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人力資源心理學 每天13:00不見不散
來源:人力資源分享匯(微信ID:hrgogogo)
小匯有個老闆朋友,雖然公司沒有摩拜的命,卻得了和摩拜老闆胡煒煒一樣的病:沒事就愛去自家員工的格子間晃蕩。
與胡煒煒不同的是,他個大老爺們不是去和員工自拍,而是混個臉熟,澄清一下他真不是掃廁所的大叔。
雖然是混個臉熟,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比如他就發現:那些業績好、工作積極的員工辦公桌,大多比那些表現平平的員工整齊,看著舒服。
於是他的口頭禪慢慢變成了——「你能不能把桌子收拾收拾,亂成什麼樣了?」
小匯聽他說完這句話,再看看自己亂得一塌糊塗的工位,不由得老臉一紅。不過細細想一想,辦公桌的樣子,還真的能反映人的一些品格。
辦公桌整齊的人
做事有規劃,井井有條
辦公桌整齊,無外乎恰當的物品放在恰當的位置上。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順手的地方,裝飾性的物品放在不礙事的地方,不該放的東西收拾起來。
雖然都是小事,但對於天生有著「懶」基因的我們來做,也是一項大型工程。能夠堅持整理辦公桌,往往也能做到合理規劃,做事有條理。
在一期《魯豫有約》的節目裡,走進了王健林的辦公室,辦公桌足足有我們家衛生間那麼大。
在這張辦公桌上,電話、電腦、裝飾,擺放整齊,儼然給人簡約但不失大氣的感覺。
這時候有人可能就要說了:「人家是老闆,哪有那麼事情要做,辦公桌當然乾淨了!」
拜託,千萬別認為老闆事情少,相反,他們比每一個員工都更在乎公司發展,更在意公司業務。作為集團公司的老闆,他審批的文件很可能比你整個公司的員工檔案還要多。
再看看王健林的日常工作,網上曾盛傳一張王健林一天行程單:凌晨4點起床,然後一整天都是飛飛飛,忙忙忙,一張行程單,安排滿滿當當井井有條。
辦公桌整齊的人,大部分都跟王健林一樣,有著做事有條不紊的特點。他們的工作生活也很有規律,該做什麼事情,總會在事先擬定一個計劃,這樣不至於有措手不及的難堪。他們很懂得珍惜時間,能夠精打細算地用不同的時間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辦公桌整齊的人
做事效率高、態度積極
其實從辦公桌的樣子也能看出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那些喝了一半的茶,懶得去倒茶渣;外賣飲料快餐盒再加上各種零食滿滿當當擺在桌子上;各種資料和廢紙夾在一起,不該扔進垃圾桶的重要文件,最後怎麼也找不見……
很多時候,一個不舒適的工作環境,往往都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
大多數辦公桌雜亂的人,不過是一日一日在重複的枯燥工作中虛度著自己無處安放的人生。其工作態度當然更值得懷疑,貪求一時的安逸,成日好逸惡勞磨洋工的人又怎麼會有好好收拾和整理辦公桌的時間和心情?
而那些將辦公桌整理得乾乾淨淨的人,無論是效率還是態度都要積極得多。
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處理的信息量越少,大腦的壓力也會相應減少。沒有多餘信息(也就是東西較少)的辦公桌有利於將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
辦公桌上多半是與手頭工作相關的物品,能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需要做什麼,優先做什麼,效率自然高出桌面雜亂的人。
比如工作狂雷軍,從金山總經理到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桌面都保持著IT男的風格。雖然桌面上物品不少,但並不雜亂。與雷軍做事雷厲風行的風格相得益彰。
讓你的辦公桌
為你的形象代言
就像一個人的身體藏著他的生活態度一樣,一個人的辦公桌則藏著他的工作形象。
尤其是HR,作為公司對內對外的窗口,更是代表著公司的形象。你能想像一位候選人在面試之前,看到HR的辦公桌邋遢雜亂的表情嗎?身在HR部門,你人前高談闊論,激情飛揚,講得勵志又熱血沸騰,迎來一眾萬分崇敬的目光 ,那就千萬別讓候選人或者領導通過你辦公桌的擺設,對你一判高下。
不妨我們一起從整理辦公桌開始,做一枚精緻耀眼的HR。
①每天下班前5分鐘,整理一下辦公桌,扔掉垃圾,清潔灰塵。
這個動作其實也是將自己從一整天忙碌的工作裡抽出來,告訴自己,你還有生活。
②將文件按類別整理好,放到文件夾,或者檔案袋裡。
HR各類文件文本多得數不清,一定要做好分類收藏的工作。比如面試結束無意向的應聘表放到柜子裡,有待溝通和複試的應聘表放在桌面的文件夾;重要的資料,如員工檔案、身份證複印件、各種協議等,千萬不要放在桌面上,最好能夠放入帶鎖的抽屜或柜子。
③學會斷舍離,與工作毫無關係的物品,請及時處理。
工作視野裡,最好只有與工作相關的物品。比如零食,放到包裡或者抽屜中;一些毫無意義的宣傳單、用完的筆芯、壞掉的尺子,及時扔掉。
④照顧你那盆多肉的感受,它陪著你也不容易。
養點小植物,也算職場人的一點小情調,有利於給辦公室製造點生機。但請照顧一下你養的植物的感受,綠蘿、仙人掌都能養死的話,勸你還是不要折騰了。
最後,大事見能力,小事看人品。千萬別忽視整理辦公桌這個細節,也許你的領導也跟小匯的那位老闆朋友一樣,從辦工桌的樣子評價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