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200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你能忍受超過三天才到的快遞嗎?
作為身邊有著資深網購患者的大嘴覺得,從買了東西開始,一天就能看到她打開至少五次物流信息,恨不得自己買的快遞今日購,明日達。
留學生小鄭喝著啤酒語重心長地說:「在我們這裡買東西,十天半個月是常有的事兒。」
「龜速」快遞
曾經有個笑話說:一隻烏龜的爬行速度為270米/每小時,那麼這隻烏龜從郵政中心爬到舊金山機場快遞集散中心的時間大概為90個小時,但是我的快遞卻用了180個小時,快遞還沒有一隻烏龜快!
是不是時常覺得中國郵政特別慢?USPS更令人恐懼。每個商品的物流速度都不一樣,一定要在付款前看清楚物流時間,不然就會很慘……
我們來感受一下小鄭在他「懵懂無知」的情況下第一次購買美國亞馬遜商品後的到貨時間
1月8日下單, 2月27日送達。從下單到收貨用了50天。
看到這個數字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更讓人驚訝的是上面明確寫了50天裡面還包括14天的航空郵遞。
如果再趕上配送日是周六日,那就需要再多等一兩天,因為快遞周末不上班。
買的東西到手裡的時候已然沒有了當時下單的快感,也沒有了拆快遞的欲望。甚至忘了自己買的是什麼了……
尤其對於享受過中國快遞速度的人來說,感受過美國快遞後,連國內最慢的中國郵政都覺得非常有親和力
遇此煩惱的不僅僅是留學生,許多當地人也在臉書上發表了自己的不滿
難道,如此發達的美國就沒有辦法快速收到快遞了嗎?
當然有,不過要掏點錢。
在美國,美國郵政(USPS)是最便宜的快遞,但同時也是最慢的快遞。相比之下,UPS的速度比較快,但同時,價格也有所增長。如果想要兩天送達,甚至要掏高達18美元的費用
此外,很多留學生在購買中國商品時都會選擇DHL或者聯邦快遞(FedEX),由於DHL和聯邦快遞大多數是空運,所以它的快遞費也是最貴的,但無疑也是最快的。一般2-3天就能到達,和國內物流的速度一樣。
但這對在美國留學的普通中國學生來說,寧願讓自己多等幾天也不願意為了早點拿到快遞掏腰包,因為有的時候快遞費比買的東西還要貴,實在是得不償失。
與此同時,美國快遞不僅速度慢,服務也讓人摸不到頭腦……
快遞來的「悄無聲息」
收快遞這可是一項 「技術活」,萬一沒把控好就要被快遞員送回去了。
美國和中國最大的差別就是中國有豐巢快遞櫃或是收貨點。就算沒有,快遞到達的時候快遞員也會親切的打個電話。
而在美國,家門口那片平坦的土地就是扔快遞最好的地方。
每次收快遞,都覺得和快遞員「八字不合」,永遠也碰不上面,而且小鄭表示他留學三年也沒有摸清楚快遞員的套路。
有時,快遞大叔會像惡作劇的孩子一樣輕輕敲門,然後迅速離開。等你開門的時候只剩下「家中沒人,明天再來」的單子,無奈多等一天。中間不過15秒。
小鄭欲哭無淚:「我明明在家……你快把我的快遞還回來……」
還有時快遞員蜀黍連車都懶得下,根本連敲門聲都沒有,等到自己出門才看見門前草坪上躺著自己的快遞。
但如果剛好遇上不在家,沒有辦法立刻收快遞的話,快遞會不會被別人偷走,全看路過你家的陌生人們有沒有良知……
小鄭曾經就遇到過上完課回家看到自己新買的蘋果電腦被放在家門口,快遞蜀黍就那麼走了。
至此以後,每次的快遞日小鄭都儘量待在家裡,每天掐準到貨時間和快遞員的上門時間,準時坐在門前豎起耳朵聽車聲,不然就很有可能錯過快遞小哥哥。如果剛好有事情,也會儘可能的往家趕。但無論在家還是不在家,門口都會貼張紙條。
在家時,紙條上寫的是:「我在房間,請大聲敲門提醒我你來了……」
外出時,紙條上寫的是:「請把我的包裹放在門口的箱子裡……」
但即使速度慢,服務差,美國物流業依然在世界上競爭力排名前十,這四大公司依然是世界物流前十強
服務對象差異
世界物流公司TOP10
1
USPS
美國郵政服務公司
2
DPWN(DHL)
德國郵政-敦豪丹莎海空
3
UPS
聯合包裹服務
4
Maersk
馬士基
5
FedEX
聯邦快遞
6
La Poste
法國郵政
7
Cosco
中國遠洋
8
Japan Post
日本郵政
9
Nippon Express
日通
10
Royal Mail
英國皇家郵政
來源:中國報告大廳
主要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因為社會體制和服務對象的不同。
美國是個人工成本昂貴的地方,為了節省人工和物流成本,快遞公司更加側重於沃爾瑪、亞馬遜、eBay、蘋果、Best buy這類的電商巨擎。通過自己的物流網絡和交通線路,再結合電商的大規模倉儲,各分部集中負責其特定區域的快遞,一次性投遞大量包裹,確保了高效率的運營。
而這些大型電商購物平臺也紛紛開始把美國的快遞服務作為區分客戶等級的手段。
1)引導普通用戶成為會員
以亞馬遜為例,此購物平臺分為兩種類別的客戶:Prime會員和普通用戶。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並不是每次購物都只能幹等兩周,平臺給普通剁手黨提供了三種快遞服務。
每次用戶在付費之前都可以選擇快遞時間,免郵費或收取低郵費的快遞服務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才收到貨的速度,相當於國內的包郵;如果想要3天到達,就要付7.03美元;次日到達需要付大約11.08美元的快遞費。
每快幾天,費用就增加5-6美元。
通過客戶的選擇,快遞公司會根據優先度來分配資源,並提前制定好交通路線。只要付的快遞費足夠多,無論是在美國的那個地區都可以在兩天內收到自己心儀的快遞。
所以快遞慢絕不是因為美國太大,而是因為錢掏的不夠。
快遞速度對於剁手黨來說無疑是致命的,但每次都交納高額的快遞費總不是辦法,於是就有了一些剁手黨直接選擇一次性在亞馬遜打折的時候支付年費(原價119美元)升級為Prime會員。
這樣不僅可以享受免費的兩日送達服務了,還能享受種種亞馬遜福利。完美的保障了購物平臺的高端客戶體驗。
2)刺激消費
由於快遞的效率問題成為了很多美國剁手黨的心病,許多購物平臺也開始規定限額刺激用戶消費。以化妝品購物平臺絲芙蘭為例,如果客戶在絲芙蘭官網買的東西單筆未滿50美元,就要繳納5.99美元的快遞費,單筆超過50美元就可以免除基礎快遞費用。
如果按照比例計算,快遞費用甚至佔了消費總額的10%以上,所以用戶往往會為了避免快遞費而購買更多的商品,達到了刺激消費的目的。
總的來說,美國的快遞業側就是你給錢,我辦事,你不給錢,快遞丟了壞了不關我事。所以美國物流到底差不差,不同的人將會有不同的說法,給的錢多了,服務自然就好了。
以利益為本,就是為什麼美國快遞可以擠進世界前十的原因。
中國郵政:不拋棄,不放棄
相比之下,國內的快遞更注重於老百姓。許多人喜歡把自身領域的缺陷無限放大後和其他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資本體系作對比,以至於得出我國國企效率低的結論。
中國郵政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說四通一達和順豐這些民營企業,因為民營企業最需要思考的是追求效益。我國真正的國營物流企業是中國郵政。
可能有些網友會說,郵政效率慢,服務差,和美國不掏錢的快遞一樣。但中國郵政是唯一一個以國家戰略為主的企業,它考慮民生功能大於考慮自身利益。
也可以說,中國郵政哪個犄角旮旯都可以送,不達山區根本不知道中國郵政到底有多重要。
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中有這樣一位名叫其美多吉的郵政快遞員,他承擔著川藏郵路甘孜到德格段的郵運工作,冒著生命危險保護郵件安全;
他不畏艱險往返於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每年至少240次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埡口,沿路用郵車裡的氧氣罐和藥品挽救過上百人的生命。
圖片來源:騰訊網
在邊防工作的軍人們一定明白,中國郵政即使只有一封信也會準時送到軍人手中;在農村小鎮中生活的人們一定明白,中國郵政給想寄東西的鄉村老百姓帶來了多大的便利;在春節想寄被褥的學生們一定明白,中國郵政全年無休,雖然慢但起碼可以在路上;在西藏等偏遠山區生活的人們也一定明白,中國郵政即使虧損也依然會把快遞送到老百姓手裡。
對於社會主義國家來說:中國在,郵政在。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郵政雖然效率低卻永遠不倒閉。
如果換做美國資本領域中的物流業,想讓快遞員去偏遠山區冒著生命危險送快遞還不掙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邊遠貧困山區住著一個中產階級居民願意為郵費掏一大筆錢,搞不好等十天半個月拿到快遞的時候還需要再給快遞員支付個小費……
而對於中國來說,即使順豐和四通一達到不了的邊遠地區,還有郵政能為全中國服務。而在美國,所有的快遞都是清一色的看錢說話。如果連中國郵政都覺得效率慢,那麼用美國快遞就不要嘗試只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時使用包郵了。
向所有辛勤勞動,不懼風雨的快遞小哥們致敬!
快意恩仇、資本殺伐,六大鏢師護衛,體驗一個不一樣的財經江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