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無人車撞臉百度!「虎掌」無人小巴落地美國德州

2021-02-13 車東西

看點:法國無人車攻克美國自動駕駛地獄,Logo似百度,已有230個落地項目。

車東西 | Bear

車東西6月24日消息,近日,美國移動出行公司First Transit與休斯頓地鐵共同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方大學(以下簡稱南德州大學)推出了無人小巴服務,這也是德克薩斯州落地的首個無人駕駛運營項目。

外媒新聞稱,此次投入運營的是法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EasyMile於2014年推出的L4級無人小巴EZ10,這一項目將由美國移動出行公司First Transit、休斯頓地鐵以及南德州大學共同運營。

這輛無人小巴將在一名安全員的監控下在南德州大學的Tiger Walk校園環道上運行,總路程約為1英裡(約等於1.6公裡),First Transit表示,這項無人小巴服務將在南德州大學運營6個月,之後會對該項目進行評估,以判斷後續的運營情況。

▲無人小巴項目落地現場

這一項目的落地標誌著德州「自動駕駛地獄」的標籤被打破,但這也僅僅只是眾多自動駕駛落地案例中的一例。

時間進入2019年,自動駕駛落地的節奏明顯加快,尤其是在低速、封閉場景,Local Motors、Optimus Ride、May Mobility、EasyMile等自動駕駛創企紛紛推動無人小巴進入落地階段,以政府、大型出行服務公司為主的力量正在主導這波自動駕駛落地潮。

不過能在這波浪潮中被選中,並且進入頗為「嚴格」的德州,可見EasyMile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硬實力也相當強勁。

法國無人車落地南德州大學 一趟能拉12人

日前,美國移動出行服務公司First Transit宣布,將與休斯頓地鐵、南德州大學一同,在南德州大學校區內運營一項共享無人小巴服務,這成為了First Transit共享無人小巴計劃(SAV)中的第八個項目,同時,也是德州地區目前唯一一個落地運營的無人駕駛項目。

據了解,這一項目將在南德州大學校區內一條名為Tiger Walk的小道上運行,這是一條總長1英裡(約1.6公裡)的人行道,南德州大學的師生與校園訪客將能夠通過搭乘無人小巴在校區內的各個建築之間移動。

▲印著虎掌的EZ10無人小巴

有意思的是,Tiger Walk的「虎掌」圖標與百度的頗為相似(如上圖車門位置),乍一看還以為是百度的Apollo無人小巴開到了德州。

▲百度阿波龍

休斯頓地鐵官網公布了這一服務的使用方式,在現階段,乘客搭乘無人小巴並不需要交費。不過在上車的時候,乘客需要向安全員出示南德州大學的學生卡或休斯頓地鐵卡。

同時,乘客還可以將交通工具(包括輪椅)以及導盲犬一類的服務型動物帶上無人小巴。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休斯頓地鐵規定乘坐無人小巴的乘客必須年滿18歲。

First Transit官方新聞稱,這趟無人小巴將在工作日的上午8點到下午2點以及傍晚5點到晚上8點開放運行,校園內的教師、學生以及來訪的訪客都可以搭乘這趟無人小巴,不過在搭乘之前,每個人都需要籤署一份同意書。

目前,該項目還處於試運行階段,這一階段將持續六個月,在此期間,休斯頓地鐵與First Transit將共同為這一項目提供代理運營、車輛維護以及車隊系統的管理,運營商可利用車輛的行駛數據以及用戶的乘車數據,來評估該項服務未來的落地區域。

這一項目的運營商目前並沒有公布將在其中投入多少輛無人小巴進行運營,這一數量很可能是動態變化的。

在車輛選用方面,First Transit選擇了此前已經有過合作的法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EasyMile EZ10型號無人小巴,這是一款核載15人的小型巴士,但在這一項目中,車輛的搭乘的最大人數被限制在了12人。

▲無人小巴EZ10

這款無人小巴是EazyMile專門面向最後一英裡通勤所設計的,第一輛車的下線時間是2014年9月,同年11月,該款車型在中國成都舉辦的第12屆米其林挑戰賽Bibendum中首次公開展示。

這一車型長4050mm,寬1892mm,高2871mm,車輛總重3.13噸,對比此前美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Local Motors推出的Olli無人小巴來看,身材更加修長高大,也能搭乘更多的乘客。

在電池方面,EZ10使用了較為穩定的磷酸鐵鋰電池(LiFePO4),總容量達30.72kWh,勻速常規運行的情況下可保證車輛擁有16個小時的續航。但其充電時間也較長,從0%到充滿電共需要6個小時,可以看出是慢充的充電時間,EasyMile並未公布該款車型是否支持快充。

在車輛動力方面,EZ10搭載了一臺交流異步電機,最大行駛速度可達40km/h,常規速度為25km/h,最大爬坡性能為15%@GVW。

為了保證自動駕駛的可靠性,這款車型搭載了包括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慣性測量單元、GPS以及裡程計在內的眾多傳感器。通過定位算法與多傳感器融合得到的數據,EZ10可實現釐米級的精確定位。

▲EZ10傳感器示意圖

據EasyMile官網信息,EZ10可在大雨、大雪、大霧等天氣中運行,可運行溫度在-15℃-45℃之間,且車輛的傳感器以及電池組件都能正常工作。

不僅如此,這一車型還可以通過4G-V2X與環境(主要是信號燈和同類車輛)和監控中心保持實時地連接。將單車智能與V2X相結合,EZ10已經能夠適應校園中的絕大多數路況。

EasyMile官網新聞也稱,EZ10目前已經可以不需要安全員,僅依靠遠程系統監控就能保持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運行。不過,運營方First Transit與休斯頓地鐵還是選擇了更保守的方案,在南德州大學運行的EZ10每輛車上都有一位安全員。

值得一提的是,EZ10還專門為殘疾人士設計了自動電動坡道,殘疾人士可驅動輪椅通過自動電動坡道進入車輛內。

▲EZ10的自動電動坡道

擁有自動駕駛的硬實力加持,又與First Transit以及休斯頓地鐵取得了合作,EasyMile成功將自動駕駛服務推向了「自動駕駛地獄」德克薩斯,成為了在德州首個落地運營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

獲大陸、阿爾斯通投資 自動駕駛汽車落地25個國家200+場景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EasyMile的背景卻並不簡單。2014年,歐盟新成立的CityMobil2項目促成了大量自動駕駛公司的誕生。

在這一背景下,機器人製造公司RobotSoft與法國超跑公司Ligier合資成立了EasyMile,前者曾經製造了2002年荷蘭園藝博覽會上進行短程接駁服務的自動駕駛園區車。據統計,RobotSoft推出的自動駕駛園區車CyberCab曾在6個月的時間裡接待了30萬遊客。

成立不到一年,EasyMile就推出了首款無人駕駛車型EZ10,同年11月,該款車型在中國成都舉辦的第12屆米其林挑戰賽Bibendum中首次公開展示。

▲EZ10無人小巴

在隨後的兩年裡,該公司將無人小巴EZ10推廣到了瑞士洛桑大學與新加坡濱海灣花園。在落地方面的活躍表現逐漸吸引了資本方的注意,全球交通出行與電力基礎設施巨頭阿爾斯通和全球知名的Tier1大陸集團先後投資EasyMile。2018年9月,該公司還獲得了法國國家銀行650萬歐元(約合509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

目前,該公司已在法國土魯斯、美國丹佛、德國柏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和新加坡設立了服務中心,員工規模達到了170人,已落地的無人小巴項目達到230餘個,累計為38萬人提供了60萬公裡的出行服務。

除了面向客運最後一英裡服務的EZ10,該公司還擁有提供貨運服務的無人物流車TractEasy與無人車隊管理平臺EZFleet。

在EasyMile官網最新的消息中,該公司表示他們將在2019年與更多的校園合作,推出完全無人駕駛服務。到2020年,他們將會與下遊客戶、運輸服務提供商以及相關部門協商,爭取實現公共道路上的無人駕駛服務。

據了解,TractEasy是EasyMile與法國貨運卡車公司TLD合作打造的車型。與EZ10相同,TractEasy也是一款電動車,其車體自重3.9噸(電池組重約1.5噸),最大牽引力達到25噸,最大速度為25km/h,適用於港區、工業園區內的物流運輸。

▲EasyMile與TLD合作的無人駕駛物流車

其電池組提供了鉛酸電池與鋰電池兩種選擇,電池容量50kWh,可供車輛以25km/h的速度勻速運行8小時。

與EZ10不同的是,卡車傳感器對於環境的要求更為嚴苛,大雪以及霧天無法保證自動駕駛系統的穩定運行。

但並不妨礙這一車型成為工業用車的選擇,據悉,法國標緻集團已經在今年第一季度引進了兩輛TractEasy,用於該集團的索肖工廠。

而無人車管理平臺EZFleet則是EasyMile開發用於管理無人車隊並進行遠程監控的平臺,自2017年起,該平臺已經在該公司所有的自動駕駛汽車上就行了部署,並為該公司收集了眾多寶貴的自動駕駛數據。

根據EasyMile官網信息,這一平臺還能夠授權給運營商,基於模塊化的開發流程使得運營商可根據自身的需求調整車隊的路線、速度以及其他情況。

通過這一平臺,運營商可實時監控所有車輛的位置,到達指定地點的時間,路線規劃以及車輛參數情況。

攜手美國兩大出行服務巨頭 打破德州「自動駕駛地獄」魔咒

視線回到德州,作為美國民風最為「剽悍」的幾個地區之一,德州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態度一直不太友好。

儘管德州在2017年6月就頒布了允許無人駕駛汽車路測的法案,但在First Transit的共享無人小巴計劃(SAV)落地之前,德州都沒有無人駕駛汽車在公開道路或是半公開道路運營(曾經有,但是退出了)。

當地的無人駕駛汽車路測項目也相對較少,只有Waymo等少數無人駕駛初創公司在奧斯汀等地區進行路測。據外媒報導,曾有自動駕駛汽車停在街頭被當地民眾扎破輪胎,打碎玻璃。

但近期,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自動駕駛汽車認知的普及,德克薩斯州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態度有所改觀。

就在今年一月,德克薩斯交通部(TxDOT)還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專門為「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與投資提供信息與協調的一站式服務」,可以理解為德州政府正在為交通相關的項目打開綠色通道,而自動駕駛項目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克薩斯交通部執行董事James Bass在外媒報導中表示:「隨著網際網路與自動駕駛汽車逐漸成為現實,我們期待與之相關的項目能夠在德州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此次,EasyMile的無人小巴落地,正式打破了德州「自動駕駛地獄」的Flag,除了上面介紹過的該公司自身過硬的自動駕駛技術,它的兩大合作夥伴此次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無人小巴EZ10

據了解,First Transit是一家出行服務經驗的公司,也是目前北美最大的私營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該公司所運營的服務項目覆蓋了快速公交、醫療運輸、校園交通、自動駕駛公共運輸等多項服務,每年累計運輸客流量達到3.5億人次。

其運營範圍囊括了美國的39個州以及加拿大、波多黎各、巴拿馬、印度在內的300多個地區,服務對象包括國家交通部門、市政當局、大學校園、醫院以及私營公司。

在此之前,First Transit就已經與EasyMile有過無人小巴的合作項目,此次的合作,可以算是雙方再續前緣。

而休斯頓地鐵更不用說,作為休斯頓最大的公共運輸服務提供商,該公司每天需要為當地居民提供超過370000次運輸服務。除了在地鐵線上運行的1200列地鐵之外,休斯頓地鐵還提供了STAR Vanpool,METROLift, HOV / HOT車道,Bike&Ride計劃,Park&Ride和道路改善項目。

在德州政府、兩大出行服務公司以及南德州大學的共同努力之下,EasyMile的無人小巴才得以在「自動駕駛地獄」德州落地。

▲無人小巴EZ10

對於自動駕駛項目一向嚴格(政府與民眾兩個層面)的德州都開放了自動駕駛落地的項目,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整個美國的自動駕駛項目落地都在加速。

此前,車東西曾經針對美國自動駕駛項目的落地情況做過不完全統計。在當時,美國已經有超過15家自動駕駛公司落地了自家的自動駕駛項目。

▲美國15家自動駕駛公司落地情況

這15家公司分別在無人計程車、自動駕駛卡車、小型無人巴士和無人送貨車等領域推出了針對不同場景的落地產品。其中無人計程車與自動駕駛卡車領域落地企業最多,分別達到了6家,佔所有落地企業中的40%。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選擇了以無人計程車和自動駕駛卡車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點。

不過在當時,已經有公司在無人小巴以及無人物流配送兩個方面推出了對應的項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領域的落地情況反而變得更加明晰。面向低速與半封閉場景的自動駕駛技術,相對來說更好實現,同時也允許企業對於汽車進行進一步改造,以便適合自身業務需求。

從這一趨勢可以看出,自動駕駛公司正在朝著低速、封閉場景探索。

結語:公共運輸無人駕駛快速落地

儘管現階段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眾多學者與業內人士認為無人駕駛的落地時間將會延後到2025年甚至更遠。

但從近幾個月公共運輸領域的無人駕駛落地項目來看,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在低速工況下的落地是呈現加速趨勢的,Local Motors、Optimus Ride、May Mobility、EasyMile的自動駕駛創企紛紛推動無人小巴落地。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和CES Asia上,豐田、大陸等巨頭也展出了無人小巴,這一領域即將成為無人駕駛技術落地的前沿陣地。

在我國,百度等公司也開始涉及這一領域。可以預見,未來的兩到三年,低速場景、公共運輸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產業的關鍵詞。

相關焦點

  • 「無人駕駛小巴車」在中國運營啦!長這樣……
    這臺無人駕駛小巴,外形「呆萌」,長4.7米,寬2米,可載乘客14人。項目負責人說,這輛車是由百度公司聯合廈門金龍公司研發、製造的,價值為100萬元左右,可實現L4級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小巴,限定在景區內來回行駛,總路程約5公裡,景區內速度大約30公裡/小時。」
  • 無人駕駛小巴來了!就在南京!
    尤其是乘坐漫長的公交、地鐵後,還要爭搶小黃車、小藍車、小綠車,瘋狂蹬起腳踏子,才能保證9點前到達公司打上卡。通勤的最後2公裡,成了壓垮年輕人的最後一根稻草。自動駕駛微循環小巴,由文遠知行與其戰略領投方宇通集團聯合打造,是中國首款專為城市開放道路設計的全無人駕駛小巴。
  • 亞運運河公園無人駕駛小巴來了
    這輛無人駕駛小巴,是由福瑞泰克與藍城集團聯手推出的,杭州2022年亞運會時,「藍胖胖」將出現在杭州運河亞運公園內,作為園內的接駁車輛,供市民朋友們體驗試用。別看外表長得萌,「藍胖胖」的內心強大地很,基於目前國內級別最高、最新的L4級智能駕駛系統,通過「車-路-雲」協同技術,可實現封閉及半封閉場景安全可靠的無人駕駛運營。
  • 無人小巴上路了,你敢坐嗎?
    自從5G出現,各種「智慧路、智慧交通」都開始了新一輪的建設,無人駕駛也再一次被炒上天,除了汽車、計程車,現在連小巴車也參與進了這個「無人駕駛的群聊」當中
  • 全國首批城市微循環無人小巴在蘇州亮相,輕舟智航L4方案助力打通城市微循環
    其中的輕舟無人小巴是由輕舟智航部署落地,可應對各類城市複雜交通場景,運行速度為20km/h-50km/h,旨在開啟智能化的城市「微循環」交通時代,打造更順暢的出行體驗。蘇州相城區是長三角乃至全國智能駕駛應用示範的先行先試區域,2019年獲批創建江蘇省級車聯網先導區。蘇州高鐵新城作為相城區智能駕駛產業主陣地,正著力構建車路協同一體的智慧交通體系。
  • 百度一下,「無人車」到!
    眼看著大洋彼岸的谷歌、Uber即將把自動駕駛推向商業化運營、國內的滴滴出行也不止一次說要推無人車。百度意識到吹牛已經沒用了,需要拿出真傢伙來溜溜了。7月4日,第二屆百度AI大會在北京召開,在烈日炙烤下的北京氣溫直逼37度,而會場外前來『膜拜』的人們早早地排起了長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位明星出沒。
  • 國內首款微循環無人駕駛小巴亮相南京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 攝記者上車後發現,車內溫度適中,約8個座位,車上沒有方向盤、駕駛座、油門、剎車踏板、後視鏡,卻裝有雷射雷達、高清攝像頭、盲區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組合,360度無盲區感知周圍路況,
  • 【百度世界大會】李彥宏:在AI的黎明回望初心,無人車2018年量產
    無人駕駛罰單已經來了,無人車量產還會遠嗎?李彥宏說,7月百度AI開發者大會後,人們問我最多的問題是:你坐無人車上五環有沒有吃到罰單? 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確實收到了一張罰單。我想說的是,無人駕駛罰單已經來了,無人車量產還會遠嗎?
  • 「無人小巴」變成「無」小巴,交大的這輛車真是好難找!
    這兩天,上海交通大學校園裡一輛黑白色的小巴火了,它有一個最大特點「無人駕駛!」
  • 上海交大無人小巴試運營:掃碼呼叫自動接送,還可調整目的地
    上海交大智能車實驗室負責人楊明表示,無人小巴會自動到達車站並送乘客到目的地,上車後乘客還可通過車載觸控螢幕或人工智慧語音系統,隨時調整目的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目前,這款無人小巴還處於實驗試運行階段,最多搭載8人,行駛區域限定在校園內,閔行校區目前規劃了電院、機動學院、南大門3個小巴站點,徐匯校區從5月2日開始試運行至今,運行情況良好。
  • 無人車即將落地,但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 專訪Professor X
    《知識分子》:那個時候你們已經有車?肖健雄:谷歌有車,我們沒車。他們用他們的車抓數據給我們。因為數據量很大,谷歌就寄了整個硬碟過來。我還記得當初很開心,第一次見到有這麼多數據。當初整個硬碟很大,網絡還是很慢的,傳不過來,所以從美國寄到香港。用大量的數據做大量的分析。
  • 谷歌、百度等大公司對無人車的神秘布局,都在這裡了
    Waymo 將在谷歌無人車項目此前所做努力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它的任務是確保提供的無人駕駛系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讓越來越多的民眾用上谷歌的技術。在無人車領域的戰略布局方面,谷歌Waymo從去年開始逐步與美國汽車行業其他公司合作,逐步擴大應用場景。
  • 李彥宏:Uber無人車致死是「人咬狗」新聞;中國人對隱私不那麼敏感
    Uber無人車致死案類似於「人咬狗」新聞在演講中,李彥宏談及最近備受輿論關注的Uber無人車致死事情。他認為,自動駕駛會是更加安全的出行方式。李彥宏提到,百度和廈門金龍汽車有合作,今年7月份會量產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該款車沒有駕駛位沒有方向盤,是完全自動駕駛的一輛車。不過,該無人車一開始不會在完全開放的道路行駛,而是選擇一些相對比較封閉的區域,比如景區、碼頭或者公園。雖然無人車還不可以在開放道路行駛,但李彥宏認為無人駕駛技術發展非常快。預計未來3-5年,無人車就會進入到開放道路上行駛。
  • 別人家的無人公交已經上路
    這是一家位於矽谷的公司,通過移動叫車服務來為園區提供無人駕駛班車。如果你想知道這家只有三個員工的公司如何短短一年之內加入YC拿到200萬天使投資,敬請關注周三在財新和愛奇藝熱播的《Vivi闖矽谷》!這五家公司中有兩家來自法國,分別為Navya和EasyMile。
  • 百度無人車,你敢坐嗎?
    這讓我想到一部叫《I, Robot》的電影,裡面講了一個在2035年滿街都是無人駕駛的汽車在跑的年代,一個人喜歡不喜歡自動駕駛的傢伙,被一群自己黑掉自己的機器人追殺。。。今天,一個在2017年滿街都是有人駕駛的汽車在跑的年代,一個人在北京秀無人駕駛的傢伙,由於現行法規並不允許無人駕駛上路,被交警介入了調查,上演了一部國產版的《I, Robin》。。。
  • 蘇州無人巴士上路,經過這8個站點…
    高鐵新城即將為市民提供無人小巴體驗線路市民通過手機預約就能體驗而且有多個站點停靠不僅是體驗黑科技更能真正方便新城居民的出行話不多說,先來看段視頻過把癮↓在昨天下午舉行的「>智聯世界·駕馭未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發展大會現場,蘇州市相城區Robo-bus市民體驗線路現場發布,而首期就落地在高鐵新城!
  • 蘇州高鐵新城無人巴士上路啦!將路過這些站點..
    蘇州市相城區Robo-bus市民體驗線路現場發布,而首期就落地在高鐵新城!此次即將投入供市民體驗的Robo-bus叫做「輕舟無人小巴」(QCRAFT),其車輛和技術方案均由今年1月籤約落戶高鐵新城的蘇州輕棹科技有限公司(輕舟智航)提供。
  • 視野 | 盤點異軍突起的幾家無人環衛車公司
    公司擁有一支由整車、電子、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生產製造等領域人才組成的專業隊伍,其開發的無人駕駛車輛累計測試裡程超過400000公裡,處於國內無人車廠商前列,是國內首批將無人駕駛技術及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的企業。智行者推出的蝸小白無人清掃車,以其獨特的外觀,優質的性能,贏得了大眾的眼球。其產品研發團隊是基於清華大學系和百度系人員,團隊技術力量非常強大。
  • 雄安新區的無人車
    走在園區平整的柏油路上,隨時可見正在行駛中的無人車。百度與金龍汽車合作的L4級無人巴士上,幾位乘客落座,一位工程師坐在駕駛位進行測試。車輛運行平穩,自動拐彎,遇到行人自動避讓,停靠時相當準確。園區內還有百度的新石器無人零售車。這輛無人零售車會自如地繞開路面障礙。
  • 李彥宏:百度為 AI 投入年營收的15%,推出首款無人駕駛大巴與全功能...
    鈦媒體註:7月4日,「Baidu Create 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進行開場演講,分別對百度無人駕駛、百度大腦 AI 落地、以及 AI 晶片等業務進行闡釋。