驗的時候,美國無理拒絕中國對國際空間站訪問的申請,後續為了減少阻力更是推出了《沃爾夫條款》,該條款規定所有美國航天相關企業,都不能和中國合作。不過面對這種阻力,我國科研工作者並沒有氣餒,反而以此作為動力,努力發展中國技術,並在如今取得先進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