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聯發科Q4業績目標達標 但全年業績仍未見起色
芯科技消息(文/方中同)聯發科10日公布12月營收213.87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相較去年11月增長14.56%,年增14.66%,第4季營收約608.92億元,比前一季減少9.15%,符合財測預期,累計2018年全年營收2380.57億元,比2017微幅下滑0.07%,為連續兩年衰退。
聯發科在今年CES展上大秀AI晶片、車載與新一代WiFi 6晶片,其中,AI領域分別進軍智能電視、智能語音設備等平臺;車載應用則宣布推出車載晶片品牌Autus。
聯發科指出,毫米波雷達方案2018年底已量產,智能座艙系統預定2019年下半年搭配量產車型推出市場,至於車載通訊系統和視覺駕駛輔助系統也已送樣,預計最快2020年將會正式出貨。
據透露,聯發科已打入歐系Teri 1車用零組件廠,今年車載應用應會有所貢獻。另外,市場看好無線通訊規格將由WiFi 5走向WiFi 6,聯發科相關晶片也正式發表,並期望今年導入智能家居市場。
聯發科去年第四季業績表現符合預期,展望今年首季,此前法人報告認為,由於安卓手機需求持續低迷,預估聯發科本季AP出貨可能低於8000萬顆,低去去年第四季的1億顆,也因此,本季營收因手機需求疲弱,加上工作天數等傳統淡季效應下,營收將季減逾15%。
而全年雖看好新產品P90等晶片,法人也預期,聯發科可在4G AP維持市佔,但手機客戶仍保守看待市場需求,估計今年AP出貨恐比去年下滑5-10%,且新業務如AI、車載晶片等今年對業績貢獻度不高,估計聯發科全年營收可能比2018年有個位數下滑幅度,獲利則與去年持平。(校對/團團)
2.臺積電12月營收出爐 2018年營收億萬新臺幣目標達陣
芯科技消息(文/方中同),臺積電10日公布2018年12月營收898.31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月減8.7%,相比去年同月微幅下滑0.1%,不過全年營收1.03億萬新臺幣,年增5.5%,達成全年營收突破億萬元新臺幣的新裡程碑。
臺積電第4季營收約2897.7億元,接近原財測目標2879.8億元到2910.6億元間的下緣,季增率11.3%,算是符合財測預期。
只不過,展望2019年首季,由於大客戶蘋果此前已下修財測,市場一度傳出,蘋果對臺積電上月中旬開始已經停止拉貨,外資預估,臺積電第1季營收因客戶需求低於預期,加上工作天數減少的傳統淡季效應,單季恐下滑15-20%。
臺積電1月17日將召開今年度第一場財報會,除將公布2018年第4季財報外,全年營銷表現也一併出爐,屆時更將聚焦今年半導體產業景氣與自身營銷使否出現拐點等信息。
然而,根據近期產業風向,蘋果下修iPhone銷量傳言從去年10月已將在供應鏈端流傳,惟當時蘋果仍未直接證實,甚至新機XR推出時,執行長庫克還自信「很開心iPhone XR在中國大受歡迎」,但不到3個月時間,這個樂觀態度就被實際營銷情況給搓破。
庫克在元旦剛過,一封給投資者的信件中拋出震撼彈,宣布因iPhone 銷售低於預期以及中國大陸經濟疲軟,下調第1季財測,單季營收下修至 840 億美元,低於原先預期 890-930 億美元水平。
此話一出,等於掀開蘋果供應鏈的業績下滑壓力鍋,包括可成、Skyworks等等多家供應商相繼下調自身運營目標,不但衝擊股市表現,也讓一票證券分析師陸續調整相關公司投資報告。
以臺積電來說,摩根史坦利(大摩)就再次看壞前景,並預估臺積電今年營收與資本支出將低於預期,根據其預期,臺積電財報會中所可能揭露的三種訊息中,最可能的的狀況將是首季營收將季減10%-15%、全年營收衰退5%至成長5%,資本支出介於80億到百億美元。
而最差情況與最佳情況分別是首季營收季減15%-20%,全年營收減幅擴大到5%-10%,且資本支出低於80億美元;或最好的情況第1季營收季減幅僅5%-10%,全年營收增5%-10%,資本支出達到百億至120億美元。大摩認為,最差情況發生機率應該最低,但也因為最大可能的發生情況仍低於原先市場期待,近日將臺積電投資目標價下調到199元,為近年來罕見的「1」字頭價位。(校對/團團)
3.高通高級副總裁Anthony Murray:無線耳機市場增長70% 存五大挑戰
集微網1月10日拉斯維加斯報導(記者 張軼群)在今日2019CES現場,高通高級副總裁兼語音與語音業務總經理Anthony Murray在接受集微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無線耳機市場實現了70%增長,但隨著消費者使用習慣以及使用體驗的提升,也帶來了時延以及品質,尺寸設計、功耗表現以及降噪等方面一些列的挑戰。高通在無線音頻領域優勢在於,在保持低時延和高品質表現的基礎上,能夠提供集成度更高的解決方案。
高通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76%的消費者看重音質,53%的消費者希望使用無線耳機,78%的消費者希望接受語音交互等等。
在Anthony Murray看來,如今消費者如今對於音頻內容的使用習慣正在發生變化,比如從音頻內容從本地到雲端的轉變,以及對於交互能力和便捷使用體驗的需求等。這同時也帶來了時延以及品質,尺寸設計、功耗表現以及降噪等一些列的挑戰。
作為音頻市場的領導者,高通目前在藍牙音頻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據第一。高通現在專注的細分市場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個人音頻市場,第二是音箱市場。個人音頻的市場主要包括藍牙耳機、有線耳機、主動降噪(ANC)耳機等;音箱市場包括傳統的藍牙音箱市場、智能音箱市場,以及條形音箱市場。
目前看,智能音箱和真無線耳機成為市場的流行趨勢,因其都要和智慧型手機發生聯繫,Anthony Murray認為,得益於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基礎,其提供的語音和音頻解決方案能夠在時延和品質方面有很好的表現並同智慧型手機有效的結合。
Anthony Murray認為,如今智能音箱的市場需求跟之前的使用有新的變化,從之前簡單播放功能,到多功能的融合,如語音交互,其他設備交互,跨空間的流媒體內容播放。
而高通有很多編解碼、降噪的方案,以及業界領先的功放,從而能夠支持整個智能音箱不斷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
在Anthony Murray看來,高通的優勢在於能夠提供高集成度的解決方案。去年高通發布的QCC5100系列藍牙音頻晶片,便將主動降噪集中在單一晶片裡,此外高通還推出了更具成本優勢的QCC3000系列藍牙音頻晶片。這既有助於滿足未來更小型產品的需求,也使得客戶可以設計更小尺寸的產品,從而提高用戶使用的舒適度。
在個人音頻市場方面,過去幾年,無線耳機市場實現了70%增長,越來越多無線藍牙耳機做到了「真無線」,蘋果推出AirPods,帶動了真無線耳機的熱潮,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取消3.5mm插孔。無線耳機在尺寸設計上的小型化趨勢,同時帶來了功耗、麥克風離遠之後的降噪和補償以及電池設計等方面的挑戰。
此外,Anthony Murray表示,隨著無線耳機尺寸的縮小,射頻信號處理成為複雜的挑戰,需要相關算法支撐。而隨著越來越多智慧型手機採用語音助理功能,要求實施準備就緒的關鍵詞檢索功能,意味著功耗上有很大挑戰。
經過多年的發展,高通的aptX音頻技術已經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生態系統,市場接受度和品牌知名度極高,目前已經有數十億臺終端支持aptX技術。在去年的IFA上,高通發布了支持動態調節的下一代音頻編解碼器Qualcomm®aptX™Adaptive,集穩定性、頂級音質、可擴展性和低時延於一身,旨在為移動遊戲、視頻和音樂等時下最受歡迎且對音效要求頗高的應用帶來出色的無線聆聽體驗。
目前,已有很多合作夥伴推出了採用高通音頻解決方案的真無線耳機新產品,包括精冠Mavin Air-X,OPPO O-Free以及鐵三角的ATH-CKR7TW。
4.韓媒:存儲器產業陷入低迷,中國企業或放緩前進步伐
集微網消息,根據韓國媒體Business Korea報導,由於存儲器產業從2018年年底迎來低迷,存儲器產品價格下跌,各大存儲器廠商先後宣布降低產量以來,雖然三星仍然穩坐半導體產業頭把交椅,但是其盈利能力已經受到質疑。
無獨有偶,SK海力士等廠商的日子也不好過。頭部廠商的日子尚且如此,那還在奮鬥中的中國存儲器廠商又將面對怎樣的未來呢?
Business Korea表示,近日,有半導體行業專家預測,隨著存儲器產業的低迷,中國存儲器製造商也將會一改此前激進的步伐,放緩投資的速度。
有專家表示,儘管近兩年中國廠商多次宣布將大規模生產先進的存儲器產品,縮短與國際先進廠商的差距,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進程將會被推遲到2020年以後。
「在經濟衰退時期更能夠看清楚一家企業真正的實力,由於美國的阻攔,目前中國晶片製造商面臨著很多困難,即便在中國一再加大投資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但是在整體市場內存晶片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存儲器製造商的速度也不得不放緩。」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常務董事安基賢1月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安基賢還強調,一旦存儲器製造商爆發價格戰,對於目前尚處於發展階段,技術和成本競爭力都相對較弱的中國企業而言,將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
更何況,除了經濟壓力之外,美國政府近兩年也在加大對中國企業的壓力。比如,去年11月,美國政府就宣布採取措施禁止向福建晉華出口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彼時就曾有媒體表示,這有可能進一步拉長中國存儲器產業發展與崛起的時間。
事實上,有外媒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開始調整發展基調。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中國半導體產業在NAND、DRAM等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大的不足。
以NAND快閃記憶體為例,中國企業目前開發出了32層的產品,但是由於產量問題,尚未開始大規模的量產,而韓國的競爭對手已經開發出了90層的產品。
雖然有消息表示,中國企業計劃今年大規模生產64層NAND快閃記憶體,但是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DRAM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校對/Jimmy)
5.iPhone銷售疲軟 富士康去年12月營收下滑
iPhone 組裝商富士康報告稱,去年 12 月收入下降了 8.3%,原因是「消費產品類別」的需求大幅下降。雖然該公司沒有給出更具體的解釋,但鑑於蘋果下調了假日季的營收預期,因此 iPhone 需求下降似乎是最有可能的解釋。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富士康在一份提交給證券交易所的文件中稱,去年 12 月營收下降至 6193 億新臺幣(約 201.2 億美元),降幅達到了 8.3%。這是富士康自去年 2 月份以來首次出現月度營收同比下滑。該公司的一名代表解釋說:「主要原因是消費類產品降幅相當大。」此前有消息稱,蘋果本季度的 iPhone 產量將減少 400 萬部。而在本周三,一份最新報告顯示,蘋果將在本季度進一步削減 10% 的 iPhone 產量。
富士康去年 12 月營收的下降,與《華爾街日報》去年 11 月的一篇報導相符。當時該報導稱,蘋果正在減少 iPhone XS 和 iPhone XR 的訂單。
上周,蘋果公司宣布將 2019 財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預期下調 50 億美元至 90 億美元,這一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並導致蘋果公司的股價遭受重創,分析師紛紛下調蘋果股票的評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雖然富士康的收入並不能代表 iPhone 的銷量好壞,畢竟該公司也在為各種客戶組裝產品,同時也生產自己的產品,但是考慮到蘋果已證實了 iPhone 的銷量下降,兩者之間的聯繫似乎相當明顯。
富士康的另一個擔憂是,蘋果與高通之間的法律糾紛仍在繼續。上月有消息稱,蘋果可能將更多的 iPhone 生產從富士康轉移到和碩,以避免受到 iPhone 禁令的影響。(來源:威鋒網)
更多重磅新聞:
1.iPhone定價引擔憂 滙豐下調蘋果目標股價
2.京東下調iPhone8/8P售價:與蘋果官方價差超過千元
3.中利集團:終止收購比克動力
4.拋50億定增擴產半導體矽片 中環股份「雄心」難阻股價大跌
5.重慶巴南區16個項目開工、40個項目籤約,智能產業項目成亮點
6.一半投資在中國!全球汽車製造商計劃增加3000億美元支出
7.雷軍確認將推Redmi品牌的驍龍855旗艦機
8.過度依賴語音!2018年移動轉售業務收入下降
9.江蘇江陰將兌換政策紅包,集成電路項目最高可得300萬元補助
10.福建新政力推集成電路/AI等產業發展,最高500萬元研發獎勵
11.全面擁抱AI戰略,華為發布業界首款搭載AI晶片的數據中心交換機
12.設立不低於50億元產業基金、力爭全國前三,南京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
13.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國實驗室裡做出來的諾獎級成果
14.WiFi 6勢在必行 認證計劃2019 Q3上線
15.蘋果概念股「三王」:臺積電去年成績符預期、鴻海/大立光報憂
16.雷軍懟華為:這不就是PPT手機嗎 有本事拿現貨來賣啊
17.武漢第三條「千億大道」呼之欲出
18.美光與高通合作 助力車載影音娛樂系統
19.谷歌贏得歐盟最高法院支持 被遺忘權僅限歐盟境內
20.2018美國專利榜出爐:IBM連續26年拿第一 華為京東方進前二十
請下載愛集微APP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