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炒作「中國火箭殘骸失控」「威脅地球」,官方最新回應來了!

2022-01-03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同樣是火箭殘骸墜落,在中國這裡是小心被「砸中」;在美國那裡就是「點亮夜空」……4月29日,中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西方媒體集體炮製了一個所謂「失控殘骸」的威脅論

5月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公告,狠狠打臉了西方媒體的抹黑報導。最新公告稱:經監測分析,2021年5月9日10時24分,長徵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殘骸已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東經72.47°,北緯2.65°周邊海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Debris from the recently launched Chinese Long March 5B carrier rocket fell back to Earth, into the Indian Ocean, on Sunday morning, with most of the remnants burning up during reentry, according to the China Manned Space Agency.

The debris reentered the atmosphere and crashed at 10:24 am (Beijing time), the agency said in a brief statement, which pinpointed the site at 2.65 degrees north latitude and 72.47 degrees east longitude.

面對中美兩國火箭殘骸,西方媒體再次拿出「雙標」的看家本領。5月4日,英國《衛報》報導稱,與空間站核心艙分離後,中國火箭殘骸正在以每小時約2.7萬公裡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從飛行姿態看,火箭殘骸已經失控,它有可能對地面造成威脅」。當地時間6日,《紐約時報》報導在標題中用了一個一語雙關的詞「heads up(抬頭/注意)!」No, you are almost certainly not going to be hit by a 10-story, 23-ton piece of a rocket hurtling back to Earth.不,你應該不太可能被這個猛衝回地球的10層樓高、23噸重的火箭砸中。That said, the chances are not zero. 《紐約郵報》甚至還用極度誇張的標題《巨大的中國火箭殘骸可能墜毀在紐約》來報導長五殘骸墜落。A massive piece of Chinese space junk is unpredictably circling Earth and could rain debris down on New York or another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next few days, scientists warned.科學家警告說,巨大的中國太空垃圾正在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繞地球旋轉,並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內,墜落在紐約或其他大都市地區。然而,在報導美國火箭殘骸時,美國媒體卻是另一番措辭。《紐約時報》報導3月底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殘骸墜落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個農場時,用火箭曾「照亮了西雅圖的夜空」這樣浪漫的詞彙。《紐約郵報》也使用了類似的字眼,「西雅圖上空神秘的燈光秀可能是來自SpaceX的火箭殘骸」。文中還援引當地網友的推文說,「你們看見了嗎,我這輩子從沒見過,太壯觀了。」I have never in my life seen anything so incredible.類似的「雙標」報導也存在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報導中國火箭時,CNN稱「美國防部正追蹤失控的中國火箭」;而在3月底報導美國火箭時卻說,「製造這場炫目燈光秀的可能是Space X殘骸」。對於外媒的集體雙標,有網友整理了一張左右對照的表格。左邊炒作中國火箭殘骸是如何「失控」(uncontrolled、out-of-control),右邊吹噓「獵鷹9」火箭殘骸如何似流星般「點亮夜空」(light up the night sky)
仔細分析西媒的「雙標」報導會發現,他們無論是「抹黑」還是「美化」,其背後的邏輯在科學上都站不住腳。據《紐約時報》消息,之所以「獵鷹9」殘骸會墜落在華盛頓州的一個農場,報導援引專家的話稱,是因為「第二級引擎點火並未按原計劃進行」,報導極力強調該事件的意外性質。
同時,報導卻反咬中國一口:「過去30年,中國都讓殘骸隨機墜落。」中方專家此前表示,運載火箭在完成運送任務後,在大氣層外運行的火箭殘骸由於本身已經失去動力,甚至可能結構都出現損壞,因此不管是哪國的火箭殘骸都不存在「可控」的概念。航天專家邢強博士解釋稱,火箭本身結構是「皮薄餡多」,內部燃料在發射過程中消耗後,剩餘的火箭殼體質量並不大,而且以鋁合金為主的殼體很容易在大氣層中焚毀。因此與空間站或大型衛星相比,火箭殘骸對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它的飛行軌跡也並非媒體報導的「不受控」,而是經過精密計算,並利用火箭鈍化技術,有意縮短在軌飛行時間。當地時間2021年3月4日,Space X獵鷹9號火箭再次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近地軌道。圖源:澎湃影像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表示,為防止火箭殘骸過久滯留在太空軌道上,或者在再入大氣層後無控墜落造成的其他風險,各國火箭在設計過程中都會採取種種措施,儘量避免火箭殘骸在軌產生大批碎片或者落入人口稠密區,減小火箭殘骸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從技術上來看,「獵鷹9」和長徵五號都屬於無控再入,並無本質的高下之分。火箭殘骸都在理論上存在概率極小、但造成一些傷害或是擊中人員的可能性。這也是當代人類一次性航天運載器的常見處置方法。在該問題上,西方媒體刻意渲染和誇大中國火箭殘骸的「失控」以及火箭殘骸造成人員傷害的概率,顯然不懷好意。5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針對火箭殘骸問題作出回應稱: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燒蝕銷毀,這是國際的通行做法。4月29日,長徵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了預定軌道。中方高度關注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的情況。
It is common practice across the world for upper stages of rockets to burn up while reentering the atmosphere. On April 29, a Long March-5B Y2 rocket successfully sent into orbit the space station's core module Tianhe. China is following closely the upper stage's reentry into the atmosphere.
據了解,該型火箭採用特殊的技術設計,絕大部分器件將在再入過程中燒蝕銷毀,對航空活動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極低。To my knowledge, the upper stage of this rocket has been deactivated, which means that most of its parts will burn up upon reentry, making the likelihood of damage to aviation or ground facilities and activities extremely low.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will releas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a timely manner.中國日報(ID:chinadailywx)綜合中國青年報、觀察者網、紐約時報、紐約郵報等報導

相關焦點

  • 小心被中國火箭殘骸「砸中」?官方最新回應來打臉了!
    官方最新回應來了!打臉西媒抹黑報導4月29日,中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西方媒體集體炮製了一個所謂「失控殘骸」的威脅論。今天(5月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公告,狠狠打臉了西方媒體的抹黑報導。
  • 中國火箭殘骸「砸腦袋」?網友:這張圖太諷刺
    ,西方媒體近日卻集體炒作「中國火箭殘骸失控威脅」.英國《衛報》5月4日稱,與空間站核心艙分離後,中國火箭殘骸正在以每小時約2.7萬公裡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從飛行姿態看,火箭殘骸已經失控,它有可能對地面造成威脅」。
  • 中國火箭失控砸中大城市???有的老外和臺媒心態失衡了!
    文章作者:微博網友@太空那些事兒獲授權轉載,打賞全部歸原作者中國火箭失控即將墜落!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英國《獨立報》等媒體聲稱,天宮一號在「自由落體」時,會像其它失控衛星一樣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因此,墜落地面的只是熔化的鐵塊,不會對地面產生嚴重撞擊。由於天宮一號體積巨大,墜落過程中,未完全燒毀的部分若落在居住區就會引發災難。近日,英國《衛報》網站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外界對天宮一號的恐慌——「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就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航天專家:今年上半年會墜落,但是...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球?航天專家:今年上半年會墜落,但是... 原標題: 近日,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朱樅鵬予以否認。
  • 中國火箭殘骸現身日本?日方專家組火速趕往現場,我國要小心了
    這些太空垃圾一般都是火箭助推器外表的碎片,在進入近地軌道的時候因為要進行衛星投放,從而不得不進行解體,而這些解體的助推器碎片有的會和衛星一同漂浮著在太空中,要麼會被地球引力跌入大氣層,在夜空中化作一道道流星。通常情況下,在經過大氣層的摩擦後,即使非常大的碎片也會被燃燒成小塊碎片,而這些在發射前也進行了規劃,並不會落入地球人口繁多的地方,更多會出現在沙漠、荒原和大海裡。
  • 外媒瘋傳「天宮一號」即將失控墜地,嚇得小編都不敢出門了
    最近,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這一論調並非首次出現。
  • 中國火箭殘骸要砸向紐約?美媒集體開火,轉頭卻被自己人打臉
    ,在過去30年間,中國都任由火箭殘骸隨機墜落。另外,《紐約郵報》也發布了一篇題為《巨大的中國火箭殘骸可能墜毀在紐約》的報導,聲稱火箭殘骸可能會墜落在紐約或其他大型城市,言語之中頗有幾分世界末日就要來了的感覺。看到這我們也不得不說,西方媒體在顛倒黑白這件事上絕對是專業的。我們先來澄清一下,《紐約時報》所說的「23噸」這個重量指的是載荷,實際的殘骸重量要遠小於這個數字,而且這個數字還是錯誤的,該火箭的實際載荷是22噸。
  • 中國火箭殘骸驚現日本衝繩,全球目光緊盯!中國航天技術洩露了?
    近日就有居民在日本衝繩縣發現了一塊印有「中國載人航天」字樣的火箭殘骸,它上面的白漆已經脫落,也沒有發現任何危險。如果這塊殘骸是真的,那麼它是脫落於我國發射的哪一期火箭呢?它的出現已經引起了一些國家的關注,中國的航天技術會因此洩露嗎?中國又會怎麼處理這塊火箭殘骸?下面就讓二師姐帶領大家一起去探索吧!
  • 天宮一號失控事件,到底咋回事?
    最近幾天,西方媒體紛紛鎖定「天宮一號」,有些聲音頗為恐怖:天宮一號已經失控,2018年3月將會撞向地球!
  • 中國天宮一號或失控墜毀?
    ★更多軍事資訊盡在微信公眾號:三芒星軍事  圖為天宮二號飛行器  近日,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天宮一號飛行器目前已經停止運作,未來,不排除隨時會失控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天宮一號可能會墜毀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 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
    「再過十多天,失控的中國「天宮一號」太空飛行器即將墜向地球,落點無法判斷,北京、紐約、波士頓、芝加哥等大城市均在危險區域內,墜地後會造成大規模致癌汙染。」最近你可能會看到如上的消息...先別慌,先放下壓縮餅乾,聽我慢慢剖析...
  • 吳蔚:汙名化「中國火箭墜落」 一些西方媒體根本不講科學
    B遙2運載火箭芯一級火箭殘骸於周日落入印度洋馬爾地夫附近海域,沒有造成附帶損傷。但是國際輿論卻針對所謂「中國火箭的不可控墜落」掀起了一輪汙名化報導。你對此事有何觀察?特約評論員 吳蔚:美國的火箭不可控再入是「流星劃破天際」,中國的火箭遵循同樣的技術邏輯就被說成是「火箭失控墜落」,這分明就是西方的那一套「國際馳名雙標」。
  • 外媒渲染天宮一號墜落會傷人 這個「高級謠言」怎麼破
    直到最近剛過去的2018年元旦,又來了一波新的宣傳攻勢。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 某外媒渲染的天宮一號可能墜落區,其實就是天宮一號軌道(傾角43°)的運行地面軌跡 1.
  • 長徵火箭太空中遭不明飛行物逼近,最近只有25米
    長徵4B運載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常規液體三級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它於1999年首次成功發射,將實踐五號和風雲一號C兩顆衛星送入太空,實踐五號是中國首顆採用公用平臺思想設計的科學實驗衛星,在軌道運行期間進行多多次空間流體科學實驗,而風雲一號C是中國第一顆被列入世界氣象業務的衛星,在服役期間為地面提供了非常精確的氣象數據和資料,它的成功發射被列為中國20世紀末三大事件之一
  • 外媒:中國一個月內兩次火箭發射失敗,因缺少美國晶片
    中國官方媒體央視網報告了火箭升空失敗事故…… 新華社在4月9日報導,當日19時4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尼PALAPA-N1衛星,初期一級、二級飛行正常,但三級階段出現故障,火箭及衛星殘骸已墜落,官方全面展開故障調查及相關工作。
  • 神舟十三號的整流罩在陝西發現,發射火箭的殘骸掉下來,砸到人的概率高嗎?
    我們分析一下,火箭發射後殘骸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在觀看火箭發射的時候,總是會聽到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等一些指令。      其實火箭發射的過程就是逐漸分離的過程,基本上殘骸部件有以下幾種。1、火箭保溫層火箭為了保溫,會在火箭箭體上特定的部位貼上保溫層,當火箭發射時會逐步剝落掉下來。
  • NASA:若殘骸擊中人類,中國須賠償負責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據航空航天公司(Aerospace Corp)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天宮一號的軌道高度已從設計的370km下降到了約180km,若不出意外將在60小時後落至大氣層內。美國加州非營利性航天研究公司Aerospace Corp剛剛發布了對天宮一號回落大氣層的最新預測:天宮一號預計將在4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3點15分(北京時間15:15)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這一過程耗時20個小時左右。這意味著在80小時後天宮一號的殘骸就會接觸地表。
  • 頭條 外媒:中國成為太空開拓者 不再複製美俄成果
    ▲長徵七號首飛成功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6月27日刊文稱,能夠攜帶大約3萬磅的重量進入地球低地軌道的長徵七號火箭25日發射了一個無人實驗探測器,探測器最終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著陸。文章稱,不管其探索宇宙遙遠區域的私下動機何在,中國的太空計劃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計劃,已經超出了僅僅複製美國人和俄羅斯人的成果的範疇,中國和印度等國正在推進太空旅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只是一個例子。例如,火箭所使用的更持久、推力更強大的燃料混合了煤油和液氧,而不是中國此前的火箭使用的更有害的自燃推進劑。
  • 外媒:中國員工竊取並洩露荷蘭ASML公司的機密技術
    此外,荷蘭情報機構在其過去幾年的年度威脅評估中多次發出警告,稱中國正在瞄準荷蘭的科技公司,極有可能實施智慧財產權盜竊行動。對於中國企業來說,ASML的成功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但是中國企業沒有必要去竊取其他公司的機密技術,在技術性行業,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優秀的技術人才,做好研發,努力掌握最前沿技術。ASML公司發言人告訴《路透社》,表示該公司已經了解荷蘭金融報紙的報導和調查,並正在準備做出相關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