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與毒品

2021-02-12 醫眼陪你看世界

全世界每一秒鐘約有10450人正在享用可口可樂公司所出品的飲料(當然不一定是可口可樂)。

西姆斯集團裝瓶廠為將可口可樂運到偏遠地區的銷售點,需要用小船,沿亞馬遜河流域航行30天才能到達。

擁有最多的自動售賣軟飲料機,全國共有200萬部,其中超過三分之一帶有可口可樂商標。日本最暢銷的非碳酸飲料喬治亞咖啡,就是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

一個大市場和一個公共汽車站都是以「可口可樂」命名,該處是原來的可口可樂裝瓶廠所在地。如果你坐計程車,告訴司機你要去「可口可樂」,那麼司機很可能送你到市場,而非可口可樂真正的可口可樂裝瓶廠

這一篇我們關注的焦點是可口可樂。可口可樂作為最知名的飲品暢銷全球,但可口可樂的由來卻很少有人知道。如果我說可口可樂是一種毒品,肯定會有人攻擊我,但「Coca-Cola」這一名稱的由來確實與毒品有關。可口可樂的名稱來源於其中的兩個成分: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古柯就是製作大名鼎鼎的古柯鹼的原料,而可拉的果實內含有大量的咖啡因。

可口可樂最早稱為「彭氏法國古柯酒」----從名稱中就看出最早的可口可樂裡融匯了三種成癮性物質:酒精、咖啡因、古柯鹼。因此最早的可口可樂只在藥店銷售。隨著酒精的成癮性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加上宗教等因素,特別是在清教徒較多的美國,極力主張禁酒的呼聲越來越大,為了安撫上述禁酒人士,可口可樂的發明人約翰.彭伯頓將其中的酒的成分去掉,此時可口可樂裡還有兩大癮品:古柯鹼、咖啡因。隨著古柯的大量濫用,以及古柯提取物所引起的巨大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古柯與黑道扯上關係之後,1903年可口可樂又將其中的古柯成分去掉,而以一種不含古柯鹼的萃取液來保持其獨特的口味,並且添加了咖啡因結晶來維持提神效果。至此可口可樂中只含有一種癮品成分:咖啡因。但此舉激怒了哈維.威利博士,此君是極力反對癮品的。於是他於1911年控告可口可樂公司,其起訴理由是這種賣給兒童喝的飲料裡含有咖啡因但標籤上並未標明,這種隱瞞有害成分的行為是因受到譴責的,經過漫長的訴訟過程之後,可口可樂公司終於將可口可樂中的咖啡因減半,請注意這裡說的是減半並不是去除,如果去除了咖啡因那可口可樂就不再是「Coca-Cola"。

1910年美國各地已經可以買到可口可樂,但它當時還僅僅屬於本土產品。1912年可口可樂首次進軍亞洲市場,裝瓶業務正式開始運營。1927年可口可樂首次進入中國,在天津及上海設立裝瓶廠。雖然此時的可口可樂已經開始的全球推廣,但此時還僅僅局限於存在美國背景的文化範圍內還不能說是一種流行,充其量也只是一種本土飲料而已就如同「北冰洋」汽水在北京的流傳一樣。但是這種情況隨著戰爭的爆發而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可口可樂公司的老闆羅伯特.伍德拉夫實行了一個政策:不計任何代價將5美分一瓶的可口可樂供應給美國大兵。正是由於這個政策的實施,使得可口可樂伴隨美國大兵的腳步行銷全球,並被介紹給歐洲人和亞洲人。由此可以看出戰爭不僅僅將菸草行銷全球(出門左轉看《菸草》那一篇),還使得可口可樂行銷全球。

可口可樂生產之初包含了三大成癮性物質,但隨著環境的改變,成癮性物質逐漸減少,每減少一種成癮性物質它的銷售範圍就擴大一點(去除酒精銷售範圍擴大到禁酒人群,去掉古柯使它的形象與黑道所代表的的罪惡文化切割因此銷售範圍進一步擴大)。這種減少與增長的關係可能使我們產生一種錯覺:癮品越少就越暢銷。但是這只是一種錯覺,無論可口可樂如何變革配方其中必然要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本身就是一種癮品。缺少了咖啡因的提神作用,可口可樂所帶給人們的感受就會大打折扣。

當然僅僅依靠癮品本身很難使可口可樂暢銷全球,就如同檳榔、卡特等癮品所表現的一樣。一種癮品的全球擴張不僅要依靠人類成癮後的主要覓藥行為,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美國人在二戰期間以救世主的身份參戰並最後取得勝利,從而使美國人具有了救世主、富裕、積極向上等等文化內含,因此美國人的習慣也就成為了時尚、新潮的象徵,而隨美國人行遍全球的可口可樂也就很自然的承載了美國人的形象,所以當一批滿載可口可樂的卡車進入波蘭首都華沙的時候市民才會夾道歡迎。

因此沒有咖啡因,可口可樂的熱潮也就不會存在,咖啡因可以說是讓可樂行銷全球的基石,但如果沒有美國形象的背書,那麼可樂也只是一種局限於很小範圍的小眾飲品而已!

相關焦點

  • 【驚訝】可口可樂裡竟然含有毒品:古柯鹼!!
    真正使可口可樂大展拳腳的,是兩位美國律師。他們到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的老闆阿薩·坎德勒的辦公室,提出一個創新的商業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樂公司售給他們糖漿,他們自己投資生產的公司及售賣點,將糖漿兌水,裝瓶,出售。按可口可樂公司的要求生產及品質保證。可口可樂公司允許他們利用可口可樂的商標,做廣告,這個特別的裝瓶系統,從此產生可口可樂的工廠遍地開花。
  • 可口可樂工廠發現古柯鹼 俄網友:這就是可口可樂的一大秘訣
    2015年4月,在馬提尼克島海岸,海關查處一批共計2.2噸的毒品。2016年4月法國一名法國居民來到派出所並拿出三包毒品,並要求警方評估產毒品的質量、其中兩包是古柯鹼包裝完好,第三包包裝漏了。該居民稱,她要確保毒品完好無損,因為他害怕有人會因為吸食過量而死亡。這名女子被捕,2017年1月等待法庭的審判。
  • 可樂戰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仇
    珍珠港事件後,一句「無論在什麼地方,也要讓美國軍人只花5美分就能買到一瓶可樂」的廣告詞將可口可樂與美國及世界的命運綁在了一起;冷戰時期,可口可樂不僅在蘇聯領導人眼中成了腐黴的帝國主義的象徵,在歐洲尤其是法國也引發了抵制風波,並被視為「歐洲文化的但澤」。冷戰結束後,「可口可樂化」(Coca-colonization)又成了文化殖民的代名詞之一,體現著歐洲乃至於全球對於「美國化」的隱憂。
  • 可口可樂換包裝了?!
    文案,不止文案。
  • 【可口可樂沒有可口可樂】剖析齋月移除LOGO的營銷案例
    但是不是其他品牌就可以模仿?(國內在瓶子下文章實在有太多東施效顰的品牌)這背後還有什麼含義? Kenneth與大家一起剖析背後的營銷原理。中東地區有200多個民族,民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都很嚴重,公司希望透過影片及新包裝傳達一種沒有標籤,沒有偏見的訊息,正正好像影片中的6位男士一樣,不分種族、不分職業、不分長相、不分身體健全與否,人人是可以平等看待彼此,真誠相處的。
  • 可口可樂成份之謎
    解鎖未知領域「可口可樂」暢銷120多年,它的配方一直是最高機密,最近美國有個廣播節目聲稱,在1979年2月18日 發行的舊報紙上,發現了可口可樂的原始配方,立刻引發熱烈討論,不過可口可樂出面否認,舊報紙上登的只是一般可樂配方而已,絕對不是正宗可口可樂。
  • 這一次, 百事可樂殺死了可口可樂
    但是最近,可口可樂卻遭遇水逆不僅裁員4000人,還裁撤近半數業務部門與此相反,百事的業務卻蒸蒸日上營收足足領先可口可樂2000億人民幣同樣是賣肥宅水,可口可樂為何這麼慘本次裁員主要面向2017年9月1日或之前入職的美國、加拿大和波多黎各4000名員工,同時,可口可樂將把17個運營業務部門整合併縮減至9個,旗下200+子品牌遭削減。
  • 可口可樂緞帶結營銷
    星巴克已經成功在全球引發了紅杯(或者綠杯)營銷話題,而可口可樂正在日本掀起一輪ribbon(緞帶結)熱潮。11月7日,日本可口可樂發售了聖誕季新包裝——緞帶結可樂瓶。這是個噱頭足以引發消費者好奇心的設計,你需要先撕開瓶身商標一端,然後從商標尾端中心部位扯出一根白色「緞帶」,輕輕拉拽後,商標部分就會收縮成一個禮物包裝上常見的緞帶結。
  • 可口可樂 全球廣告叫停
    周日上班本來就是反人類的操作了,沒想到同事今天問候我的第一句話是,聽說了麼可口可樂都已經叫停廣告了。雖然第一反應是「關我屁事」,我們公司又沒有可口可樂的case。但是,心情像跳降落傘一樣急躁也是有原因的。可口可樂叫停廣告的消息,對於敏感的廣告狗來說,可能會被視為廣告行業的某種危險信號?根據可口可樂公司財報,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銷量下降了25%。
  • 可口可樂網絡營銷案例
    但且慢,可口可樂對任何廣告向來以"無孔不入,一擲千金"著稱,更何況對年輕人主宰的網際網路呢?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正視擺在我們面前的客觀現實,那就是如何吸引顧客的眼球。那就讓我們為可口可樂來一個網站營銷策劃方案吧。  網站定位    我們都知道可口可樂的產品早已為人們所熟悉,它的味道,氣味,人們閉眼就能知道。
  • 可口可樂瓶從前長這樣?
    (左滑有答案)↓ ↓ ↓對,那就是可口可樂弧形瓶!它的出現不僅促使可口可樂的浪潮迅速席捲世界也催生了很多瓶身收藏家們那到底可口可樂弧形瓶是怎麼成為可口可樂的符號並且「火」起來的呢?有點兒像現在的橄欖油瓶瓶身你能想像自己喝可口可樂是抱著橄欖油瓶子吹瓶嗎?
  • 網絡營銷之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的營銷之道,通過兩條主線巧妙地交織出品牌DNA:側重於市場調研和營銷科學的「科學」,與消費者洞察和價值觀「藝術」,兩者融合、缺一不可。備受讚譽的「分享可口可樂」活動在中國推出的個性化包裝,完美地詮釋了如何將市場營銷的「科學」與「藝術」融匯貫通。     這一活動源自澳大利亞推出的印有常用名的可口可樂包裝。
  • 可口可樂百年營銷史(三)
    但朱可夫認為,可口可樂帶有美國符號,在他的要求下,經過杜魯門總統的許可,可口可樂生產了一批無顏色的可樂,蓋子是白色的,標籤是一枚蘇聯紅星。事實上,不僅是艾森豪、杜魯門,可口可樂一直與美國總統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甘迺迪、卡特、柯林頓都曾表示自己是可口可樂迷,並常在鏡頭前喝可口可樂。
  • 可口可樂營銷方案(11份)
    可口可樂小集│ └█├文件夾:可口可樂11張經典歷史廣告├1  11張經典歷史廣告│
  • Costco和可口可樂的鬥爭
    有人很奇怪,Costco(開市客)是賣場、可口可樂是全球最知名飲料,Costco賣可口可樂不就行了嘛?怎麼會對決?
  • 龍外學子樂遊可口可樂工廠
    人民網圖說中國哈爾濱頻道版主神奇飛揚、《婦女之友》雜誌社藝術總監兩米花園、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市攝影家協會理事直面人生傳奇、黑龍江大學攝影協會會長順七自然等黑龍江知名達人均出現在這次的「意見領袖樂遊可口可樂工廠」之旅。
  • 可口可樂與墨西哥電影
    ▌人民日報墨西哥分社記者 李強看電影,也許是墨西哥最受歡迎的日常娛樂活動。無論平日還是周末,電影院裡總是熙熙攘攘。便宜到不可思議的票價,頂級水準的播放設備和座椅,水桶大的爆米花盒和可口可樂,以及巨幅的電影海報,都無時無刻「勾引」著路人:快來看場電影吧!
  • 可口可樂玩轉春節營銷新模式
    為了給用戶送祝福,可口可樂藉助品牌形象代言人鹿晗一周年的契機,打造一段鹿晗問候暖心視頻,視頻內容是鹿晗以代言一周年發生的事,讓目標受眾感受偶像的祝福,給用戶提供了足夠暖的祝福,讓粉絲依賴興奮,在不少80、90後看來,這才是真快樂,為偶像瘋狂打call。
  • 可口可樂是怎樣做市場營銷的
    可口可樂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可口可樂能夠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企業,除了有過硬的產品以外,可口可樂的營銷手段也是非常高超的。
  • 鮮Campaign 惠普的「女神」,宜家的「猴子」,可口可樂的「表白瓶」,耐克的「運動健將」......
    可口可樂:「Share a Coke」又有了新玩法在東南亞市場的營銷中,可口可樂把瓶身、罐身上都畫上了不同的emoji表情,是對之前火熱進行的」分享一罐可樂 此次營銷活動先在越南試水,發動知名博主和草根名人在Facebook、Zalo等社交媒體上普及可口可樂瓶身上emoji表情的含義,順便加強活動聲勢。朋友間在分享一瓶可口可樂時,還可以用瓶身上的顏文字進行交流,故而本支campaign 稱為」Share a Fe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