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萬遲
你再努力,方向錯了也沒用
想要找到核心,先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如果方向錯了,你越努力,就離自己想要的越遠。
上個世紀,柯達是全球膠片行業的霸主,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數位相機的公司。
但他們並沒有沿著數位相機的道路繼續前行,反而死守著自己在膠片時代的優勢,放不下自己既有的技術和市場,不肯拓展新興業務,與時代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最後在歷史的浪潮中,巨輪傾覆。
達爾文曾說:「在叢林裡,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強壯的,而是對變化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只有敏銳地跟隨環境改變自己的生存策略,才能成為時代巨浪中不能被替代的存在。
找到關鍵,才能解決問題
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做「吉德林法則」,這個法則由世界著名的汽車公司顧問查爾斯·吉德林提出,故因此得名。
核心內容是:「把內容清清楚楚寫出來,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意思是說,只有先認清問題,找到核心,才能解決問題。
一味地在單一的事物上要求完美,而忽略了整體的協調性,自然不可能對之滿意。
任何事情,如果找不到矛盾的關鍵,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真正的高手,永遠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
真正的聰明人,只做1%的事情
美國作家奧格·曼狄諾說:「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會領先於這個世界。」
聰明人都懂得刪繁就簡,因為他們明白「少就是多」的道理。
賈伯斯的哲學很簡單,那就是「只做1%的事情」——做的事情越少,就越專注;越專注,就越出色。
這種1%的思維模式,甚至可以用來區分「常人」和「精英」。對多餘的事情說「不」,把少量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功。
不要讓自己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每一個人都需要認清一個現實——絕大部分人的努力,其實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辦了健身卡,去過的次數卻屈指可數;每天早起一小時讀書,但大部分的時候都在打瞌睡;這些「偽努力」,除了感動自己,毫無意義。
雷軍說過一句話:「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你混日子,日子就會混你;你是真努力還是假勤奮,結果會毫無保留地告訴你。
人生或許無法粗略地計算每一件事的價值,但命運總會厚愛那個一直努力生活的人。
因為,「努力」本身就是「成為美好」最重要的那部分。
經濟學中有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概念——「二八定律」,意思是說,社會80%的財富只掌握在20%的人手中。這20%的人,是因為儘早地確定了人生的方向,每一步都踏在了人生重要的節點上,每一件事都能準確地抓住核心,所以能夠將其他人遠遠地甩在身後。
對於平凡的我們來說,這個定律意味著:任何一件事情,最重要的部分只佔20%,集中力量做好這20%,結局就不會很差。
人的一生,只有勤勞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把握住最核心的那部分,明白自己究竟為了什麼而忙。凡事抓住核心,才是普通人逆襲的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