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一天24h活成48h的人們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他們的秘訣在於他們可以充分地去使用好自己的精力、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學習時間管理的阿潤
今年十一,我度過了一個最繁忙的國慶,徹底解決了我的拖延症。
九天時間,不僅參加秋葉大叔的BM寫作訓練營,還接受一場職業培訓,共計整理了五萬字的筆記,寫了四萬字的作業,一場考試(9號考完)。
高強度的訓練讓我迅速成長,不僅培訓成績優秀獲得工作機會;還在秋葉大叔寫作訓練營結營時,獲得了最佳學霸獎,成功上稿者(成功投稿三次)最佳美術獎,可謂碩果纍纍。
但我更想介紹的是幾款幫我提高效率的APP。
想要提高效率,更主要是提升專注力,也就是如何快速進入心流模式。
心流是指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人會享受在其中的樂趣,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就好比我們抱起手機刷刷微博,爬下群聊,再看看淘寶,都是秒入「心流」的,越看越好看,越看越不捨得放下,於是幾個小時就飛了。
是不是瞬間發現原來自己也經常進入「心流」呢?只是方向錯了,哈哈哈。那如何才能快速進入學習和工作的心流呢?
首先我會推薦番茄鍾,比如Forest APP,也就是傳說中的種樹。就是在種樹期間,不能點開其他程序,否則辛苦種了一半的樹就會倒。
有APP管理著手機,就不會再受到手機上那些「小妖精」的誘惑,如「微博」「微信」「淘寶」「遊戲」「相機」等等,不然樹倒了很醜噠。(下圖中就倒了一顆)
國慶期間種的樹
與我而言,種樹還是一種心理暗示。點擊「開始種樹」,也是我進入心流的暗示信號,告訴自己要開始工作了。不自覺得就會認真起來。
平時我做事時,是不會登陸電腦版微信的。
講真,電腦端微信真的是太方便了,點幾下刷幾個群,一早上就沒了。
不過這幾天課程都是在群分享,群內乾貨太多,我只能掛上電腦端。但由於我基本已經養成了不刷群消息的習慣,所以還好。
不看手機,不登電腦端,朋友找你怎麼辦?番茄鍾是25分鐘一個,如果有朋友找你,也不會等太久。如果有急事,肯定電話直接打過來,接電話並不影響番茄鍾。
有番茄鐘的提醒,隔半小時休息一下,喝喝水啊,走動一下,也有利於身體健康。
雖然Forest是收費應用,但如果你有專注的需求,又想要戒掉玩手機的話,這個錢花得值。當然還有很多APP都有番茄鍾,只是我比較喜歡種出森林的感覺。
相信專注於高效生活的小夥們,對於這一款APP,肯定不會陌生的。
這是一款幫助記錄工作、任務,規劃時間的應用。功能非常強大,內容很豐富。
不過我平時更多的是用手帳本規劃時間,這個用的比較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鄒鑫老師寫的《小強升職記》,內容超棒哦。
就文字輸入的話,我最喜歡石墨文檔。
首先石墨文檔是可以多平臺同步的,我平時寫文章,都是先在石墨的電腦端書寫,寫完之後,用手機端同步,再用搜狐墨客製作微博長圖。而電腦端的文字檔,用來發公眾號等其他平臺。
石墨文檔每次改動,都會實時保存!天哪,想想那些年因沒保存丟失的文件啊。。
而且在石墨刪改過的內容,也都有歷史記錄,可以輕鬆找回。
石墨不僅僅有文檔哦,還可以製作表格和幻燈片,是一款很全面的辦公軟體。
僅僅如此?如果只是這樣的話,也就不值得我大力推薦了。
石墨最具代表性的是它支持雲端實時協作(功能類比於Google Docs、Quip),可以實現多人同時在同一文檔及表格上進行編輯和實時討論。
簡單來說,就是我寫好了稿件,通過授權朋友可以直接在上面修改,我甚至可以同步看到她的修改過程。(不用動手,文字就在你面前變化,超有意思,哈哈哈。)
最近的課程比較多,不僅要整理筆記,還要梳理重點內容。急需幕布這種思維概要整理工具,將思維落地。
對於不太熟識的知識要點,我都是一邊書寫一邊理解,只需要用到 Enter、Tab和Shift+Tab 三個快捷鍵,就能輕鬆書寫成樹形結構,完全不會因為繁瑣的操作而打亂思緒,結果可直接預覽或者一鍵轉化成思維導圖。
整個過程簡單又便捷。
因為新媒體和寫作的關係,讓我養成了每天看新媒體文章的習慣,看到好的文章及素材時,就會及時收集起來。
印象筆記可以連結很多平臺,基本上都是一鍵轉存,非常方便。
在印象筆記中,我建立了一個素材庫,隔一段時間,會把內容整理歸類。
很多內容豐富的文章,我還會「標籤」來劃分出文中的重點內容。
而印象筆記最具特色的功能是搜索,也是區別於其他品牌的核心。
印象筆記可以搜索到圖片內的印刷體中文和英文以及手寫英文,此搜索對PDF文件、Excel、Word、PPT中的中文和英文也同樣有效。(當然這是會員的功能,哈哈哈)
歸檔+標籤+搜索,三劍合併,絕不會遺漏任何有用的資料。
當你突然有靈感的時候怎麼辦?應該如何記錄呢?
我習慣性用本子,喜歡書寫,手邊肯定有本子。
但是如果不方便時,我會習慣用訊飛語記,經常晚上在外面散步時,想到什麼就對著手機說,聲音不大,也不會影響到別人。訊飛語記的識別功能很好,鮮少有錯別字。
而且也是多平臺同步,回到家就可以直接把文字整理出來了。
靈感不僅限於寫作哦,相信各行各業都會有靈光一現的時候,千萬要及時抓住它哦。
我最近經常在看書,書中有很多精華內容,想在我的稿件中引用,但內容多,手打太慢了,怎麼辦?推薦兩個好用的工具。
塗書筆記,通過拍照將紙質書當中的文字識別為電子版筆記。手機中的截圖之類,也可調用來識別做筆記。
塗書筆記是免費,可以通過點擊廣告可以獲得使用次數。
拍照取字也是類似的功能,但拍照取字VIP版可以一次性整理九張圖,適合整理大批量的文件。
一般我在專注做事時,都會聽點聲音,讓我的思想不會那麼跳躍。對,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的那個就是我了。
我一般有兩個選擇:要麼聽久石讓的純音樂,要麼聽白噪音。
白噪音有很多軟體,比如最開始的fosest裡面也用金幣購買白噪音,不過數量有限。
而最有名的應該是潮汐APP了,潮汐裡面也有番茄鍾,搭配白噪音也是很好的選擇。
潮汐的界面很簡潔,很舒服的感覺。
說完幾款APP後,還奉上一條小技巧:管理好自己的暗時間,也是一條加快效率的捷徑哦。
暗時間:簡單來說就是思維的時間,也就是沒有產生直接成果的時間。
一個人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遊、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你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考,反芻和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
在這七天中,不僅有課程內容需要消化,還有很多作業,有時候並不是你提起筆就能想能文思泉湧的。於是在一天當中,我會先把容易的部分做好,在休息和吃飯的空檔,就會想想那些難題的思路。只有理清思緒,才能下筆如有神哦。
平時我也很注意利用暗時間,比如看書時,就會想想如何架構知識體系;晨運爬山時,就會聽語音的課程;比如看劇看綜藝時,會想哪些片段可以當做素材,如何拔高論點等等。
但說實話,我娘最會利用暗時間,她很喜歡聽喜馬拉雅的說書。只要她不看電視的時候,其他時間全部都在聽!走路聽,做飯聽,收拾房間聽,睡覺都在聽,沒聲音她睡不著。每天家裡都迴蕩著說書聲!(有沒有聽出我的絕望,哈哈哈。)
好了,今天的效率工具就分享到這裡了。我們一起加油消滅拖延症吧!
- END -
- 歡迎留言 -
你會用什麼來管理你的時間呢?
歡迎在留言區踴躍分享哦~
- 還沒看夠?這裡還有!-
深度測評,手帳君全面考察3款超人氣照片印表機
這可能是每個寫手帳的人都必不可少的儀式
文具控的天堂,不止日本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