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2021-02-15 鐳財經

消費者們,並不介意街角的那家便利店究竟是什麼品牌。走到那裡需要多久、店裡有沒有我想要的那件商品,才是他們在意的問題。

——文海軍說

  

來源 l 電商在線(ID:dianshangmj)

閱讀開始前,先說幾句悄悄話:

因為微信更改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文院長推送的文章了!

如果不想錯過鐳財經的精彩內容,就趕緊星標⭐吧!

在一座城市裡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在另外一個城市無人知曉,再正常不過了。 紅旗光靠四川省的生意,就把自己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但它從來沒有走出四川; 蘇果在南京一家獨大。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日資便利店先後攻下多座江浙滬城市,唯獨繞開了這裡。直到2017年,羅森才真正殺入南京; 溫州人本集團旗下的十足、之上和人本三個便利店品牌遍布浙江,2018年才進入鄰近的江蘇省。 此外,北京好鄰居、上海可的和快客,廣東天福、山西唐久、武漢Today等本土便利店,影響力少有能出省城的。真正鋪到全國範圍的只有三家:中石化的易捷、中石油的崑崙好客,以及東莞糖酒集團的美宜佳。 美宜佳和中石化中石油兩家便利店站在不一樣的起點:國資企業們有天然的優勢,憑藉遍布全國的加油站拓店。但從門店數量來看,美宜佳絲毫不輸它們。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美宜佳門店突破20000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二,超過崑崙好客。憑藉這點,業內稱美宜佳為「便利店之王」。1997年,東莞市糖酒集團創立美宜佳時,它還是個國營企業。在東莞這個民營經濟發達的城市,國營身份反而束手束腳。成立後三年,美宜佳改制為私企。憑藉對供應鏈的把控,以及對加盟商的運營,用了20年時間,開出了10000家店,又在短短3年內再次開出10000家店——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天都有9家便利店掛上美宜佳的紅色招牌。儘管95%的門店都在廣東,但美宜佳的影響力遠不止於珠三角。以東莞為中心,地圖上點陣逐步擴散到廣東各個角落。布滿後,點陣又開始往福建、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幾個省份落下,更在2017年之後蔓延到河南、安徽、重慶等地。要知道,一個民營便利店要拓展到其它城市,滲透進另一個品牌的地盤,不光需要面臨其他品牌環伺的激烈競爭,還需要實現跨地域的統一採購、配送和管理。這對所有品牌都絕非易事。它如何從東莞中走出來,並以飛速躥起的姿態拿下「全國便利店之王」的名頭?

01

野生美宜佳


說它「野生」,是因為美宜佳早期的門店,避開了城市中心街道的路口和轉角處,在城鄉結合部和工業區紮根。此前,糖酒集團負責美宜佳營銷策劃的周星軻對媒體回憶,為了吸引人流,他用上了大音箱、抽獎券和麻辣小吃來吸引周邊的打工仔和打工妹,甚至還擺上了毛利更高的保健品。日資便利店像是正規軍,布局整齊劃一,壽司、意面等鮮食通過冷鏈從中央廚房送往各家門店,除了推出高毛利的自有商品,不時還會與櫻桃小丸子等知名大IP合作推出周邊。相比之下,美宜佳的這些早期動作相當「放飛」。「電商在線」此前曾在廣東走訪過幾家美宜佳,一些門店將門前的地塊留給小吃鋪經營,也有支著張桌子和LED燈的手機貼膜小攤。即便到了現在,不少人依舊在詬病美宜佳的「亂」:店員素質不統一、店面大小不統一、陳列亂。美宜佳從一開始就採用的特許加盟模式,帶來了門店的飛速擴張,但當加盟商有非常大的經營自由度時,就會出現門店氣質不統一的問題。加盟商和店員雖然接受過總部的統一培訓,不過「都是很淺的東西」;店鋪大小和選址取決於加盟商自己的選擇,經營方式、商品結構也都基於店主對周邊人群的判斷,千店千面。偏偏就是這樣的「野路子」,在便利店品牌層出的廣東站住了腳。尤其是在工廠遍布的東莞,它不光滿足了消費主力軍打工仔、打工妹快捷便宜的用餐需求,也給了本地居民一個低門檻、低成本經營的謀生或投資機會。成本上,除了交一筆2.5萬元的加盟費,還需要投入一筆固定支出(包括3.5萬元的收銀、監控設備,2萬元的裝修費,1.5萬元的招牌和陳列貨架,以及5萬元左右的第一批商品貨款等)。不同城市的租金和人工費不同,但也都是一筆可預計的成本。如果一對夫妻要在杭州開一家45平方米的店鋪,以年租金10萬元、2名員工輪班(8萬元的成本)計算,總投資金額大概在25萬-30萬元左右。門店是否能盈利,最關鍵的是選址以及店主的個人經營能力。選址好,會帶來更高的營業額,但租金也會相應上漲。而經營更像是「撅著屁股撿鋼鏰」的活兒。美宜佳的招商加盟網站打著月賺3.02萬元的廣告,這吸引了廣東佛山人張懷勇。他退伍後和妻子開過一家美宜佳。「生意還可以,就是最後算下來賺不到多少錢」,他告訴「電商在線」。因為沒有生意經驗,張懷勇進了其他店鋪暢銷的麵包,但「賣不掉,又退不了」,「很多錢白白浪費,辛苦一年多賺個溫飽錢,兩年不到就轉讓了」。但張懷勇也承認,這樣的虧損因經營而異。如果自己更懂顧客要什麼,並且在用人用料上「摳一點」,也許也能年賺10萬元。美宜佳的加盟商,六成來自夫妻老婆店的轉型,也有人同時開了三五家門店,外聘了店長管理。像張懷勇這樣過去沒有開店經驗的店主,也很多。對很多加盟商來說,開一間便利店不能掙大錢,但是一門可以居家過日子的小生意。

02

「亂」是表象,強在供應鏈把控


門店開到20000家,美宜佳的門店位置早就不限於工業區和城鄉結合部,而是進入了社區和商業區。杭州商業社區親橙裡斜對角的美宜佳,紅色門頭,邊上一塊金屬銘牌,標註「浙00081」。這家門店今年3月份才開張。這代表美宜佳在浙江省內起步不久,門店數量還沒有超過100家。在零售行業,門店選址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這家僅30平方米的小店,開在了馬路邊,但因為周圍500米內沒有其它便利店,它的生意很好。炎熱的工作日下午,買水或買煙的顧客不斷。負責門店進貨的小王每天都會在美宜佳的APP上下單,「酸奶、飲料和關東煮這樣的鮮食每天都需要補貨,常溫食品一般隔天補貨。」但美宜佳強制統一的訂貨模式引起了一些加盟商不滿,「要求我們必須在它那裡下訂單,但很多東西都比批發市場要貴」,杭州美宜佳的一個加盟商對「電商在線」表示。一旦被查到從其他渠道進貨,總部就會對門店罰款。美宜佳對訂貨的嚴格要求,出於它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賺的是加盟商的錢。美宜佳便利店面向消費者,但總部做的卻是to B的生意。上世紀90年代,同在糖酒公司旗下的美佳超市,就是美宜佳加盟商的採購來源之一。而現在的美宜佳,對接數家供應商,並以集採模式低價採購商品,再讓加盟商以門店訂貨的形式買下,賺取差價。而7-ELEVEN和全家這樣的外資便利店,靠的是加盟商利潤分成。美宜佳背後的加盟商越多,它對供應商的議價權越大,賺的錢也就越多。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開便利店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分別是供應、產品和選址。手頭掌握數萬SKU,還在廣東境內擁有自建物流的美宜佳,代表穩定的供應和商品,讓加盟商很難真的棄自己而去——大部分人無法通過集採獲得低價商品,更沒有能力開發自有的高毛利商品。儘管吐槽著「進貨價比別的地方要高」,但小王告訴「電商在線」,不管是京東小店還是天貓小店,進貨價格其實都會比市場批發價略高,「商品最起碼是有質量保證的」。每天凌晨兩三點,小王當天白天下的單,就會從美宜佳江蘇倉庫成箱運進親橙裡店鋪。強把控供應的同時,美宜佳總部依舊」野生「,給每個門店配了相應的自由度。距離這間美宜佳900米,另一家美宜佳位於小區出口。它們同屬於一個老闆,但兩家店鋪的經營狀況很不一樣。「這邊客流比較固定,大多是附近居民,不像親橙裡那家店自然流量大」,社區店店長阿玉對「電商在線」說。因為人流量少,貨品消耗慢,這間社區店的補貨頻率低於親橙裡,兩天一配。至於包子這類鮮食,」進貨數量要掌握得很好「,美宜佳的麵包和冷鏈商品不接受退貨。一旦多下了訂單,就會面臨損失。店鋪能否盈利,除了依靠店鋪選址,更多仰賴加盟商的經營能力。門店新開張的時候,美宜佳會幫助門店進行第一次配貨。但之後,阿玉都要根據店鋪的經營情況進貨,「在我們這個店,餅乾這類充飢食品賣得不好,辣條比較暢銷。」而親橙裡店20多個品類中,酸奶和飲料佔了門店大半部分。

03

一家現代科技企業?


便利店和前置倉、生鮮超市一樣,都以城市為單位滾動鋪開。它們都講究一個字,鮮。生鮮超市要保證蔬果新鮮,便利店裡的盒飯、牛奶和冰激凌也需要有當地的供貨體系和物流配倉。從外地倉庫發貨,一方面無法保證鮮食的新鮮度,也會推高成本——最終的成本和運費都會攤到貨品單價中,加盟商的利潤因此被削薄。但貿然進入一個陌生城市設立倉儲和辦事處,也意味著風險。因此,美宜佳在完成早期擴張,跨出廣東時,用的都是先開店,後建倉,鄰省倉庫發貨的方式。福州開出第一家美宜佳時,貨物都從廣東倉庫發出。現在,還沒有浙江建倉的美宜佳則從江蘇發貨。美宜佳發展23年,按美宜佳董事長張國衡自己的方式,被劃分為4個不同階段:PC階段(2001年-2007年)、網際網路階段(2008年-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階段(2014年-2019年)、中臺階段(2019年至今)。幾個階段的變化,其實代表著美宜佳不同的數位化階段,也意味著總部和加盟商的關係更緊密。在張國衡口中的PC時代前,加盟商們採購和配貨依賴於美佳超市、品牌供貨商和批發市場。總部無法控制加盟商的進貨渠道,一旦門店商品質量出現問題,容易對品牌產生影響。但美宜佳在PC時代引入的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讓門店實現了統一報貨和採購,解決了門店之間貨源的問題。而美宜佳從2017年之後在全國範圍內的快速布局,則是因為微信和支付寶的普及——它們是了解消費者的工具,這樣才能反過來整合上遊的供應鏈。「今天的美宜佳,已經不是一個傳統企業,而是一個數位化驅動的現代科技企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濤對「電商在線」表示,「短期內,美宜佳的模式還會繼續快速發展,也許在所謂的天花板出現之前,美宜佳已經完成了突破,走向了另一條新的道路。」 

04

便利店之王的下一步


這兩年,上海和深圳市場飽和,日系便利店也在」向下「發展。全家此前計劃2020年前在全國開出7500家門店;7-ELEVEN則表示每年會新開30-40家門店,羅森的動作更加迅猛:去年開始先後在江陰、湖州等地開店,今年8月2日,它又和唐山本地的零售商金匙實業合作,開出首批6家便利店,並計劃三年在唐山及周邊發展百家羅森。但實際上,「美宜佳和日系便利店的定位和目標顧客並不相同,所以兩種模式還不會直接產生正面競爭。」王洪濤說。日系便利店加盟費高,商品單價也略高於本土便利店,因此很容易受限於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即便進入了二三線城市,也難走出中心城區。而看起來粗糙、野生的美宜佳,因為相對較低的加盟門檻,以及穩定的貨源和全國化布局,成為城鎮夫妻店升級的目標。去年5月,張國衡公開表示,美宜佳將從渠道商轉變成服務商,要開始做中臺。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宜佳面臨不是外資便利店的競爭,甚至不是傳統便利店們的競爭。它們的對手更像是阿里、京東甚至蘇寧這樣的大廠。不管是已經覆蓋100萬家便利店的阿里零售通,還是最近又入股了廈門見福便利店的京東,都在以系統改造,或掛牌的方式收編夫妻店,希望這個離社區和人群更」近「的場景成為線上流量的補充。消費者們,並不介意街角的那家便利店究竟是什麼品牌。走到那裡需要多久、店裡有沒有我想要的那件商品,才是他們在意的問題。後一個問題,則取決於誰更懂消費者。前一個問題,由佔據社區和街角的店鋪們決定——他們看中的是掛上誰的牌子,能讓自己賺到更多錢。美宜佳在廣東20多年的經營,積累了口碑,一時半會難以被挑戰。店內的鮮食也是天貓小店或京東小店缺乏的。但網際網路大公司們的優勢也很清晰。最近一則京東便利店招商加盟的廣告上,第一條加盟優勢寫的是」選址評估「,而加盟美宜佳,需要店主自己做選址。從幾家美宜佳的採訪來看,門店選品基本上還是依據店員的個人經驗和感覺,而天貓小店背靠的阿里大數據,能精確到一個社區居民的構成和喜好,這是任何便利店都無法比擬的條件。電商巨頭們更響亮的全國知名度、已經覆蓋全國的物流倉配,以及更豐富的商品供應鏈,都是未來可能說服夫妻老婆店們,掛上」天貓小店「或」京東「招牌的理由。它們過去和現在做的,更多是等顧客經過,順便進門買菸酒飲料和鮮食。這個前提下,選址無比重要。當「30分鐘達」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即時消費更容易被同城零售滿足,便利店的商品結構已經因此改變——日用品佔營收比下降。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概念也會變的模糊。尤其當網際網路大廠們入場後,便利店可以是社區團購的入口,也可以成為即時配送的前置倉。從最近京東入股見福、阿里傳入股喜士多的新聞來看,我們也不難想像超級便利店和電商平臺們合作的可能性。從這個層面看,這才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對便利店行業的顛覆。


鐳財經由商界營銷傳播院院長文海軍先生創建,系「2017年度中國營銷媒體」獲獎者、最值得關注的營銷類自媒體。

旨在抓住時間窗口,進行飽和性營銷攻擊,快速佔據消費者心智,讓企業在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中,找到跨越式發展之道。

勾搭文院長,請添加微信:330610565

相關焦點

  • 【聚焦】711、全家、羅森,在日本也開了「無人」便利店
    在市場愈發飽和的東京,普通便利店幾乎已經沒有擴張空間,越來越多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將出現在高層建築和公共場所裡。目前日本全國已有近6萬家便利店,市場日趨飽和,便利店連鎖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小型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自販機コンビニ)。9月18日,日本7-Eleven宣布進軍自動販賣機便利店領域。
  • 無人便利店到底行不行?剛剛,711也入局了,全家卻依然拒絕!
    因為711也入局無人便利店啦!投資界2月2日消息,據臺灣當地媒體《遠見》報導,臺灣711的首個無人便利店「X-Store」在其臺北總部亮相。據悉,「X-STORE」著眼消費者,主打「無人商店」概念。但便利店即使是無人化,可能也較難快速爆發;其次,我們看傳統便利店,全家於2004年進入中國,2014年開了1530家店,才打平,說明這個生意很需要規模;最後,你會發現,人在便利店這個生意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所有這些便利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標品,沒有太大差異,只能在盒飯上、咖啡上、服務上去做差異。」
  • 全家、711、羅森等紛紛做起便利店快餐,品牌餐飲該如何應對?
    2.編輯「拓展」至後臺,獲取全國千餘家品牌店鋪拓展人+聯繫人號碼。3.編輯「萬商會」至後臺,獲取2016年最新國內優質商戶品牌拓展人聯繫方式。在我國,連鎖便利店對餐飲業的衝擊越來越明顯:白領青睞便利店快餐。目前,以全家、711、羅森為首的便利店在中國布局後,開始提供一日三餐的快餐服務。
  • 零售觀察丨無人便利店到底行不行?剛剛,711也入局了,全家卻依然拒絕!
    因為711也入局無人便利店啦!投資界2月2日消息,據臺灣當地媒體《遠見》報導,臺灣711的首個無人便利店「X-Store」在其臺北總部亮相。據悉,「X-STORE」著眼消費者,主打「無人商店」概念。但便利店即使是無人化,可能也較難快速爆發;其次,我們看傳統便利店,全家於2004年進入中國,2014年開了1530家店,才打平,說明這個生意很需要規模;最後,你會發現,人在便利店這個生意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所有這些便利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標品,沒有太大差異,只能在盒飯上、咖啡上、服務上去做差異。」
  • 全家到底有什麼開店秘籍讓其成為「便利店店王」?
    作為便利店行業的領頭羊,全家便利店的發展可謂是順風順水,很多便利店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全家便利店是如何做到這麼迅速的發展的呢?今天就來說說全家便利店的開店秘籍。2004年7月,全家便利店進入大陸市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時日至今,12年時間。從一個進入市場很晚的挑戰者,全家便利店如何成為在便利店最發達市場——上海,在規模和坪效上雙雙領先的雙料「便利店店王」?
  • 揭秘全家便利店的開店秘籍!(附趨勢圖)
    是集研究、培訓、諮詢、教育於一體的連鎖商業服務平臺,14年出版連鎖專業研究書籍24套,服務了420萬家連鎖門店,6萬家連鎖學員,服務企業總營收達到1萬億元,為聯想、蘇寧、創維、松下電工等近3萬家企業服務的實戰經驗,創立了中國連鎖全程運營系統的權威標準。連鎖交流請掃描文底二維碼,備註「連鎖」
  • 羅森「蠶食」全時近百家店 誰是新零售時代的711 ?
    新模式完全可以取代7-11和全家,便利店必將被邊緣化。侯毅又說,便利店現在就是價值頂峰,能賣就賣,乘現在有人出價,出價也好。張利和侯毅的話一語成讖,就在2月22日,羅森副總裁張晟確認了收購全時華東、重慶的絕大多數門店的消息。據羅森中國相關人士的消息,全時華東及重慶總計不超過94家門店已全部被羅森中國「接管」。
  • 日本全家便利店關掉老家664家店,卻打算靠中國人「養活」 | 新觀察
    、缺乏足夠勞動力,日本全家便利商店(UNY FamilyMart Holdings)已決定在明年2月前關閉日本虧損的664家分店,並將未來擴張的主戰場轉移到中國,計劃到2024年之前,可以在中國開設1萬家全家分店。
  • 秒殺7-11,門店破10000家,美宜佳「封王」!
    一種為全國性高端品牌,如全家和7-11便利店,另一種則為區域性大眾品牌,如美宜佳、天福。這兩種類型的便利店採用不同的擴張與零售策略。7-11:7-11加盟模式分為兩種,分別是A型加盟條件(特許加盟)和D型加盟條件(委託加盟),異同之處請看下圖:
  • 日本711便利店將關店1000家,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同時,旗下711便利店、伊藤洋華堂、SOGO西武店鋪數量也將進行調整,其中711便利店將閉店或遷移約1000家。官方解釋,這是由於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店面運營負擔加重,為了改善收益能力,將關閉經營狀況不佳的綜合超市。截止2019年5月,711在包括日本、泰國、美國、中國、韓國等全球16個國家開設了68607家門店。
  • 便利店三巨頭7-11、羅森、全家的加盟模式比較與解讀
    全家family全家family便利店同樣是一家日資便利店企業,品牌成立於1972年。全球共有12000家店。除了無微不至的日式服務細節,全家family便利店的強項在冰激凌、麵包、盒飯、飯糰等。現在本地保護政策和本土便利店的快速崛起,投資全家family便利店的投資回報率並不高,這是很多加盟商棄全家投本土便利店的主要原因。
  • 便利店必買清單|全家、羅森、711的便利店好物都在這裡了
    要說上班族們離不開的東西除了電腦,那就是便利店了。其實呀我以前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便利店店員,從小到大都喜歡纏著家人帶我去。每次去便利店都有一種感覺:有很多在大型超市看不到的新奇玩意,忍不住想要去試一下。我平常去得最多的就是全家、羅森和711這三間了,講真,在裡面吃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 711便利店,你叫它"七一一"、"七么么"、還是"七一十一"?
    711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連鎖便利店,門店遍布全球,中國也不少。"711"甚至已經成為了便利店的代名詞。
  • OMG,開掛的全家、711!就像網紅零食挖掘機!
    * 《成都FUN》美食欄目  *最近全家、711又火了,各種新品在抖音上一發就吸引一堆人去買。各式各樣的網紅美食已經讓我饞了很久,今天必須去跟風一波。就在我一蹦一跳走進便利店的時候,發現並沒有太多網紅,但好吃的也不少。711一直都是便利店的扛把子,特別是日本、泰國的711,購買攻略都可以出本小冊子了。
  • 7-Eleven 全家 羅森 三家日本便利店誰最強?
    補充2個有趣的事情:7-Eleven的意思是營業時間7am-11pm,後來雖然改為24小時營業,但是名字保留了下來有時間你能在羅森窗戶上看到一個奶瓶的logo,因為羅森起源於奶品店門店數量我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三家公司的規模排名:7-Eleven最大,全家其次,羅森墊底。
  • 7-11、羅森、全家的便利店加盟模式及費用比較
    世界便利店三大巨頭:7-11、羅森、全家的加盟模式有著怎麼樣的秘密,小編今天帶大家學習學習。7-11加盟模式分為兩種,分別是A型加盟條件(特許加盟)和D型加盟條件(委託加盟),異同之處請看下圖:全家family便利店同樣是一家日資便利店企業,品牌成立於1972年。全球共有12000家店。除了無微不至的日式服務細節,全家family便利店的強項在冰激凌、麵包、盒飯、飯糰等。
  • 全家便利店四代店原來長這樣!
    更智能:便利店也可以很酷▲二維碼幕牆,進店可掃碼打卡領取積分去便利店也可以像玩遊戲一樣每日打卡籤到?全家四代店使之成為可能。▲寬敞溫暖的咖啡區,在全家享受小而美的慢時光新一代的全家專設了寬敞的咖啡區。▲咖啡角以咖啡為主打的全家四代店毫不吝惜地準備了專門的咖啡角,為顧客提供優質咖啡。
  • 711、羅森、全家,都有什麼好吃的?
    題圖:pexels711、全家、羅森這三大便利店在華東區域對消費者來說有什麼具體的區別嗎?提供的服務和商品結構,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從商品面來說,各有各的強項。除了全家便利的東西更偏康師傅,711 便利更偏統一品牌之外,其中廣泛品牌的標準商品,基本沒有什麼差異。雖然各自有各自的自有品牌商品,但是基本也是相當接近的。呀咪醬、7p、7s 商品,各自沒有很明顯的優勢。店與店商品差異,主要體現在短保質期商品(FF 類)上,比如飯糰、盒飯、冷麵、三明治。這些自有的鮮食,每天大概佔便利店銷售額的 30%~45%。
  • 火爆全球的711便利店,即將進駐智谷·悅慧天地啦!
    ,711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所以嚴格來說,現在全球1.5萬家711便利店屬於日本公司。買到手之後利用店裡的自助加熱設備,幾分鐘就吃上一份熱氣騰騰的套餐,許多好吃的米飯套餐不會超過50銖。泰國有非常多的流浪狗,據非官方傳說當年金融危機後,許多泰國人養不起狗,就把狗推出了家門。無處可去的流浪狗就把711便利店當成了自己的家,店裡也不會隨意驅逐。泰國人認為:店家怎麼對待流浪狗,就會怎麼對待顧客,因此商家對待流浪狗的態度十分重要。
  • 7-11、羅森、全家的便利店加盟模式及費用比較(收藏)
    全家family便利店同樣是一家日資便利店企業,品牌成立於1972年。全球共有12000家店。除了無微不至的日式服務細節,全家family便利店的強項在冰激凌、麵包、盒飯、飯糰等。現在本地保護政策和本土便利店的快速崛起,投資全家family便利店的投資回報率並不高,這是很多加盟商棄全家投本土便利店的主要原因。◆   羅森    ◆ 羅森(LAWSON)是在日本規模僅次於7-11的第二大便利店集團,羅森和7-11的發展之路非常類似,同樣誕生於美國,在日本快速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