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離譜的轉化率 高達70%的退貨率 帶貨為何成「帶坑」?

2021-02-13 新華網

原標題:動輒上百萬的瀏覽量數據,低到離譜的轉化率,高達70%的退貨率,「發大水」的觀看人次…… 直播火熱卻屢屢翻車,帶貨為何成「帶坑」

「買它!買它!買它!」「家人們給我衝!」「商家改錯價格了,只有500件,趕緊買啊!」「全網最便宜,只給我們家!」……在動輒上百萬人觀看的直播間裡,主播們賣力推銷,鼓勵粉絲下單,一片熱火朝天。

  據中國聯通近日發布的《直播終端參考報告》,到2020年底,中國直播行業用戶規模有望超過6億人。但是,這個已有幾億人「湧進」的大型帶貨現場卻屢屢翻車,坑消費者、坑商家、坑資本市場等亂象不斷湧現。帶貨為何成了「帶坑」?

維權率過低助長假貨蔓延

  「視頻是天使,發貨是垃圾。」這是女大學生李子涵的親身體驗。她在某頭部平臺上的大網紅店裡購買了多件仙女裙,實際收到的裙子不僅色差大到離譜,連腰圍、裙長都跟直播時不一樣。

  「充分懷疑模特穿的是在後面別了夾子的」,李子涵吐槽,「我實際測量了下,有的裙長差了5釐米,有的甚至沒有內襯,根本無法穿出去。」

  李子涵的經歷並非「獨一份」,隨著直播平臺的「崛起」,大量商品進入直播間,一時間魚龍混雜。

  上海消費者陳先生在某直播平臺上,看到一款售價999元的浴霸,主播宣稱「史上最低價」「瞬間升溫、熱力可調、取暖功效強大」等。下單安裝後,陳先生發現這款浴霸取暖效果差,功能與宣傳不一致,聯繫銷售商申請退貨,卻遭到拒絕。

  據一位在抖音平臺上專門從事直播打假的「扒皮博主」介紹,以某款很火的網紅牙膏為例,該產品廣告稱「使用該牙膏刷牙一次,一刷即白」,但實際效果與其宣傳所述大相逕庭。一支這樣的網紅牙膏,在某購物平臺的售價為每支1.7元,到了抖音直播上就賣到了每支39.9元,價差高達22倍。

  記者在幾家頭部平臺發現,直播間存在公然售賣奢侈品假貨的行為。有的帳號坦言自己只是「同款」、以原價的幾分之一銷售;有的則以二手奢侈品專業寄售、鑑定師的名義,以接近原價的價格銷售來源不明、真假不一的奢侈品爆款。為了更好「烘託氣氛」,「最好」「第一」「國家級」等廣告法敏感詞彙,在帶貨直播間隨處可聞。

  在電商「618」大促後,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點名批評直播帶貨負面典型——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其中包括鮮花保鮮「翻車」事件,還有部分商品未能做到其宣稱的「全網最低價」。此外,國美電器帶貨不發貨、得物App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也被點名批評。

  多位網友指出,羅永浩直播間相同產品價格比其他幾家電商平臺貴,不符合其宣傳的「全網最低價」。經過比價發現,羅永浩團隊直播中售價2448元的錄音筆,其他電商平臺只要2398元。一款檯燈,羅永浩直播間售價279元,其他平臺上只賣269元。

  火熱的直播,飆升的投訴。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消保委系統受理相關網絡購物類投訴30200件,同比上升39.1%。投訴大量集中在網購商品性能、功能與宣傳有偏差,訂單被取消等問題上。

  中國消費者協會此前公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有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產品質量問題,但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後進行維權投訴。維權率過低更使得假貨蔓延。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黃偉認為,對於直播來說,現有的監管方式,主要是事後監管,違法被追究的機率小,一些主播抱有僥倖心理,大肆銷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等。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說,作為基於私域流量的新通路模式,直播帶貨具有集成度高、銷售費用可控和發展潛力大等優勢,對於激發消費潛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在其井噴式的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比如說,合規短板會引發消費者權益缺乏保障,刷粉刷單和算法推薦會造成不公平競爭,目前法律法規和監管手段也相對滯後」,唐健盛告訴記者,「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儘快建立直播電商的自律機制、直播帶貨的監管機制、直播消費的選擇機制和直播經濟的公平機制」。

動輒百萬觀看,人氣全靠「注水」?

  薇婭幾秒鐘售罄4000萬元火箭冠名、蛋蛋快手賣出4.8億元商品、某電器董事長創造一天帶貨65億元銷售奇蹟……「X分鐘銷售額突破X億」的直播帶貨戰報充斥網絡,投資者蜂擁而至,將直播視作「風口」。熱熱鬧鬧的直播,真的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嗎?

  「許多人以為直播帶貨行業遍地黃金,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業內人士直言,直播營造的是一種衝動消費的氛圍,頭部主播有時也會出現高達30%的退貨率,腰部主播退貨率只會更高,商家想要真正實現「爆賣」難度頗大。

  一家多次與MCN(Multi-Channel Network,俗稱網紅經紀人)機構合作進行直播帶貨的中型品牌商負責人說,頭部主播的核心競爭力在優惠的價格,對商家優惠力度的要求非常高,「同一產品,如果價格不能做到全網最低,主播在直播中發現這個問題後,甚至可能直接喊話粉絲不要買,並把品牌拉到『黑名單』」。

  這位負責人說,在「打折到骨折」的過程中,大品牌可以把這樣的讓利視為廣告投入,「圖個曝光度」。但中小商家如果沒有高的利潤率支撐,是無法負擔頭部主播的「要價」的。

  因此,大量的中小商家不得不選擇腰部主播。這位負責人經過與多個垂直品類的腰部主播合作,發現銷售數據「天差地別」。

  同樣是直播間十多萬人的水平,有的主播銷售轉化率只有其他人的幾分之一,正好卡在機構承諾的「保底線」上,但退貨率高達60%至70%,「一看就不正常,但是機構卻甩鍋,還表示已經根據合同履行了義務。」該負責人很無奈。

  財經作家吳曉波直播帶貨首秀,發布的捷報稱「觀看人次830萬、最高同時在線4萬、交易金額2200多萬元」,但參與直播的乳業公司直言直播只售出了15罐三段奶粉;葉一茜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高達90萬,商家卻表示,賣出商品總額不到2000元……動輒上百萬的瀏覽量數據、低到離譜的轉化率,「翻車」案例更多來自名頭很響亮的大V、明星和「老闆」帶貨環節。

  「在直播帶貨的跑道上,表面看明星和主播都有吸引流量和帶貨的能力,但其本質略有不同。」獨立第三方監測機構O』Ratings相關負責人說,明星吸引的流量以粉絲角色為主,主播吸引的流量以消費者角色為主,流量主體組成的心理角色不同,對熱度、互動、帶貨均有不同的影響。

  一位MCN機構內部人士說,職業的頭部主播至少有數十人乃至數百人的選品團隊,對直播結果,儘管不能給予商家100%的承諾,至少可以給到類似商品的數據,加上主播本身也有業績壓力,會賣力帶貨。

  這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大V和明星「下場」帶貨時,「翻車」的機率更高。一些明星和大V進直播間仿佛「天神下凡」,不願意與觀眾互動,對產品的性能也不甚了解,基本上是一個「人形吉祥物」,「還有甩臉色給輔助的主播看的,主播有的時候都接不了話,也影響了產品的銷售轉化」。

  「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發大水」的觀看人次,早已成為灰色產業的一部分。記者在向一家「水軍」機構詢價後了解到,根據真實度和複雜性,普通機器號刷評論和高級「帶節奏」水軍的價格也不同。

  隨著流量的增加,直播平臺會根據機器的算法,將直播間推薦給更多的觀眾,地區的榜首還能獲得額外的展示機會,這就產生了新的套路。

  一位主播告訴記者,在某平臺活動期間,每小時一開始,就會出現一些賣貨的直播間,通過不停刷禮物的方式,自己給自己打「小時榜」,以衝到前排推薦位置,獲得更多流量。「晚上高峰期一般能佔據地區前三10分鐘,低谷時間甚至可以達到20分鐘。不刷量不刷禮物的主播,被淹沒在後面看不到」。

  O』Ratings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不少直播榜單都是由直播平臺自行推出的,不同直播榜單有各自的衡量體系,榜單之間缺乏統一標準,橫向比較有失客觀。

  「同時,行業也缺少系統數據分析方法。單價數萬元的珠寶和單價幾十元的小件,以同一標準進行衡量顯然是不合適的,亟待更加有公信力的獨立榜單和數據。」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他說,O』Ratings作為獨立機構,為了得到更準確的結果,「會對刷單、刷粉絲數、刷觀看數等『非人』行為進行監測,對不合邏輯的結果,系統在進行個例分析後會考慮是否剔除。」

  上市公司股東竟靠直播帶貨高位套現

  在資本市場上,同樣炙手可熱的直播帶貨帶火了一眾概念股。有統計顯示,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宣稱有「網紅」「直播」相關業務,不少企業因此收穫一波股價飛升。

  但與此同時,直播帶貨也成為部分公司強蹭熱點的噱頭,甚至異化為掩護重要股東高位減持的工具。

  5月11日,夢潔股份與「直播一姐」薇婭所屬電商直播機構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稱將與薇婭在消費者反饋、產品銷售、肖像權、公益等方面開展合作。

  憑藉這份語焉不詳的合作協議,夢潔股份從5月12日開始走出令人咋舌的「七連板」,股價從5月11日收盤的4.8元,一路飆升至5月20日收盤的9.35元,次日更觸及10.12元的階段新高。

  與股價直線上升同步,夢潔股份重要股東開始了一輪「精準減持」。公司披露的「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因股權稀釋及股份減持導致權益變動」提示性公告顯示,5月12日至18日期間,股東伍靜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近1420萬股,持有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由14.03%變更為12.18%。

  這位大手筆減持的伍靜,正是夢潔股份董事長姜天武的前妻。此外,伍靜的一致行動人和部分高管及親屬,也在股價暴漲期間作出拋售套現動作。

  這一情況隨即引起監管關注。深圳證券交易所5月18日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用其他非信息披露渠道,主動迎合「網紅直播」市場熱點,進行股價炒作並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夢潔股份對關注函的回覆,透露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信息:公司過去兩年與謙尋文化旗下主播薇婭共合作7次,其中2019年合作直播銷售公司產品3次,累計銷售金額469萬元,僅佔公司當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的0.18%;2020年已結算的3次直播累計銷售金額為812萬元。此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內容,與過往合作情況「不存在實質差異」。

  得知真相的投資者紛紛選擇了用「腳投票」。6月29日夢潔股份股價盤中曾跌至5.82元的階段新低,較前期高點重挫逾四成。

  事實上,直播帶貨概念股利用股價上升之機高位減持,夢潔股份並非孤例。

  早在去年年末,因一則間接控股網紅李子柒所屬公司「子柒文化」的市場傳聞,上市公司「星期六」曾在15個交易日內,錄得12個漲停,股價暴漲2.3倍。

  同年12月25日,「星期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計劃未來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比例5%的股份。

  而根據今年5月18日發布的公告,1月16日至5月15日,「星期六」控股股東已累計減持近2600萬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也由此前的15.79%下降至12.27%。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跟隨市場熱點及時調整經營方向本無可厚非。搭上「直播帶貨」這趟熱門快車,不僅有助提升企業和產品知名度,也有望實現利潤增厚。但帶貨帶來的,竟會是重要股東高位套現工具,割普通股民「韭菜」的「鐮刀」,這讓一眾「帶貨達人」和投資者們始料未及。

  黃偉表示,直播帶貨本質是建立在口碑上的經濟模式,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是保證其長遠發展的關鍵,「炒作之下的直播帶貨,必然將只是曇花一現。」

  「網紅直播不是法外之地。」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李樂元說,應及時「升級」《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同時,對廣告法、電子商務法、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現行法律法規如何適用於網絡直播領域,也應有更加明確的操作規範,讓亂象整治工作更具操作性。 (本報記者周蕊、潘清、王默玲)

相關焦點

  • 高達70%的退貨率,「發大水」的觀看人次……直播帶貨為何屢屢翻車|電訊特稿
    動輒上百萬的瀏覽量數據,低到離譜的轉化率,高達70%的退貨率,「發大水
  • 抖音大V的騙局,退貨率高達97%!
    來源:抖音截圖 新腕兒通過該商家了解到,三江鍋曾在10月31日晚上,聯手中國網直播抖音帳號以及另一位名為艾雪的主持人進行了一場直播帶貨。 但也正是這場由中國網直播和大V發起的直播帶貨活動,讓商家們血本無歸,不僅賠了多則12萬,少則3.5萬的坑位費,更是遭遇了97%以上的退貨率。 「這明擺了就是坑商家。」在商家維權群中,不止一位商家投訴道,此次直播的效果還不如素人以及小網紅的效果好。更有商家表示,在直播前,對方還一再要求把價格降到最低,結果也沒有出來量。
  • 為什麼你的直播帶貨賠錢了
    某研報指出,一線紅人電商直播的購買轉化率可達到 20%,而社交電商為 6%-10%,傳統電商僅是 0.37%。一邊是主播頻發戰報、品牌方狂秀戰績,另一邊是直播帶貨造假、刷量、欺詐新聞不斷,從年初持續到年尾,也讓越來越多的商家陷入不安。特別是在雙11之後,這種兩面性愈發凸顯,這可愁壞了眾多老闆們,直播帶貨難道最後只是帶了個寂寞?主播們也不講武德了?
  • 直播帶貨被「割韭菜」的四大坑
    小商家們爭相找 MCN 達人帶貨,被「坑」十幾二十萬的比比皆是;還有很多想當主播找各種公會籤約的素人,被騙得連底褲都不剩……為了深扒「直播帶貨」行業背後的貓膩,我開始了新一輪的臥底,同時採訪了行業某頭部 MCN 公司的運營負責人,最終發現這個行業的水簡直太深了!PS:今天這篇文章,將會收錄到我們「直播帶貨」專輯欄目中,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 TVB綠葉曝直播帶貨一場頂TVB三個月收入
    、葉璇等,一看藝人們紛紛湧入的情況,就知道直播帶貨很賺錢了。直播帶貨的主播們有三個獲取收入的方式,一是坑位費,就是只要商家找主播帶貨,就要交的一筆錢,主播牌越大大,坑位費越高,幾千到幾十萬不等;二是銷售分成,越差的產品,分成比例越高,銷量越高,主播賺的錢越多,這也是主播們在直播時不遺餘力推銷產品的重要原因,有的主播甚至不惜犧牲個人聲譽,把破爛貨誇成一朵花,消費粉絲們的信任;三是禮物打賞,粉絲們有了和偶像近距離互動的機會,打賞個小禮物很正常,便宜的幾毛錢,貴的幾百上千
  • 直播賣貨 ,是包治百病的大力金剛丸嗎?
    三級跳的亮眼的戰績,不僅讓董小姐首播翻車的事情一雪前恥,也刷新了直播帶貨成交額的歷史記錄。時間往前撥3個月,直播帶貨還只是網紅、達人、KOL的戰場。如今,不僅是影視明星,甚至商界大佬都開始加入加入直播行列,甚至甘當綠色,成了主播身邊的陪襯。
  • 「直播帶貨」忘關攝像頭,暴露了這些真相!
    利用「直播」這種形式來「賣貨」,已然成為了電商「新風口」。尤其是近期,受疫情影響,「宅經濟」更是給「網絡直播帶貨」再添了一把「火」。一方面,「不會帶貨的網紅不是好主播」,隨著頭部主播的躥紅,帶動了各大網紅下場賣貨,並且身價通通「水漲船高」。
  • 【傳媒頭條】關於直播帶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手了,花40萬請主播帶貨僅賣出3000元
    6月17日,有網友反映,在4位帶貨主播宣傳下,自己於2020年5月1日在某平臺 「國美電器官方旗艦店」購買了一臺1999元的格力空調,當時標註是5月28日發貨。等到5月28日,商家又改成5月30日前發貨,但兩天後仍舊沒有發貨。追問客服,客服只是用機器人回復「請耐心等待」。到6月16日晚上,「國美電器官方旗艦店」直接給退款了。
  • 直播不止帶貨,轉化率50%的直播招商不來了解一下?
    網絡直播帶貨影響力不可思議,招商引資為什麼不可以用直播吸引眼球?新冠疫情的發生讓我們每個企業的發展都或多或少受到阻礙,但是也倒逼我們獲得了很多新的能力,比如直播的能力。這段時間,我們微谷國際直接和間接協助了很多廠商開展招商直播,也有很多廠商跟我們進行了直播招商的諮詢和探討,今天我就直播招商的相關問題在這裡進行分享。產品怎麼賣?拿什麼賣?
  • 直播帶貨話術文案模板腳本範本開場白套路案例短視頻自媒體快手抖音mcn代運營網紅合作推廣營銷品牌策劃方案計劃流程內容模板下載
    直播帶貨數據分析裡最重要的4個數據短視頻電商直播運營方案:帶你揭秘直播帶貨銷量20W+的秘密直播帶貨的話術技巧,提高你直播間的轉化率直播電商帶貨流程話術方案sop策劃方案計劃模板案例範文最全服裝直播帶貨話術:風格、版型、款式.服裝主播必備!乾貨曝光!直播帶貨風潮下,品牌該如何挑對主播?
  • Instagram、YouTube、TikTok的網紅帶貨
    接下來我們一起分析不同社媒的網紅帶貨方式Instagram 是一個以圖文創作及分享為主的社交平臺,國內小紅書相當於它的翻版。主要以女性產品為主,非常適合網紅打造爆款,是大部分美妝與服裝配飾類商家的首選網紅帶貨平臺。
  • 直播帶貨ROI不到1:2,2021年品牌不想再虧錢了丨新電商50強
    嘗到直播帶貨紅利的百草味選擇迅速跟進,緊接著又與微婭達成了2次合作。11月的那次合作帶來了更高的GMV,300多萬。佣金也遠遠低於現在的15%。但現在,更高的坑位費以及更高的佣金已經很難換來當年同樣效果的ROI。品牌對於直播帶貨最直觀的體感變化就是,ROI從早期1:6-1:7直接壓縮到1:3。有些品牌達人直播ROI甚至不超過1:2。
  • 實操教程:如何利用Instagram進行直播帶貨?
    日活量極高的社媒平臺Instagram在8月也宣布「下場」直播帶貨。但作為跨境賣家,怎麼樣才能利用好這一平臺呢?本文就以此作為切入點,「手把手」教賣家如何利用Instagram這個頭部平臺來為店鋪帶貨。什麼是 Instagram直播帶貨?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利用Instagram進行帶貨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Instagram直播帶貨。
  • 《2020年直播帶貨趨勢報告》發布:薇婭李佳琦辛巴銷售超400億,快手客單價最低
    一、Top10主播銷售額佔比超5成報告顯示,2020年6月到12月期間,銷售總金額排行前十名的主播中,淘寶主播有45名躋身榜單,快手平臺則有41名,抖音排在第三名只有14名。在銷售額前10名的榜單裡,來自淘寶平臺的有5位,快手平臺4位,抖音只有羅永浩一人躋身前十。
  • 帶貨丨在石宣布終止帶貨計劃,爆平臺太坑!!感人丨失散多年姐妹,在虎牙相認.相約間父母!
    最近,看會長帶貨有所成效,洋氣黃帶貨也突破了百萬,於是在石也有意準備帶帶貨。但是在昨晚開播的時候,在石表示自己要終止帶貨的計劃,自己準備了很多大品牌,但是最後平臺不讓自己帶,平臺的限制太多。因為自己準備的都是大品牌,利潤非常低, 如果按照平臺的這個抽成,以及一些其他條款,自己帶大品牌最後還會虧錢。
  • 網絡直播帶貨?對張朝陽直播帶貨的看法
    你知道直播帶貨行業有黑名單嗎?一場直播千萬次觀看、點讚,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成交,帶貨商品小到口紅,大到重型卡車……疫情之下,消費者出行受限,憑藉手機「撬動」的直播帶貨異軍突起,一躍成為5G時代下許多商家轉型自救的風口行業,網絡主播也從被小眾圍觀,變成帶動大眾狂歡。
  • 原 創:|直播帶貨成火熱現象,背後原因是什麼?
    帶貨領頭羊李佳琦、薇婭等人風頭正盛,錐子科技CEO、初代網紅羅永浩直播帶貨,都創造了1.1億元的銷售額記錄,快手辛巴女徒弟蛋蛋邁出4.8億元的戰績,朱廣權李佳琦直播帶貨開啟公益直播帶貨活動,「小朱配琦」首次營業邁出4014萬元湖北農產品。
  • Facebook新功能上線,直播帶貨全球化成必然趨勢!
    據CNBC報導,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近日宣布,Facebook上線了一項新的電商功能Facebook Shops,商家不僅可以在WhatsApp、Message和Instagram Direct的聊天對話框中向用戶出售商品,還可以在Facebook和Instagram平臺的直播間裡添加自己的產品,用戶可以點擊產品彈窗,直接跳轉到產品購買頁面
  • 跨境電商帶貨的未來趨勢在哪?
    經過了最近這幾年的發展,我們都了解到流量爆發的最明顯的渠道就是「直播」。預期未來3年到5年內,通過直播等視頻引流會成為中小外貿企業在線引流的最重要的風口,2021年很有可能會是外貿跨境電商直播的真正元年。
  • 從Google入局短視頻帶貨看海外視頻/直播帶貨趨勢
    Google 在近期上線了一款短視頻帶貨平臺 Shoploop,由其內部孵化器 Area 120 團隊研發,專注於美容品類,包括:化妝品、保養品、染髮產品及美甲產品。Shoploop目前只是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充分利用觀看評論和示例視頻的注意力簡化購買過程,如下圖所示,每個視頻頂部展示了價格和可點擊的商品連結,點開視頻詳情,在視頻左下方會有直接的產品圖片及連結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