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0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起草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備受爭議的是,該標準規定「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即把淡水虹鱒魚也納入了可生食三文魚範圍。據了解,團體標準由市場自主制定,不是強制性或推薦性的國家標準,也不是行業標準。同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還成立了三文魚分會。
團體標準一出,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再度引發爭議。
虹鱒魚是否屬於三文魚?
早在2018年5月播出的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中,淡水虹鱒魚就引起過一次風波。5月22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報導,青海省的龍羊峽水庫,有我國目前海拔最高、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中國市場上1/3的三文魚都被青藏高原「承包」。
中國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被青藏高原「承包」了!
這比楊超越「車禍現場"還可怕!
為什麼可怕呢?
青藏高原產的「三文魚」,就是虹鱒。
而虹鱒如果生吃,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高……
最新發布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編制聲明稱,國外三文魚供應商Marine Harvest公司的三文魚養殖手冊(2018年)中對三文魚的定義中也表示,三文魚是鮭科魚類中某些種的通用名,包括大西洋鮭、鱒魚等,養殖和野生捕撈以及來源於海水和淡水的也在定義範圍內。魚類和水產養殖分析公司Kontali Analyze AS在2007年全球主要三文魚市場分析報告中,把養殖和野生的大西洋鮭、太平洋鮭、鱒魚和銀鮭列為三文魚產品。
三文魚的叫法,是英文Salmon音譯過來的,學名叫大西洋鮭。最正宗的三文魚,來自挪威,所以它常用的商用名還有:挪威三文魚。
挪威深海區域的水溫較低,三文魚進食少,脂肪消耗多,生長得很慢。 這也使得挪威三文魚體脂含量低,是做生魚片的上選。
而色澤和紋理與三文魚相似的虹鱒,其實也屬於鮭魚,跟正宗的三文魚算是遠房親戚。
虹鱒成熟之後,體側會有一條像彩虹的紋路;特別是在生殖期的時候,那個紋路的顏色會非常豔麗,虹鱒由此得名。
虹鱒屬於淡水魚,體內會有各種寄生蟲,比如常見的肝吸蟲、肺吸蟲等,生吃的話,容易使人體感染,引發肝肺以及呼吸道疾病。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明文規定:「虹鱒」的學名是Oncorhynchus Mykiss,通用名為Rainbow Trout。在市場交易中,商品包裝上不得標註「 三文魚 」(Salmon)、「銀紅點鮭」(Silver Trout)、「美國紅點鮭」(Brook Trout),因為這將對公眾產生「誤導」。
從事多年水產貿易的水產專家樊旭兵向南都記者表示,虹鱒魚從分類學上確實屬於鮭鱒魚類,是鮭形目鮭科下屬的一個品種。所以從分類學的角度說,虹鱒魚屬於鮭鱒魚。虹鱒魚也是鮭魚科的一種,屬於大麻哈魚屬。
但是在中國,三文魚只是英文單詞Salm on的翻譯,通常消費者對三文魚的理解是大西洋鮭魚,而且主要是養殖的大西洋鮭魚。「如果非要把虹鱒魚說成三文魚,從科學角度上說,不嚴謹。從消費者認知的角度,也跟消費者認知差的非常遠,所以才會引起社會上這麼大的反響和爭議」,樊旭兵說。
淡水虹鱒魚能生吃嗎?
央視財經報導之後,果殼網發表文章稱,虹鱒不能生吃,淡水魚也不能生吃,因為它們的體內可能攜帶著多種寄生蟲,例如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顎口線蟲等等。生吃淡水水產或多或少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所有海水魚和淡水魚都有寄生蟲的可能,但淡水魚的寄生蟲與人體的生長環境接近,生吃虹鱒魚的風險比海水三文魚大。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起草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編制說明中提到,目前三文魚人工養殖模式全程控制了在其生長過程中的寄生蟲感染途徑,其中養殖大西洋鮭的寄生蟲感染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網友們怎麼看?
通過某網站網絡調查,共有17094人參與站隊,其中16753(98.00%)人不同意《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僅有341人(2%)同意。
中華醫學會寄生蟲病診治學組組長、浙江省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黃建榮教授認為,深海三文魚傳染的主要為異尖線蟲病,如果養殖水域受到汙染,感染機率會增加。
異尖線蟲是一種屬於線蟲的寄生蟲,通體白色,一端略顯暗沉,其生命的循環透過魚類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來完成。如果誤食含有幼蟲、未經煮熟的魚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出現劇烈的腹痛或過敏等反應。
「如果是正規途徑購買的三文魚,經過檢驗檢疫嚴格把關的,一般都經過冷凍處理,這些寄生蟲對溫度比較敏感,在低溫下可以被殺死。」同時,黃建榮教授表示,這種寄生蟲病主要在魚類之間感染,人體感染的機率相對不高,因此大家在謹慎選擇的前提下,不必過度恐慌。
國家衛健委寄生蟲標準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主任方悅怡表示,寄生蟲與魚的重量無關,主要與魚的來源有關。「深海魚有異尖線蟲風險,淡海魚有肝吸蟲風險,只是風險的大小不同,深海魚的寄生蟲可能會導致腹痛,不會長成成蟲,淡水魚的寄生蟲會進入肝膽管裡,還會在體內產卵。」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張磊表示,建議吃深海魚生,淡水魚的寄生蟲容易在人體寄生,造成慢性損傷。肝吸蟲在人體內會存在20-25年,一般沒有急性症狀,很難發現,早期治療比較容易,但一旦擴大領域,便會導致嚴重肝病。「肝吸蟲對小孩危害更大,因為小孩肝臟幼嫩,可能會造成侏儒症貧血,並影響智力發育。」
廚師教分辨虹鱒
一是要看顏色,三文魚相對於虹鱒魚顏色會有很細微的差別,三文魚顏色相對較淺;
二是要品肉質,生的三文魚會細嫩一點,滑一些,而虹鱒魚的肉相對較韌。
虹鱒幼魚 體側有美麗的斑點。
(資料和圖片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