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孔雀魚養殖的魚友們,你知道孔雀魚在生產環節中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嗎?水溫、獨處、安靜的環境和柔和的光照等問題我相信廣大魚友應該都再清楚不過了,下面我們就談談當母魚難產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應對。
母魚的生產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白天,也有半夜。繁殖的時間有有長有短,有些半小時就生完,有些可以拖延好幾天。但若遇到難產,有可能造成母魚的死亡。當遇到久久不能順利生產和生上好幾天的情況,那就需要你判斷母魚是不是遇到了難產的問題。判斷難產的方法是觀察母魚的洩殖孔,若是有很大的凸起或者小魚的尾巴或是頭露出半截在那邊很久很久,那麼就有可能是難產。那隻小魚通常已經死亡,卡在母魚洩殖孔,讓母魚無法順利生產。
方法1:可以加大水流的刺激或者加入新水,讓母魚動起來,往往在母魚突然上躥下跳的時候,會順利將卡在洩殖腔口的死胎排出體外,如果卡的時間太久會造成後邊未能及時生出的小魚造成窒息死亡。但是,只要正常排出,那還算是非常幸運的。
方法2:還有一種應更為慎重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剖腹產。這種方法是保小不保大,所以在這種方法的使用上要及其慎重。目前困擾我們漁友的最大難度如何界定母魚是否難產,也是我們採取第二種方法的關鍵。最後,我們再次重申,第二種保小不保大的方法要在及其肯定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別白白浪費了一條母魚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