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夥伴這兩天都被馬雲的無人超市在刷屏。
題目都是這樣的:《無人超市真來了,再不努力你將無工可打!》、《阿里的無人超市來了!亞馬遜、谷歌嚇得一身冷汗!》.這種標題真是自帶驚悚效果 啊,沒看內容就已經讓人陣陣緊張了。
還有很多媒體跟著吹捧,說這將是一場波及全中國零售行業的大風暴!
Realy?
財爺要說,看看就好,不必要那麼當真!
一、馬雲的無人超市到底是什麼?
馬雲的第二大招,當然不會完全脫離前面第一大招——淘寶的基礎啦,所以這個無人超市又叫(落地的)「淘寶會員店」。
第一次進店時,打開手機上的淘寶APP,掃門口的二維碼,獲得一張電子入場券,就可進店了。
杭州的這個無人超市裡面,分成超市區和餐飲點單區。
餐飲點單區,因為畢竟還是要因人而異現成製造食物嘛,所以有別的店一樣多的服務員。
當你點好後,你只要在屏幕下方站著,頭頂就會顯示取餐號碼和剩餘時間。如果已經做好,就會顯示:XX號,請取單。
最後一步就是支付。當你拿著商品離開時,必須要經過兩道「結算門"。
第一道門:感應你即將離店的信息,並自動開啟。
第二道門:這才是最關鍵的一道門,當你走到第二道門之時,屏幕會顯示「商品正在識別中」,馬上再顯示「商品正在支付中」,自動扣款,大門開啟。
出來了……購買完成。
這時候,手機提示收到一條淘寶推送,點開一看——你已經為剛才選擇的商品支付成功。
無須掃碼支付,無須收銀員,系統自動會在大門處識別你的商品,自動從支付寶扣款。
二、無人超市真的會大幅提升失業率嗎?
有人趁機說,巨頭們,面臨著又一次改變世界的機會;店鋪老闆們,面臨著降低成本,更高效運營店鋪的大好時機;而我們普通人,則面臨著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
比如「賺差價」的無生意可做,巨頭們與工廠直連,沒有囤貨,沒有中間商;無工可打,是因為這個社會越來越不需要人工了。
果真如此嗎?至少無人超市真的會提高失業率麼?
先看收銀,自助掃描支付確實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收銀員的工作職能;
再看貨品協調、日常營運,比如貨品上架、補貨、貨品清點等等,這些如果配貨系統夠完善的話,也可以通過機器自動從倉庫調取,在存儲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自動向總部預警進行調配。只當過,這個全線配貨系統或是機器人的成本要多大?
餐飲服務,比如烘焙以及咖啡研磨,如果要想替代人工,恐怕也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實現吧。
▲「淘咖啡」語音點單
而且,就像人工會出錯一樣,機器也會有差錯率,這時候就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工幹預。
據網易新聞報導,馬雲在上海開的24小時無人超市「繽果盒子」(BingoBox)曾多次出現機器識別錯誤問題。一名女士在購買盒裝王老吉涼茶時,系統將其中一盒識別成了瓶裝冰紅茶。另有一名男士在結帳時沒有注意到有一件商品未識別出,出門時就響起了警報。當他折返回去重新支付時,系統一直出現錯誤,已支付過的商品又會被重新計入總額中,另外如果出現高峰期,系統是否因超負荷運作導致系統紊亂等等,那麼出現這樣的問題,系統優化也不會100%保證零差錯率,最好有相關運營人員在場,能夠幫助用戶解決機器不能解決的問題。
此外還有導購、安保、失竊追討、退換貨處理等等人工服務。
客觀上來說,對就業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是說大幅提升失業率,就未免言之過早了吧。
三、無人超市技術成熟了嗎?
無人超市的出現,並不是最近的科技。
2016年初,瑞典就出現了無人便利店Nraffr,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門,手機綁定信用卡支付。
2016年下半年,日本也推出了「無人便利店」計劃,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布將加入。
到今年5月,韓國樂天集團也開始測試使用生物技術的「刷手」支付。
而技術更為先進的,是美國亞馬遜去年年底推出的Amazon Go便利店,採用了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算法以及傳感器、圖像分析等多種智能技術。可以通過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貨架上商品的移動,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據新京報報導,馬雲的杭州無人超市,採用的是視覺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以及物聯網支付等技術。特別是為每件商品添加了RFID(俗稱電子標籤)標籤,這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這是一種相對成熟且廉價的解決方案。
但是,這種RFID標籤本身也存在無法克服的問題。比如,無法識別玻璃等特殊材質的商品。如果標籤被緊緊捏住,則將不被識別到。
因此,相對於更精密的計算機視覺,這種技術雖然成熟、廉價,但要滿足未來落地的無人超市,恐怕還有一定的距離。
四、運營成本與性價比
零售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力成本太高了,特別是24小時的便利店。如果能從技術上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固然之好。
據新京報報導某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就以7-11為例,做了一個成本分析。
7-11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人工成本只佔整個營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如果把人力砍掉了,就會導致那些需要人做的項目、服務做不了。而恰恰,這些項目和服務又是其利潤構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較之下,反而更不划算。
其實,無論是亞馬遜的Amazon Go還是馬雲的落地「淘寶會員店」,想要真正做到無人,又不損害用戶體驗,那它所採用的技術、管理方面的成本,必然非常高。
五、社會信用體系成熟了嗎?
美國超市的自助付款方式已經存在三四年了,現在的大型超市基本上都有兩條通道,一條通道仍然保留人工的收款方式,而另外一條通道,則完全採用自助式付款的方式。
自助付款,就是所有物品由自己掃描。連沒有條形碼的物品,比如說像是散裝的水果、蔬菜,同樣也能夠通過走自助通道來付款。
由你自己來確定你購買的是是香蕉還是櫻桃,是美國加州櫻桃,還是美國黑櫻桃,然後電子秤會幫你計算選購的商品重多少、需要支付多少錢。
然後就是掃描、付帳,刷信用卡或付現金都可以。機器接著會提示拿購物清單,所有商品自動消磁,超市購物便結束了。
雖然有報導說,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的防盜措施做得不錯,工程師們做過內測,把多種「渾水摸魚」的場景在店裡測試,例如把商品放進書包裡、塞進褲兜裡;多人擁擠在一個貨櫃前搶爆款;戴墨鏡;測試結果顯示,基本都能識別,並自動扣款。
但是,如果有人在超市內吃飽喝足呢?
如果有人明明是買的是櫻桃卻選擇了聖女果的價格呢?
諸如此類……
淘咖啡全景圖
很多國家的很多規定和制度都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甚至有「被0.25美元斷送的一生信用」這樣的新聞,但是在我國,連超級老賴才剛剛被列入國家統籌追款的範疇,區區超市的幾毛幾分,就還是不要太麻煩了。
六、總結
整體上來說,就眼下而言,無人超市想要真正做到無人、又不損害用戶體驗,那它所要採用的技術、管理成本,必然是非常高的!
但是,財爺要說,新技術不斷湧現,推動著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場景,但這種無人超市,是否會成為新趨勢,是否會代替傳統的零售模式,還是有待時間檢驗。
當然,財爺一直都相信科技改變生活,未來,一切都充滿了可能!
(文中數據及新聞事實資料參考自
新京報、虎嗅網、解放日報)
相關閱讀:
·大風這麼狠,賈躍亭越蕩還是越痛?
·全球目光聚焦這件大事,明日A股世紀大牛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