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極力追趕臺積電,為何臺積電能縱橫市場?兩大優勢很明顯

2021-02-07 宸愷科技王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01三星的目標

了解的人都知道,三星和臺積電一樣,也有自己的晶片代工市場。但是和臺積電不同的是,在整體的實力和臺積電差了一大截。

雖然三星最近宣布要進入5nm量產階段,但是臺積電早已經開始量產5nm晶片了。看起來三星和臺積電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但其實臺積電不論是工藝技術還是市場地位,都遠遠超越三星。

不過三星也並非沒有優勢,在晶片細分市場上,三星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比如三星有自己的存儲晶片,處理器晶片,而臺積電完全就是幫助客戶代工,沒有自己的產品。

三星用自己的晶片搭載到自家的手機產品上,一系列的工序基本上都是三星自己完成的。屏幕零部件也做到了業內領先,在這些細分領域當中,臺積電完全插不上手。

三星的目標一直都是超越臺積電,要做到全球第一就必須越過臺積電。以三星的實力,有很大的希望。如果連三星都做不到,世界上就沒有第二家企業可以做到了。

那麼三星都付出了哪些努力呢?首先是在製程上,三星決定直接越過4nm,進入3nm製程,用更高的製程工藝去換取更大的優勢。其次是客戶資源的競爭,據了解今年底量產的5nm生產線中,就有高通的訂單。

三星極力追趕臺積電,就連下一個決戰的先進封裝領域都相繼出手。晶圓代工做到了這種程度,先進封裝技術就是將來晶片領域的另一競爭領域。

競爭對手依舊是臺積電,可是為何臺積電能縱橫市場,他的優勢都有哪些呢?

02臺積電縱橫市場的兩大原因

臺積電目前佔有全球一半的世界市場份額,能夠領先世界並不是沒有理由的,主要有兩大原因奠定了臺積電的優勢。

第一個原因是33年的客戶信任優勢。

臺積電發展至今,早已經和全球大客戶建立穩定合作關係,7nm、5nm甚至將來的3nm和2nm都已經有相應的客戶消耗生產線訂單。這是臺積電幾十年來的積累,也是最寶貴的資源。

有了客戶的信任,臺積電每一次製程工藝的突破才能讓客戶下單。根據有關消息顯示,蘋果已經提前向臺積電包下了2nm首批訂單產能。

雖然將來不能給華為代工,但是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相比以前,用戶更積極導入先進位程。

只要向更先進的技術發展,就離不開臺積電。口碑、信譽、質量等等因素讓臺積電贏得客戶的信任與青睞。

第二個原因是先進工藝的及時迭代。

工藝製程在不斷進步,業內普遍認為摩爾定律面臨極限,先進位程也接近了物理極限。臺積電卻一直認為摩爾定律並沒有停止,工藝上還能不斷進步。

所以臺積電制定了未來晶片工藝製程的計劃,最早會在2022年量產3nm。臺積電雖然在探索更高層次的工藝,但是臺積電並沒有採用冒進的方式。

比如臺積電為了保證推進工藝製程,會和大客戶共同研發策略,在保證能夠拿到訂單的情況下,預計量產的規模。

臺積電每年都會持續投入100億美元擴充產能,保證產能處於世界第一。這樣的產能至少是三星的三倍。

先進工藝的及時迭代讓臺積電擁有客戶和技術的優勢,基本上是全方面領先三星。別的不說,就從產能上來看,領先三倍的產能就足夠讓客戶有選擇臺積電的理由的。

試想一個,一個技術又好,產能又足夠,又有信譽的企業和剛有起色的公司相比,恐怕所有人都會和臺積電合作。

兩個原因非常明顯,不管是哪一個,都是三星需要提升進步的。單純提升工藝製程還遠遠不夠,必須建立自己的優勢。所以三星才會花更多的心思放在細分領域上,要是只有晶片代工業務,根本無法從競爭對手拿到太多訂單。

03總結

為何臺積電能縱橫市場多年,為什麼臺積電可以做到世界第一,其實有很多理由。只要成功了,所有的資源哪怕不想要,也會不斷湧入。

客戶會主動上門合作,因為失去了臺積電,再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三星除了分走小部分的訂單,也只能羨慕。

你覺得臺積電領先的原因還有哪些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

相關焦點

  • 聚焦臺積電:為什麼三星甘拜下風?
    國際權威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調研預估,2020年第三季全球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將成長14%,臺積電第三季營收年成長21%,市佔率排第二的三星電子的年成長僅為4%。可以看出,在市場佔有率方面臺積電已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對手。臺積電為什麼能甩開勢力強大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並且優勢越來越明顯呢?
  • 臺積電的技術優勢在哪裡?
    那麼臺積電的技術優勢在哪裡? 臺積電目前是世界排名第3的半導體供應商。臺積電提供客戶:1專利使用。2開放的技術平臺。3先進位程。4高良率產品。客戶有了概念,即可利用臺積電現成的技術平臺及專利,由臺積電用先進位程生產。  光有設備沒用,主要是如何生產出 體積更小/更高效率/快速/省電/高良率/低成本 的製程,這些都是臺積電最擅長的。
  • 追趕臺積電,傳三星取得思科與Google定製化晶片訂單
    追趕臺積電,傳三星取得思科與Google定製化晶片訂單8月3日,有消息傳出,三星取得全球網絡設備大廠思科(Cisco)及網絡搜尋巨擘Google的晶片代工訂單。韓國媒體指出,三星為兩家科技大廠生產的產品除了晶片,還包括設計,希望提供一條龍生產,有機會爭取更多客戶下單,縮小與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市佔差距。
  • 戰鬥的四十年:臺積電如何讓三星心服口服?
    對於第三季度,研究機構預計臺積電的營收同比仍會繼續大漲,他們預計會達到113.5億美元,較去年三季度的94億美元增加19.5億美元,同比增長20.7%。臺積電為什麼能甩開勢力強大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並且優勢越來越明顯呢?8月25日舉辦的臺積電2020年度全球技術論壇上,臺積電總裁魏哲家透露,2018年4月開始量產的7納米製程晶片已於近期達到出貨10億顆的裡程碑,出貨佔今年第二季晶圓銷售金額的36%。而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測,臺積電三季度營收主力為7納米製程。也就是說,2020前三季度臺積電出產製程晶片仍主要以7納米為主。
  • 臺積電與三星的訂單之爭
    全球市佔前3名,臺積電以52.7%穩居龍頭,三星17.8%排名第2,格芯以8%居第3,臺積電優勢巨大。據悉,為了搶奪客戶,三星打算「自砍」代工價格,以犧牲利潤的方式來拿下更多市場份額。在7nm先進位程中,三星選擇一步到位、搶先導入極紫外光刻(EUV)技術,反而錯失1年的卡位黃金期,造成一票客戶包括蘋果、華為、超威、高通、賽靈思等訂單都流向臺積電。
  • 3nm製程的競爭臺積電還能保持優勢嗎?
    眾所周知,在半導體市場三星的競爭優勢很強,尤其是在存儲、快閃記憶體、液晶屏、OLED、晶片製造等方面都有不錯的競爭優勢。不過,在晶片製造方面,三星一直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那就是臺積電。臺積電藉助著和蘋果公司以及此前的華為公司的合作關係,佔據了晶片代工製造的龍頭老大位置。雖然後來華為被美國「制裁」,不允許臺積電為其代工。
  • 三星與臺積電之爭
    很明顯,三星已經開始將晶圓代工作為重點發展業務。據業內人士消息,三星早前宣布要把今年的代工收入提升到1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未來要把臺積電作為主要競爭對手。雖然無緣蘋果處理器訂單,近幾年三星在代工市場上卻收穫了大客戶高通,驍龍835、驍龍845都是由三星10nm工藝代工的。2014年之前,蘋果與三星維持了多年合作關係。從2007年賈伯斯發布第一款iphone 開始,蘋果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都是向三星採購的ARM架構晶片,接下來的A4、A5、A6和A7也是由三星代工。
  • 誰能打敗臺積電?
    我們引以為傲的,也是手機端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麒麟晶片大概率就此成為絕版,而華為海思的晶片製造代工廠,就是臺積電。臺積電的影響力不止於對一家客戶公司,而是能左右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縱觀業界晶片生產商的三甲,英特爾因遲遲無法量產7nm而遭受廣泛質疑,三星已放棄當下,夢想著能依靠3nm技術革新在2030年反超臺積電。而
  • 三倍差距,三星為何越不過臺積電這座大山
    7月,三星電子、臺積電、德州儀器、SK海力士等半導體廠商紛紛發布2020 Q2業績報告,幾乎所有企業交出的半期答卷都或多或少地超出了市場預期,本文的主角正是這其中的兩家晶圓大廠,臺積電和三星電子。不過雖然三星奮力追趕,但是就目前看來,在短時間裡它依舊越不過臺積電這座大山。根據《日經亞洲評論》給出的數據,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臺積電佔據了整整51%的份額,而三星市場佔有率僅為18.8%,緊跟其後的是格羅方德、臺聯電以及中芯國際。而這種市場佔有情況在短期內應該也不會發生多大改變。 明明好像製程工藝相差不多,但這近三倍差距的的市場份額因何而致?首先是客戶方面。
  • 臺積電與三星的晶圓代工爭奪戰詳解
    而到了2016~2017年,隨著臺積電先進位程的進一步成熟,三星Foundry部分大訂單又被臺積電搶了回去;此外,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全面衰退,其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對相關先進位程晶片的需求大減。可以說,這兩個因素是導致三星Foundry在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幅(4%)大幅下降的主因。
  • 失去了華為訂單,臺積電的增長還能長久?
    在晶圓代工方面,臺積電的能力是首屈一指的。曾經是英特爾、三星的優勢所在,在臺積電的技術不斷突破之後,尤其是進入到5nm階段之後,無疑是領先一步。三星雖然也在市場可以和臺積電抗衡一下,但在搶訂單方面,還是略遜一籌。尤其是在對蘋果公司訂單的搶奪上,明顯不如臺積電。不過,三星和高通合作緊密,也是和臺積電抗衡的關鍵所在。
  • 先進位程之戰,英特爾/臺積電/三星誰能將摩爾定律進行到底?
    臺積電、三星快速追趕,跟上摩爾定律步伐。臺積電和三星憑藉晶圓代工後來居上,獲得智慧型手機時代蘋果、高通等大客戶。從 28nm 節點左右開始,廠商在節點代號的命名出於營銷考慮變得更加自由,臺積電與三星節點之間沒有明顯迭代關係,英特爾則始終貫徹摩爾定律的規則為新製程節點命名。同樣命名為 14/16nm、10nm 節點,英特爾實際性能明顯領先。從電晶體密度、柵極間距、最小金屬間距、鰭片高度、柵極長度等指標來看,英特爾的 14nm、10nm 節點均顯著優於臺積電、三星同節點技術。
  • 半導體巨頭臺積電:穩定增長的同時技術優勢明顯
    出品 丨 5GAI產業研習社作者 丨 包晶菁指導老師 | 劉鵬排版 丨 鄭伊婷責編 丨Elma主編 丨Candy2020 年公司業績良好,傳統業務仍為營收主力,中國市場增幅明顯。2020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34 億元,同比增長 25.2%。
  • 臺積電如何逼退三星?
    除了手機處理器之外,如今大面積晶圓例如Nvidia的GPU以及AMD的7nm CPU也確定了由臺積電進行代工,而三星以及Intel則各自代工自家的處理器,看起來臺積電在本次的製程代工的爭鬥中大獲全勝,那麼對於臺積電來說,為什麼在14nm/16nm時代和三星打得難解難分,而在7nm時代優勢如此明顯呢?
  • 5nm晶片為何集體翻車?10年前困擾臺積電三星的問題又回來了
    也就是說,驍龍888的多核功耗已經相當於一顆第11代低壓酷睿i7處理器,但需要明確的是,低壓酷睿i7處理器採用的是10nm工藝製程,落後臺積電、三星的5nm不少。英特爾處理器採用複雜指令集,理論上相比採用精簡指令集的驍龍888更為耗電,但驍龍888在佔據工藝先進至少一代的優勢下,功耗竟然相當於英特爾低壓酷睿。不知道英特爾看到這裡會是什麼心情。
  • 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多管齊下,為領先製程布下完整技術圖譜從上面的技術介紹來看,臺積電的2nm工藝採取的GAA製程架構,儘管並非自己研發,其在3nm製程上,還沒有三星激進地採用MBCFET架構,但想要發揮GAA架構優勢,就必須要看到臺積電在保持工藝領先性和生產良率上的技術優勢和積累。
  • 三星、臺積電!打起來了!
    三星在臺積電手中,搶走高通大單!高通驍龍865將有三星代工!目前手機市場上,驍龍855已經成為各大品牌旗艦機標配,作為其繼任者的驍龍865自然受到關注。這不,驍龍855剛捂熱,驍龍865就已被曝光。這一次,不同於大哥驍龍855是由臺積電代工,驍龍865將轉向三星懷抱。
  • 臺積電與三星的3nm之爭
    就此,我們也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三星與臺積電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戰略部署:3nm何時到來?在先進位程方面,臺積電和三星的關係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兩者之間的龍爭虎鬥也著實精彩。就目前公開的消息來看,臺積電和三星都已經透露了一些關於3nm工藝節點上的進展。目前來看,5nm、3nm節點主要面向FPGA等高性能計算領域,智能處理器和5G晶片。而2019年被視為是5G商用元年,在接下來的兩三年中,5G將會被大規模使用。或許,這也是兩大晶圓代工龍頭紛紛選擇透露3nm進程的誘因之一。
  • 臺積電晶片代工獨大,三星開始破局
    市場預估這將給晶片代工市場帶來重大的變數,而且也可能改變當前晶片代工市場臺積電一家獨大的態勢。相較臺積電的領先優勢,格羅方德在 2015 年透過三星的獲取授權投產 14 納米 FinFET 製程後,可發現在製程研發方面已落後三星和臺積電。
  • 三星放話超車臺積電3納米
    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兩強相繼揭露新一世代製程的最新進度,頗令人玩味。儘管,目前臺積電在各方面都位於制高點,但面對三星的野心,以公司追求技術領先、穩健成長的性格來看,想必不會輕忽大意。究竟,市場是如何看待這場戰局?未來又有什麼觀察重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