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朋友圈三天可見更殘忍的功能,藏著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2022-01-29 十點夜讀

成年人的崩潰,有多簡單?

微信改一個小功能就可以了,一個「已讀」就可以把所有人逼到絕境。

如果你還在為那個他的朋友圈三天可見而不解,還在為微信群裡各種消息刷屏而苦惱,你應該慶幸微信沒有消息「已讀」的功能。

微信已經是我們離不開的一種社交工具,裡面存儲的也都是接觸最多的人。

你試想過微信有了「已讀」功能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1、當你好不容易熬過死亡星期五,迎來了難得的休息時光,你的上司卻在微信裡通知你臨時加班。

原本可以若無其事的「裝死」,不小心手滑點開了對話框,在赤裸裸的「已讀」標識下,你立馬無可遁形;

2、談戀愛的時候,和男朋友吵架,不想理會他發來的消息,想晾一晾他。

打算矜持一段時間再搭理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心點開了消息,一個「已讀」就讓你提不起任何再堅持下去的勇氣;

3、一個許久沒有聯繫的朋友,突然發來了微信,你已經猜到噓寒問暖過後就是借錢。

你本可以裝作很忙沒有看到,又有些不甘心的想點開看看,結果還是要借錢,一個「已讀」就讓你不得不硬接著對方的話題聊下去。

一旦微信有了「已讀」。

那些猝不及防想要躲避的對話框,就會變成了仿佛擁有自主權的催命符,從此,你那些裝作忙碌的小把戲頓時失效了。

「你為什麼不回我的消息?」本可以用一句忙就可以避免的問題,在「已讀」下被無限放大。

更有口難言的是,無論「已讀不回」,還是「未讀」,只要顯示,就會很容易讓人傷心。一個是冷漠暴力,一個是並不在乎。

一旦有了「已讀」功能,逃避沒了藉口,個人的情緒也不能再隱藏,甚至沒有了一絲的逃避空間。

朋友小段,是一個直播平臺的運營,每天后臺都會收到一大波粉絲的消息,以前人少的時候還可以做到一一回復。

可是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多,粉絲的抱怨也越來越多,總是問他:「明明已經顯示已讀了,就不能回我一下嗎?」

他也很苦惱,很多時候不是故意不回,而是沒有時間去一個個回復,而且有些問題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復。

我說,你還是慶幸吧,一個「已讀」就讓你心慌意亂,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要是微信也有了「已讀」功能看你怎麼辦。他頓時啞口無言了。

是啊,沒有已讀功能的微信,藏著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記得看過這樣一起離婚案件:

妻子以丈夫冷暴力為由將他告上了法庭,並提交了丈夫對自己 Line(一款類似微信的社交軟體)上的多次「已讀不回」記錄作為證據,最後法官採納了信息,判定雙方離婚。

說實話,哪一個成年人組成的家庭沒有經歷過類似的狀況,只是不想也不願意揭開彼此的偽裝,還保留著給最後的體面罷了。

我們生活的偽裝,在這個功能面前,恰恰會徹底淪為一場公開表演。

去年,微博宣布私信「已讀」功能下線,引得無數網友哀嚎:

想與偶像近距離溝通的粉絲,失去了確認被翻牌的機會,而那些總是收到消息不知怎麼回復的人都欣喜若狂。

可想而知,如果微信上線「已讀」功能,會是怎樣的一番境地。

在網絡社交發達的今天,我們一切都仿佛在朋友圈暴露無遺,一切都變得敏感,忍不住琢磨對方的一舉一動。

「已讀」二字,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重要,它也代表不了一個人的態度,和愛或不愛更扯不上關係。

網上適當的「裝死」,珍視現實中的彼此才是最重要的。

「在看」

相關焦點

  • 比朋友圈三天可見更殘忍的功能,戳破成人社交最後的體面
    有時候,一個軟體功能更新,就能打破你小心翼翼維持的體面。之前,微信發布了新版本。不少網友慶幸——還好不是上線「訪客記錄」和「已讀」功能,數萬人點讚認同。不設「已讀」,撐住了成人社交的最後體面。2、查看撤回消息功能在沒有後悔藥賣的世界裡,微信的撤回消息功能,給了人兩分鐘反悔的時間。工作群裡,撤回一句無心之失,可能避免一場小型尷尬。家族群裡,撤回一句發錯群的髒話,你還是長輩眼中的乖小孩。
  • 微信「已讀」功能,比朋友圈三天可見更殘忍.
    可是,「麻煩」更多。朋友圈三天可見尚且留了些餘地,還會被人嫌棄。想想,微信要是上線了這三個功能,世界會有多可怕?① 「已讀」功能正如網友評論:「已讀對於優勢方來說是個想要去掉的功能,而對於劣勢方來說是唯一的指望。」
  • 微信「已讀」功能,比朋友圈三天可見更殘忍
    成年人的崩潰,太簡單了。手機軟體改個小功能,就夠人絕望很長一段時間。
  • 微信「已讀」「點讚公開」功能,比朋友圈三天可見更殘忍
    成年人的崩潰,太簡單了。手機軟體改個小功能,就夠人絕望很長一段時間。
  • 成年人社交最後的體面:只要沒有「已讀」,微信怎麼更新都可以
    1、點擊下排功能欄的「我」,下滑整頁即可進入時刻視頻。「好看」欄目裡你可以看到你朋友最近點讚和分享到朋友圈的好文章同時還能看到他們分享到朋友圈之後的評論▼還有一些人希望能有一些別的功能作為中間人傳話的苦誰能懂,偏偏客戶還愛發語音……有些群,是不得不加又退不得的,雖然能開消息免打擾(Mute Notifications),但只要有消息還是會跳到前面的位置。
  • 千萬別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
    在爸媽眼中,這是份體面舒服的好工作,而且工資不低。但這一切,並沒有父母想的那麼簡單:為了追上比天高的KPI,有時他甚至不止996,壓力大得讓人喘不過氣;客戶無理取鬧,同事甩鍋,最後剩下自己挨領導罵;一個人在城市打拼,沒有多少可以傾訴的身邊人。他不敢告訴爸媽,怕他們知道了會擔心,會吃不安睡不著。
  • 朋友圈能「一個月可見」了,你會用這個功能嗎?
    微信於5月5日更新後,增加了允許用戶查看「最近一個月」朋友圈的功能。而之前的朋友圈設置只有「最近三天」、「最近半年」 和 「全部」。除了朋友圈設置,「視頻動態」也增加了新功能。「視頻動態」是年初微信增加的短視頻拍攝功能。朋友可以在「視頻動態」中發表私密留言,只有拍攝者可見。新功能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對於「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網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 朋友圈又要變天?「一個月可見」來了
    這次更新涉及到視頻動態、小程序、看一看等多個功能模塊,可以說處處都隱藏著小而美的改變。這次新增了哪些功能?隱藏著哪些「彩蛋」?布妹帶你盤點!朋友圈支持一個月可見三天太短?半年太長?現在,朋友圈終於迎來了「一個月可見」。目前,用戶可以設置好友可以看到自己「最近三天」、「最近一個月」、「最近半年」或「全部」範圍的朋友圈。
  • 王者榮耀:IOS退款退掉的不是金錢,而是作為成年人最後的體面!
    惡意退款所退的不止是金錢,而是作為成年人最後的體面,如果真的幾百塊都要退的話,那麼小編覺得這個人是沒有未來的,作為一個成年人卻需要為了幾百塊而做出違法的事情,這真的無法令人理解。
  • 「微信已讀功能上線,你會聽到多少心碎的聲音」
    例如朋友圈三天可見,一個月可見,半年可見,都給不想要暴露過去的朋友開了隱私通道。而「微信已讀」這個功能要不要開通,引起了大多數人的反響。當有了已讀功能,就不得不打開連結砍一刀,打開他的朋友圈點個讚,跳到APP投個票。雖然無可奈何,但人情世故總要做個樣子。
  •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不值得交往」
    「你朋友圈三天可見,咱倆還有加好友的必要嗎?」「你覺得沒有,那就沒有吧。」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國慶接受採訪時說,朋友圈的「三天可見」是個敗筆。相較而言,設置分組、及時處理自己因情緒激發的朋友圈,才是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的做法,也更能保護隱私。」這一次,專家的說法恐怕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大多數人認為,僅從朋友圈「三天可見」就能判斷出一個人心理脆弱,不成熟未免太過草率。難道為了維護和點讚之交們的關係,朋友圈得「寧可分組不設限期」?
  • 華為走心廣告,看完我取消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只能看到最近三天,已經不能夠深入的去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淺。」朋友圈三天可見,就好像你跟你的鄰居,關係很親密,但是從不邀請進家門的感覺一樣。其實大家都很忙,並沒有誰會經常去點開你的朋友圈,除了在乎你的人,關心你的人之外,也沒有誰會經常去翻你的朋友圈。你能屏蔽的都是在乎你的人,就像你能傷害的都是在乎你的人一樣。
  • 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
    你的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嗎?為什麼設置三天可見呢?跟風?看到大家都設置了三天可見,就也設置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慢慢變淡?開始陌生和懷疑,然後就三天可見了。忌諱隱私?不想將自己完全暴露,又不想刪,所以乾脆設置三天可見。不過,不管哪種理由,既然微信開發了這個功能,並且那麼多人去用了,就說明它是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的。
  • 微信新增「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選項,用戶自定義社交方式會成為...
    一、微信更新引發熱議近日,微信發布更新版本7.0.4,更新內容中「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的設置選項引發網友廣泛討論,微信憑藉日常更新,又上熱搜。數據顯示,微信超10億的日活躍用戶中,每天會有7.5億用戶點進朋友圈,朋友圈界面每日的總點擊量高達100億次,卻有超過1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 微信朋友圈僅一個月可見;歐盟罰完 Google 再查蘋果;Oracle 殺死 JavaEE | 極客頭條
    快訊速知微信更新迎來新功能:朋友圈僅最近一個月可見五一期間10萬人用支付寶辦理駕照國際認證小米回應取消員工銷售提成:提成不屬於常規福利騰訊QQ發布《00後數據報告》:最喜歡的表情是親親和呲牙笑中國5G專利佔全球34%,是現有4G標準1.5倍以上庫克每天拿起手機200次,
  • 迪士尼13萬員工食不果腹: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這兩個字!
    可是生活哪有童話,你看到的快樂背後,也許藏著不為人知的掙扎。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像不到的心酸。我們沒得選擇,只能負重前行。即使這份工作不那麼的體面,客人不好應對,我們都不敢輕言放棄。去年我在餐飲店做過兩個月的暑假工,在這裡認識了一個同事小林。小林有一次不小心把菜上錯了給隔壁餐桌的客人,發現後給客人重新叫了一份。可是小林道歉後,客人依舊不依不饒,氣勢洶洶地罵了她十多分鐘。有些話著實難聽。客人是一個一米八的大漢,卻毫無遮攔地罵著一米六的大姐。
  • 不是iOS 12.3的鍋;朋友圈新增「一個月可見」 ;iOS 13或將全面開放NFC功能
    近日推出的微信 7.0.4 內測版本新增了「一個月可見」功能,相比之前的「三天」和「半年」來說,一個月的時間貌似剛剛好,「三天」就跟不開放朋友圈沒啥區別,「半年」又和完全開放沒兩樣。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並不是面向所有內測用戶,而是機率性的選擇部分用戶開啟。具體有沒有,需要安裝登陸後才能知曉。
  • 監控鏡頭下的 35 張偷拍照,徹底出賣成年人的體面
    作者 | 槽值小妹來源 | 槽值(ID:caozhi163) 袋鼠說小時候總是被父母老師管著,總想著長大,覺得長大以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自由了,但長大以後才發現,小時候的生活是多美好,曾經替你擋風遮雨的那些人變成了自己,才知道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
  • 網友卻說:更像是給成年人準備的…
    搖一搖、看一看、附近的人、遊戲、購物等功能將不可訪問。10月2日,「微信派」宣布——微信青少年模式正式開啟。開啟操作流程如下:iOS用戶更新到7.0.17最新版本,前往「我」-「設置」可開啟青少年模式。
  • 刷爆朋友圈的感人視頻:這才是成年人的真實世界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