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一年賺340億美元擋不住中年危機

2021-02-07 品玩

作者丨平玉

郵箱丨weiyuping@pingwest.com

來源丨人民數字與品玩聯合出品


繼微軟、蘋果後,谷歌遭遇中年危機。

《經濟學人》近期的報導認為,谷歌雖擁有 Chrome、Youtube、Gmail 等明星產品,在網絡廣告領域佔統治地位,母公司Alphabet一年賺340億美元,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也世界領先,但主要業務進入瓶頸期,新藍海沒有突破性成就。

Alphabet於7月30日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似乎驗證了這一說法。季度收入同比下滑2%,是上市來首次下滑。

下個月就22歲的谷歌該如何處理「中年危機」?

· 圖源:《經濟學人》


和亞馬遜、蘋果相比,谷歌的二季報不太好看。

雖然業績超預期,但Alphabet季度收入首次出現下滑,淨利潤降幅達30%。

谷歌主要依賴的廣告業務表現不佳,收入下降8%至298.67億美元。其中「搜索及其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9.8%至213.2億美元,好在Youtube廣告同比增長6%至38億元。而上半年,搜索收入略有下滑,廣告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

Alphabet首席財政管露絲·波拉特(Ruth Porat)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第一季度搜索方面的營收有一定的降低。而第二季度,用戶更多地搜索購物相關話題,因而廣告主也更願意在這方面投資,帶來第二季度搜索趨勢的逐漸增長。最終,截至六月底,搜索收入和去年同期持平。

但同時,她警告:「考慮到全球宏觀環境顯著的不確定性,現在評估近期趨勢的持久性還為時過早。」與之相比,臉書(Facebook)季度收入增長了11%,4月廣告收入持平,5、6月廣告收入又開始上升。

研究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史穆裡克(Mark Shmulik)在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時說,一般的在線搜索被專門搜索「淘汰」了,估計約60%的產品搜索都來自亞馬遜。亞馬遜快速增長的在線廣告業務僅次於谷歌和臉書。

賴以為生的廣告收入遭受衝擊,谷歌新興業務也不盡如人意。

谷歌雲(Google Cloud)一直落後於亞馬遜與微軟兩大巨頭。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2019年雲計算市場數據,全球雲計算市場3A格局穩固,亞馬遜、微軟、阿里雲仍為全球前三,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45%、17.9%和9.1%。

第二季度,谷歌雲收入同比增長43%至30億美元。不過和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相比,這樣的表現不算亮眼。AWS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9%至108億美元,比Google Cloud去年一年的收入還多;Azure雲計算業務營收增長了47%,多年來增幅首次小於50%。

涵蓋自動駕駛業務Waymo和生命科學公司Verily等在內的「other bets」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62億美元下滑至1.48億美元,運營虧損擴大至11.1億美元。

Waymo發展已超10年,但至今仍在前期投入階段,不管在B端還是C端依然難以商業化,且還需要更多資金支持。這從側面反映出Alphabet投入數十億美元的登月計劃既沒取得突破性成就,也未帶來惹眼的收益。

· 谷歌登月計劃項目:Project Loon

拋開業務層面,《經濟學人》認為,早期非常成功的隨心所欲的企業文化,對現在擁有近12萬員工的谷歌來說,已成負累。性別政治、自助餐廳提供的肉食、向警察出售技術,谷歌內部分歧和外部爭議此起彼伏。


那麼,谷歌該如何應對?

《經濟學人》給出了三個方案:加強管理,成為各部門更為緊密的集團,不過通用電氣(GE)的前車之鑑表明這不是個好辦法;押寶投資者,拆分、出售或者關閉一些下屬企業,實現「1+1>2「的效果,但AT&T和IBM等公司的經驗證明縮小規模有害創新;靠風投挖寶,還是別重蹈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的覆轍。

微軟是個好榜樣。同樣是主業停滯不前,微軟在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帶領下實現復興,市值突破萬億美元。

成立於1975年的微軟自2004年起就被批陷入「中年危機」。據《彭博商業周刊》報導,微軟錯過了行動電話、搜尋引擎、社交網絡,而主要收入來源——PC預裝的作業系統 Windows 卻停滯不前。

對此,納德拉大刀闊斧地改革:果斷放棄在移動領域與谷歌和蘋果直接競爭,削減Windows投資,全心建立雲計算業務,改變美國國稅局審計員式的銷售方式,也不去研發自動駕駛硬體。

微軟給谷歌的啟發是自我剖析,確定企業的核心領域並跟隨目標。挖掘用戶數據價值、人工智慧、網絡設備的數據處理器,廣撒網的谷歌是時候確定更為精準的目標了。

企業文化、Geek標籤也需要改變。Alphabet的企業文化以工程師驅動、自下而上的特質著稱。一位曾經在微軟工作的谷歌工程師曾表示,Alphabet的高管常把公司結構比喻成黏菌,一種以單細胞形式生存、聚集起來才能繁殖的生物。

這種企業生態固然能激勵創新,但可能阻礙長遠計劃型產品的開發,因其需要長期合作、策略的制定和執行。

而谷歌在雲計算等新興業務上仍保留著Geek特質。在2018年德國漢諾瓦工業展上的一幕就很有代表性。亞馬遜和微軟在展會上都選擇和製造業合作夥伴一起,通過實例展示製造業實現工作方式轉型、降低成本並提高收入的創新技術和成果。展廳布置成工業風,或者直接擺上工業機器,以示融入。

而谷歌展廳仍維持Geek風,線條簡潔的原木色展臺,懸掛著的電子屏播放谷歌雲案例。工作人員身穿帶谷歌logo的白色衛衣穿梭其中,與其他參展企業工作人員的商務風格截然不同。

·2018年漢諾瓦工業展谷歌展廳

結果就是,微軟以貼心的服務聞名,而谷歌「有產品沒客服」。

從2004年被批陷入「中年危機」到2018年成為最有價值公司,微軟花了14年。谷歌會用多長時間?

參考報導:

Bloomberg Businessweek: The Most Valuable Company (for Now) Is Having a NadellaissanceThe Economist: How to cope with middle ageThe Economist: Alphabet grows up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 谷歌-中年危機?
    谷歌可能只有21歲,但是它卻已經處在中年危機之中。就像其他公司面臨這種情況一樣,所有一切從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一切完好。每天谷歌搜尋引擎處理601億個搜索請求,Youtube接收長達49年的視頻上傳長度,Gmail處理大約1000億封郵件。
  • 經濟學人精讀 | 如何解決Google的中年危機
    【翻譯】:如何解決中年危機?這家公司已經成長到不能承受放浪不羈的企業文化,是時候向老牌公司學習。"一個極富天賦的畫家因為婚姻、家庭以及藝術總監的無聊工作而放棄藝術,正在經歷典型中年危機。"【翻譯】:谷歌可能已經二十一歲了,但他已經處於中年危機。正如相似的實例經常發生的樣子,所有都是表面看起來很好。每一天Google的搜尋引擎由60億要處理,油管接收了49年視頻的上傳量,Gmail要處理1000億。由於在網絡廣告的領導地位,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去年盈利340億。除了它的核心部門,他在AI ,量子計算以及自動駕駛汽車都是世界領導者。
  • 頂級富豪30歲在幹什麼:馬克·扎克伯格 這一年,他的淨資產為340億美元
    今年是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三十而立之年,這一年,他的淨資產為340億美元,是美國富豪排行榜上躥升最快的人。  特斯拉的創始人之一埃隆·馬斯克在30歲的時候正在研究如何製造火箭。2002年10月,ebay用15億的股票收購Paypal,馬斯克擁有其中11.7%的股份,約合3.28億美元。
  • 亞馬遜靠它一年賺99億美元,Costco一年賺31億美元 | 為什麼好公司都選擇會員制?
    2018年Costco的營業收入為1290億美元,在全球經營了762個倉儲式門店,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位列35位,以及在《2018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中排列第72位。 Costco的會員服務包括兩種,55美元一年的普通會員和110美元一年的精英卡會員。 兩種會員的區別在於精英卡會員能享受2%的消費現金回饋。這意味著如果在Costco一個月消費超過200美元,那麼申請精英卡就比較划算,因為獲得的現金回饋基本能覆蓋精英卡成本,而買得越多就越划算。
  • 梁先生的中年危機
    事實是,最近一年來,你已經甚少體驗過倒頭就打呼的睡眠了。 你知道,明天6點15分,你又會早於鬧鐘醒來,然後看看昨晚沒看完的微信,想回復但很快收手,因為群裡的小年輕會在9點的地鐵裡嘲笑你:梁總,又醒這麼早啊!
  • 搜索中年:谷歌未來在 Fuchisa,百度押注 DuerOS
    去年初,谷歌表示,該公司的雲計算業務,包括託管基礎設施和G Suite應用套件,每季度能創造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不過隨後谷歌一直沒有提供更新的信息。但是財報裡,可以發現蛛絲馬跡:谷歌廣告收入佔比居高不下,包括雲業務的其他業務,一直沒有大的起色。
  • 《守望先鋒》發售不到一年 為暴雪賺進10億美元!
    > Activision Blizzard 今日公布 2017 年第一季財務報告顯示,Blizzard 旗下知名射擊遊戲《守望先鋒》營收達 10 億美元
  • 中國科技行業者的30歲中年危機
    中國科技行業對年齡的限制使得很多從業者都出現了30歲中年危機。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成為了包括從業者和公司在內的整個科技行業需要面對的問題。在去年十二月份寒冷的一天,上午9點過後歐建新告別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後,前往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中興通訊的深圳總部。雖然他已經在一個多星期前被公司解僱,但要求和管理層再談談。
  • 中年男,為何這麼難?
    但在2015年9月,高通因投資人施壓而宣布大規模裁員15%(超過4500名員工),削減14億美元開支。大衛·吳當時因此失業。今年3月,博通對高通發起惡意收購,但被川普制止,今年4月20日,高通宣布將在加州聖地牙哥、聖何塞和聖塔克拉拉分部裁員1500人,以節省10億美元開支,安撫同意博通收購案的股東。
  • 谷歌YouTube對原創影視態度趨冷 一年僅投數億美元
    在過去兩年中,美國加州的矽谷和好萊塢出現了一個重大交集: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入了影視原創,其中Netflix和亞馬遜每年投入了超過50億美元的資金
  • 臺灣便利店遭遇「中年危機」
    不過,深深融入臺灣居民生活的便利店近來卻遭遇「中年危機」——40歲以上的消費者光顧次數越來越少,業界擔憂未來便利店發展恐「後繼無力」。便利店的興盛臺灣便利店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有頭腦的商家從美國引進小型超市的經營模式,取代傳統的雜貨店。
  • 拳頭和育碧做動畫了,為了解決遊戲IP的「中年危機」
    不久前,我們在「迪士尼砍掉遊戲部門,華納卻靠遊戲一年收入超10億美元」中討論過影視大廠親自做遊戲的現象。影視動畫改手遊不是什麼新鮮事,新鮮的是IP方親自來做這個事情,這說明IP大廠們對旗下IP的跨媒介運營越來越上心了,也體現了大IP方試圖整合產業鏈的野心。當影視動畫公司都來遊戲行業分一杯羹時,遊戲公司自然也想著怎麼充分發揮手上這些IP的價值。
  • 縫衣間走出來的創始人,他的開源軟體公司被 340 億美元收購了
    【CSDN編者按】10 月 28 日,IBM 對外宣布以 34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開源軟體和技術主要分銷商紅帽(Red Hat)—
  • 【人到中年】程光輝:中年工作出現危機怎麼辦?
    中年最令人擔心的,莫過於失業問題。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迫使工作崗位上的人不斷地學習新技能,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需要的技能若無法跟上,再加上組織縮編、公司裁員等,失業就可能發生。然而,中年失業除了影響家庭生計,更可能會貶低自我概念,開始產生自我懷疑。「沒有工作會被別人看不起」、「我會成為家人的負擔」、「我年紀這麼大了,應該沒有公司會錄用我。」
  • 賺了20億美元GandCrab的興衰史
    揮一揮衣袖,捎帶走20億美元。GandCrab,這款2018年最流行的勒索病毒,現在終於宣告退場.它的故事完了,錢賺夠了、準備撤了,留下最後一波被勒索的人們,獨自在風中凌亂。2019年6月,GandCrab勒索病毒團隊相關論壇發表俄語官方聲明,將在一個月內關閉其RaaS(勒索軟體即服務)業務。
  • 340億美元!IBM宣布收購紅帽,該公司史上最大收購交易
    今天,你應該關注的大新聞有:IBM將以340億美元收購Red Hat,成美國科技史上第三大交易IBM近日宣布,將以3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開源解決方案供應商Red Hat。IBM將支付現金購買Red Hat的所有股票,每股190美元。在交易宣布之前,紅帽股票周五收於116.68美元。
  • 2017年是Steam最賺錢的一年 狂收43億美元
    43億美元,這不包含DLC和遊戲內付費內容。Steam Spy推特不久前公布了2017年Valve公司的成績,2017年是Valve有史以來成績最佳的一年:Steam市場份額增長到43億美元,這不包含DLC和遊戲內付費內容。圖片也透露了2016年Steam的收入為35億美元。
  • 憑什麼你到中年就給自己加這麼多戲?
    然而,近日來不斷看到各種文章刷屏,尤其是某大號的一篇雞湯文《男到中年,不如狗》傳播上千萬次之後,各路大號紛紛眼紅,無腦轉髮帶節奏。上億次的流量之下,中年男人朋友圈一夜之間哀鴻遍野,頗有些陳年舊怨一日終得昭雪的井噴勢頭。一邊貼滿中年男人大哭的圖片,一邊訴苦中年危機,連帶90後也被貼上了各種「禿頂」、「出家」、「佛系」的標籤消費。
  • Google遭罰款340億!Android 未來或將收費,巴斯夫將投資Materialise2500萬美元用於優化3D列印材料
    巴斯夫正在擴大與比利時Materialise公司的合作,後者是一家增材製造和醫療軟體以及先進的3D列印服務提供商,並已同意向該公司投資2500萬美元
  • AppAnnie:Q2手遊收入340億美元,收入/下載/MAU榜單
    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下載量比去年降低,但比2019年仍有同比增長,更關鍵的是,2021年手遊收入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出現了增長。報告顯示,2021Q2手遊收入達到340億美元,同比增加了70億美元;Q2平均每周手遊收入17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且比2019年增長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