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六百公裡和25萬比亞迪人一起狂歡
小編快嘴:
再創新高~
大家都知道,「造車」是2020年資本市場最關心的話題,埃隆·馬斯克靠特斯拉拉動了720%的股價飆漲,身價超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登頂世界新首富;年初「岌岌可危」的蔚來以股價飆漲2900.5%「滿血復活」,市值高達921億美元超越百度。而1月25日的股市再次證明了這一點,這次的「主角」則是恆大汽車與比亞迪。
首先發力的是產品尚未投放市場的恆大汽車。繼2020年9月15日向騰訊控股、紅杉資本、雲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知名國際投資者募資40億港元之後,恆大汽車又於2021年1月24日發布公告稱,向6名投資者分別籤訂認購協議,以每股27.3港元定增9.52億新股,佔公司擴大後總股本的9.75%,共籌集260億港元。恆大汽車表示,所得款項淨額主要用作加強本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生產投入、償還債務和一般企業用途。
此次參與增發的對象包括成宇控股有限公司、上宇有限公司、和益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翠林全球投資有限公司、陳凱韻、劉明輝,其中陳凱韻、劉明輝兩人投資規模各為30億港元,其餘都是50億港元。
簡而言之,這6位投資者,覆蓋多家深圳有名地產公司,而且都為許家印的「好友團」。而資本市場的反應也是相當直接的,在該消息披露後的第二天(1月25日),恆大汽車股價就一路飆升,漲幅一度超65%,達到了49.8港元/股,恆大汽車市值也因此暴漲超1700億港元至4408億港元。隨後雖有所回落,但收盤時漲幅仍達到了49.83%,報45.35港元/股。
此次成功定向增發,也意味著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股權融資順利達成,從而給由於「攤子」鋪得太大而被業界擔憂不可控因素過多的恆大汽車項目,加上了一塊重要的「壓艙石」。
與之相比,比亞迪在A股、港股三支股票的飆漲則讓投資者感到有些難以把握「焦點」。1月25日,比亞迪A股(002594)午後大漲超過8%,市值一度站上7100億元,最終今日收盤價為260.00元,漲幅為7.03%,再創歷史新高。在最近一年裡,比亞迪股價累計上漲335.00%,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40.51%。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中的比亞迪股份(HK01211,收278.4元,漲9.35%)與比亞迪電子(HK00285,)同樣表現搶眼。
正如一位內部人士所言,近期比亞迪的利好消息很多,像DM-i超級插混系列車型預售並獲得大批訂單、包括固態電池與電子菸在內的283項專利披露、「閃電」完成1.33億股新H股的配售(配售所得款項總額預計約為299.25億港元,是過去十年亞洲汽車行業最大的股票融資項目,也是香港歷史上最大的非金融企業新股配售)、官方回應稱不受「晶片慌」影響且IGBT晶片還能提供外銷等,「很難說是受到哪一個消息的鼓勵,當然也可能是對新能源汽車『抱團股』的整體看好。」
其實,如果單論汽車業務的「成績單」,比亞迪去年的表現並不搶眼:2020年,比亞迪銷售汽車約42.70萬輛,同比下降7.4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18.97萬輛,同比下降17.35%。這已是比亞迪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兩年下滑。而在動力電池領域,除了遙遙領先的寧德時代,比亞迪還在2020年被LG化學趕超,屈居行業第三。
但資本市場所看重的並不僅僅是「當下」。比亞迪在過去的一年來屢發「大招」——推出「不會起火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推出「爆款旗艦」漢EV/DM、推動車規級IGBT、推出堪與燃油車「較量」的DM-i平臺及其車型,其實都是為了恢復市場對比亞迪仍然有能力領導乘用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電池與儲能、電子、半導體這四大核心業務的信心,而從近段時間以來比亞迪股價的持續「飆漲」,也能看出這一戰略已初見成效。
作為僅次於特斯拉、豐田的全球第三大市值車企,儘管與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的特斯拉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比亞迪已經展現出了有能力製造出與造車新勢力一樣酷炫的新能源產品的實力,因此,有預測認為,比亞迪僅乘用車業務就有機會衝擊1.8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水平,而動力電池、半導體等業務一旦獨立上市,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比亞迪的信心和預期。
本文來源於網絡資料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下熱門文章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 事關升級加薪!比亞迪本科以下學歷同事注意!
⚑ 比亞迪員工6天5晚雲南雙飛遊報名啦
⚑ 20多年,250萬到5000多億,比亞迪到底經歷了什麼?
⚑ 新技術井噴,比亞迪輪轂電機專利曝光,咱能橫著停車了?
六百公裡:www.600km.com
比亞迪一站式生活服務平臺,定期發布BYD新車諜報 ,員工活動 ,拼車二手,商家特惠等信息!商務合作電話/微信:18682013753
公眾號介紹頁面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查閱往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