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全屏查看,更加清晰*
發布時間:2016年1月
Drive PX2是英偉達針對ADAS和自動駕駛推出運算解決方案,它是Drive PX的第二代產品
與Drive PX並列的,還有英偉達Drive CX數位化座艙解決方案
Drive PX的繼任者是性能更加強大的Xavier AI超級計算機
Drive PX是一塊主板,上面有1~2個Tegra P1 SoC(系統晶片),此外還有一些系列存儲設備、控制器和接口等。
Drive PX2分為兩種規格:AutoCruise和AutoChauffeur
前者適用於ADAS和高精度地圖繪製;
後者適用於特定工況下的點對點自動駕駛。
多塊AutoChauffeur拼接在一起,可以為全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運算支持。
AutoCruise:Tegra P1 x1
AutoChauffeur:Tegra P1 x2 + Pascal GPU x2
Tegra P1是英偉達的上一代SoC(系統晶片)產品
Tegra P1架構:
英偉達Drive PX2單個主板最多集成2塊Tegra P1,其中高性能版的AutoChauffeur還額外增加了兩塊Pascal架構的獨立GPU,基於MXM接口。這意味著,AutoChauffeur中的這兩塊獨立GPU今後可以被替換成更新的架構。
此外,在Tegra Parker SoC中,也有一塊Pascal架構的GPU,屬於GPGPU,即通用視覺處理器,通過英偉達的CUDA並行計算技術來承擔CPU所不能及的運算量,比如深度學習中神經網絡的塑造。
*以下參數為Drive PX2高配版(AutoChauffeur)
運算核心:12個CPU、基於Pascal架構的CPU
運算性能:8TFLOPS(FP32單精度,每秒8萬億次浮點運算)、24 DL TOPS(每秒24萬億次深度學習運算)
功耗:250W
製造工藝:16nm(臺積電代工)
冷卻方式:液冷
沃爾沃XC90自動駕駛車隊
ZF(採埃孚) ProAI自動駕駛系統
特斯拉Model S/X(2016年10月以後生產的車型)
百度無人車
PACCAR自動駕駛卡車
Uber自動駕駛車隊
奧迪Q7自動駕駛測試車
英偉達BB8自動駕駛測試車
Robocar(無人車F1)
*以上為實際裝車運行,或已經量產的應用,僅達成研發意向的沒有羅列
Drive PX2的最大優勢是基於GPGPU的超強運算能力
而GPU為英偉達帶來的,還有深度學習技術方面的優勢
GPU不僅在比特幣「挖礦」方面頗有用途,在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的構建與訓練上也有著CPU所不能的運算效率
配套技術:
DGX-1人工智慧計算機:位於伺服器端,搭載Pascal架構的Tesla P100 GPU,它利用NVIDIA DIGITS系統對神經網絡進行數據訓練,然後將模型部署到Drive PX2(車載端);通過DGX-1,神經網絡的訓練時間可由數月壓縮到數天內。
DriveWorks自動駕駛開發軟體:DriveWorks為搭載Drive PX2平臺的車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軟體開發SDK,它將更高效地幫助開發者解決車輛在探測、高精度地圖、定位、路線規劃等方面的軟體問題。
術語釋義:
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晶片,指集成了CPU、GPU、存儲器、控制器等元件的一個完整的「計算機」
Denver CPU:由英偉達基於ARM架構開發的CPU
MXM:全稱Mobile PCI Express Module,一種使GPU通過PCI-E協議與主板相連的模組
CUDA:英偉達開發的基於GPU的並行計算平臺與API接口
GPGPU:General Purpose GPU,即通用GPU,指用來做視覺顯示之外的運算工作
DL TOPS:Deep Learning Tera Operation Per Second,一種衡量GPU在深度學習方面性能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