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雙壹諮詢,來自專業第三方的行業解讀
=================================
要點:
美國現代快遞行業發展至今,依次經歷了:通信需求(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製造業需求(19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與國際貿易需求(20世紀70年代)以及電子商務需求(21世紀)共四個驅動階段。回顧其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一是每一次需求的改變都會驅動快遞行業向前發展,甚至徹底改變行業競爭格局,適者才能生存。二是快遞目標市場從單一的信函小市場逐步拓展至整個物流大市場,從簡單的低利潤產品到豐富的高利潤綜合物流產品,優者方能勝出。
而中國現代快遞行業發展至今,依次經歷了:商務信函需求(20世紀80年代)、電子商務需求(21世紀)共兩個驅動階段。我們認為,中美國快遞行業的驅動因素相同而出場順序不同:中國現代快遞行業起源於貿易產生的商務信函需求,而後伴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形成了CR8接近80%的市場格局。而國家郵政局在《快遞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快遞業務板塊由「1+1」向「1+3」拓展,重點聚焦電子商務、製造業、跨境貿易等領域,產業鏈進一步延伸。
國內領先的快遞企業也正積極布局以倉儲、中轉場為中心的綜合物流體系。我們判斷,當前快遞行業的ROE中樞大概率伴隨著行業重資產化(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夯實基本服務能力以及新業務研發投入)而下移,但集中度有望沿著「先分層後分化,逐步末尾淘汰」這一路徑而逐步提升。
未來,在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的雙輪驅動下,中國快遞行業面臨著從基礎服務到相關多元化服務,再到專業服務的轉型升級之路。轉型探索期過後,中國快遞行業有望迎來更為廣闊的B2B市場(目前以B2C市場為主),而中國快遞企業也將隨著需求多元化而逐步成長為綜合物流服務商,產品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都將得到大幅提升。
正文:
一個行業的發展,本質上是由其需求決定的,而需求也並非一成不變。企業能否及時把握住行業需求的變化,是決定其是否具備長期成長價值的關鍵。
1、通信需求
美國現代快遞行業最初源自信使行業——即把電報從電報基地送到收報人手中。國際快遞巨頭UPS最初便是在西雅圖市從事信使業務(當時公司名為:American Messenger Company)。而後,電話的大規模普及逐步取代了電報,信使行業由此迅速衰落。
2、製造業需求
19世紀80年代,美國工業化進程開始加速,依次形成了東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個工業帶,製造業產值開始超過農業,大規模生產體制已經基本建立起來[1],工業品與消費品的流通渠道結構劇烈變革。當時的快遞企業(主要有四大鐵路快遞公司:美國運通、富國銀行、亞當斯快遞和美利堅快遞)主要通過鐵路運輸來完成B2B的製造業物流,鐵路快遞在1916年達到的鼎峰(美國鐵路總裡程數達到40.9萬公裡的峰值)。而1887年美國洲際貿易委員會限制性管制鐵路競爭,加之客戶對於貨運靈活性和多樣性的要求提高,伴隨著美國高速公路網絡的大規模建設,公路運輸逐漸走上歷史舞臺。1975年,UPS通過「Golden Link」計劃搭建起了全國性公路骨幹網。
3、經濟全球化與國際貿易需求
20世紀70年代,經濟全球化與國際貿易迅速發展,以計算機與電子信息產業和金融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產生了大量小型化、高價值化商品的快遞需求。在此背景下,定位於隔夜航空快遞的FedEx應運而生。而隨著美國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擴張,國際業務(跨境物流)成為了快遞公司的競爭點。
1975年UPS將快遞拓展業務至加拿大,1979年Fedex開啟國際首航運輸。UPS和FedEx分別在1981年和1989年收購了First Aircraft和飛虎航空,加碼國際業務。
20世紀70年代美國電子信息產業爆發
20世紀70年代美國商品出口佔GDP比重迅速提升
4、電子商務需求
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網際網路迅速普及)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97年,美國制定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框架,大力推動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當年美國在網上開設的商店已達2萬家。B2C電商也在這一期間興起,1999年美國第四季度B2C電商交易額達53億美元,大概佔全美商品零售總額的0.64%。
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對美國零售業造成巨大衝擊,或許暗示著美國商貿流通渠道結構還將面臨再一次變革。同時,FedEx也在加大地面轉運中心的投資,以此來適應快速增長的電商包裹的運輸需求。
20世紀90年代美國電子商務產業爆發
回顧美國快遞行業發展史,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
一是每一次需求的改變(驅動因素依次是:通信業、製造業、經濟全球化與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都會驅動快遞行業向前發展,甚至徹底改變行業競爭格局,適者才能生存。
二是快遞目標市場從單一的信函小市場逐步拓展至整個物流大市場,從簡單的低利潤產品到豐富的高利潤綜合物流產品,優者方能勝出。
1、商業信函需求
1980年,中國郵政開通國際郵政特快專遞業務,開創我國現代快遞行業。由於90年代國際和國內貿易的迅速發展,大量的樣品、單證、商務函件往來穿梭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地區的企業間,而傳統的郵政難以滿足高時效的要求。
從中國幾家民營快遞企業成立的時間和地點來看(順豐1993年於廣州、申通1993年於上海、宅急送1994年於北京),可謂時勢造英雄。但由於當時快遞行業處於「灰色」地帶,發展規模受到抑制。
2、電子商務需求
2003年,以淘寶網為代表的C2C電商網站在中國正式推出,國內網購市場迎來爆發期。電商平臺和傳統的線下銷售渠道相比,銷售範圍和經營效率都得到極大提高。在電商需求爆發驅動下,以通達係為代表的民營快遞迎來了十多年的黃金髮展期。
而當前網民紅利逐漸消失,網購規模增速放緩,快遞增速也因此下臺階。2017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為30.7%,而過去5年的複合增速為53.5%,未來快遞行業能否持續增長?下一個風口又在哪裡?
20世紀90年代美國電子商務產業爆發
我們認為,中美國快遞行業的驅動因素相同而出場順序不同:中國現代快遞行業起源於貿易產生的商務信函需求,而後伴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形成了CR8接近80%的市場格局。而在國家郵政局在2016年12月印發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快遞業務板塊由「1+1」向「1+3」拓展,重點聚焦電子商務、製造業、跨境貿易等領域,產業鏈進一步延伸。
截止2016年底,全國已累計開展製造業聯動試點項目322個,已納入快遞服務製造業項目庫項目790個,涵蓋紡織服裝、服飾、農副食品加工、醫藥製造等27個製造業門類。我們認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離不開高效、精準、以綜合物流為基礎的供應鏈管理服務,這有望成為快遞行業下一個需求增長點。
2016年全國已納入快遞服務製造業項目庫共790個
順豐控股募投項目表現其綜合物流服務商的發展戰略
韻達股份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夯實基礎服務能力
從上市快遞企業募投項目,可以看到國內領先的快遞企業也正積極布局以倉儲、中轉場為中心的綜合物流體系。我們判斷,當前快遞行業的ROE中樞大概率伴隨著行業重資產化(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夯實基礎服務能力以及新業務研發投入)而下移,但集中度有望沿著「先分層後分化,逐步末尾淘汰」這一路徑而逐步提升。
未來,在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的雙輪驅動下,中國快遞行業面臨著從基礎服務到相關多元化服務,再到專業服務的轉型升級之路。轉型探索期過後,中國快遞行業有望迎來更為廣闊的B2B市場(目前以B2C市場為主),而中國快遞企業也將隨著需求多元化而逐步成長為綜合物流服務商,產品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都將得到大幅提升。
(本文為雙壹精編,來源長江交運)
如果您遇到經營困難;
如果您對未來的發展感到迷茫;
如果您對重大決策舉棋不定...
那麼,請諮詢雙壹!雙壹諮詢已開通基層網點免費諮詢服務,為您指點迷津!
歡迎添加雙壹基層網點諮詢師蘇陽(微信號:suyang1156),與您面對面直接交流,答疑解惑。並請關注雙壹公眾號,持續關注行業發展!
雙壹諮詢首席諮詢顧問龔福照先生微信:leiguang632
快遞物流電商業務諮詢微信:MsDianeDai,或致電 186 1848 2813, 010-5847 2996
更多文章都在這裡,點擊閱讀:
市場調查(市場與用戶需求研究、滿意度調查、基層網點研究、員工勝任力評估、NPS/口碑研究、市場動態監測、輿情監測、指數研究)
管理諮詢(供應鏈管理提升、電商物流規劃、園區規劃、集團管控、績效管理、市場進入策略、業務發展變革、社會責任報告、投資諮詢)
人才服務(人才獵聘、網點培訓、領導力提升、企業大學構建)
合作郵箱:biz@shuangyi11.com
長按二維碼,即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