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交現歧視華人言論,為了不讓乘客感覺「身在中國」

2021-02-14 北美華人e網
m.huaren.us 或 www.huaren.us(國內用戶請訪問:m.huaren4us.com 或 www.huaren4us.com


世界那麼大,還搞啥的歧視呀!而且還是層出不窮的各種歧視,像你不是我們國家的人、你的膚色和我不一樣、你的語言和我不一樣....



在美國,近年來關於種族歧視越發的嚴重了,從黑人到華人...


近期,在美國伊利諾州的一個接送伊大香檳分校學生來往芝加哥的巴士公司發送了一封廣告電子郵件,裡面的廣告詞有些匪夷所思:「You won’t feel like you’re in China when you’re on our buses.」



乘坐本巴士不會讓乘客感覺自己身在中國...???還有這種操作,是不想搭載華人麼?


發布廣告的是一家叫Suburban Express公司,主要經營伊利諾州、愛達荷州等大學直達芝加哥市中心的巴士。



該廣告列出公司提供的各項服務,而其中一條則是這句話:「Passenger like you, You won’t feel like you’re in China when you’re on our buses.」 像你一樣的乘客,你在我們的車上將不會感覺自己在中國。就連美媒都稱,它的廣告語暗示著乘客不會和中國學生乘坐同一班車。


據統計,現在在伊利諾伊大學有超過12%學生是中國留學生,而且還有更多的中國人也生活在這裡,這個言論引發華人與眾多的校內中國學生的不滿。



然後,面對輿論壓力,Suburban Express公司只好道歉了,在3日發郵件給他們的顧客回應這一事件,解釋稱他們之所以會不歡迎中國人是因為中國人都去坐他們的競爭對手公司的車了。只是這封道歉信怎麼讓人都感覺不到誠意啊...


這封本意不在道歉的郵件接著說出了自己的重點,表示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因為財政問題招收了大量國際學生,其中近兩成來自中國,造成本地學生的各種負擔。信中還寫道,該公司對學校讓「出價較高者」入學感到不舒服等言論。

 


真的是鬧事不嫌事小,這封「道歉信」再次引發輿論聲討。


針對此事件,伊利諾伊大學學生事務副校長布朗楊(Denita M. Brown Young)向全校師生發出電郵表示,郊區快線為一家私人經營的巴士公司,且具有佔師生便宜的相當歷史,3日再次發生類似騷擾中國、亞洲留學生的事件。



校方指出,這類種族歧視及偏執的攻擊,將被大眾一起譴責,在無法停止私營公司在校園做生意的情況下,學校鼓勵學生大聲對Suburban Express公司表達不滿,並將這些紀錄列為日後考慮是否搭乘的因素。


伊利諾伊大學發言人卡勒(Robin Kaler)說,該公司有多次違規在校園教室張貼廣告的行為。此外,根據學校紀錄,伊大目前有5900名中國留學生,僅佔學生總體的12%。



同時據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學生學生說,Suburban Express公司此前已有多次歧視國際學生的記錄,經歷了這次事件,該公司受到中國學生的抵制。


「幾乎是一瞬間,幾個小時之內,幾乎學校大部分中國學生都已經知道這個事情了。」在校學生說,「新生第一次知道這種事情,都非常憤怒。很多人已經在它的評價網站上寫了差評,也有學生說自己再也不會坐他們的巴士。」


據知情人員表示,他們也了解這件事。這些人進一步揭露出一個新情況:原來,中國人並不是第一個被歧視的群體。


原來這個公司不僅對中國學生,他們對一些其他族裔的學生,比如猶太裔、印度裔,照樣有歧視的行為。



曾在2013、2014年,指責上百名乘客「未準時上車」、「在錯誤地點上車」而要求主要為學生的乘客繳交數百元罰款以避免被起訴,最後在伊大出面處理下,該公司撤回所有罰單與告訴。


2013年9月,Suburban Express公司的一名司機在檢票時對因為語言問題而交流不暢的國際學生大吼:「如果你不說英語,那你不屬於伊大,也不屬於美國任何一所大學!」在一些評價網站上,Suburban Express公司也獲得一片惡評。此外,該公司的經營者Dennis Toeppen曾因跟蹤、侮辱網友,騷擾乘客而有過被捕記錄。


而且在這次事情發生以後,由於傳播範圍廣,造成的影響也比較大,很多學生義憤填膺,「寧願從學校走去芝加哥,也不願意坐他們的巴士」。


不過,12月3日,Suburban Express公司又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該公司「無意傷害讓何人」,歡迎「所有族裔的學生搭乘城郊快線」。



無獨有偶,哈佛前不久也被爆涉嫌在錄取時歧視亞裔學生,而遭到美國司法部調查。64名亞裔學生2015年向美國聯邦政府提出申訴,指控哈佛大學的招生程序明顯歧視亞裔學生。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悶期後,美國司法部近期突然高調宣稱正對此案展開調查。



現在,世界趨勢於大融合了,還在歧視這歧視那,要是電影中的情節能成現實的話,宇宙中還有其他的物種,那還不團結一致...

本文由北美華人小編整理自網絡、Dailymail、僑報、洛杉磯華人資訊、新浪及環球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進行追究,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

19. 旅行 | 別浪費了你的美國籤證,可以去這些國家玩玩!20. 必備 | 美國各航空公司最新託運行李收費大全!22. 收藏 | 在北美生活,這些稀奇古怪的米你都認識嗎?23. 美國好用的保健品功效詳解,回國禮物可以帶這些!24. 乾貨| 美帝退休收入的這些事兒,你都了解嗎?25. 必讀 | 當你穩定了,父母想來美養老怎麼辦?


美容時尚:

27. 收藏| 買買買!歐洲敗家指南——價格及退稅28.盤點 | 那些讓你相見恨晚、不斷回購的護膚品29. 街拍 | lovinyoyo——時尚達人的20套夏日穿搭30. 收藏| 史上最全,blender果汁配方大合集


寶媽課堂:

32. 乾貨|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讀書筆記分享33. 收藏 | 帶寶貝去旅行,美國最適合親子遊的8個景點34. 收藏| 北美最受歡迎的兒童啟蒙玩具,你都知道嗎?37. 收藏 | 帶北美出生寶寶回國,如何在北京給孩子上戶口?


購物達人:

38. 注意 | 在Costco,這五類商品最好別買!39. 格調,那些在美帝買得到的精緻文具 |好物推薦40. 乾貨| Amazon亞馬遜Prime免郵總攻略

覺得文章不錯?長按下方二維碼就能輕鬆關注!只有1%的人知道哦!

相關焦點

  • 「不會讓乘客感覺身在中國」!美國這家巴士公司,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本月2日,美國伊利諾州一個接送伊大香檳分校學生來往芝加哥的巴士公司發送了一封廣告電子郵件,裡面的廣告詞有些匪夷所思:「乘坐本巴士不會讓乘客感覺自己身在中國
  • UIUC所在地的巴士公司因種族歧視被正式起訴,恐永久關停
    去年12月,該公司所有人兼運營人丹尼斯·特彭在群發的一封電子郵件廣告中稱:「乘坐我們的巴士不會有在中國一樣的感覺」,甚至叫囂「中國留學生過多導致本州的學生和居民苦不堪言」等言論。作為一家面向UIUC中國留學生服務並且從中獲利的公司,發表如此具有歧視性的言論,遭到了當地華人留學生的強烈不滿。
  • 身在美國心在漢,抗疫先鋒卡迪碧在中國火了!
    在這次疫情之前,妹子和你們一樣,不知道這位卡迪碧是何方神聖,甚至覺得欣賞不來。誰知道,疫情發生之後,這位「美利堅吹哨人」站了出來,不停錄製視頻警示美國人,還公開聲援中國,連《人民日報》都對她表示了認可。
  • 膚色在美國,真的很敏感——談美國種族歧視
    美國種族歧視從未消失美國多地爆發了反種族歧視的遊行和示威,不只是為了弗洛伊德,更是為了反對在美國無處不在的種族歧視,不但對黑人,也對黃種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可為什麼黑人如此容易成為美國警方打擊的對象?
  • 華人喜劇演員黃西線上分享遭歧視經歷:疫情後亞裔處境或更難
    不過,這位著名的笑星卻表示,過去十多年來,在美國脫口秀屆或者演藝界裡面,對華人歧視的現象一點都沒有改變。黃西指出,美國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一直就存在,只不過大家不願意去正視。和許多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相類似,黃西在上世紀90年代赴美留學,他坦承當時自己對美國的認識中很少有關於美國真正的歧視是什麼樣的,對於種族歧視根本沒有概念。
  • 白人女超市怒吼華人店員:不會說英語,就滾回中國!
    周五晚上在多倫多Foodymart華人超市,一位加拿大女士刁難華人還連聲呵斥讓她「不會說英文,就滾回中國!」,激怒了所有華人同胞!這一舉動再次將種族歧視這一話題推向風口浪尖!!  亞裔女性川普遊行發表言論被罵「滾回中國」這樣的種族歧視當然不只是發生在加拿大,美國也並不少見.
  • 川普言論煽動了種族攻擊,在美亞裔面臨雙重危險
    美國《紐約時報》24日刊發文章稱,在川普及其共和黨同僚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的背景下,美國華人以及其他美國亞裔不僅要竭力躲開病毒
  • 美國學生最愛用的吐槽社交媒體 發布了許多歧視亞裔的匿名言論……
    但這種匿名發布特性也導致了現在Yik Yak成為了種族歧視言論的重災區。而在各種歧視語言中,亞裔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比如在愛荷華大學校園內,Yik Yak便可以搜索到不少種族歧視的內容。另一人則寫:「夥伴們,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這所大學很快會變得更亞裔化,若是如此我就會離開…」在2013年春天,推特也發生類似情況。@UIAsianProbz和@ICRacists 這兩個帳戶暴露明目張胆歧視亞裔學生的偏見言論,辱罵他們的語言、穿著和舉止。
  • 【以偏概全】日本電視臺邀請50名華人出鏡 「抹黑中國」?
    該節目本月23日的一個單元主題為「中國人50人大集結——直擊日本人所不知道的中國人心聲」。        該節目之所以讓在日華人覺得憤慨,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於TBS電視臺製作這期節目的目的表示懷疑。該節目單元請了日本、美國、韓國的幾位藝人、評論員作嘉賓,同時請了50名在日華人作為「直擊」對象。
  • 獨家 | 陳奕平:何以解碼「我是亞裔,但不是華人」之說?
    在美國種族主義抬頭的「大撕裂」背景下,華人成為新冠疫情的替罪羊,其他亞裔群體出現撇清關係的舉動,仇亞情緒的渲染等,諸多外部因素促使這類「各掃門前雪」的行為發生。中新社記者:謝萍 金旭陳奕平,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主
  • ABC中國求職:這裡對華裔的歧視比美國多!
    小編對華裔在中國求職遭遇歧視一事進行分析。  因一張中國面孔被取消籤約  「原本打算與我們籤約的公司淘汰了我,以我有『一張中國人的面孔』為由,突然取消要和我籤署的合約,」鄭凱成在長微博中寫道。  這一次事業發展碰壁,鄭凱成說他體會到了中國對於華裔的「歧視」。
  • 郵報網友評ABC《澳大利亞華人如何分辨「真假」歧視?》——嘉賓被質疑滿嘴仁義道德
    我認為他們不妨上婦權運動的網站先去科普一下「歧視「的定義,要不則沒說到要點,惹人笑話了。這些話婦女們說了幾十年了,怎麼還不領略呢?為什麼?【觀天下】群:託波天王:為了不受影響,老衲擬不看報導進行對種族歧視這個話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切身體會。
  • 澳洲總理反歧視華人的視頻
    澳洲總理視頻講話內容總結記者問到澳洲總理,近來澳洲亞裔背景人士遭到種族歧視,例如BUS司機被攻擊,是否該是時候發起反歧視運動,你對這些歧視澳洲亞裔背景的人有何信息要傳達我要提醒澳洲人是澳洲華人在新冠初期對澳洲社會做出了防禦新冠病毒貢獻,同時他們是最早自我隔離14天的群體。我呼籲停止歧視任何澳洲人無論他們的背景是什麼,因為這是澳洲人的價值觀。短短幾十秒公開講話內容精彩,對答自然從容,表情真誠,同時也當場表揚和肯定澳洲華人對抗新冠的貢獻,太給力了,必須稱讚。
  • 美國華人的微信保衛戰
    2020年8月6日,美國時任總統川普發布總統行政令,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將在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與「微信」及其中國母公司進行任何交易。為了維護美國人使用微信的權利,一群華人律師自發組織起來起訴了美國政府。45天後,在他們的努力下,這一禁令在生效幾小時前被北加州地區聯邦法院緊急叫停。
  • 周小平:一個叫納粹的幽靈徘徊在美國上空,在美華人要警惕了!
    2015年7月7日,美國導演的南海仲裁鬧劇開始進入實操階段,仲裁庭首次舉辦了聽證會。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轄權和可受理性問題的裁決。當時不少人發出:反對「戰狼外交」,中國應該低調認慫換取美國寬容的愚蠢言論,局勢非常不明朗。而美國航母艦隊則躍躍欲試,準備展開武力脅迫。
  • 熱點 YikYak社媒風靡美國校園 歧視亞裔言論成災
    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這種匿名發布特性也導致了現在Yik Yak成為了種族歧視言論的重災區。而在各種歧視語言中,亞裔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比如在愛荷華大學校園內,Yik Yak便可以搜索到不少種族歧視的內容。  這些亞裔做了什麼壞事而變成仇恨信息的對象?他們的「罪行」,只是和多為白人的同學在同一學校讀書。  一名Yik Yak用戶最近寫:「愛荷華?
  • 言論自由 美國中文網不一樣的體驗
    這麼說,該網站對言論自由的限制是一視同仁的?比如,《與中國為敵的美國「太平洋威懾計劃」》、《「大漢奸」餘茂春眼中的美國對華政策》、《中澳兩國關係惡化到了新的低點》等文章都只能看到標題而看不到內容,我不得不與作者私聊讓他發給我一睹為快。
  • 倫敦"最作"咖啡廳,封鎖期間歧視中國言論...解封期間歧視肥胖...
    由於一名員工被解僱的原因,倫敦地鐵工人將在選舉日罷工24小時5月5日晚9點至5月6日晚9點
  • 成功暫緩WeChat禁令的美國華人律師,卻被自己人罵死了?
    而成立這一組織的原因就是為了通過法律手段,來確保WeChat可以在美國繼續使用。比勒在這項命令中說,對於華人社區中的許多人來說,WeChat是唯一的溝通方式,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禁止使用其他應用,還因為英語不太流利的華人除了WeChat別無選擇。而對於美國政府認為WeChat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比勒認為相關證據並不充分。
  • 華人幼兒園遭種族仇恨攻擊,暴力升級!
    頻頻發生的暴力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數十個亞裔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華人不應沉默,仇恨犯罪破壞的是整個社會。對許多美國人和數百萬亞洲人來說,星期五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日子。在薩克拉門託,亞太島國立法核心會議(Asian Pacific Islanders Legislative Caucus)召開會議,不是為了紀念農曆新年,而是為了譴責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暴力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