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現在很多打工人最真實的想法了
隨著年關越來越近
小編的心裡也是焦躁不安
因為過年的年貨
還沒買!!
說到採辦年貨
來看看咱們太原人都咋說
視頻裡有的街坊上個月就開始採購年貨了
這是有多急著過年呀
大部分人都在臘月廿左右開始採辦年貨
小編這廂奉上
萬全詳細的年貨購買攻略
攻略在手,天下你有!
糖
以前有句老話,「過年吃口麥芽糖,來年甜上一整年」,所以每年過年,不管家裡有沒有小孩,都得買點糖,回家以後,要把糖果放在堅果零食的最上面,一眼就能看到。
小時候吃的最多的是麥芽糖,甜甜的、黏黏的,好吃極了
那為什麼會有過年必吃糖的習慣呢?
傳說是為了黏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不能告狀,只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
——魯迅《送灶日漫談》
近兩年新出來一種俄羅斯糖,成了新晉網紅糖,火的「一塌糊塗」。目前在俄羅斯境內超市的價格1斤合人民幣17、18元,運到國內怎麼也得20元以上,低於這個價格的,基本不太保真,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總之購買時要擦亮眼睛哦~
除了糖,家裡還可以常備些爽口小水果,比如最常見的砂糖橘,小巧玲瓏不佔地方,吃起來還方便,不用擔心吃不了。
1.杏仁,適量食用杏仁有潤膚美白的功效
2.開心果,據說開心果可以保護心血管健康哦
3.瓜子,瓜子是中國人歡度佳節、休閒娛樂的零食必備
4.花生,經常吃花生等堅果能預防心腦血管病等慢病。
5.核桃,常吃核桃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河西農副產品市場
晉源區舊晉祠路
⚫城東利民果菜批發市場
五龍口南巷
⚫九州農產品市場
萬柏林區西外環路南
⚫老軍營綜合市場
老軍營小區內
⚫開化寺早市
開化寺街古玩市場內
⚫鋼新商貿
解放北路小商品對面
⚫長風大賣場
體育西路
⚫恆山路食品批發市場
尖草坪區恆山路
除了糖瓜、堅果、水果以外,還得來些硬貨,雞鴨魚肉!你知道他們分別有什麼寓意嗎?
雞,表示吉祥如意
魚,表示年年有餘
肉,表示紅紅火火
鴨,表示嚮往春天
海鮮和肉類是過年餐桌上的兩大重頭戲,所以「鮮」最為關鍵,因為這餐桌上那些熱氣騰騰的團聚,才是永不消逝的年味兒記憶。
⚫五龍口海鮮批發市場
敦化南路
⚫頂好食品海鮮交易中心
敦化南路開普頓酒店一層
⚫太原田和活鮮水產市場(肉聯廠)
小店區北營北路
⚫萬吉海鮮副食品市場
五龍口街口
(不過今年因為疫情,大家購買海鮮時還是需要慎重些)
過年時除了置備年貨、打掃屋子
大家也會買幾盆花來增添喜慶氛圍~
買花時除了要求花卉漂亮大方外
更講究花卉本身的寓意
一般都比較喜歡買些寓意好、又美觀的花卉
1、金桔:寓意是大吉大利
選擇盆栽金桔時,要選色澤鮮、掛果多且密的比較好。這種花四季長青,一般夏天開花,秋冬季結果,春節時擺放非常適宜。
2、水仙花:過年時的花語是思念,表示團圓
水仙選擇時要看其球莖,個頭大、比較硬而形扁的比較好。一般秋冬時節開始水養此花,冬春即可開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3、桃花:其花語是愛情的俘虜,單身狗必備盆栽!
選購盆栽桃花,要選枝條堅實的,以含苞待放的花蕾為主,可進行催化處理,使其在春節期間,最好是大年初一開放。
4、豬籠草:其花語是財運亨通、無憂無慮
5、天堂鳥:其花語是幸福、吉祥、長壽以及自由、熱戀情侶等
6、五代同堂:其花語為老少安康,金銀無缺
7、蝴蝶蘭:花語是幸福向你飛來、我愛你等
8、大花蕙蘭:花語和象徵意義是豐盛祥和、高貴雍容
9、劍蘭:一般指唐菖蒲,其寓意為步步高升
⚫長風花鳥魚市場
小店區建設南路
⚫西太堡花鳥魚蟲批發市場
西太堡街北一條
⚫親賢花鳥魚蟲市場
長治路八一街
⚫花卉魚鳥農貿市場
前進路與小井峪北街交叉口往南
臘月的味道是色彩繽紛的,市場上紅彤彤的飾品、燈籠、對聯掛起來,一下子挑開了過大年的帷幕。除了這些,很多人也趁著過年把鍋碗盆筷、鋪蓋毯子等日用品都換了一換。
⚫太原小商品批發市場
尖草坪區解放北路
⚫開元農貿市場
體育南路許坦西街
年貨備齊
準備過年
那麼你們那裡對於過年有什麼
必不可少的年貨和習俗禁忌嗎?
一、太原南郊——過年過足兩個月
從臘月初一起,太原南郊村裡家家戶戶就都開始進入了過年的準備過程,整個正月裡,所有人家都會不斷走親戚或款待親友,處處都是歡聲與笑語。
二、太原河西——羊肉餃子年味足
提起春節,讓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應該還是大年初一的那頓羊肉餃子。整個除夕夜,便是一家老小圍坐在熱乎乎的炕頭,歡歡喜喜包羊肉餃子。大年初一的第一頓飯便是帶著家鄉味道的羊肉餡餃子。
三、左權——豆腐頭腦和麵茶
春節要守歲,要吃餃子,還要放炮。故鄉在晉冀交界,春節風俗和多數北方地區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但有兩樣習慣,卻是在外地很少見到的。
一個是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頭腦。頭腦是山西名吃,用黃芪、羊肉、長山藥、黃酒等製成,傳說由傅山發明,算是一種滋補食品。另一個是大年初二早上喝茶。是用小米麵和玉米面混和後炒成的一種「麵茶」,加水煮開,滿屋子有一種特別的香味。
四、盂縣——點燃年草迎年神
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戶戶都要舉行一個儀式——迎神,大約是早上五點,天還沒有亮,人們點燃提前一天準備在院子裡的年草(莊稼的秸稈),期望通過這個儀式,驅除往日的煩惱與不幸,祈禱來年五穀豐登,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所有美好的憧憬。
五、鄉寧——棗花饃饃送親友
鄉寧的春節,承繼了整個晉南熱烈、濃重的風格。蒸「棗花饃」是家家戶戶最開心的事兒,春節期間蒸年棗花饃不僅供自家食用,它還是正月拜年走親戚時的主要饋贈禮物。
紅棗和麵粉,誰家都有,做成棗花饃,最普通卻最有年味兒。
六、壽陽——送出窮土過大年
農曆正月初一,在壽陽縣,人們習慣在大門左右寄放紅紙條裹的黑炭,相傳紅紙代表秦瓊,黑炭代表尉遲敬德,意即「闢邪」。除夕,這裡家家通宵不眠,謂之「熬年」。
在初一至初四這四天當中,掃地土不外倒,到初五清晨才一併倒出,被稱為「送窮土」,北鄉人稱「送五窮」。
七、廣靈——全村出動迎喜神
一年一度春節到,歲歲年年風俗同。廣靈縣過年時有留接年飯、喝糖水、點旺火、供家神等許多獨特的風俗習慣,而家家戶戶最重視的一項風俗莫過於過大年迎喜神了。
在當地流傳了上千年的說法是,只有焚香磕頭迎了喜神,一年到頭才會財旺、運旺、人丁旺。
八、方山——敬拜水神祈豐收
臨縣、方山一帶的年俗從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九就開始展現了,這一天縣城要舉行傳統的古廟會。
一到清早8點,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家用心製作的花饃送到廟會上擺供,有象徵人丁興旺的十二生肖、象徵六畜興旺的家禽家畜、象徵萬物崢嶸的花草樹木、象徵長壽百歲的松鶴延年……每一件都栩栩如生。
九、絳縣——拜年不忘祭祖先
河東大地是黃河文明中心,也是黃河文化聚集地。所以晉南的年俗傳統悠久,也是比較多的。絳縣每年大年初一的「祭祖」俗稱「獻神主」是最隆重的。
十、屯留——初二姥姥初三舅
在屯留縣,大年初二,人們便開始走訪親戚。初二到姥姥家,初三走舅舅家,這是不可更改的。
十一、長子——大年初二過「追節」
初二是祭祀祖宗的日子。在過去的一年裡出嫁的新媳婦的娘家人還會在這一天來到女兒家為女兒女婿送新年禮物,俗稱「追節」。
十二、大同——春節生旺火
大同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發生各種聯繫。因此,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
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
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遊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
十三、聞喜——過年蒸花饃
每逢過年,聞喜人必不可少的就是蒸花饃,寓意生活吉祥如意。
十四、洪洞廟會最熱鬧
過年人們最熱衷逛廟會,洪洞城內大小廟觀二十餘處,每年春節最熱鬧處數:城隍廟、老爺廟、火神廟、千佛寺、呂祖祠、二郎廟、文廟等,廟內張燈結彩,香火繚繞。
吸引兒童的有用紙做的彩色風車、風箏、泥塑的老虎、兔子等,泥燒制的雞、鴨,姑娘喜愛的玩耍「纏蜜」,男孩子有玻璃燒制的「琉璃嘣嘣」可吹,亦可用手吹響,「吹糖人」也很受歡迎。洪洞蘇堡民間藝人郭璞玉,是「吹糖人」的傳人,還有用手摔打的鞭炮,亦稱「摔炮」。
十五、太谷社火好紅火
太谷過春節民間慶賀活動的第一項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諸神下界與民同樂,今天已經成為迎新辭舊的主要象徵了。
內容首先是點旺火、燃年草和響鞭炮等等。旺火位於當院,年草置於門外,要由家長親自點燃。起床後不能貿然出門,須先點一個爆竹,從門縫伸出室外爆響,稱為開路炮。點旺火要稱發旺火,取意發財、旺盛、紅火。
在家長發旺火時,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圍著旺火燃放鞭炮。婦女們則收拾家務,整理祭祀天地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此時此刻,村村戶戶,鞭炮齊鳴,萬裡長空響成一片。
年貨備齊
準備過年嘍
說了這麼多
感覺春節依然熱鬧如故
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說
年味沒了……
其實在小編的記憶裡
年味兒就是家人聚在一起
吃著豐盛的年夜飯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無論你多麼富有、亦或是生活多麼順心
年夜飯總要排開一切
闔家團圓
就是最大的年味兒~
希望新的一年裡
大家事事順遂
財源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