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死亡創業公司數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會打工的?

2022-01-01 虎嗅APP

本文對於正在及潛在創業者擁有既潑涼水又打雞血的雙重功效。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Giao數據(ID:GiaoData),作者:張子豪、YaJie,編輯:璇璇璇璇子,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對於很多充滿雄心壯志的人而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那麼這類人除去吃軟飯和要飯以外,只剩下創業這一條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從未設想的道路」。

古人有云,「未謀勝,先謀敗」。在憧憬創業成功後紙醉金迷的生活之前,我們先從數據的角度一覽那些「曾經輝煌」的創業公司究竟是怎麼死的,以幫助大家規避創業路上可能的坑,儘早實現「奶茶自由」。

一、你是風口上的豬嗎?

「風口上的豬」這句話曾激勵著無數的80、90後前赴後繼地走在路演騙投資起早貪黑的創業路上,直到有一天我恍然發現身邊的朋友們只想當豬,不想當人的時候,我才切實地感悟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

我們統計了死亡創業公司的建立與死亡時間,試圖簡要回顧過去這十年間的創業市場。

1. 死亡創業公司建立時間

如圖所示,14年是創業公司孵化的黃金時期,金融、電子商務、生活服務和企業服務等領域的創業數量,都在14年達到了高點。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那一年,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大學生、個體戶創業;在那一年,今日頭條完成C輪融資,美團布局大O2O[1],未來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逐漸嶄露頭角;在那一年,無數的年輕人也心懷自己的理想,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2. 創業公司死亡時間

不過這些在2014年毅然決然奔向風口的創業者,究竟有沒有都起飛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下圖所示,我們整理了這些死亡創業公司的死亡時間。

可以看到,大概僅僅三年後即2017年,創業公司死亡數量就達到了高點,尤其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這兩個領域。

以前者而例,2016年共享經濟大熱,市場規模接近4萬億,項目從自行車、充電寶、手機到睡眠艙、雨傘層出不窮,眼看著大家都騎著共享單車順著風飛起來了[2]。但是,17年的政策猛剎車相當於直接把電風扇插頭拔了,飛在高空的豬豬們只能自由落體了。

二、哪條賽道,路更兇險?

1. 死亡創業公司地區分布

從地區分布上來看,死亡項目更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直轄市和省會地區。

雖然更快的經濟發展、更多的變革機會、更前沿的技術和更高的房價推動著更多的年輕人不斷尋求機會,成就自己的事業,但這也意味著更殘酷的市場競爭、更挑剔的用戶群體和更完善的商業模式要求。

這些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地區對創業者們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2. 死亡創業公司存活時間分布

雖然人們常說創業無坦途,但是凡事就怕比較。我們也整理了不同行業創業公司生存時間情況(如下圖),用來幫助新手村的各位找到最適合的練級方向。

如圖所示,體育運動、物流、農業領域的創業公司擁有普遍更長的存活時間,中位數在4-5年之間,整體樣本數據波動也較小。

相比之下,社交網絡、電子商務、文娛傳媒等領域公司普遍擁有更低的中位數和更大的波動區間,存活時間中位數在3~4年左右。

這可能是由於相對傳統的行業而言,這些與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結合更密切的行業,商業模式和玩法更加多樣,因此創業公司的生存現狀也更具差異。

3. 死亡創業公司細分行業數量佔比

具體細分領域的數量佔比情況來看,死亡公司樣本中佔比最高的兩個行業是電子商務(14.75%)和企業服務(12.57%)。

對於前者而言,無論是綜合性的電商平臺,還是服裝、生鮮這類定向化的電商平臺,後起之秀都不可避免的錯過了行業競爭稀疏時期的流量紅利。

我們看到了太多模式新穎、產品創新的電商,出生時默默無聞,死亡時無人問津,泯滅在時代奔湧的浪潮中。

對於企業服務類公司而言,那段時間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中國擁有著最大的To C市場,To B領域卻剛剛起步。

眼光獨到的創業者們,瞄準了CRM、HR、ERP SaaS市場的空缺,積極參與布局,寄希望於打造中國自己的SAP和Oracle。

但是,當時中國相對落後的管理理念,和不完善的信息化布局,並沒有將這些先行者孕育長大[3]。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擁有了很多出色的企業服務類公司,而那些最先開墾這片處女地的拓荒者,有不少已經永遠的倒下了。

三、最大的絆腳石是什麼

現實生活中,一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往往會說:「等我攢夠了錢,就去創業」。彷佛資金是創業最大的阻礙。殊不知說出這句話,離上我們的名單就不遠了。

我們通過文本分析整理了最常見的創業失敗原因,給各位準備創業的同學們潑一盆冷水做一些參考。

1. 商業模式匱乏

可以看到,創業路上的第一大殺手是「商業模式的匱乏」,常見於套路化的經營模式。按著教科書生搬硬套的結果無疑是血本無歸。

以生鮮電商為例,其典型商業模式莫過於補貼拉新,實現用戶快速增長,隨後陷入難以充分盈利的僵局,加上沒有充裕的現金補充,就會面臨「死亡」危機[4]。

2. 市場偽需求

市場偽需求也是創業者重大的敵人之一。無數人都在自己幻想的藍海中盡情暢遊,甚至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市場進行簡單的調研,從而被偽需求所矇騙,一發不可收拾。

典型的例子包括幾年前大批死亡的上門洗車項目,是門口4S店的立體化洗車裝備不炫酷,還是商場停車場洗車小妹不熱情,需要我花錢讓人提著鋼絲球和水桶來我家小區幫我擦車?

3. 行業競爭

與偽需求相提並論的是行業競爭,廣大人民群眾如今都意識到了蛋糕就這麼大。「內卷」這個詞在知乎的出現頻率都快趕上「知乎」兩個字在知乎的出現頻率了。

後入場者除非有什麼經天緯地之絕活,否則很難在巨頭林立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在產業相對飽和的情況下,另闢蹊徑似乎成為了更好走的路。

四、投我嗎?血本無歸那種

我們統計了死亡創業公司的融資階段以及投資方分布情況(如下圖),力圖從「搞錢」的角度給希望創業的同學們一些建議。

1. 融資階段

如圖所示,大多數創業者(63.76%)並沒有機會帶著兩麻袋錢從投資公司寫字樓裡走出來。往往在沒有獲得投資的情況下,就已經創業失敗回去996了。

18.72%的創業者在天使輪的輪次,由於資金鍊斷裂、政策整治等原因破產,8.55%的創業者在A輪失敗,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房產眾籌平臺愛房籌和汽車後服務市場的滴滴配件。

如果能挺過A輪,基本上就進入了安全地帶,畢竟之後在B、C、D、E等輪次失敗的公司總佔比僅9.97%。當然,能挺過A輪意味著公司本身商業前景、盈利模式、風險控制等已經經受住了考驗,其更有機會走得更遠。

2. 投資人統計

那麼,哪些投資人最財大氣粗,敢於在一些潛力股上搏一搏呢?我們整理了死亡公司投資人的分布情況(如下圖),用以表達我們對於資本市場衝鋒陷陣排頭兵的崇敬之情。

如圖可見,天使灣(32)、真格(30)、險峰長青(27)的投資失敗次數位於前列,失敗次數最低的是雷軍旗下的順為創業以及春曉資本。

不過由於排名較高者基本都是偏好天使輪等早期項目以及某些財大氣粗各領域都能撒錢的頭部基金,雖然這些公司投資失敗數量多,但投成的公司數量可能也較多,所以不能簡單推斷上述投資人「暴雷公司孵化器」。本圖和方便麵宣傳圖一樣僅供參考和了解。

五、哪些網紅項目曾牛極一時?

那麼哪些網紅項目曾獲得投資人更多的青睞呢?我們統計了單輪融資金額最高的TOP10項目如下。

放下第一個融資551億的房地產項目不提,在統計樣本中單輪融資金額最高的項目是「享有盛名」的團貸網,以D輪融資24.7億的數額位列第二。

這個P2P網絡借貸服務平臺從2011年到2019年,先後受到九鼎、久奕和巨人創投等基金投資,八年中一直融到D輪才結束了它「罪惡的一生」。現更新公司最新近況,目前,公司累計被追繳凍結資金已經超57億元[5]。

值得注意的是,團貸網創始人唐軍在這裡上榜兩次(top2和top6)。這個曾建立團貸網、小黃狗和派生科技「三足鼎立」商業帝國的「大佬」,最終因團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主動向東莞市公安局投案,感興趣的小夥伴可自行深入了解,吸取教訓[6]。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匯集真格、奇虎360、博派、明石等全明星陣容,B輪融資達到10個億以上的豪華項目:熊貓直播。

沒錯,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之子、國民老公、娛樂圈紀委書記王校長的項目。曾經備受矚目的熊貓直播,最終還是在鬥魚和虎牙的絞殺下,由於資金鍊斷裂而退出了歷史舞臺,享年4歲。

六、總結的小本本更新

綜上,通過分析死亡創業公司相關數據,我們大致得到了以下結論:

第一,一個創業公司的命運啊,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優秀的項目是精確的方案配上合適的時機,二者缺一不可,而「時機」的具體表現可能是政策、市場需求等風口的變化。

第二,地區分布方面,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機會更多,但競爭也更激烈;行業方面,網際網路性質的創業公司普遍擁有更短、更離散的存活時間,更新換代速度快是行業的特點。

第三,資金鍊斷裂很多時候是公司死亡的最後一個環節,而非本質原因。本質原因可能存在於僵化的商業模式、被定義的市場偽需求和過於激烈的市場競爭。

第四,對於創業公司最重要的不是融資,而是活下去。六成以上的創業公司根本沒有接觸到融資環節就已經死了。

第五,任何融資階段的創業公司都有破產的可能。不觸犯法律法規紅線、不斷迭代和完善商業模式、精確地進行市場定位和注意風險控制也許是突破激烈的市場競爭、做大做強的秘訣。

畢竟,市場真正需要的是能夠為消費者、為客戶提供價值的人,而不是賭徒。

參考資料:

[1] 「美團新挑戰:三四級市場受衝擊 O2O領域巨頭多」,來源於:https://tech.qq.com/a/20140916/018014.htm

[2] 「哪些公司倒閉了?2017年創業『陣亡』最全名單觸目驚心」,來源於: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8/1172925.html

[3] 「中國的企業管理SaaS為什麼難做?」,來源於: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3009742660/b365074401900xbww?from=tech

[4] 「2019倒閉創企「畫像」:商業模式模糊、資金鍊斷裂」,來源於:https://money.163.com/19/1220/01/F0Q81L0U002580S6.html

[5] 「團貸網案件累計追繳凍結資金超57億元 收回出藉資金37億」,來源於: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20-06-15/doc-iircuyvi8568998.shtml

[6] 百度百科唐軍,來源於: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4%90%E5%86%9B/13835448?fr=aladdin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Giao數據(ID:GiaoData),作者:張子豪、YaJie,編輯:璇璇璇璇子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相關焦點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創業還是打工,只是一個選擇,沒有好壞和高低之分,並不是選擇打工就不能有卓越的貢獻,每個人情況不同我們要尊重。我就遇到一個哥們每月5萬左右的壓力,你說他一個月拿幾千和你創業,他家人怎麼辦?想打工,我們也歡迎,且工資絕不降薪,相反還會提薪,以期讓優秀的你沒有後顧之憂。2、每個人特長和性格截然不同,可能他不是你喜歡的類型,甚至是你討厭的角色,但可能他就是你的「可能性」。
  • 堅決不打工的「竊·格瓦拉」,現在怎麼樣了?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2012年,廣西人周立齊因為偷竊被抓,在派出所面對採訪鏡頭時講出這句話。
  • 用老闆的心態去打工,用打工的心態當老闆
    好比小米在上市前的兩年,負面新聞層出不窮,2016年手機的銷量跌出全球前五,銷售額比前年下滑36%,不斷有人出來質疑雷軍的多元化戰略。因為在你創業的過程中,會聽見無數質疑的聲音:「我敢說這項目撐不了多久,頂多仨月。」「這事情靠譜嗎?快別跟著他瞎折騰了。」「我覺得咱公司快黃了,要不要抓緊找找下家?」「老闆好幾天沒影了,是不是跑路了?」相比功成名就的勵志故事,人們更喜歡看到一個人的沒落。
  • 詞話 | 早安打工人: 打工人是worker嗎?
    上周,阿詞突然發現,之前還在說著「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朋友們,紛紛化身「打工人」。無論是程序猿、攻城獅、還是都市麗人,人人都擁有了鋼鐵般的意志,打工魂熊熊燃燒為公司或組織工作、但不身居高位的人從定義來看,worker的第二種含義其實勉強能表達「打工人」沒有地位的客觀事實,但還是沒有非常形象地表現出「打工人」上班很無奈,卻不得不上班的內涵。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今天給大家漢化帶來的是,超人氣遊戲《逃脫者》的正統續作《逃脫者2:口袋逃生漢化版》,該續作於上月底正式上線IOS安卓雙平臺,雖然沒有中文,不過你們有十八~在新年伊始給大家帶來這款漢化巨獻~玩家可以打暈巡查的獄警,將他身上的鑰匙印在模具上,然後用打火機融化塑膠製作仿製的鑰匙,穿上警察的衣服大搖大擺地走出監獄大門;也可以收集汽水和曼妥思製作噴氣推動裝置,綁在摩託車上,趁獄警不注意加大馬力揚長而去。
  • 單幹還是打工?創業兩年,賣家年銷7000萬
    有賣家說,出來單幹的目的很單純,就是不想在小公司受氣了,自己出來單幹賺兩萬塊和在公司裡給老闆打工賺兩萬的心境是完全不一樣的,自己單幹會擁有一種名為「自由」的東西。馬上就有賣家反駁:單幹的賣家哪有什麼自由,每天要時時刻刻守在電腦前,比上班的時候還累,月收入卻不一定有打工的高。因為單幹的收益很高,而且相對於打工來說個人財務更加自由。
  • 竊格瓦拉,會去打工嗎?
    即使你不知道他幹過什麼事,你也一定聽過他的名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但是,隨著竊格瓦拉出獄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們還能夠看到一個目前已經積累了2300+萬閱讀量的次要話題「網紅機構欲籤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男」。
  • 15歲就出門打工的「打工天王」為啥現在不走了?
    大年已過,外出打工的人們陸續離開家鄉,村子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然而,村裡的「打工天王」姚成卻沒有走。  「不走了,就在村裡,帶著大家一起幹!」姚成卻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他在村裡流轉了300畝撂荒土地,用來種木耳,「一個人富沒什麼了不起,帶領大家一起富,那才是真本事」。▲2月21日,姚成正在木耳地裡查看木耳生產情況。
  • 不可能打工男子出獄即成網紅,有流量就有價值嗎?
    作者 | 尋空2009來源 | 尋空的營銷啟示錄(ID:xunkong2005))4月18日,曾經的網絡紅人周某出獄,他曾經創造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等言論紅遍網絡,又因為長相與切格瓦拉相似而被稱為竊·格瓦拉。
  • 創業失敗後,我選擇踏實打工
    Sab加入這家電商公司1年半,主要負責平臺的公關工作。最好的時候公司人數高達800人,當時前景一片大好。雖然工資給出的薪資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但是公司給出了不錯的期權,這也就吸引了一大批人進入。公司破產並非毫無徵兆,但大多數員工都沒注意到。「只是覺得創業公司可能都缺錢,同時公司保密措施做得比較好,一開始我們都以為公司只是現金流不好,不至於破產。
  • 被貨幣化的打工精英
    感覺,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原先做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那幫產品、運營兄弟們,都沒有在創業,或者在創業的路上了,都去大廠蹲著了。2,拼多多那事兒出了之後,還沒等我問那個 150 萬 package 的鐵子,那個鐵子跑來問我:你怎麼看這件事兒,別特麼問我。
  • 睡地板也不打工你知道為什麼嗎?
    中國溫州人號稱中國最富有的人群,我認識好幾個溫州的年輕朋友,在他們還在上大學時,理念就與眾不同,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寧願睡地板,也要做老闆」或者「寧願做生意一個月只賺1000元,不願打工一月賺3000元」。這些理念相信是他們的長輩在生活中告誡他們的,潛移默化中成為他們心中做事情的原則!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2021電商新機遇,抖音小店無貨源店群
    每天朝九晚六勤懇工作,卻只能勉強做個普通人,這可能是很多朋友踏入社會之前沒有想到的,而且現在已經不是只要踏踏實實就能過好日子的時代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萌生自己創業的想法。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我要自己當老闆!可能提起創業,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底氣面對,擔心風險,擔心沒有足夠啟動資金。
  • 「打工人」梗火爆背後:反雞湯正當時?
    曾經有一句話在網絡上頗為流行,「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然而最近,「打工人」一詞的火爆卻讓一切看起來好像都出現了反轉——不管是北京國貿寫字樓裡的翠花,還是義務送快遞的王二,人人都是打工仔,打工才是所有人的宿命。在「打工人」走紅之前一段時間,網絡上最流行的熱詞是「內卷」。
  • 病得不輕!"打工是不可能的"男子出獄,30多家網紅公司竟搶著籤約?他本人這樣回應…
    2012年,周某因盜竊電瓶車被警方抓獲。當被問及為何不去打工,他回應稱,「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 早安打工人是什麼梗?
    除了早安打工人這個梗,網絡上還延伸出了「我們都是打工人」、「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人打工魂」等梗。這些打工人的梗都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好好打工,努力圓夢。相應的,還有一些有趣的打工人語錄。「靠別人是公主,『靠你嘰哇』是日本人,靠自己是光榮的打工人!」「打工累嗎?累。但是我不能哭,因為騎電動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
  • 想創業找不到創業方向?不妨做這4種小生意,做好了比打工強
    如今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對未來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更多的人可能沒有多麼理想的人生方向,很多時候對自己的未來總是不知道如何面對
  • 貓貓都被迫營業,火遍全網的打工語錄把我笑傻了.
    「 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一天不打工,讓我們身心愉悅的節假日就是在掏空我們的人生!」 前兩天,大夥們都還在編輯部裡玩內卷梗,痛斥奮鬥逼。甚至有打工人連自己的貓都不放過,打算送自家的貓去貓咖打工,讓貓咪也沐浴在勞動的榮光之下。
  • 故事:打工的秘密
    按理說,兩個孫子對於人到中年的周大寶和李秀花夫婦應該是幸福的,但是現在的他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因就是這兩個孩子雖然都是自己兒子的骨肉,但卻不是一個女人生的,這一切還都要從6年前自己的兒子周曉傑說起。
  • 打工度假,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很有趣!
    ,最後還是決定發了,為了證明打工度假也不全都是擠奶趕羊這種看上去很有趣的工作哦。大多數簡歷都是石沉大海或者要過好久才回復,加上季節不景氣去了十多家工廠全都暫時不招人。人啊就是很神奇,沒有工作的時候每天都很閒但是不想出門逛逛(雖然還是要努力出門哈哈),一旦有了工作,只要一休息就想著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