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產品經理的時候,也經常會碰到有人問:產品設計有方法嗎?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不免在心裡嘀咕:人人都可以是產品經理,沒什麼方法。
「高效」、「專業」兩個詞彙,已經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衡量一個產品經理做事是否靠譜的重要維度。對於一款產品的設計,產品經理應該具備更全面更綜合的能力與素質,才能最大程度的完成目標。
如下圖所示,是一種在產品經理眼裡最敏捷的產品設計流程,五步推進,目標清晰。如下圖所示:
市場背景、用戶需求
產品經理要做的:聆聽用戶需求,深度剖析用戶底層需求要點,找準用戶痛點,這就是需求分析的精髓!
需求分析的目標:圍繞產品定位,根據產品的核心價值,為需求做減法!
產品結構圖是一種將產品原型以結構化的方式展現的圖表,結構內容也如同產品原型一樣,從頻道到頁面,再細化頁面功能模塊和元素。
在基礎原型的製作環節,產品經理儘可能列出你要做的產品的所有功能。將所有功能一一列在紙上,尤其確定產品的必要核心功能,繞每個核心功能,將屬於它的子功能、模塊進行歸類。子功能可有多個層級。同時可以標出每個獨立的頁面;在每個功能節點上,補充必要的信息元素;最後使用思維導圖(或其他工具)將上述內容整理成圖形,完成。
產品結構圖通過類似鳥瞰式的結構圖,是產品經理在設計原型前的一種思路梳理方式,可以讓產品經理對產品結構一目了然,也方便思考、補充、完善或者精簡產品功能。原型的本質是與所有人(包括自己)溝通關於產品的信息,因此,達到這個目的,即可認為此時的原型是成功的。
讓你的產品具備豐富的情感
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考慮很多問題,譬如用戶如何操作,如果出現問題是否會中斷操作,是否需要參考提示等等,越多的思考就能發現越多的問題,所以良好的互動設計是可以管理好複雜的功能,梳理好層次的結構,適當隱藏、合理精簡。
視覺呈現是一個綜合性的,其執行效果不僅僅和設計相關,還有開發和運營等後續人的努力,視覺設計是否優秀,很大程度基於互動設計的合適程度,好的界面設計,能夠引導用戶至期待行為,因為用戶對不熟悉的產品往往會因為UI而被吸引,然後在使用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其中的價值,所以視覺設計是最直接面對用戶的設計,同時又是需要很好基礎才能發揮出來的一個環節。
提供有互動設計及說明的原型稿,相當於一份PRD文檔,旨在對項目的業務架構、產品流程、功能需求做詳細的介紹,為產品後續的需求、設計、開發、測試、上線提供準確指導和依據。
無規矩不成方圓,產品要有自己的規範,而做為產品經理也需要有自己的產品規範,在網際網路環境中,阿里、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對產品經理的產品規範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因為他們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產品規範,做為產品經理一定要有自己的產品規範,可以隨著公司的變化改變,但一定要形成有自己產品規範的產品經理,同時是可以隨時轉換適合企業需要的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