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負重飛

2021-02-23 AI前線

AI 前線導讀:今年是科大訊飛成立第 20 周年,在這個特別的周年過半之際,科大訊飛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財報顯示,公司 2019 年上半年營收 42.28 億元,同比增長 31.72%,其中 C 端業務繼續高速增長,總營收 15.76 億,同比增長 45.45%;在總營收中佔比 37.28%;公司淨利潤(扣非後)3163 萬元,同比增長 56.61%。

自去年強勢發力 C 端戰略以來,科大訊飛在消費者業務方面表現喜人,但挑戰猶在。B 端業務仍佔據營收的大頭,但依賴政府訂單和補貼。其深耕 20 年的智能語音市場,近年來也不斷面臨 BAT、獨角獸等勁敵的四面夾擊,且過度依賴政府訂單和補貼。轉型成為一個必須作出的自我生長的選擇,但稚嫩的 C 端業務顯然還需要時間培育。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近日,科大訊飛公布了 2019 年上半年的「成績單」。

財報 顯示,2019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營收 42.28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1.72%;實現毛利 21.33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3.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89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45.0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3163 萬元,同比增長 56.61%;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7.46 億,比上年同期增長 9.26%。  

截至 2019 年上半年末,公司流動負債合計 57.06 億元,較期初減少 1.07 億元,其中短期借款 11.69 億,應付帳款和應付票據 22.7 億元。

從營收、淨利潤等數據看,科大訊飛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迅速。財報指出,公司 2019 年上半年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業務擴展、銷售規模擴大,教育領域、智慧城市、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政法等業務增長。

這份成績單還算亮眼,但科大訊飛的股價卻意外逆勢下跌。8 月 22 日,科大訊飛股價開盤下滑,截至收盤,科大訊飛收報 32.37 元,跌 0.62 元,跌幅 1.88%。

財報中還談到了當前中美貿易爭端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對公司經營的影響,科大訊飛表示,其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技術全部是自主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其核心技術並不受制於人。公司當前使用海外元器件的部分消費者產品,已有針對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和替代方案。

從短期業務影響來看,科大訊飛來源於美國的收入佔比極少,2018 年來源於美國的收入佔比僅為 0.01%。科大訊飛強調,中美貿易爭端對其銷售收入的直接影響非常有限,即便美國擴大制裁的極端情況發生,也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為止,科大訊飛的轉型結果還不能下定論。

自去年以來,科大訊飛一直積極倡導「To C+To B」雙輪驅動的戰略,向 C 端積極發力。據 2018 年年報,科大訊飛全年 TO C 營收 25.17 億,同比增長 96.54%,在整體營收中佔比 31.8%;毛利 12.96 億,同比增長 70.77%,毛利佔比 32.72%。

本次財報中,C 端業務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 To C 業務營收 15.76 億,同比增長 45.45%;實現毛利 8.49 億,同比增長 41.92%;To C 業務在整體營收中佔比 37.28%,毛利佔比 39.79%。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科大訊飛的 To C 戰略已經有了實質性的成果,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收入增長主要受消費者業務帶動。今年上半年,以翻譯機為代表的智能硬體營收 49,291.39 萬元,同比增長 47.80%。

具體到產品上,訊飛翻譯機是科大訊飛消費者業務的支柱性產品。它最早的版本發布於 2016 年,之後陸續推出了 1.0、2.0、3.0 版本,平均每年都要迭代升級一次。在 6·18 期間,訊飛翻譯機 3.0 連續 18 天霸榜京東翻譯機品類銷售額第一, 且連續第三年獲得天貓 / 京東雙平臺銷售額冠軍。2018 年,訊飛翻譯機賣出了 30 萬臺,佔據品類銷售額 70%,品類份額第一。  

訊飛翻譯機

劉慶峰更是成了訊飛翻譯機的「最強帶貨員」,走到哪就把訊飛翻譯機帶到哪兒。

嘗到甜頭之後,除翻譯機外,科大訊飛又嘗試推出了一系列消費者業務產品線,包括,訊飛聽見 APP、聽見 M1、聽見智能會議系統、訊飛轉寫機、訊飛錄音筆、訊飛智能辦公本等,儼然打造出了一套「AI+ 辦公」的產品家族。

進入 2019 年,科大訊飛繼續強勢加大在 C 端的布局。在今年 5 月的新品發布會上,科大訊飛接連推出了 6 款新產品,其中有 4 款都是面向 C 端市場的,分別是訊飛翻譯機 3.0、訊飛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學習機。首次推出的訊飛智能錄音筆 ,在今年 「京東紅六月」銷售中獲得京東錄音筆品類銷售額冠軍。  

儘管從數據上已經表現出了一些向好的信號,但業內普遍存在一些質疑:科大訊飛似乎沒有 C 端基因,轉型能否成功?C 端業務何時能成為主要的盈利增長引擎?船大難掉頭,這些都需要時間。但從資本市場的表現看,投資人顯然沒有那麼好的耐心。

除了訊飛翻譯機,其他的智能硬體產品還處在探索階段,還遠遠不能成為拳頭型產品。而翻譯機也還沒有成為絕對的爆款,它能否在未來承擔起「能打、抗打」的責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工智慧走向各個場景落地,商業模式創新是關鍵。在今年年度的新品發布會上,科大訊飛輪值副總裁胡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談到了轉型 C 端的面臨的挑戰。他表示,科大訊飛的優勢在於源頭核心技術、系統創新,但在商業模式創新上,仍面臨著挑戰。當然,他也提到了解決辦法,他認為作為技術創新型的 AI 公司,科大訊飛要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優化核心技術,來優化產品、迭代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B 端業務目前仍然是科大訊飛營收的大頭。

科大訊飛的 B 端業務主要包括教育、政法、醫療、智慧城市等行業 AI 應用。財報顯示,教育產品和服務營收 97,875.76 萬元,同比增長 48.86%;政法業務營收 45,913.36 萬元,同比增長 31.58%;教學業務營收 6142.65 萬,同比增長 7.68%;信息工程實現營業收入 8.05 億元,同比增長 38.46%;政法業務實現營收 4.59 億元,同比增長 31.58%。智能硬體實現營業收入 4.93 億元,同比增長 47.8%;訊飛 開放平臺落開發者數量目前達到 103 萬,實現營收 48,537.32 萬元,同比增長 55.73%。

在長期賴以生存的 B 端業務上,科大訊飛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在行業人工智慧方面,科大訊飛布局的賽道眾多、但強弱明顯,其中在教育上的布局是最強的,根基穩固,在醫療等領域尚處於重點探索階段,絕對優勢還不明顯。

科大訊飛以智能語音技術起家、已經在該領域深耕了 20 多年,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護城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已經成為常態,科大訊飛依託先發優勢和時間積累而構建的核心壁壘正面臨被「撕開口子」的挑戰。

一方面,近年來隨著深度學習等 AI 技術的發展,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的門檻已經降低,該領域不斷有新的創業公司崛起;另一方面,BAT 等科技巨頭憑藉資本優勢不斷拓寬自己的業務邊界,紛紛入局到智能語音領域中,將戰旗拉到了科大訊飛的腹地。

以語音開放平臺為例,最近幾年,BAT 等公司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語音開放平臺,2017 年,百度發布了 DuerOS 開放平臺,騰訊推出了智能語音平臺騰訊雲小微,阿里 AI Labs 有自己的 AliGenie 開放平臺,AI 獨角獸思必馳推出了 DUI 全鏈路智能對話開放平臺等。在智能家居(音箱)、智能車載產品等搭載的語音技術解決方案上,思必馳、雲知聲、搜狗均是科大訊飛的強勁對手。

在這樣的情勢下,轉型就成了不得不作出的自我成長的選擇。

B 端業務迎拐點,C 端業務尚需蓄力,科大訊飛的 C 端之路還需且行且努力。

不過,面對 BAT 的「包圍戰」,科大訊飛深耕 20 年築起的「城牆」也並非輕易可摧。在語音、語義、翻譯、邏輯推理等語音技術領域,科大訊飛的 AI 綜合能力屬於全球領先水平,在這些需要時間積累的強技術上,科大訊飛的先發優勢是 BAT 短時間內難以趕超的。為保持技術的領先性,科大訊飛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也很大,2019 年上半年,訊飛在研發投入為 12.44 億,同比增長 32.15% ,在研發投入和研發人才上持續加注。

長期依賴政府補貼、盈利能力不足是科大訊飛一直以來揮之不去的質疑點。

據財報數據,2019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獲得政府補助約 1.16 億元,佔公司淨利潤比例達 61.37%。

有數據統計,2018 年,科大訊飛共獲得政府補助總額 2.85 億元,佔到了淨利潤的 52.58%。騰訊科技曾報導,其該年前半年的 1.3 億元利潤中,有 1.1 億來自補貼和投資收益,公司只創造了 2000 萬利潤。再往前追溯到 2016 年、2017 年,科大訊飛分別獲得政府補助 1.28 億元、0.77 億元。

政府補貼在公司的淨利潤中一直較大比重,如果扣除掉政府補貼,科大訊飛每年的淨利潤僅有幾千萬,而在每年營收增速飛速的情況下,淨利潤增長還需有更大的突破。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上市公司,這樣的業績難免失色。

作為國家扶持的人工智慧創新平臺,科大訊飛一直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及資金補貼。在其重點布局的教育、政法、醫療、智慧城市等行業賽道中,有大部分的項目是來自政府、事業單位的訂單。

何時能減少對政府補助的依賴、提高其自主盈利能力,於一片質疑聲中突圍,是科大訊飛必須要正視、且儘快解決的問題。未來,隨著消費者業務的全面推進而提供現金流,科大訊飛的盈利能力或許會有進一步的改善。

今年,是科大訊飛成立 20 周年,伴隨著這家老牌科技巨頭身上的壓力和挑戰依舊不小。

相關焦點

  • 保衛科大訊飛
    上周末一大早,科大訊飛的員工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條新聞:百度宣布語音技術全系列永久免費,AI免費戰再升級。這對科大訊飛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對手們正虎視眈眈。早在11月中旬舉辦的百度世界大會上,一名度秘員工就在AI財經社面前,提出對科大訊飛的質疑,「居然還在用賣技術的方式」擴張。  現在,科大訊飛已經站在一個命運的十字路口。
  • 囹圄中的科大訊飛
    策劃&撰寫:鎂少女天團 毫無疑問,對於科大訊飛而言,這是一個多事之秋。就在上周,央視《東方時空》欄目曝光了科大訊飛非法侵佔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建設培訓基地為名開發房產一事。一時間,輿論的討伐,風起雲湧。報導稱,該自然保護區被企業違規侵佔,其中「科大訊飛觀塘基地」成為這起事件的靶心。
  • 長沙銀行與科大訊飛籤署成立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
    近日,長沙銀行與科大訊飛在長沙銀行總行籤署成立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研究人工智慧在金融行業的數位化服務應用,圍繞智能語音識別、智能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高級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在金融行業的規劃建設、用戶服務、企業管理等業務領域開展合作,推動新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同時,雙方還將在科研項目、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進行合作。
  • 科大訊飛:為什麼不怕百度 怕新東方?
    自上市以來,科大訊飛併購不斷,啟明科技、上海瑞元、安徽信投、啟明玩具、訊飛皆成等一系重要子公司都被收入囊中。最近三年,科大訊飛併購更加兇猛,每年子公司淨增加十多個,照這個趨勢下去,子公司的數量恐怕就要趕上溫氏股份了。相應的,子公司利潤對科大訊飛業績的貢獻也逐年攀升。
  • 科大訊飛的商業模式
    騰訊藉助擁有海量用戶的手Q、微信,可以很方便的獲取豐富的語音數據,例如,騰訊公益目前搞了一個捐獻聲音的活動,從中很容易就可以獲取大量的閱讀語音,進行語音相關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隨著騰訊、百度等巨頭進入語音識別、語音搜索等領域,科大訊飛在語音領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一、公司基本信息科大訊飛的全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12日在深圳證交所上市。
  • 人工智慧系列之科大訊飛
    人類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正呈現出不斷加速的勢頭, 人工智慧的神秘奇點也即將到來,投資科大訊飛的時候到了。奇點到來對科大訊飛意味著什麼?
  • 科大訊飛你變了
    這就是科大訊飛在618年中大促中交出的答卷,也是這家AI公司如何深挖價值紅利的初步回答。其中,翻譯機更是科大訊飛的核心硬體產品。此前數據,截至2018年底,訊飛翻譯機的銷量超過30萬臺。僅2018年,翻譯服務次數超過5億次。
  • KV2 Audio&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坐落在這美麗的城市。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研究,軟體及晶片產品開發,語言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的國家級骨幹軟體企業。而天津分公司是科大訊飛斥資2億在空港經濟區建立的智能語音產業基地,全國第二大研發基地。
  • 科大訊飛:讓世界聽見AI的聲音
    ,而最初科大訊飛把語音作為切入點卻是源於偶然……戳視頻,聽聽科大訊飛執行總裁、消費者事業群總裁胡鬱先生如何解讀。科大訊飛在語音合成、識別、評測,翻譯等領域都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在國際機器翻譯評測IWSLT2014、NIST2015等大賽中科大訊飛連奪冠軍。在過去6年中,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準確率從60.2%提升到98%以上。語音技術上的優勢為科大訊飛向人工智慧發展,同時落地行業與應用打下良好的根基。
  • 科大訊飛,不夠性感,到底缺點啥?
    長期以來,對比傳統科技企業,科大訊飛是前沿和性感的,但是,對比一線網際網路企業、頭部科技創新企業,科大訊飛還是不夠性感,總感覺缺點什麼,那麼,到底缺點什麼呢?買地囤地,不務正業?當然,在開放平臺初期,我們也不能要求科大訊飛一夜之間把生態做完善,只是從業界觀察者角度,希望科大訊飛可以重視一下生態深度的問題。語音識別應用場景非常之多,但是,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如果科大訊飛的產品線過於依託在語音識別生態,那麼,必然影響生態厚度的建設。
  • AI股——希望科大訊飛牛年繼續上揚(牛氣哄哄)
    牛年來臨之際,鼠年最後2天交易日,科大訊飛連續2個漲停板。
  • 科大訊飛憑什麼挑戰谷歌和百度?
    智能入口的巨大想像空間,無疑是智能硬體的「強心劑」,從手機、路由器到電視,從蘋果的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到谷歌的Google Home的聯盟,從樂視、小米到傳統家電企業,佔據未來智能家居入口,已經是這個行業的核心「戰點」。就在各家企業撕殺之時,老牌的、專注於語音技術的科大訊飛也加入這一角逐,而且姿態極為鮮明:要讓語音成為未來的智能入口。
  • 科大訊飛(SZ.002230)企業分析報告
    如下圖為科大訊飛目前的主要核心技術。科大訊飛2008年5月12日登陸深圳中小板,成為中國語音產業界唯一上市企業,也成為全國在校大學生創業首家上市公司。(註明,中國移動雖然是第一大佔比股東,但是其主要是戰略上入股到科大訊飛,保持科大訊飛創始人團隊管理控制權)。
  • 無懼跌停,堅定做多科大訊飛
    僅僅一個晚上,科大訊飛的股價就翻了個過山車。 很多「馬後炮」們此時站了出來,發文痛斥科大訊飛各個缺點,我通通看了一遍,無非是以下幾種理由:1.淨利潤低;2.技術優勢正在被阿里、騰訊、百度取代;2.取得發展完全是依賴政府的扶持。在我看來,這些看空的觀點僅僅停留在了表象,並未真正看懂科大訊飛的基本面。 首先看淨利潤。
  • 語音為王:科大訊飛 inside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予科大訊飛的上榜理由為:「該公司旗下的語音助理技術是中國版的Siri。其實時翻譯技術則是傑出的人工智慧應用,克服了方言、俚語和背景雜音,可將漢語精準地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在當天的榜單發布會上,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江濤說到:「與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其實科大訊飛過去十幾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挺笨的。
  • 重磅 | 李世鵬博士加盟科大訊飛,擔任訊飛AI研究院聯席院長
    ,擔任科大訊飛副總裁、訊飛AI研究院聯席院長。李世鵬博士將領導科大訊飛研究團隊在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上的探索和創新,助力科大訊飛的AI技術應用落地,並主導科大訊飛的國際技術合作拓展。李世鵬博士李世鵬,美國裏海(Lehigh)大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和學士,IEEE Fellow,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秘書長 。
  • 科大訊飛已拿捏!
    8月29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科大訊飛「新一代語音翻譯關鍵技術及系統 」榮獲本次大會最高榮譽SAIL(Super A.I. Leader,即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獎)應用獎。華為、科大訊飛、銀河水滴科技、阿里巴巴經過層層角逐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卓越獎(Superior)、應用獎(Applicative)、創新獎(Innovative)和先鋒獎(Leading)4大獎項。此次榮獲SAIL應用獎的是科大訊飛新一代語音翻譯關鍵技術及系統。
  • 科大訊飛加入中國新產業聯盟
    峰會公布了「中國新產業聯盟」首批25個成員名單,科大訊飛與BAT等人工智慧國家隊企業都名列其中。在現場眾多嘉賓的演講中,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的演講——《AI賦能,世界的下一種可能》為觀眾打開了「媒體+產業」融合的廣闊視野。杜蘭談到,科大訊飛在「AI+媒體」領域做了很多探索,AI的底層技術已經應用在媒體的「採、編、播、審、存」等媒體生產和輸出的全流程。
  • AI 明星科大訊飛:BAT圍剿,盈利堪憂?
    國內一提到AI企業,科大訊飛應該是其中的領頭羊了。作為國內中文語音識別技術的龍頭老大,它是有技術有實力。雖說是AI領域的明星企業,可尷尬的是它的盈利能力卻不高,造成科大訊飛盈利不高的原因在哪裡?隨著BAT的入局,科大訊飛的業務還能給它築成強大的護城河嗎?未來科大訊飛要從哪裡入手提高業務的盈利能力?
  • 科大訊飛:重構銷售渠道數字戰鬥力
    2020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上,我們邀請到了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總監李濤先生為我們分享科大訊飛數位化轉型實踐,特別分享給您。首先跟大家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隸屬於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營銷部,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營銷支持這塊,我是最傳統也是最資深的銷售人員,一直是零售這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