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RX 6800(XT)首測:極致低噪音 最能超的竟是RX 6800

2021-12-09 太平洋電腦網

18日晚10點我們首發了RX 6800(XT)的性能評測,新卡可以說是近年來在領域繼RDNA的又一個重大突破,不僅擁有匹敵RTX 3080的光柵化性能,能效比也比上代RDNA提升了50%+,給那些想購買高端顯卡的用戶提供多一個選擇。

但首測時公版也顯露出一些限制,比如功耗牆偏低,超頻時頻率雖然可以拉得很高,但會出現頻率波動大,讓成績「反向提升」的情況,這也預示著非公卡理論上會在超頻上有更強表現。

今天正值AIB非公首發的日子,我們就選擇了藍寶石的Radeon RX 6800 XT/RX 6800超白金,看看頭部AIB廠商能把新卡調校得如何。

藍寶石RX 6800(XT):提頻與高性能散熱的絕佳配合

參數點評:非公對比公版一般就是提頻與換了散熱,一般會把功耗牆也解鎖了,但GPU-Z中看不到BIOS信息,也就不能得知這張卡的功耗牆解放到多少了。

之前首測有提及到的參數提升,如CU單元數,Infinity Cache這類特性等就不說了,可以點這裡跳轉過去看。

藍寶石RX 6800 XT對比公版,基礎頻率從1825MHz提升至1925MHz,遊戲頻率從2015MHz提升至2110MHz,加速頻率從2250MHz提升至2360MHz,都提升了約100MHz。

而藍寶石RX 6800的基礎頻率從1700MHz提升至1850MHz,遊戲頻率從1815MHz提升至1980MHz,加速頻率從2105MHz提升至2190MHz,這張顯卡的基礎頻率與遊戲頻率提升幅度會更大,也意味著平均頻率會更高。在默認情況下,藍寶石這兩張卡對比公版也會有一定的性能提升幅度。

對比兩張顯卡可以發現規格參數上是差不多的,核心面積都是536mm²,流處理器數量雖然有差別,但可能是BIOS軟屏蔽而來,顯存也一模一樣,那是不是意味著RX 6800可以通過A卡傳統藝能刷BIOS刷成RX 6800 XT呢?

話不多說,先上性能總結。

評測平臺簡介

本次評測平臺與RX 6800(XT)一致,總體以i9-10900K為基準,AMD平臺用以測試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對顯卡性能的影響,作業系統從2004更新至20H2。

解答部分人對評測內容部分的疑問

前排回復下這兄弟的評論:我們評測的遊戲可以說是挑選了比較多人玩(CS:GO、GTA5、PUBG),有Benchmark(古墓麗影、英靈殿、全戰三國),也有一定參考意義的,可能就是你所說的「A卡優化」(銀河破裂者、看門狗、COD16、英靈殿)。

雖然時間的分配,以及個人精力問題,無法測試更多遊戲,但就論遊戲的類型,以及這13款遊戲數量,我覺得並不會說偏向於哪一邊。按你所說的「幾乎沒有評測」,那A卡大幅勝出的遊戲,應該一款都不會出現在我的評測當中。

但是在我的評測中,以RX 6800 XT對比RTX 3080為例,A卡打平,甚至打贏N卡的遊戲比比皆是。《CS:GO》,《巫師3》,《古墓麗影》,《刺客信條英靈殿》,《COD16》,《銀河破裂者》,《生3重製》,這些是什麼?空氣嗎?

引用《讓子彈飛》:誰又關心六子到底吃了幾碗涼粉?

性能實測總結:比公版強一截

為各位趕時間的讀者著想,這裡先把性能總結放出來。因為這代A卡終於支持光線追蹤了,所以我們的對比方法也要適配A卡。

因為3DMark測試的成績與遊戲測試的成績對比起來相差很大,所以這裡就分開3DMark項目與遊戲項目進行綜合對比,遊戲實測中加入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的成績來與不打開該功能做對比。

最後的性能統計也會分開光柵化與光線追蹤進行對比。

DX11、12光柵化(傳統)性能

3DMark的DX11 Fire Strike系列項目中,藍寶石RX 6800(XT)超白金對比公版有不小提升,RX 6800 XT超越了RTX 3090不少,RX 6800則與RTX 3080持平。

轉到DX12 Time Spy裡,A卡這邊就要稍弱於N卡了,藍寶石RX 6800 XT勉強與RTX 3080齊平,而RX 6800則超越RTX 3070 10%左右。

來到光柵化遊戲實測,這裡綜合了13款遊戲實測數據,藍寶石兩張卡對比公版,提升均在4%左右,RX 6800 XT在打開SAM功能後,綜合表現強於RTX 3080,RX 6800也超越RTX 3070約15%。

光線追蹤性能

光線追蹤方面,A卡這邊就打不過N卡了,Port Royal中,兩款RX 6800 XT都是領先RTX 3070 10%左右,而落後RTX 3080 30%左右,RX 6800落後RTX 3070 4~7%。

DirectX光線追蹤測試中,距離就拉得更開了,兩款RX 6800 XT落後RTX 3070約17%左右,RX 6800落後RTX 3070約30%。

遊戲實測方面,因為N卡有DLSS技術,所以也加入一併對比,但因為部分遊戲不能開DLSS,所以不會加入總的性能統計之中。

對比可以發現RX 6800 XT的性能也是領先RTX 3070約10%,而RX 6800雖然落後於RTX 3070,但差距縮小至5%,藍寶石RX 6800甚至縮小至2%左右。

擁有DLSS技術加持的英偉達幀數直接起飛,畢竟開啟DLSS技術後,可以看作縮小了一檔解析度進行渲染,顯卡的渲染壓力也小了,我們也很期待A卡有類似技術與N卡進行競爭。

A卡這邊光線追蹤是第一代實裝,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能接受,畢竟終於從無到有了,而且算法應該與N卡的RTX有所不同,就看後續遊戲優化與專項技術加持如何了。

總的來看,藍寶石RX 6800(XT)的表現符合預期,會比公版稍厲害一點,光柵化遊戲與RTX 3080持平,部分項目會稍弱於RTX 3080,但也有部分項目超越了RTX 3080。在光線追蹤遊戲中表現則會較弱。

如果你對光線追蹤遊戲不感冒,那你大可以將RX 6800 XT與RTX 3080畫個等號,而RX 6800按照性能分級,未來則應該是直面RTX 3070 Ti。

根據價格來看,5999元的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會稍貴,因為比公版貴了900元,性能提升幅度不大;而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售價4999元,比公版貴500元,這款卡的價格就相對容易接受。而且通過我們的後續超頻測試,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的超頻幅度也是比較可觀的,比默頻提升了7.7%,也很接近公版RX 6800 XT的水平。對藍寶石超白金系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選擇RX 6800,性價比會更高。

藍寶石RX 6800(XT)超白金開箱

這次上手的兩張藍寶石超白金外觀上除了部分細節之外,都是一樣的,這裡為了拍攝觀感,相同的地方就以一張卡做講解。

顯卡外觀延續了超白金系列的設計風格,黑色為主調,頂部與底部白金線條點綴。扇葉中間有超白金的LOGO,風扇周圍也同樣加上了六邊形碳元素式設計,整體來看顯卡顏值還是不錯的。

風扇配置方面,藍寶石為RX 6800(XT)配備了三個刀刃式軸流風扇,在提供強風壓的同時能實現靜音的運行效果,藍寶石官方稱同樣的噪音條件下,軸流風扇相比上一代風扇能讓GPU與顯存溫度下降3°C以上。

仔細對比的話,可以發現中間的扇葉為9片,兩側的風扇則為12片,並且中間風扇的旋轉方向與兩邊不同,正逆轉的設計能有效提高風量,更快散走熱量。

頂部有Radeon的LOGO,設計有流線型的感覺,銀色邊框的中間為一塊RGB燈光區域,沒有通電的情況下是全黑的,通電則會顯示SAPPHIRE的RGB LOGO標誌。

外接供電均為雙8Pin。

背板為全金屬背板,設計科技感十足,尾部有鏤空地方讓前面風扇吹透散熱鰭片與熱管,散熱更快。圖上背板右側可看到超白金的LOGO。

而在左下角可看到BIOS SWITCH撥鈕,這也是藍寶石一直以來都有做的設計,雙BIOS可給DIY用戶刷BIOS而不至於把顯卡刷磚。

在背板的鏤空處可以看到5V ARGB的同步插針。

顯卡顯示輸出接口均為3*DP 1.4a+1*HDMI 2.1,這反而與N卡RTX 30系的一樣,而不是與公版一樣配有Tyep-C接口,想指望顯卡給手機PD快充的用戶可能會失望了(笑)。

將兩張卡放在一起仔細觀察才能看到些許差距:這裡可以看到散熱鰭片的數量是不同的,上面是RX 6800 XT,左邊與中間鰭片的密度會高一點,總體會比下面RX 6800的短一截。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到中間顯存與供電散熱模組的樣子有所不同,下面拆解環節再來細說。

背面也只是有一點點不同,鏤空的位置有一些地方不一樣,NiTRO+的LOGO也換了個位置,總體來說兩張超白金外觀不同之處就上面兩處。

顯卡拆解

先來拆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

散熱器的鰭片可以清楚的看到分成了兩截:圖上左邊一截是鋸齒形鰭片,官方說明是提升流速的同時有效降低切風噪音。

而後半截是V型核心散熱模組,通過V型凹槽讓氣流有效吹透整個GPU散熱模組(即圖中銅底部分),有效帶走熱量。

核心共有5根熱管經過,其中4根往後延伸,一根彎成180度提供給V型核心散熱模組。

卸下散熱器後可以見到前面提到的顯存供電散熱模組,總共兩根單獨熱管,一根給左側供電+下方顯存散熱,一根給上方顯存+右側供電散熱。因為右側熱源更多,右側熱管的散熱鰭片會更多。

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為15相供電,每相供電MOSFET為英飛凌的TDA21472,最大可負載70A電流,這是公版RX 6800 XT與眾多高端顯卡才配備的MOSFET。

顯存為三星的GDDR6,與公版一樣,16Gbps,8顆組成16GB容量,256bit位寬。

顯存供電散熱模組特寫。

拆完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用料方面是比較足的,接下來拆RX 6800 XT看看。

RX 6800 XT則比RX 6800多了一根熱管,這次就是6根經過核心了。

同樣的V型GPU散熱模組,可以發現銅底座右側有給PCB元件配備的導熱貼。

顯存供電散熱模塊,這裡的熱管與上面RX 6800就有所不同了,變成了一根覆蓋上方顯存+左側供電,一根覆蓋右側供電+下方顯存,且模塊的大小會比RX 6800的大一點,也難怪散熱器上的鰭片會做得更密集與短一截了。

PCB正面,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為16相供電,比公版還多一相(把右側供電最後一個加上了),MOSFET同樣是英飛凌的TDA21472。

顯存供電散熱模組特寫,可以發現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的模組熱管會更長,也覆蓋到更多的地方。

兩款顯卡拆解完畢,可以發現顯卡的用料是有保障的,即使是RX 6800超白金也用上了英飛凌的70A MOSFET,這也讓顯卡在高頻下運行有了安穩的供電保障。

散熱措施方面也做得很足,藍寶石這次在散熱器上用了不少新技術,在實測中這兩款顯卡的噪音溫度表現也可以用「震驚」來形容。話不多說,馬上來看顯卡的性能詳細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部分基本以3DMark測試項目為主。覆蓋1080P、2K與4K解析度,DX11、DX12與光線追蹤項目。

3DMark DX11、DX12部分

在Fire Strike系列項目中,RX 6800 XT在所有卡的成績中是最高的,藍寶石兩張卡的成績也都比公版要高,Fire Strike裡藍寶石RX 6800 XT比公版高了5.6%,藍寶石RX 6800則高了2.6%。Fire Strike Extreme裡分別高1.9%、1.2%,Fire Strike Ultra中則高了1.1%,1.3%。

而來到DX12的代表Time Spy,藍寶石RX 6800 XT也比公版成績稍高,Time Spy下成績比較接近RTX 3080,藍寶石RX 6800則超過了RTX 3070約11.6%。

Time Spy Extreme中,藍寶石RX 6800 XT就稍微打不過RTX 3080,落後5.5%左右。藍寶石RX 6800則超過RTX 3070約9.6%。

3DMark 光線追蹤部分

來到光線追蹤測試,Port Royal項目中藍寶石RX 6800 XT分數領先RTX 3070約11.5%,但比RTX 3080弱了28.2%。而藍寶石RX 6800在該項的跑分比RTX 3070弱了3.8%左右。

然後是3DMark最近新更新的DirectX光線追蹤功能測試,這項測試中光柵化渲染的比重小了很多,更側重光線追蹤性能的表現,所以兩款A卡的成績比RTX 30系落後了不小,藍寶石兩款顯卡對比公版幀數會稍微高一點。

光柵化渲染遊戲測試

此處與公版首測一樣,我們也對藍寶石RX 6800(XT)超白金一樣,測試了一樣的13款遊戲,來對比它們之間的差距。兩款新卡的規格是非常強勁的,1080P已經無法施展它們的實力,我們也選擇直接從2K解析度開測。遊戲數量比較多,這裡也不詳細解析每款遊戲了。

遊戲部分均加入了Smart Access Memory測試,對比開關該功能對顯卡性能的影響幅度。

綜合對比來看,光柵化遊戲中公版RX 6800 XT總體還是稍弱於RTX 3080,但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則成功超越RTX 3080,兩款藍寶石超白金對比公版性能都有一定幅度提升,在3%-5%左右。

光線追蹤遊戲測試

光線追蹤遊戲裡,我們隨機抽選了4款支持的遊戲進行測試,包含新遊《銀河破裂者》、《看門狗:軍團》,網遊《使命召喚16》以及經典的《古墓麗影:暗影》,光追效果統一最高。

部分遊戲支持N卡的DLSS,在這部分我們會補上測試數據,但不會納入到我們的綜合性能統計當中。

光追方面,藍寶石兩款顯卡對比公版也是小幅提升,不過幅度比上面光柵化遊戲要小一點。N卡陣營則因為有第二代RT Core與第三代Tensor Core加持,在光線追蹤遊戲中幀數會更高。

頻率穩定度、功耗、溫度、噪音

前面說到這顯卡的溫度與噪音表現讓我「震驚」,沒錯,在我做評測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安靜,溫度還控制得不錯的顯卡。

該項測試會基於3DMark的Fire Strike Ultra壓力測試進行,使用PCAT記錄顯卡峰值功耗,噪音儀記錄噪音,GPU-Z記錄顯卡測試時的溫度、頻率。

頻率穩定度

RX 6800 壓力測試結果

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測試結果為98%,雖然比公版弱,但成績算不錯。

RX 6800 XT 壓力測試結果

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測試結果為98.2%,比公版弱0.5%,成績也不錯。

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在測試期間頻率最高可到達2290MHz,而隨著測試進行,顯卡也在進行緩慢的降頻過程,不過末段的頻率可達到2200MHz以上,全程平均頻率2219.1MHz。

接下來是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峰值很高,達到2299MHz,比公版還高了72MHz,全程同樣有緩慢降頻的現象,不過後段基本能保持穩定,在測試末段頻率可達2245MHz,全程平均頻率2217.4MHz。

穩定性最高的依然是公版RX 6800,藍寶石兩款顯卡的穩定性表現也比較好。

峰值功耗

通過PCAT記錄功耗,RX 6800峰值功耗為299.9W,比公版高了19W,平均271.4W,比公版高28.5W。

RX 6800 XT這邊,峰值功耗414.2W,比公版高40.2W,平均347.2W,比公版高44.4。

不過我們選擇電源時一般以峰值功耗來作為選擇依據,所以這裡就對比幾款顯卡的峰值功耗。

兩款顯卡對比公版都有了更激進的頻率調校,功耗也高於公版,但幅度在可接受的範圍裡。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建議配備750W以上電源,而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建議650W以上。

滿載溫度

滿載溫度方面,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最高73℃,比公版的峰值低了1℃,溫度在後段升溫至最高,但總體升溫過程較平穩。

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最高75℃,與公版一樣。

兩款藍寶石顯卡的溫度表現與公版基本一致,但因為前兩者頻率是更高的,所以散熱器的表現肯定會好於公版。

滿載噪音

噪音測試項目,將噪音儀放到顯卡風扇直線距離外5CM的位置測量噪音。

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噪音

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在滿載時噪音僅有40dB,這與其它顯卡已經不是一個水平了,測試期間完全聽不到風扇與軸承聲,只有電感高頻運行時振動產生的嘯叫聲。

把噪音儀懟到散熱器,緊貼著測試,噪音也只有47.8dB,其它顯卡以我們的5CM測試基準也基本是這個噪音以上了,可見這次藍寶石超白金的噪音控制做得異常優秀。

RX 6800 XT噪音

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則會比RX 6800吵一點,43.7dB,但這噪音控制表現依然恐怖,同樣是很多顯卡在滿載運行時難以達到的水平。

這裡再放上噪音對比,就知道藍寶石這次的散熱噪音控制得多好了,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 40dB的噪音應該就是電感嘯叫傳來的,風扇接近無聲,而藍寶石RX 6800 XT 43.7dB的噪音表現也難逢對手。

關於噪音:

0 -20 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 -4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 -6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 -7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 -9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 -100 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 -12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超頻測試:RX 6800潛力更大

測試超頻時發現RX 6800竟然可以在驅動中打開狂怒模式,AMD官方稱只有RX 6800 XT可以打開,不知道藍寶石加了什麼黑科技。

不過我們這次的超頻環節是奔著手動拉頻率去的,看看高端定位的RX 6800(XT)還能提升多少性能。

藍寶石RX 6800 XT超白金可以在驅動中把最低頻率拉至2430MHz,最大頻率2530MHz,Fire Strike Extreme最終成績26435分,比默頻提高了4.4%。這個是我認為相對穩定的頻率,再往上拉會出現測試崩潰掉驅動的情況。

然後是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這款卡在驅動中功率限制只能拉多10%。

頻率方面可以拉到最低2455MHz,最高2555MHz穩定通過多次測試,得分23499分,比默頻高了7.7%,提升比較大。

測試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更加精確的調頻,實際如果花更多時間去超的話應該可以到更高頻率。

把RX 6800刷成RX 6800 XT:直接刷黑了

公版首發的時候有人問能不能把RX 6800刷成RX 6800 XT,因為公版沒有雙BIOS,刷黑了再重刷會比較麻煩,有雙BIOS設計的藍寶石超白金就能很好測試了。

默認用AMDVBFLASH刷的話會因為ID不匹配無法刷入,只能通過命令行解鎖後強刷。

雖然兩張卡的規格基本一致,但刷了後RX 6800就無法點亮屏幕了,M12E也提示Load VGA BIOS,相當於找不到顯卡了。想實現RX 6800變RX 6800 XT估計還得等民間大神研究。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安靜與性能兼備

藍寶石超白金作為產品線中的高端型號,在這次的測試中表現出了讓人滿意,甚至是驚喜的表現。性能表現比公版更強,在與公版一樣的溫度情況下可實現極致安靜的噪音表現,因為更強的供電加持,在超頻方面也有比公版更強的表現。

當然大家關心的還有價格,我認為比較值得買的是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超頻後接近RX 6800 XT的性能,價格方面4999元也只比公版貴400元。藍寶石RX 6800 XT則會有更多信仰的價值在裡面,也適合手裡較富裕的朋友選擇。

讀者們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評測]AMD Radeon RX 6800 XT & RX 6800 評測
    而到了顯卡上, AMD這次拿出的Radeon RX 6800系列顯卡同樣不是泛泛之輩, 同樣能對已領先自己多年的老對手剛發布的高端新品發起強有力的挑戰.產品規格本次新推出的Radeon RX 6800系列仍是AMD RNDA架構的延續, 來到了RNDA 2.0.
  • 【超講武德】藍寶石RX6800XT/6800超白金上手體驗
    那麼本次為大家帶來的藍寶石RX6800XT和6800超白金兩張顯卡表現如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藍寶石是一家老牌AIB顯卡生產廠商,旗下產品系列有大家熟知的超白金極光特別版,超白金限量版,超白金版,白金版,海外版,本次測試的超白金屬於高端顯卡系列。
  • 非公版RX 6800/6800 XT首發評測
    三、RX 6800超白金圖賞:與RX 6800 XT超白金如出一撤藍寶石RX 6800超白金的設計與RX 6800 XT超白金如出一轍,唯一區別就是熱管減少一條,變成了五條,整體相當有誠意。在2K解析度下,RX 6800 XT超白金比公版快了2%,4K解析度下能領先3%。RX 6800超白金的情況與3DMark Fire Strike類似,2個解析度下都能比公版快3%。
  • 【茶茶】這蘇媽有備而來,AMD RX 6800XT & RX 6800 測試報告
    其中最特殊的變化是AMD 6000系列顯卡並不需要如大部分旗艦級或高端顯卡一樣堆很兇猛的顯存位寬和很高頻的顯存,反而只需要256BIT+GDDR6這個非常中端的組合就可以滿足要求。這主要還是得益於架構上的重大改進,四兩撥千斤,這是化勁。
  • AMD Radeon RX 6800/6800 XT/6900 XT公布
    它們分別是Radeon RX 6800 XT(649美元),性能與RTX 3080對應;有Radeon RX 6800(579美元),可與RTX 2080 Ti或RTX 3070對應;最後是Radeon RX 6900 XT(999美元),與Nvidia的巨無霸RTX 3090對應。
  • AMD Radeon RX 6800XT/RX 6800顯卡評測
    RX 6800 XT和RX 6800採用7nm工藝製程、RDNA 2架構,相較上一代RX 5700和RX 5700 XT,流處理器有了80%和66%的提升。遊戲頻率和最大加速頻率提升也十分可觀,其中RX 6800 XT的遊戲頻率已經突破2GHz。實際測試中,最大加速頻率甚至能達到2.3GHz左右。
  • 一文看懂 AMD RX 6900XT / 6800XT / 6800 顯卡
    本文轉自:IT之家作者:孤城今天凌晨,AMD 正式發布了RX 6900 XT、RX 6800XT
  • Radeon RX 6800/6800 XT首發評測
    最關鍵的是,X570 GODLIKE超神板最新的BIOS可以完美支持4200MHz頻率的內存。不依賴模擬SLC緩存也能保持550MB/s的穩定寫入速度,同時壽命遠遠高於市面上絕大多數TLC SSD。3DMark Time Spy的分數比較貼近於實際表現,在2K解析度下RX 6800 XT比RTX 3080快了1%,4K則被反超了4%。
  • AMD Radeon RX 6800XT & RX 6800顯卡圖賞
    難道AMD Radeon RX 6800XT和RX 6800隻是PCB板有所差別嗎?事實上也並非如此,我們仔細對比之後還是發現了一些它們在外觀設計上的差別。目前我們一共發現了4個不同之處,大家在嘗鮮的同時也不妨來試試看能找到幾個。
  • AMD RX6800XT&6800顯卡晚發評測
    此外,在開啟狂怒模式後,6800XT各方面的整體表現都有小幅度提升,至於功耗增加了多少此處我們先按下不表。再看看6800的性能表現,FireStrike Ultra、Extreme得分分別為10560分和21362分,基本和3080持平,Time Spy DX12性能測試方面和6800XT還有20%左右的差距,Port Royal光追性能測試方面也是如此。
  • 重回雙雄爭霸時代 AMD Radeon RX 6800/6800XT首發評測
    說到這個11月整個PC圈最引人注目的仔那肯定非AMD莫屬了啊,從初代Zen架構發布以來每次AMD新一代的CPU更新都會給沉寂已久的PC圈子帶來一波小小的歡騰
  • RTX3080和RX6800XT誰更強?RX6800XT和RTX3080性能對比評測
    2020年10月29日,AMD正式發布了RDNA2架構的RX6000系列顯卡,包括RX 6900 XT、RX 6800 XT以及RX 6800三款顯卡
  • AMD RX 6800(XT)首測:性能比肩RTX 3080
    與N卡的GPU BOOST類似,現在的A卡會根據顯卡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節頻率,但N卡的GPU BOOST可以說是灰燼級別的,想手動超一超都難,那麼這次的A卡是不是也是灰燼呢?賣個關子。
  • AMD Radeon RX 6800 XT & RX 6800顯卡首發評測
    可以說,RDNA2架構的成功,與王啟尚的主導研發有著最直接的關係。除了基本計算架構外,RDNA 2在緩存體系上相比RDNA做出了重大改進。不過這也沒啥,畢竟我們將RX 6800XT和RX 6800這兩張顯卡從包裝內取出的時候也很難分辨誰是RX 6800XT,誰是RX 6800。難道它們長得一模一樣?當然不是。它們雖然採用了相同的設計語言,但細看之下我們還是發現了幾個不同之處。最準確的區分方法自然是查看它們背板上的型號,但其型號字體並不大,需要湊近之後才能看清。
  • AMD顯卡重返高端序列,Radeon RX6800/6800XT首發深度評測
    其中銳龍5000的表現堪稱驚世駭俗,不但遊戲性能全面反超競品旗艦,甚至能以消費級旗艦的定位越級完勝競品HEDT旗艦,這無疑大大提升了AMD產品在遊戲應用方面的口碑。而顯卡方面,從AMD發布會公布的信息來看,RDNA2堪稱讓AMD重返頂級旗艦顯卡市場的一匹黑馬,在各種全新黑科技的加持下,正面硬剛對位的RTX 30系列競品均能保持一定綜合優勢,並在能效比與價格方面也更有競爭力。
  • 華碩公布非公版RX 6800與RX 6800XT外觀:最強型號具有240冷排AIO水冷
    首次公布的三張圖片它們分別是:ROG STRIX LC Radeon RX 6800 XT O16G  、ROG STRIX Radeon RX 6800 O16G 、TUF Radeon RX 6800 O16G。
  • Radeon RX 6800 XT / 6800天梯榜首發評測:RDNA 2利刃出鞘,AMD完美突破
    但後來AMD發現這種設計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L2緩存在遊戲中命中率很低,這也導致RX 5000系列顯卡的性能表現沒能發揮到極致。AMD GPU研發團隊看到了這一點並著手改進,針對緩存進行調整,他們同時還要完成一個挑戰,那就是在翻倍CU單元、提高核心頻率的同時解決掉帶寬緊缺的問題。
  • 藍寶石 RX 6800 超白金非公首測
    這次測評的是來自藍寶石的RX 6800超白金OC,在A卡裡面算是非常有名和有銷量的型號了,具體規格如下:SKU:RX 6800 超白金流處理器數:3840計算單元(CU):60超頻頻率:2190MHz遊戲頻率:1980MHz顯存規格:16GB/256bit GDDR6
  • RNDA 2 微架構 AMD Radeon RX 6800 / 6800 XT 登場
    AMD 正式發布「Radeon RX 6800 / RX 6800 XT」顯卡登場,採用全新「RDNA 2」GPU 微架構在相同功耗下性能大幅提升
  • 好飯不怕晚,6800/6800XT 首發測評
    競技遊戲彩虹六號6800依舊卡在中間,6800XT 以3幀的優勢在2K上領先3080,4K則低了8幀,你們覺著這個位數的幀數差距,能影響比賽結果不?F1 2020裡大家表現都差不多,A卡在高分辨下會有優勢些,喜歡組三連屏大解析度的賽車玩家可以關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